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母体变化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31.00 KB
- 文档页数:13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1.生殖系统子宫体逐渐增大变软,到足月时,容量增加约100O倍,重量增加约20倍。
随着妊娠时间的增长,子宫增大,子宫的形状和位置也发生改变。
妊娠期,子宫的血液供应增加。
子宫峡部变软,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
宫颈血管增多,组织水肿、着色和变软。
卵巢和输卵管位置有所改变,血管增加。
卵巢增大,输卵管变长、充血。
阴道变软,急剧扩张,血管增加,使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呈紫蓝色。
阴道PH值降低,不利于致病菌生长,有助于防止感染。
2 .乳房乳房增大、充血,乳头增大变黑,自觉发胀或刺痛,蒙氏结节形成。
3 .血液及循环系统血容量自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32〜34周达高峰,平均约增加1500mL 血浆增加大于红细胞增加,出现血液稀释,Hb<100g∕L时,应考虑为贫血;若Hb<110g∕L,可诊断为生理性贫血。
妊娠期骨髓不断产生红细胞,为适应红细胞增加和胎儿生长及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容易缺铁,应在妊娠中、晚期开始补铁剂,以防血红蛋白值过分降低。
白细胞从妊娠7〜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凝血因子增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由于血液稀释,血浆蛋白从妊娠早期开始下降,主要是白蛋白减少。
妊娠早期,周围血管阻力开始下降,约在妊娠30周时降至最低水平,故妊娠期动脉压有改变,一般收缩压维持稳定,而舒张压略有下降。
妊娠早期,心率有增加的现象。
从妊娠24周至足月时,每分钟增加10-12次。
上述变化,尤其是外周阻力的降低可使孕妇对血流的急剧改变的适应能力降低,因而使有心脏病的孕妇、产妇常由于不能胜任负担而发生心力衰竭。
另外,心脏随着子宫的增大被推向上方,以及心率加速和心搏量加大,使心脏的工作量加大,以致心肌有轻度肥大。
4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在妊娠早期即有改变。
随着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横膈被向上推,横膈的活动受到限制。
但因胸廓增大,肺活量并不减少。
妊娠期间气体交换需要量增加,呼吸频率稍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