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PPT-第7章《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6.22 MB
- 文档页数:69
第七章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是GIS 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
由于其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一般不存在模式化的分析处理方法,主要是基于点、线、面三种基本形式。
在ArcGIS 中,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主要集中于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和网络分析。
本章就这三种分析类型简单介绍其原理和实现。
7.1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Buffer)是对选中的一组或一类地图要素(点、线或面)按设定的距离条件,围绕其要素而形成一定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
缓冲区应用的实例有如:污染源对其周围的污染量随距离而减小,确定污染的区域;为失火建筑找到距其500米范围内所有的消防水管等。
下面着重介绍缓冲区原理及其在ArcGIS 中的实现。
7.1.1 缓冲区的基础缓冲区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在尺度上的表现。
它是一种因变量,由所研究的要素的形态而发生改变。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缓冲区是给定空间对象或集合后获得的它们的领域,而邻域的大小由邻域的半径或缓冲区建立条件来决定,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对象A,它的缓冲区可以定义为:(d 一般是指欧式距离,也可以是其它的距离,其中r 为邻域半径或缓冲区建立的条件){(,)}P x d x A r =≤缓冲区建立的形态多种多样,这是根据缓冲区建立的条件来确定的,常用的对于点状要素有圆形,也有三角形、矩形和环形等;对于线状要素有双侧对称、双侧不对称或单侧缓冲区;对于面状要素有内侧和外侧缓冲区,虽然这些形体各异,但是可以适合不同的应点状要素的缓冲线状要素的缓冲区 面状要素的缓冲区图7.1 点、线和面状要素的缓冲区用要求,建立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的缓冲区示意图如图7.1。
7.1.2 缓冲区的建立从原理上来说,缓冲区的建立相当的简单,对点状要素直接以其为圆心,以要求的缓冲区距离大小为半径绘圆,所包容的区域即为所要求区域,对点状要素因为是在一维区域里所以较为简单;而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则比较复杂,它们缓冲区的建立是以线状要素或面状要素的边线为参考线,来做其平行线,并考虑其端点处建立的原则,即可建立缓冲区,但是在实际中处理起来要复杂的多。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PPT第章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矢量数据与空间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矢量数据是一种常用的表示地理空间信息的形式。
矢量数据由一系列构成要素的点、线和面构成,每个要素都具有一组坐标和属性信息。
矢量数据可以用来表示地图上的各种要素,如建筑、道路、河流等。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是利用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和空间建模的过程。
空间分析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地理问题,如地理环境、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
空间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查询和筛选•空间测量和量算•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模型分析矢量数据的基本操作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矢量数据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如创建新的图层、编辑要素、选择要素等。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矢量数据操作:创建新的图层在 ArcMap 中创建新的图层非常简单,只需要选择 File -> New -> Map Document,然后在新建的地图文档中创建新的图层即可。
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图层名字来选择图层的类型,如点、线、面等。
编辑要素在 ArcMap 中编辑要素可以手动编辑,也可以通过导入数据进行编辑。
在编辑模式下,可以添加新的要素、删除现有的要素、移动要素等。
选择要素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我们需要选择要素并进行操作。
ArcMap 中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如框选、属性筛选等。
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图层选择 Selection -> Select By Attributes 或 Selection -> Select By Location 进行要素选择。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ArcMap 提供了多种空间分析工具,如缓冲区分析、点密度分析、热点分析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空间分析操作。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指从某个要素对象生成一个缓冲区,即在该要素周围生成一段距离范围内的区域。
缓冲区分析可以用来分析道路的周围环境、城市的规划等。
01 ArcGISChapter软件背景及功能01020304用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公共设施选址等。
城市规划应用于环境监测、生态评估、自然保护区规划等。
环境保护支持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灾后重建等。
灾害管理用于精准农业、农业资源管理、农业气候分析等。
农业领域应用领域与案例01ArcGIS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图层窗口、属性窗口等部分。
020304常用操作习惯包括使用快捷键、定制工具栏、保存工作空间等。
图层管理是关键操作之一,涉及添加、删除、调整图层顺序和透明度等。
属性表编辑也是常用操作,用于查看和编辑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
界面布局及操作习惯02数据管理与处理Chapter数据类型及格式支持栅格数据矢量数据以像素为单位的图像数据,支持GeoTIFF、ERDAS Imagine式。
属性数据导入数据导出数据数据转换030201数据导入与导出方法数据编辑与整理技巧编辑工具属性表编辑拓扑处理数据裁剪与合并03地图制作与可视化Chapter图层操作包括图层的添加、删除、重命名、调整顺序、设置可见性等基本操作,以及图层的属性设置、符号化、标注等高级操作。
图层概念图层是地图的基本组成单元,用于组织和管理空间数据,每个图层代表一种地理要素或现象。
图层属性图层属性包括空间范围、坐标系统、数据格式、字段信息等,可以通过图层属性窗口进行查看和修改。
地图图层概念及操作符号化表达方法符号类型ArcGIS提供了丰富的符号库,包括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等,用于表达不同地理要素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符号设置可以通过符号选择器选择合适的符号,也可以通过符号属性编辑器自定义符号的样式、颜色、大小等参数。
动态符号化根据地理要素的属性值动态设置符号的样式和颜色,实现地图的交互式表达。
01020304数据准备专题图设置专题图类型选择地图整饰专题图制作流程04空间分析功能介绍Chapter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原理及应用缓冲区分析原理应用示例4. 结果分析与解释对叠加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取有用信息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