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5版电子教案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68
⾼频电⼦线路教案.⾼频电⼦线路教案说明:1. 教学要求按重要性分为3个层次,分别以“掌握★、熟悉◆、了解▲”表述。
学⽣可以根据⾃⼰的情况决定其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标。
2. 作业习题选⾃教材:张肃⽂《⾼频电⼦线路》第五版。
3. 以图表⽅式突出授课思路,串接各章节知识点,便于理解和记忆。
1. 第⼀章绪论第⼀节⽆线电通信发展简史第⼆节⽆线电信号传输原理第三节通信的传输媒质⽬的要求1. 了解⽆线电通信发展的⼏个阶段及标志2. 了解信号传输的基本⽅法3.熟悉⽆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框图和组成部分4. 了解直接放⼤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的区别和优缺点5. 了解常⽤传输媒质的种类和特性讲授思路1. 课程简介:⾼频电⼦技术的⼴泛应⽤课程的重要性课程的特点详述学习⽅法与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的关系课程各章节间联系和教学安排参考书和仿真软件2. 简述⽆线电通信发展历史3. 信号传输的基本⽅法:图解信号传输流程哪些环节涉及课程内容两种信号传输⽅式: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三要素:载波、调制信号、调制⽅法各种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法▲详述AM、FM、PM(波形)4. 详述⽆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图解⽆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各单元电路与课程各章对应关系)超外差式和直接放⼤式⽐较5. 简述常⽤传输媒质:常⽤传输媒质特点及应⽤有线、⽆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天波、地波各⾃适⽤的⽆线电波段(⽆线电波段划分表)作业布置思考题:1、画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电路框图。
2、说明超外差式接收机各级的输出波形。
1. 第⼆章选频⽹络第⼀节串联谐振回路第⼆节并联谐振回路第三节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的要求1. 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计算2. 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和谐振时电流电压的计算3.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程4.了解串联谐振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线5.了解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6.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计算7.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和谐振时电流电压的计算8.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程9.了解并联谐振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线10.了解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11.了解低Q值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12.熟悉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计算13.了解并联电路的⼀般形式14.熟悉抽头电路的阻抗变换计算讲授思路★◆▲1. 选频⽹络概述:选频⽹络(后续章节的基础)谐振回路(电路分析课程已讲述)滤波器单振荡回路耦合振荡回路(耦合回路+多个单振荡回路)并联谐振回路2. 详述串联谐振回路:串联谐振回路电路图详述回路电流⽅程的推导(运⽤电路分析理论)谐振状态特性⾮谐振状态特性★计算谐振频率、特性阻抗、能量关系、★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阻抗特性、电压特性、空载品质因数▲计算有载品质因数★计算通频带(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品质因数的影响)串联谐振回路适⽤场合3. 简述并联谐振回路:参照串联谐振回路的讲述过程运⽤串联、并联电路的对偶性4. 详述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和抽头电路的阻抗变换:运⽤上述标准串联或并联谐振回路的已知结论,分析复杂谐振回路混联电路到串联或并联电路推导抽头电路到⽆抽头电路的等效互换◆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等效互换电感抽头电容抽头(依据等效前后阻抗虚实部恒等)谐振回路的应⽤电路只需推导串联或并联电路形式之⼀不考虑互感、谐振条件下推导◆推⼴到⼀般情况(⾮谐振、有互感)抽头电路等效互换举例1. 第⼆章选频⽹络第五节耦合回路第六节滤波器的其他形式⽬的要求1. 了解耦合回路的⼀般性质2.掌握耦合回路频率特性曲线及⽅程3.掌握耦合因数η不同时曲线形状的变化及特点4. 了解LC集中选择性、⽯英晶体、陶瓷和表⾯声波滤波器特性和应⽤讲授思路1. 详述耦合回路:单振荡回路缺点(阻抗变换不灵活 + 选频特性不理想)耦合回路+多个单振荡回路互感耦合串联型(串并联电路可等效互换)电容耦合并联型推导耦合回路反射阻抗(电路分析课程已讲述)★推导耦合回路频率特性⽅程(节点电压法或KCL)▲反射阻抗性质★频率响应曲线克服单振荡回路缺点:阻抗变换不灵活临界耦合、过耦合、⽋耦合★推导通频带2. 简述各种滤波器特点及应⽤:LC选频⽹络缺点(选频特性不理想+体积⼤)LC集中选择性(选频特性好)⽯英晶体、陶瓷和表⾯声波滤波器(选频特性好+体积⼩)▲根据Q值、通频带、插⼊损耗⽐较各种滤波器优缺点作业布置思考题:1、在调谐放⼤器的回路两端并联⼀个电阻,放⼤器的通频带将如何变化?2、串联谐振回路发⽣谐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与输⼊电压有什么关系?3、若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R、L、C,则并联谐振频率为多少?4、耦合回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当η<1和η>1时,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5、并联谐振回路发⽣谐振时,流过电感的电流⼤⼩与输⼊电流有什么关系?6、若已知串联谐振回路的R、L、C,则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多少?7、选频⽹络分为两⼤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教案第 3 次课授课时间 2017.9.4(教案续页)Z — 复阻抗;|Z| —复阻抗的模;z —阻抗角; R —电阻(阻抗的实部);X —电抗(阻抗的虚部)。
转换关系:阻抗三角形 3.导纳对同一二端网络:当无源网络内为单个元件时有:4. RLC 并联电路由KCL :zZ X j R C 1j L j R I U Z ϕ∠=+=ω-ω+== R X arctanφ X R |Z | z 22⎪⎩⎪⎨⎧=+=S φ|Y |UIY y ∠==定义导纳Z 1Y , Y 1Z ==GR 1U I Y === LB j L j 1U I Y =ω== CB jC j U I Y =ω==Y —复导纳;|Y| —复导纳的模;y —导纳角;G —电导(导纳的实部);B —电纳(导纳的虚部)转换关系:导纳三角形例题: 对RL 串联电路作如下两次测量:(1)端口加90V 直流电压()时,输入电流为3A ;(2)端口加的正弦电压90V 时,输入电流为1.8A 。
求R和L 的值。
C L R I I I I ++= U C j UL 1j U G ω+ω-= U )C j L 1j G ( ω+ω-=U )B B j(G [C L ++= U )B j G ( +=yY B j G L1j C j G U I Y ϕ∠=+=ω-ω+== G B arctanφ B G |Y | y 22⎪⎩⎪⎨⎧=+=0=ωHz f 50=题解8-13图解:由题意画电路如题解8-13图所示。
(1)当为90V 直流电压时,电感L 看作短路,则电阻(2)当为90V 交流电压时,设电流,根据相量法,有故根据,解得 例题:已知图示电路。
求和。
解:设为参考相量。
与同相位,超前s uΩ===30390i u R s su A I I 08.10∠=∠=8.18.130⨯+⨯=+=L L S jX I jX I R U 22308.190LS XU +⨯==Ω=-=4030)8.190(22L X L X L ω=Hf X X L L L127.0100402====ππωA I I 1021==I S U SU 1I S U 2I,相量图如题解8-16图所示。
《电子线路教案》word版第一章:电子线路基础1.1 电子线路概述介绍电子线路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解释电路、电路图和电子元件的概念1.2 电子元件介绍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讲解电子元件的符号、特性和作用1.3 电路分析方法介绍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第二章:模拟电子技术2.1 放大电路介绍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分类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析方法2.2 滤波电路介绍滤波电路的原理和分类讲解滤波电路的设计和应用2.3 振荡电路介绍振荡电路的原理和分类讲解振荡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三章:数字电子技术3.1 数字逻辑基础介绍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逻辑门、逻辑函数和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3.2 组合逻辑电路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分类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应用3.3 时序逻辑电路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分类讲解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四章:电子线路设计4.1 电子线路设计流程介绍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讲解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2 电子线路仿真介绍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和原理讲解仿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3 电子线路制作与调试介绍电子线路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讲解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第五章:常用电子仪器与测量5.1 电子示波器介绍电子示波器的结构和原理讲解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2 信号发生器介绍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和原理讲解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3 电桥介绍电桥的原理和分类讲解电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六章:电源电路与保护6.1 电源电路概述介绍电源电路的作用和分类讲解电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6.2 线性电源与开关电源介绍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的原理和特点讲解电源的选择和应用6.3 电源保护电路介绍电源保护电路的原理和作用讲解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其他保护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七章:通信电子线路7.1 通信系统概述介绍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分类讲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特点和应用7.2 调制与解调介绍调制和解调的原理和方法讲解调制解调器的应用和设计7.3 信号放大与滤波介绍信号放大和滤波的原理和方法讲解放大器和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第八章:接口技术与总线8.1 接口技术概述介绍接口技术的原理和作用讲解接口电路的设计和应用8.2 总线技术介绍总线技术的原理和分类讲解总线的标准和协议以及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和应用8.3 USB接口与串口通信介绍USB接口和串口通信的原理和特点讲解USB接口和串口通信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九章:嵌入式系统与微控制器9.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组成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9.2 微控制器概述介绍微控制器的原理和分类讲解微控制器的选型和使用方法9.3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方法讲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具和技巧第十章:电子线路实验与实践10.1 电子线路实验概述介绍电子线路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子线路实验的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10.2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介绍常用电子仪器的结构和原理讲解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0.3 综合实践项目介绍综合实践项目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综合实践项目的选题、设计和实施步骤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设计流程、常用电子仪器与测量等内容。
电工电子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1.1 电流、电压和电阻教学目标: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教学内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活动:引入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演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1.2 电路元件教学目标:了解电路元件的种类和作用。
学会使用电路元件搭建简单电路。
教学内容:电路元件的种类: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容等。
电路元件的作用。
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
教学活动:介绍电路元件的种类和作用。
演示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搭建简单电路。
第二章:电子技术基础2.1 电子元件教学目标:了解电子元件的种类和作用。
学会使用电子元件搭建简单电子电路。
教学内容:电子元件的种类: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电子元件的作用。
简单电子电路的搭建方法。
教学活动:介绍电子元件的种类和作用。
演示简单电子电路的搭建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搭建简单电子电路。
2.2 电路分析方法教学目标: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学会使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分析电路。
教学内容: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电路分析的步骤。
电路分析的实例。
教学活动: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演示电路分析的步骤和实例。
学生分组实验,练习电路分析。
第三章:电机与控制3.1 直流电机教学目标:了解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学会使用直流电机进行控制。
教学内容: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的特性:转速、转矩等。
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开关控制、PWM控制等。
教学活动:介绍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演示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直流电机进行控制。
3.2 交流电机教学目标:了解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学会使用交流电机进行控制。
教学内容: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机的特性:转速、转矩等。
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开关控制、变频控制等。
《电路基础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1 电路的定义与组成介绍电路的定义:电流流动的路径解释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1.2 电路的分类直流电路:电流方向不变交流电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1.3 电路的状态开路:电路中断,电流无法流动短路:电路两点之间直接连接,电流极大第二章:电路元件2.1 电阻定义: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单位:欧姆(Ω)2.2 电容定义:储存电荷的元件单位:法拉(F)2.3 电感定义:阻碍电流变化的一种元件单位:亨利(H)第三章:电压与电流3.1 电压定义:电势差的度量单位:伏特(V)3.2 电流定义:单位时间内电荷流动的数量单位:安培(A)3.3 欧姆定律表达式:U = IR解释:电压(U)等于电流(I)乘以电阻(R)第四章:简单电路分析4.1 串联电路特点: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公式:U = U1 + U2 + + Un4.2 并联电路特点:电压相同,电流分配公式:I = I1 + I2 + + In4.3 串并联电路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配规律第五章:电路图与测量5.1 电路图介绍电路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练习绘制简单电路图5.2 测量工具介绍多用电表、示波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5.3 测量电路参数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路参数的方法和技巧《电路基础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复杂电路分析6.1 串并联电路的进一步分析分析多个电阻的串并联组合应用节点电压法与网孔电流法6.2 独立源与受控源独立源:电压源与电流源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6.3 频率响应分析交流稳态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第七章:电路仿真软件使用7.1 电路仿真软件介绍常见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Proteus、LTspice等软件功能与操作界面简介7.2 电路仿真原理仿真电路的搭建与测试观察电路性能与参数变化7.3 仿真实验案例利用仿真软件完成简单的电路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际电路的差异第八章:交流电路8.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定义与特点交流电的频率、周期与角频率8.2 阻抗与导纳阻抗的定义与计算导纳的定义与计算8.3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与改善第九章:电路设计与制作9.1 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确定电路功能与性能指标选择电路元件与参数9.2 电路原理图设计与绘制利用绘图工具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检查电路图的正确性与可行性9.3 电路制作与调试制作电路板(PCB)进行电路焊接与组装调试电路与测试性能第十章:电路实验与创新10.1 电路实验完成一系列电路实验测量与分析实验数据10.2 电路创新设计与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电路创新设计制作创新电路实物与演示《电路基础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一章:数字电路基础11.1 数字电路概述数字电路的特点与分类数字逻辑与模拟逻辑的区别11.2 数字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的基本原理与真值表逻辑门电路的实现与仿真11.3 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编码器、译码器等的设计与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十二章:时序逻辑电路12.1 触发器基本触发器:SR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CP触发器触发器的真值表与功能描述12.2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仿真与测试12.3 数字电路设计工具介绍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设计工具第十三章:模拟电路基础13.1 模拟电路概述模拟电路的特点与分类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13.2 模拟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基本特性与使用operational amplifier(运算放大器)的应用13.3 模拟信号处理滤波器、放大器等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第十四章:集成电路14.1 集成电路概述集成电路的类型与结构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14.2 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与特点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与设备14.3 集成电路的应用微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电路等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十五章:电路与现代技术15.1 电路与现代科技的关系电路技术在现代通信、计算机、家电等领域的应用15.2 电路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电子技术等的发展趋势15.3 电路技术的社会影响电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电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重点和难点解析。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教案第 1 次课授课时间(教案续页)讲授与指导内容讲课、互动内容设计课时分配备注1.自我介绍2.课程介绍:(1)电路课的地位与作用;(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3.授课内容与学时分配:理论(36学时),试验是(12学时)4.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分),考试成绩(60分)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电路和电路模型一、实际电路1.定义:为了某种需要,由电路部件(例如:电阻器、蓄电池等)和电路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相互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装置。
2.实际电路举例3.实际电路的主要作用:(1)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2)传递和处理信号4.基本概念:(1)激励: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或电流,也称为输入。
(2)响应:由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也称为输出。
(3)电路分析: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讨论电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电路课?今后本专业可以的就业方向。
从实际中举两三个实例,总结出实际电路的主要作用:(1)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2)传递和处理信号。
1分钟6分钟2分钟16分钟较高频率模型 注意:a.必须考虑工作条件,并按不同的精度要求把给定工作情况下的主要物理功能反应出来。
b.不同的实际电路部件,只要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个模型表示。
3.结论:a.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实际器件可能采用不同的模型;b.模型对电路的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模型取得复杂会造成分析困难,取得简单不足以反映所求解的真实情况。
四、学习本课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电路一般是指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或电路模型,而非实际电路;2.理想电路元件简称为电路元件;3.本书的“网络”(network )和“电路”(circuit )将不加区别地被引用;4.在本书中,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如u(u(t))、i(i(t))、q(q(t))等。
电工电子教案稳压电路第一章:稳压电路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稳压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3. 了解稳压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稳压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2. 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稳压器、负载、调整元件等。
3. 稳压电路的分类和特点。
4. 稳压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稳压电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稳压电路实例。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稳压电路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稳压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第二章:稳压电源教学目标:1. 理解稳压电源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稳压电源的类型和特点。
3. 学会选择合适的稳压电源。
教学内容:1. 稳压电源的定义和作用。
2. 稳压电源的类型:线性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电子稳压电源等。
3. 稳压电源的特点和比较。
4. 选择合适的稳压电源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稳压电源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试不同类型稳压电源的性能。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稳压电源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具体的稳压电源电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第三章:稳压器教学目标:1. 理解稳压器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稳压器的类型和特点。
3. 学会选择合适的稳压器。
教学内容:1. 稳压器的定义和作用。
2. 稳压器的类型:固定稳压器、可调稳压器、温度补偿稳压器等。
3. 稳压器的特点和比较。
4. 选择合适的稳压器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稳压器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试不同类型稳压器的性能。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稳压器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具体的稳压器电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第四章:负载教学目标:1. 理解负载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负载的类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