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病例汇报精选版
- 格式:ppt
- 大小:17.00 MB
- 文档页数:12
脑卒中康复治疗病历病历:脑卒中康复治疗姓名:×××住院号:性别:女年龄:55床号:职业:家庭住址及联系诊断:脑梗塞导致偏瘫侧右侧,患者于××××-××-××在×××××XXX治疗5个月后转入我院进一步康复治疗。
既往病史及个人史:高血压2级。
入院时间:并发症或合并症:出院时间:入院/评估人:×××病情描述:患侧肩关节疼痛(NT)半脱位,失语。
上肢屈肘肌2级,手指屈肌2级。
下肢屈髋肌1级,伸膝肌2级。
肱二头肌张力1级,手指屈肌张力1+。
股四头肌张力1级。
认知(MMSE):入院Ⅲ预计住院日:8周实际住院日:10周出院/评估人:×××病情描述:肩关节半脱位,失语。
上肢屈肘肌3级。
下肢运动功能Ⅲ级。
踝阵挛、髌阵挛。
单腿站立浅感觉、深感觉。
坐位平衡Ⅱ级,站位平衡Ⅰ级。
行走左右减退3分钟。
MBI总分125分,出院后为54分。
主要功能障碍: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失语,配合程度差。
出院目标:室内辅助下治疗性步行ADL50分。
训练注意事项:床椅转移训练及坐位平衡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护防止摔跤,肩关节半脱位注意保护周次。
治疗内容:第1周目标:1.教会病人家属病人正确的体位摆放。
2.辅助完成转移。
3.床上辅助完成翻身。
第2周目标:1.独立转移训练。
2.床上翻身坐起训练。
3.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引导患侧肩胛带运动,使用健手吃饭。
4.下肢双桥运动。
5.坐位平衡训练。
第3周目标:1.独立转移训练。
2.坐位平衡训练。
3.上肢肱三头肌肌力训练,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引导患侧肩胛带运动,使用健手吃饭。
4.下肢双桥运动,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引导患侧髋关节运动。
5.床上翻身坐起训练。
第4周目标:1.站立平衡训练。
2.上肢肱三头肌肌力训练,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引导患侧肩胛带运动。
脑卒中病历报告书写范文姓名:张某性别:男年龄:60岁诊断:脑卒中住院号:20210511入院日期:2021年5月11日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患者主诉头痛、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小时,入院时神志清楚,出现右侧肢体软弱无力,步态不稳,右侧面部肢体感觉减退。
查体时发现患者右侧上下肢肌力Ⅰ级,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阳性。
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梗塞,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既往病史:患者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超过10年,曾多次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但未进行规范治疗。
无高热、寒战、嗜睡、畏光、出汗过多等症状,无外伤或感染史。
无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死家族史。
个人史:患者吸烟史超过30年,约每天烟量20支,未烟戒。
饮酒史不详。
家庭史:患者二度亲属无类似疾病,家族中无明确遗传疾病。
查体结果:神志清楚,嗜睡,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口唇略发绀,中度呼吸困难,心率漏搏,心音稍弱。
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肺部呼吸音正常。
腹部轻压痛,肝脾顺利。
四肢生长发育正常,关节无红肿畸形,大小关节活动度良好。
双下肢水肿程度轻度。
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2 ×10^9/L,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正常。
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尿常规等指标正常。
颅脑CT检查: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梗塞,未见明显脑出血。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轻度下移,T波改变不明显。
初步诊断:60岁男性,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超过10年,恶习长期吸烟,入院时出现脑卒中症状,经神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左侧大脑半球梗塞。
治疗计划:1.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 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控制血压、血脂等。
3. 康复治疗:包括语言康复、肢体功能康复和认知康复。
目前病情稳定,经过。
脑卒中康复病例
以下是一个脑卒中康复病例的描述:
患者姓名:张先生
年龄:62岁
性别:男性
就诊日期:2020年1月15日
医疗历史:
张先生于2020年1月5日突发脑卒中,被送往急诊科进行急诊治疗。
经过MRI检查,确定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脑栓塞。
他随后接受了溶栓治疗,成功恢复了血流通畅。
治疗过程:
- 张先生接受了数天的住院观察,在此期间,医生监测他的血压、心率和脑部CT扫描。
- 在康复期间,张先生接受了多科室的评估,包括神经学、康复医学和职业治疗等。
这些评估帮助医生了解他的康复
需求和能力水平。
- 张先生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 他也接受了言语治疗,以帮助他恢复语言和沟通能力。
- 营养师为他制定了适合脑卒中患者的饮食计划,以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压。
- 张先生的家人也接受了康复教育,了解如何在家中帮助他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
康复进展:
张先生在康复期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 他的肌肉力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他能够独立行走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 张先生的言语能力也有所恢复,他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 他的血压和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范围内。
建议:
医生建议张先生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定期复查。
此外,他还应该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以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这个病例描述了一个脑卒中康复病例的治疗和进展情况。
请注意,每个病例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有所不同,所以治疗方案和康复进展会因人而异。
案例分析与讨论题目: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组数组员专业上课时间班级康复患者的疾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居住地临床诊断王某某女51 会计重庆市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入院康复评定结果主诉:2012年8月3日晚在家做家务,突感头晕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急送往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脑出血。
经15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于8月17日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结果如下:患者现已意识清醒,精神状况稍差,右侧偏瘫,伴Broca失语。
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迟缓、无随意运动;上肢二级:开始出现痉挛、联合运动及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下肢三级,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20分,其中大便能控制10分,小便偶尔失禁5分,转移需要大量帮助5分,其余均不得分。
感觉功能评定:患侧(右)浅感觉较健侧减退,对较强的刺激才能感知。
疼痛评定: VAS疼痛评分5分,右侧肩关节周围疼痛。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0-135度,后伸0-60度,内旋0-50度,外旋0-45度,水平外展0-65度,水平内收0-100度;肘关节:屈曲0-120度;髋关节:屈曲0-85度,外展0-30度,内收0-20度;膝关节屈曲0-90度关键肌肌力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肌群肌力2级,后伸肌群肌力1级,外展肌群肌力1级,内收肌群肌力2级;肘关节:屈曲肌群肌力2级,伸展肌群肌力0级;髋关节:屈曲肌群肌力2级,外展肌群肌力2级,内收肌群肌力1级,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在关节活动大部分范围时出现阻力,但仍能较容易被移动,上肢以屈肌痉挛为主,下肢以伸肌痉挛为主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坐位平衡Ⅰ级,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可以保持平衡;不能独立站立;上下肢协调性较差。
认知评定:MMSE评分10分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2、原发性高血压3级主要存在问题存在问题:1、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低下,基本不能抗重力,关节活动受限,上肢屈肌开始出现痉挛,下肢伸肌痉挛,不能站立、行走,平衡能力差。
脑卒中病例分析报告模板概述本报告对一位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其病史、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的调查和总结,旨在提供对该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并为类似病例的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病史患者,女性,65岁,平日健康,无明显家族遗传病史。
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肌力下降、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等症状,被送至医院急诊。
临床表现1. 头痛: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疼痛位于前额部,持续数小时。
2. 眩晕:患者感到四周旋转,行走时眩晕加重。
3. 肌力下降:患者的四肢肌力减弱,右半身瘫痪。
4. 步态不稳:患者行走困难,需要扶桌子或墙壁支撑。
5. 言语不清:患者说话含糊不清,有时完全无法表达意图。
检查结果1. 神经系统检查:患者出现右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肌力1/5,酒瓶反应减弱,生理反射减退。
2. CT扫描:显示大脑半球中动脉供血区出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确诊为脑卒中。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确诊该患者罹患脑卒中。
治疗措施1. 静脉溶栓: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rt-PA)以溶解血栓,拯救患者大脑神经细胞。
2. 抗凝治疗:给予患者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再形成。
3. 脑神经功能康复:通过物理治疗、言语矫正、肢体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全面的脑神经功能康复。
4. 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抗凝、抗血小板、维持血脂水平稳定的药物。
5. 定期随访:定期复检患者的CT扫描、脑电图和神经系统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结果与讨论经过上述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肌力恢复至3/5,言语逐渐清晰明了。
脑CT扫描示出卒中灶血肿吸收缓慢,但未出现新的脑卒中灶。
因此,本治疗方案取得了初步的疗效。
本病例受限于篇幅,未对病因、并发症等进行深入分析,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继续关注,进行更多治疗和康复方面的研究。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一位患有脑卒中的患者的详细分析,总结出治疗脑卒中的常规方法。
早期溶栓和抗凝治疗,结合脑神经功能康复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