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490.00 KB
- 文档页数:8
《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实验部分)课程代码47040116 课程学分0.5 授课时数16课程属性及模块专业课选修开课学院工学院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本课程本教学是与《供配电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达到:1、加强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际,全面、系统地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供配电运行的安全问题和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措施。
2、加深了解各种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工作状态。
3、了解继电器特性、短路的保护方法、变压器运行情况、功率因素的获得及无功补偿等试验调整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以专业对应各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分析为依据,与行业企业结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典型的工厂供配电技术系统应用项目及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目标及建议课时数:模块内容模块子内容学习目标建议课时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实验的基本要求了解实验的准备、过程和报告等基本要求0.5安全操作说明了解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的安全规程0.5输电系统微机保护实验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充、放电条件;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逻辑组态方法。
3零序电流保护实验了解零序电流产生的原因;熟悉零序电流保护的作用及意义。
3备自投系统微机保护实验分段自投实验掌握WBT-821保护装置备自投的几种方式;理解WBT-821保护装置备自投的逻辑组合方式。
3电动机微机保护实验差动速断保护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差动速断的原理和意义。
2两段式定时限电流保护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负序电流保护的原理;熟悉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负序电流保护的作用。
2低电压保护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原理和意义。
2课程教学建议: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实验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主要讲授实验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实验目标、安全注意事项,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指导学生安全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供电线路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2-1、图2-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参照图2-3。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三、原理与说明对于3~66kV供电线路,作为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
如果过电流保护时限不大于0.5~0.7s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相间短路动作于跳闸,以切除短路故障。
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按其动作时限特性分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两种。
图2-1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图2-2为其展开图。
图2-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请参考相关教材,附录1有基于本实验一次系统参数的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详细过程。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优点:动作时间比较精确,整定简便,而且不论短路电流大小,动作时间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短路电流小动作时间长而延长故障时间。
缺点:所需继电器多,接线复杂,且需直流操作电源,投资较大;靠近电源处的保护装置,其动作时间较长,这是带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共有缺点。
图2-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展开图序号设备名称使用仪器名称数量1 LGP01 电流继电器 12 LGP04 时间继电器 13 LGP05 出口中间继电器 14 LGP06 信号继电器 15 LGP32 交流数字真有效值电流、电压表 16 监控台电流互感器二次信号 1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1)将实验系统总电源开关断开,将监控台的“实验内容选择”转换开关旋到“线路保护”档;2)将所有监控台上所有电流互感器(实验中需要接线的除外)二次侧短接;3)合上实验系统电源开关,监控台电源开关,PLC电源开关,开始以下实验内容。
供配电技术实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供配电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了解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备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供配电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增强对供配电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2.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电力分配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规划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法,供配电系统的维护方法。
4.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供配电系统的维护技术,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处理,供配电系统的优化。
5.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供配电技术,绿色供配电技术,高效供配电技术,安全供配电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法和维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供配电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2. 掌握供配电设备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4. 提高对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0月19日三、实验地点XXX电力实验室四、指导老师XXX五、实验器材1. 供配电实验装置一套2. 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3. 开关、熔断器、继电器4. 保护装置5. 电源6. 实验指导书六、实验原理供配电技术实验主要是模拟实际的供配电系统,通过实验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熟悉各种供配电设备,如变压器、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并掌握它们的操作和调试方法。
七、实验内容1. 供配电系统组成及原理- 观察供配电实验装置,了解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包括电力传输、分配、控制和保护等环节。
2. 供配电设备操作与调试- 学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等测量仪器。
- 掌握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供配电设备的操作方法。
- 调试供配电系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故障排除- 分析供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如短路、过载、欠压等。
- 学习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安全运行-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知识,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
- 培养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八、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观察供配电实验装置,了解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 熟悉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2. 实验阶段-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各种供配电设备。
-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3. 总结阶段- 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成果。
九、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掌握了供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 熟悉了各种供配电设备,如变压器、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
小区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区供配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运行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小区供配电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及维护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电力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小区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小区供配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小区供配电设备的能力,如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故障排除。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小区供配电项目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关注小区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树立为电力事业贡献力量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环保意识,遵循职业道德,遵守电力行业的相关法规。
3.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面对小区供配电技术中的挑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但对小区供配电技术了解较少,需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结合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估,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分类及运行方式。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2. 小区供配电设备结构与性能:详细讲解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参数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二章 供配电设备3.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介绍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4. 小区供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讲解设备的安装工艺、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设备安装与调试5. 小区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分析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维护保养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
《供配电综合实训》教学标准(2008年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录1. 前言1.1 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1.2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2. 课程目标2.1 课程总目标2.2 具体目标(课程预设能力目标的阐述)(一)专业能力目标(二)方法能力目标(三)社会能力目标3. 内容描述3.1 项目选题范围3.2 项目内容要求4. 实施要求4.1 教学实施要领与规范4.2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一)教学方式(二)考核方法4.3 教学文件与使用5. 其它说明《供配电综合实训》教学标准课程名称:供配电综合实训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与市场营销专业,楼宇自动化专业适用学期:大三上学期1.前言《供配电综合实训》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技术平台上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项目课程,本课程主要采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1.1 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供配电综合实训》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技术平台上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项目课程,涉及电、机、磁多方面知识,内容多、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在修完《电气技术基础》、《电控》、《自动检测》等课程后,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参加维修电工(中级工)考试。
通过《供配电技术》在项目工作过程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技能,掌握高低压设备的原理、使用、安装、操作的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安装、调试,供配电系统一、二次接线图;通过本综合性项目课程,使学生在前期已进行过电工电子、电器装接基本技能项目训练的基础上,学习并培养自己完成一个本职业技术领域供配电方面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养成良好自觉的职业习惯与素养1. 2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供配电综合实训》面向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与市场营销专业,楼宇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注重学生从事本职业技术领域工作的所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心得(精选5篇)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这次电子工艺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学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从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这次实习我真的很高兴,主要是自己亲自参与并弄好了一个收音机。
虽然是第一次自己亲手做实验,但是我在这次实习中认识到,只有自己亲手做了,才会明白其实很多事是很简单的,只要你敢做,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谁都有第一次,谁都会认为第一次是最难的。
在我刚刚拿到零件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东西,还是很手忙脚乱的。
尤其是电阻那么的小,要是丢上一个,那就是前功尽弃了。
通过这一次的电子器件实习我不仅对成功有了更大向往,而且对于失败我也明白坦然的好处和换个角度想的态度。
一切的技术与经验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的,这次我又知道了不少电路元件与如何安装的知识。
实习是培养我们动手能力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这次的工艺实习,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收音机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为我们的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总之,在实习过成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在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
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基本操作 ;五步法 ;——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 ;三步法 ;)——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
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可以说是必须要有质的飞跃。
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
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
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
第一讲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二讲电力负荷与负荷计算
第三讲供电电压与电源的选择
第四讲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第五讲变电所的二次接线
第六讲高低压配电网
第七讲短路
第八讲低压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九讲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第十讲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讲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第十四讲电压的偏差及其调节电压波动和闪变及其抑制
第十五讲高次谐波及其抑制的问题
第十六讲供电系统变电所的自动化
第十七讲工厂供电电气接线图的认知实验
第十八讲无功补偿装置实验
第十九讲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实验
第二十讲自动重合闸前加后速保护实验。
供配电技术实验
成绩供配电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05131003
学号0513100313
姓名唐磊
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
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
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
(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简要介绍。
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
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
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
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3.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l)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2A,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 OV,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I亮)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4)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调压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记下继电器返回时(指示灯XDI 灭)的最大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5)重复步骤(2)至(4),测三组数据。
(6)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为OV,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和返回电流值。
(8)计算整定僮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误差=[动作最小值一整定值】/整定值变差=[动作最大值一动作最小值]/动作平均值×l00% 返回系数=返回平均值/动作平均值表2-1 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2)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原理图如图2-3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出2”和“公共端”,将开关BK的一条支路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入l"和“公共端”,使调压器输出为OV,将电流继电器动作值整定为1.2A,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置于其中间位置。
(2)检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
(3)打开多功能表电源开关,使用其时间测量功能(对应“时间”指示灯亮),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连续”位置,按“清零”按钮使多功能表显示清零。
(4)合上操作开关BK,慢慢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匀速升高,使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为1.2A。
(5)先拉开操作开关(BK),按“清零’’按钮清零多功能表,使其显示为零,然后再迅速合上BK,多功能表显示的时间即为动作时间,将时间测量值圮录于表2-2中。
(6)重复步骤(5)的过程,测三组数据,计算平均值,结果填入表2-2中。
(7)先重复步骤(4),使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分别为1.4A、1.6A,再重复步骤(5)和(6),测量此种情况下的继电器动作时间,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 2-2 。
(8)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电压为OV,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9)分析四种电流情况时读数是否相同,为什么?
4.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检查线路无误后,将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36V,使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为OV,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和单相电源开关及直流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这时动作信号灯XDl亮。
(2)调节调压器输出,使其电压从OV慢慢升高,直至低电压继电器常闭触点打开()a)1熄灭)。
(3)调节调压器使其电压缓慢降低,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I 刚亮)时的最大电压值,即为动作值,将数撂记录于表2-3中。
表2-3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4)继电器动作后,在慢慢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平滑地升高,记下继电器常闭触点刚打开,XD1刚熄灭时的最小电压值,即为继电器的返回值。
(5)重复步骤(3)和(4),测三组数据。
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和返回值。
(6)实验完成后,将调压器输出调为OV,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5.实验数据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