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食品加工-第三章 食品罐藏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18
绪论食物——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机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保持体温、进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
食品工艺学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加工、保藏、包装、运输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等方面影响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罐藏工艺将加工的食品经密封包装、灭菌并获得在室温下一定期限贮藏而不变质的工艺罐藏食品:广义讲,凡是经能阻隔微生物、O2、H2O等成分入侵密封容器,并具有有效的保存期的食品。
狭义上讲主要指经热力方法加工的罐藏食品,即俗指“罐头”罐藏食品工艺学食品罐藏容器材料的性能要求:(一)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赋予容器的缓冲防;可塑性---易于容器的成型;强度---赋予容器的抗压、抗拉、抗弯曲、抗撕裂、抗戳穿、抗剪切和抗磨等特性。
(二)材料的物理性能:密度---要求密度尽可能小、质轻的材料;阻隔性---对气体、水分和微生物的阻隔能力。
导热性---导热性要求好。
耐热性和耐寒性--承受剧烈温差的能力。
(三)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外界条件作用下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的性能:防老化;防锈蚀(四)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冲压性、焊接性;粘合性、热封性(五)安全性(卫生性):无菌, 无毒, 无放射性(六)环保性(绿色包装):分类回收性, 自然降解性罐藏容器种类与特点:1.金属罐分类 A、三片罐(焊接罐):a.圆型罐 b 异型罐:B、二片罐(冲拔罐):一般为圆柱型、缩颈(圆)型罐型数字意义:第一个数字为≥5时,则第一个数字表示罐头公称直径,后面的数字为外高(mm)如8113型罐,直径83mm,外高113mm; 第一个数字为1时,则前二个数字表示罐头公称直径,后面的数字为外高(mm)如1068型罐,直径105mm, 外高68mm2.玻璃罐分类:玻璃容器在食品生产中应用最早,目前属于最安全、最高档的包装材料。
食品罐藏加工工艺技术食品罐藏是指将食品在一段时间内保存并保持其质量和营养成分的技术。
食品罐藏加工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产业中,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口感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一、食品罐藏加工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食品罐藏加工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高温、真空、湿热等条件来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减缓食品的腐败。
关键的工艺控制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调和包装材料。
二、常见的食品罐藏加工工艺技术1. 冷藏与冷冻:通过低温保存,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冷藏一般用于法规要求保持在0-4℃的食品,而冷冻则常用于将食品降至-18℃以下。
2. 脱水:脱水是将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一定程度,从而阻止微生物的生长。
常见的脱水方法包括晒干、烘干和冷冻干燥等。
3. 烟熏:烟熏是通过将食品暴露在烟熏炉中,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来抑制微生物生长。
烟熏还能够赋予食品特殊的风味。
4. 盐渍:盐渍是将食品浸泡在高盐浓度的水溶液中,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及延缓食品腐败。
常见的盐渍食品包括腌制肉类和鱼类等。
5. 高压处理:高压处理是将食品置于高压环境下,以抵抗微生物的生长。
高压处理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影响较小。
6. 乳酸发酵:乳酸发酵是通过添加乳酸菌使食品发生乳酸发酵反应,降低食品的pH值,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7. 气调包装:气调包装是用于高附加值食品的保鲜,通过调节包装内部气氛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含量,延缓食品的腐败。
三、食品罐藏加工工艺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优势:1. 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食品浪费。
2.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3. 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量,增加食品的美味性。
4. 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
不足:1. 部分工艺技术可能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质量。
2. 部分工艺技术的操作复杂,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设备。
3. 部分工艺技术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
4. 部分工艺技术可能会影响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
第3章食品的罐藏第二章食品的热处理第一节热处理的目的表2-1:常用的热处理热处理产品保热烫蔬菜、水果藏处理巴氏乳、啤酒、果汁、肉、杀菌蛋、面包、即食食品杀菌乳、肉制品、水果、蔬菜蔬菜、肉、鱼工艺参数蒸汽或热水加热到90-100℃ 加热到75-95℃ 预期变化钝化酶,除氧,减菌,减少生苦味,改变质构杀灭致病菌不良变化营养损失,流失,色泽变化加热到>100℃ 转蒸煮化处理烘烤蒸汽或热水加热到90-100℃ 干空气或湿空气加热到>215℃ 肉、鱼面包油炸肉、鱼、土豆油中加热到150-180℃ 色泽变化,营养变化,感官变化杀灭微生物及其孢色泽变化,营子养变化,感官变化钝化酶,改变质构,营养损失、流蛋白质变性,淀粉失,水分损失糊化改变色泽,形成外营养损失,有壳,蛋白质变性,诱变性物质杀菌,降低水分形成外壳,淀粉糊化,结构和体积变化,水分减少,色泽变化形成外壳,色泽变营养素损失、化,蛋白质变性,流失淀粉糊化第二节热处理原理食品的杀菌方法有多种,物理的如热处理、微波、辐射、过滤等,化学的如各种防腐剂和抑菌剂,生物的如各种微生物或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
虽然杀菌方法有多种多样,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但热处理杀菌是食品工业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因而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杀菌方法,同时也成为用其它杀菌方法时评价杀菌效果的基本参照。
热杀菌的主要目的是杀灭在食品正常的保质期内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
一般认为,达到杀菌要求的热处理强度足以钝化食品中的酶活性。
同时,热处理当然也造成食品的色香味、质构及营养成分等质量因素的不良变化。
因此,热杀菌处理的最高境界是既达到杀菌及钝化酶活性的要求,又尽可能使食品的质量因素少发生变化。
要制定出既达到杀菌的要求,又可以使食品的质量因素变化最少的合理的杀菌工艺参数(温度和时间),就必须研究微生物的耐热性,以及热量在食品中的传递情况。
一、微生物的耐热性(一)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1、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第三节果蔬类罐头加工工艺练习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果蔬类罐头:是指以果实(包括水果和干果)、蔬菜为原料,经过预处理后装入罐藏容器或软包装,经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长期贮存的罐头制品。
2.干抽法:是将处理好的果块装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空,使真空度达到90.66kPa以上,抽去果肉组织上中的空气,然后注入规定的糖水(可盐水),使其淹没果肉。
3.湿抽法:是将处理好的果块装于密闭容器中,浸于抽空液中,在抽空液内由真空抽气系统进行抽空,使果块透明度达3/4以上。
二、填空题1.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标准,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水果罐头可分为糖水类水果罐头、糖浆类水果罐头、果酱类水果罐头、果汁类罐头。
2.蔬菜类罐头包括原果汁、鲜果汁、浓缩果汁等,按加工方法和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清渍类罐头、醋渍类罐头、调味类罐头、盐渍(酱渍)类罐头。
3.水果原料在装罐前必须除去不可食用部分及一些杂质,为了做好准备,须经过分选、洗涤、去皮、去核、切割和预煮等预处理过程。
4.水果的分选对果实罐头来说相当重要,分选包括选剔和分级,其中选剔是指剔除腐烂霉变、畸形、病虫害、成熟度不足或过度成熟的不合格原料;分级是指按制定出的级别或等级的标准,根据水果的成熟度、糖酸比、生青腐烂果实所占的比例来将水果分开为若干等级。
5.水果进厂分选后,首先经过洗涤,然后才能进行加工;洗涤的目的是将水果表面上的泥沙、杂物和残留农药及大量的微生物洗掉,水果的洗涤方法有漂洗法、喷洗法及转筒滚洗法;浆果类原料(如葡萄、草莓等)应采用小批淘洗,防止机械损伤及浸泡过久,影响色泽和风味。
6.有些果实表皮粗厚、坚硬,具有不良风味可在加工中容易引起不良后果,这样的果实应根据需要去皮。
水果去皮方法很多,如手工去皮、机械去皮、热力去皮、化学去皮等,此外还有红外线辐射去皮、火焰去皮、冷冻去皮、酶法去皮等。
7.果实碱液去皮后,应迅速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再用0.1%~0.3%的稀盐酸洗涤中和,以洗除残余碱液,防止变色。
1.食品罐藏:将经过一定处理的食品装入一种包装容器中,经过密封杀菌,使罐内食品与外界环境隔绝而不被微生物再污染,同时杀死罐内有害微生物(即商业灭菌)并使酶失活,从而获得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保藏方法2.顶隙:罐内食品表面(包括液汁)与罐盖之间的距离3.软饮料: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的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4.碳酸化作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一般称为二氧化碳饱和作用或碳酸化作用5.返砂:糖制品经糖制、冷却后,成品表面或内部出现晶体颗粒的现象,使其口感变粗,外观质量下降6.流汤:蜜饯类产品在包装、贮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吸潮,表面发黏等现象7.大豆分离蛋白:一种含蛋白质高达90%的大豆蛋白制品。
8.干酪:以乳、稀奶油、部分脱脂乳、酪乳或混合乳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排出乳清而制得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9.消毒乳(IDF):通过热处理来降低乳中与乳有关的由致病菌引起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细菌为目的的工艺过程,而且一产品最小化物化感官变化为原则10.复原乳:全脂乳粉溶解后,制成的与普通市乳组分相同的液体乳11.再制乳:将脱脂乳粉溶解后,加入无水奶油,再均质化制成12.菌株:通过均质机的强力机械作用将乳中的脂肪球破碎,使粒径变小的过程13.乳粉: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14.调制乳粉:以生牛羊乳或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剂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粉妆产品15.活力:1ml皱胃酶溶液或1g干粉在一定温度下35℃,一定时间(40min)能凝固原料乳的毫升数来表示3.涂料铁:马口铁罐镀锡的均匀与否会影响铁皮耐腐蚀性。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6分,共分)1.镀锡薄钢板的结构、各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电镀锡板各层的厚度、成分和性能特点结构组成厚度成分性能特点钢基0.2-0.3mm低碳钢机械加工性能良好,制罐后具有必要的强度锡铁合金层<1g/m2,1.3×10-4mm锡铁合金结晶耐腐蚀过后会影响加工性能和可焊性锡层5.36-22.4g/m2,0.4~1.5×10-3mm纯锡美观、无毒、耐腐蚀且易焊接氧化层1-3mc/m2(单面),10-6mm氧化亚锡氧化锡氧化铬、金属铬经化学处理后生成的钝化膜能防锈、防变色和抗硫化斑油膜2-5mg/m2,10-6mm棉籽油癸二酸二辛酯润滑、防锈,隔绝空气,耐腐蚀2.高频电阻焊焊接原理及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原理:当罐身搭接部分经过绕有铜丝(中间电极)的二个电极滚轮之间时,由于镀锡板的电阻率远比铜丝高,同时受到罐身搭接部位处镀锡之间结点上界面电阻的影响(电阻高),在大电流的作用下,罐身搭接部位的镀锡极迅速的受热,即刻达到1200℃,金属熔融。
利用电极滚轮之间的一定压力作为焊接力,将处于塑性状态的搭接部位的上下镀锡板压在一起,使其变成金属连接,冷却后形成均匀而单一的焊接结构。
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焊接电流、焊接力、焊接速度、焊接重合度焊接电流度:频率(Hz)、电流强度(I).频率高,焊接点多,焊点间距小,焊缝结构牢固;I大小影响身板熔融程度;焊接力:焊接滚轮间的压力,影响身板之间的熔接牢固程度;焊接速度:取决于电源频率、被焊接材料的质量和厚度;焊接电流和焊接力要有最佳组合,才能保证焊缝质量。
3.影响罐头食品中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及作用。
微生物的种类和菌龄热处理前细菌生长环境基质的成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原始活菌数4.果蔬罐头食品原料护色的目的和方法?维持果蔬本身的颜色,防止变色方法:烫漂、盐水浸泡、染色、硫熏、添加抗氧化剂、媒染剂5.以高频电阻焊为例,说明接缝圆罐的制造过程。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
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