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定语种种
- 格式:ppt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16
英语定语后置的7种类型英语定语后置的7种类型:1、形容词enough作定语;2、定语为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时;3、当定语是一个形容词,它所修饰的是由any-,every-,some-等跟-body,-one,-thing构成的复合代词时……1、定语后置一、形容词enough作定语,而着重点又是强调它所修饰的那个名词,或者它所修饰的名词起形容词作用且前面不加冠词时,通常要后置。
例如:I haven't time enough to do the work.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做那件工作。
He hasn't man enough to admit his mistake.他没有勇于认错的大丈夫气概。
二、当定语是一个形容词,它所修饰的是由any-,every-,some-等跟-body,-one,-thing构成的复合代词时,通常后置。
例如:There is some-thing important in today's newspaper.今天的报纸上有条重要新闻。
He wanted to get someone reliable to help in this work.他想找个可靠的人帮忙做这项工作。
三、它所修饰的词前面有用以加强语气的the one等之类的词语时须后置。
定语由形容词表示,它所修饰的词是起名词作用的anywhere,somewhere等时,也须后置。
例如:This is the one thing needful.这是唯一需要的东西。
Can you find anywhere quiet?你能找个清静的地方吗?He has been sent to somewhere particular.他被派到某个特定的地方去了。
四、定语由here,there,in,out,home,above,below,abroad,before,yesterday等副词充当时,往往要后置。
高中文言文定语后置归纳整理在文言文中,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语法现象被称为定语后置。
以下是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定语后置句型,以及相应的例句和解释。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草更青。
)* 解释:此句中,“于”字用于表示来源或出处,其后为定语后置。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能发出铿锵之声的石头,到处都是。
)* 解释:此句中,“者”字用于表示特定对象或事物,其后为定语后置。
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
)* 解释:此句中,“之”字用于加强语气,其后为定语后置。
4.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一餐有时能吃掉一石粟米。
)* 解释:此句中,“之”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 解释:此句中,“之”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6. 群臣吏来而问日:“官命促尔植桑,植于后园,如何?”(官吏们来而询问:“官府命令催促你种植桑树,你打算种在哪里?”)* 解释:此句中,“何如”是询问方式或方法的,其后为定语后置。
7.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 解释:此句中,“美”是形容词,作为定语修饰“吾妻”,其后为定语后置。
8.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 解释:此句中,“大风浪”作为定语修饰“钟磬”,其后为定语后置。
9.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呢?)* 解释:此句中,“布衣”作为定语修饰“之交”,其后为定语后置。
10.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 解释:此句中,“大风浪”作为定语修饰“钟磬”,其后为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定语后置是指修饰其中一名词或代词的定语放在被修饰的词后面。
在汉语中,定语通常放在名词的前面或者后面,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为了突出修饰的内容或者使句子更加节奏流畅,会选择将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定语后置的类型:
1.常见名词作定语:
一些名词常常用来修饰同类的名词,如植物名词修饰植物名词,动物名词修饰动物名词等。
例如,“口红颜色”中,“口红”作为名词修饰名词,“颜色”则是被修饰的名词。
2.动词或形容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
动词或形容词的过去分词常用来修饰名词,表示被动的状态或被动的行为。
例如,“打碎的花瓶”中,“打碎”是过去分词作为定语修饰“花瓶”。
3.“的”字结构的定语后置:
一些定语修饰词后面加上“的”字,构成“的”字结构,形成定语后置。
例如,“李明的房间”中,“的”字引导的“房间”作为定语修饰“李明”。
4.数词作定语:
数词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时,放在名词后面。
例如,“三十年的友谊”中,“三十年”是数词作为定语修饰“友谊”。
5.从句作定语:
从句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时,一般放在名词后面。
例如,“他喜欢的书籍”中,“他喜欢的”是从句作为定语修饰“书籍”。
6.地点名词作定语:
地点名词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后面。
例如,“饭店附近的商店”中,“附近”是地点名词作为定语修饰“商店”。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类型,根据具体语境和需要,定语后置的类型还
有很多变种。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定语后置,都可以通过将修饰词放在被修
饰的名词后面,使句子更加简练、流畅,同时也使得修饰的内容更加突出。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句是文言文的一种重要句式,它一般有五种形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刺客列传》)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④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⑤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
例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⑤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②国之孺子之游者(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无不餔也……(《勾践灭吴》③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治平篇》)4、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孟子·梁惠王下》)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
例如: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②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古汉语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定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
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
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总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例如: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孟子?梁惠王下》)(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③④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⑤(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⑤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4.中心词+数量词如:⑥(古)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记》)(今)(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⑥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要注意: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
二是要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
例如:⑦村中少年好事(定语+主语+谓语+宾语)⑧村中少年之好事者(定语后置)⑨村中少年之好事(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主要有(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于是召集谢庄中精通武术的少年,动员他们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例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bi)华,无待锦匠之奇。
(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定语后置,“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5)古汉语中,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状语(介宾短语)后置由介词“于”“以”等构成的介宾短语经常放在动词谓语或形容词的后面。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后置定语一、形容词1、形容词修饰由some-, any-, every-, no- 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时,只能作后置定语。
如:(1)There is something unusual in her voice.她的声音有些反常。
(2)They provided us with everything necessary. 他们向我们提供了各种必需品。
(3)Is there anything important in the paper? 报纸上有什么重要消息吗?(4)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your words. 你的话没有错。
2、形容词与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或其他附加词连用作定语时,需放在所修饰的词之后,作后置定语。
这类词有:eas(y 容易的)、difficult(困难的)、impossible (不可能)、different(不同的)、similar(类似的)、equal(相等的)、responsible (负责的)、suitable(合适的)、sufficient(充足的)等。
如:(1)It was a conference fruitful of results. 这是一个富有成效的会议。
(2)He is one of the leading members responsible for the work. 他是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之一。
(3)The girl is married to a man greedy for money. 那女孩嫁给了一个贪财的人。
(4)English is a language easy to learn but difficult to master. 英语是一门易学而难精通的语言。
注:形容词词组作定语时一般后置,但有些则可以部分前置,部分后置,形成名词修饰语不连续的现象。
如:a. They have facilities comparable to ours. 他们有和我们相同的设备。
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
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②楚人有涉江者。
(《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③荆州之民附操者。
(《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④四方之士来者。
(《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
(《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④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分享到:阅读(2724)评论(0)。
文言文中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定语后置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通常是为了强调定语,或者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定语后置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中心词+之+定语
例如:“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
2. 中心词+定语+者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找可以出使秦国的人)
3. 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僧之富者不能至”(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4. 中心词+数词
例如:“铸钟官赤金二千两”(铸造钟的官员有二千两赤金)
5. 中心词+数词+之+量词
例如:“粟五千石之广陵”(五千石粟换取的广陵)
6. 中心词+之+量词
例如:“铸钟官二(两)千两之赤金”(铸造钟的官员二千两赤金)
这些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定语后置的几种形式,了解这些对于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有非常大的帮助。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主要有(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于是召集谢庄中精通武术的少年,动员他们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例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bi)华,无待锦匠之奇。
(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定语后置,“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5)古汉语中,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状语(介宾短语)后置由介词“于”“以”等构成的介宾短语经常放在动词谓语或形容词的后面。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在英语中某些定语有时放在被修饰词之后,我们称之为“后置定语”。
后置定语我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I.单词作后置定语1.当形容词修饰由some、any、every、no等构成的不定代词时通常放在不定代词之后。
There is nothing important in Today’s newspaper. 今天的报纸上没有重要的新闻。
2.词义具有动词性质的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作定语时一般后置。
I have answered all the letters received. 所有收到的信我都已经回了。
We went through a door opening on to the garden. 我们穿过通往花园的大门。
3.表示地点或时间的副词here、there、home、downstairs、upstairs、today、before等作定语时要后置。
The man downstairs came back this morning. 楼下的男子是今天上午回来的。
On the way home, we picked up a lot of rubbish.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拣起了很多垃圾。
4.某些形容词如last、next;enough;nearby以及以-able、-ible结尾的形容词可用在名词之前,也可用在名词之后,其意义基本不变。
I don’t have money enough(enough money)to buy the car. 我没有足够的钱买轿车。
We went to the movie theatre last Sunday(on Sunday last). 我们上星期日去了电影院。
He hasn’t found any suitable actors(actors suitable). 他还有找到合适的演员。
5.某些只能用作表语的形容词如afraid、alive、alone、asleep等作定语时一般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