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模板施工验收规范4.2 模板安装主控项目4.2.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4.2.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4.2.3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4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5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间;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2.6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4.2.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现浇结构分项工程以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四个分项工程为依托,是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结构实物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检验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的总称。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可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1一般规定1.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1的规定。
表1.1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说明:对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的验收,采用检查缺陷,并对缺陷的性质和数量加以限制的方法进行。
本条给出了确定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严重缺陷、一般缺陷的一般原则。
各种缺陷的数量限制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当外观质量缺陷的严重程度超过本条规定的一般缺陷时,可按严重缺陷处理。
在具体实施中,外观质量缺陷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等的影响程度,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确定。
对于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考虑到其装饰效果属于主要使用功能,故将其表面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确定为严重缺陷。
1.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说明:现浇结构拆模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全同监理(建设)单位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不论何种缺陷都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2外观质量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说明:外观质量的严重缺陷通常会影响到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2.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4.3 模板拆除主控项目4.3.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表4.3.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4.3.2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3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4.3.4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5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模板工程先进的模板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本工程特点所有模板在收到施工图后,及时作模板设计,并作拼板布置,支撑布置,支撑系统要进行力学计算,防止塌模。
6.1材料要求6.1.1施工前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按楼层所需数量做好材料工具准备。
6.1.2柱、现浇楼板、楼梯采用12mm厚腹膜竹胶合板模板,方木内楞,外楞采用Φ4.8×3.5的钢管组成。
竹胶板采用尺寸规格一致,无起壳分层的优质竹胶板。
方木无翘曲变形,经平刨、压刨加工成统一规格后使用。
6.2剪力墙、柱(剪力墙边缘构件)模板安装6.2.1柱、墙模板安装工艺:安装前检查→剪力墙、柱模安装→检查墙模板间距及对角线长度差→安装对拉螺栓→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
6.2.2模板安装前应先放出模板的位置线及模板控制线,分轴线排尺寸时均从外向里排,在允许范围内把尺寸误差均匀调整在柱网尺寸内。
6.2.3剪力墙、柱(剪力墙边缘构件)模板均采用竹胶模板,使用钢管进行加固,水平分布钢管,其中柱箍间距不大于500mm。
地下室混凝土外墙采用12mm厚复合竹胶合板模板,板两侧打孔(@600*600)、设对拉螺栓(φ12钢筋车丝),杆长中部焊60*60*3mm钢板止水片,与墙同厚处各设一个专用塑料塞(大头向外),对拉螺栓端部背“蝶”型卡扣并用双螺帽固定。
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及检验方法关于质量验收建筑是有生命的,如果说建筑设计代表“他”的外形,结构设计代表“他”的骨架,那么我们工程人所掌控的质量安全,就一定是代表“他”的身体素质了。
如何才能知道我们身体素质的好坏呢?那就需要体检了,体检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很重要,当然对我们的建筑物来说也是重中之重。
而质量验收就是对建筑工程最有效的体检。
为什么要验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每个工程环节必须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质量检测的不合格。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质检的重要性:有利于质检工程的质量安全。
对建筑设备和场地进行把关。
真实数据反映实时质量情况。
质量验收人员的专业性训练。
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标准模板分项工程模板安装:主控项目1、模板及支架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进场时应抽样检验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外观、规格和尺寸。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2、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执行3、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支架竖杆和横向模板安装在土层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土层应坚实、平整,其承载力或密实度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b.应有防水、排水措施;对冻胀土,应有预防冻融措施c.支架竖杆下应有底座或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土层密实度检测报告、土层承载力验算或现场检测报告验收标准:1、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从而在浇筑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2、架要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挑出长度一致。
模板接缝要严密,接缝不大于3mm 的模板用胶带纸粘贴。
3、墙柱边弹300mm模板检查线,顶板模板施工完后,在顶板周边弹300mm检查线,电梯井内弹十字检查线。
4.3 模板拆除
主控项目
4。
3。
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
3.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表4.3.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4。
3.2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
3.3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
4.3。
4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
5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模板工程质量验收1主控项目模板及支架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说明〕本条对现浇结构模板及支架材料的技术指标提出要求,这些指标主要是模板、支架及配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及力学性能等。
对其质量的判定依据主要是国家现行标准,对其规格、尺寸等的判定依据则除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外,还应满足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模板及支架材料种类繁多,其规格尺寸、材质和力学性能等各异,其中部分材料、配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力学性能等可能不符合要求,给模板及支架的质量、安全留下隐患,甚至可能酿成事故,故本条将此列为模板材料进场验收的内容之一。
考虑到现实中模板及支架材料的租赁、周转等情况比较复杂,本条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的主要检验方法是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中如果发现质量证明文件不能证实其质量满足要求时,应由施工、监理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商定处理措施,包括退场、进一步抽样检验等。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及支架安装完成后,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验收:1模板的定位;2支架杆件的规格、尺寸、数量;3支架杆件之间的连接;4支架的剪刀撑和其他支撑设置;5支架与结构之间的连接设置;6支架杆件底部的支承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力矩扳手检查。
〔说明〕本条给出了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安装的主要验收内容,共有6 项,其是否符合要求的判定依据是施工方案的要求,因为相关标准的规定已经纳入了施工方案之中。
主要检验方法是尺量、观察检查和使用力矩扳手检查。
对模板的定位,主要检查其标高和轴线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表的规定。
对支架杆件的规格、尺寸和支架立杆、水平杆间距,主要检查是否与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一致。
对支架杆件之间的连接,主要检查连接方式、配件数量、螺栓拧紧力矩等。
对支架的剪刀撑和其他支撑设置,主要检查设置的数量、位置、连接方式等,以及风缆、抛撑等的设置和固定情况。
4 模板分项工程〔说明〕模板分项工程是对混凝土浇筑成型用的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安装、拆除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
由于模板可以连续周转使用,模板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通常根据模板安装和拆除的数量确定。
本次修订删除了模板拆除的内容,主要因为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已经包含模板拆除的规定,且模板拆除属于施工过程,不宜作为模板工程的验收内容加以要求。
4.1 一般规定4.1.1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滑模、爬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说明〕根据住建部建质[2009]254 号文件的要求和多项国家标准的规定,编制、审查并认真实施专项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控制模板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
因此本规范将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列为验收要求。
高大模板支架是指具备下列四个条件之一的模板支架工程:支模高度超过8m,或构件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或施工总荷载超过20kN/m。
上述条件系由住建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文件所规定。
该文件明确给出了高大模板的定义,并对施工单位组织论证、完善专项施工方案做出了具体规定。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般宜包括下列内容:模板及支架的类型;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要求;模板及支架的计算书和施工图;模板及支架安装、拆除相关技术措施;施工安全和应急措施(预案)、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
关于模板工程现有多本专业标准,如行业标准《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 96、《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 195、《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65、《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 等,应遵照执行。
4.1.2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