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疫测定技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6
免疫学检验中的酶免疫技术20世纪中期,以放射免疫技术为代表的标记免疫技术相继问世,它将某种可微量或超微量测定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荧光素、酶、化学发光剂等)标记于抗原(抗体)上制成标记物,加入到抗原抗体的反应体系中与相应的抗体(抗原)反应,以检测标记物的有无及含量间接反映被测物的存在与多少。
这些将标记技术与抗原抗体反应结合起来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以其敏感性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易于商品化和自动化等特点逐渐替代了凝集、沉淀等经典的免疫学检验技术,不仅用于抗原、抗体、补体、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免疫相关物质的检测,也用于酶、微量元素、激素、微量蛋白等体液中各种微量物质的检查,可以说一切具有抗原性或半抗原性的物质原则上均可利用现代免疫检验技术进行检测,使免疫学检验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
目前,免疫学检验中的标记技术主要包括酶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金免疫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等。
其中酶免疫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底物反应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
作为经典的三大标记技术之一,酶免疫技术在检验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得到更新。
一、常用的酶及显色底物在酶免疫技术中用于标记的酶应具有催化活性高、催化专一性强;与抗原抗体偶联后不影响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和酶活性;催化的底物易于配制、保存且催化底物产生的信号产物易于观察和检测;对人无害且价廉、易得等特点,目前常用的酶及底物见表1。
表1 常用酶及底二、标记物的制备在酶免疫技术中制备标记物的抗原应纯度高、抗原性完整;制备标记物的抗体应特异性好、效价高、亲和力强、比活性高、能批量生产和易于分离纯化。
制备酶标记物的方法应符合简单、产量高;避免酶、抗体(抗原)、酶标记物各自形成聚合物;标记反应不影响酶的活性和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等原则。
标记物制备的方法基本属于两类:(一)交联法交联法是以一可同时与酶和抗体(抗原)结合的交联剂作为“桥”,分别连接酶与抗体(抗原)的方法,此类方法中目前最常用的是戊二醛交联法,形成的结合物为:酶-戊二醛-抗体(抗原)(二)直接法直接法是用一活化剂首先将酶活化,被活化的酶分子上的基团直接可与抗体(抗原)结合形成标记物,如过碘酸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