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属于谁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20
《财产属于谁》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教学法甲、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请大家阅读课本P68材料,思考并回答:1、材料中涉及的财产属于谁?2、谈谈社会上还有哪些财产,它们属于谁?多媒体出示:社会上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国家所有财产的类型(按归属划分)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今天,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谈谈财产所有权及其相关问题。
乙、探新新知讲授新课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活动一:“选一选”A、多媒体展示材料,学生连线选择。
B、提问:无论个人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财产都归个人所有,都受法律保护吗?C、归纳:只有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D、讨论:1、合法财产的含义2、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活动二:“财产所有权”A、多媒体出示材料,学生阅读并思考回答: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B、教师点拨: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C、多媒体展示材料,学生说一说:小王父亲对小轿车在享受什么权利?过渡:了解了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后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
二、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活动三:“议一议”A、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的案例。
B、思考:1)小涛家的财产为什么会失而复得?2)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有何意义?C、归纳:1、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活动四:“以案说法”(一)A、多媒体出示材料(课本第73页)。
B、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其中的两个问题。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导学案内容标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二)能力: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知识:理解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明确财产继承权及怎样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一、课前延伸学案导学,自主学习阅读学习课本P106――109页,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__、__、__和__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国家运用__法律手段和__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__。
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是__。
3、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依据法律规定,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优于。
二、课内探究(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小组内讨论:该农民对拖拉机享有哪些权利?结论:2、尝试归纳:(阅读课本P107-108页)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3、交流讨论:(结合P108页漫画)当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怎么做?(二)、精讲点拨:继承方式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第二顺序:小组内讨论:当公民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怎样做?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与大家分享。
(三)、有效训练,迁移应用1.在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A.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B.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C.通过行政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D.通过宪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2.我国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一、教研在线【教材简析】增强学生依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教材分两个层次:“公民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联系实际介绍了保护合法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的方法,引导学生增强依法保护意识,学会依法保护。
【学习目标】见下“教学流程”(一)【重点难点】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是本课学习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2、“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是学习难点【学情分析】中学生对“公民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了解甚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教育。
【学法指导】通过案例展示、活动探究、小品表演、辩论比赛来探究合法财产所有权,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具体还见“教学流程”各环节。
【学习准备】教师:设计活动,搜集材料,编排程序。
学生:①收集财产保护案例。
②尝试案例解决。
【资源链接】1.联系同学们身边的法律问题。
2. 联系物权法。
二、教学流程【自主探究,剖析知识】学法指导:结合目标和基础题预习、自学,解决基础层面的问题,用铅笔在课文中勾画答案,标注出疑难点。
每位同学都完成。
(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
[知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及法律规定和保护手段。
2、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了解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继承权的含义和实现方式(二)本课基础问题(每位同学都要完成)1、我国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1组展示2组评)2、我国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3组展示4组评)【迁移应用,训练技能】学法指导:自学完课本后,按分层次要求,自主完成下列训练题,可只写思路。
尽量独立解决,需讨论的,做好标记,摸索解题规律。
拥有财产的权利知识点总结拥有财产的权利学问点一:财产属于谁1.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1)社会上的财产遵照归属划分, 有的属于个人全部, 有的属于集体全部, 有的属于国家全部。
(2)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 才属于个人全部。
依据法律规定,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全部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3)财产全部权是指全部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运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法律爱护合法财产的全部权(1)公民个人全部的合法财产, 干脆关系到公民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 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根底。
因此, 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爱护公民合法财产全部权的规定。
(2)我国制定、运用多种法律, 采纳各种不同方式, 有效地爱护着公民合法的财产全部权。
其中, 我国的民事法律是爱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爱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的锋利武器。
3.当财产全部权受到侵害时当我们的财产全部权受到侵扰时, 应刚好寻求法律求救助,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当全部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 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恳求确认其全部权。
(2)当我们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 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恳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复原物。
(3)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者灭失时, 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4)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行政违法现象, 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 以维护自己的财产全部权。
拥有财产的权利学问点二:财产留给谁1.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1)法律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法律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称为继承人。
(2)我国继承法规定, 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 享有继承权。
初二政治导学案学科:思想品德课题: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课型:新授教具:教参主备人:杨子峰授课人:杨子峰时间:第16周总课时数:26 --------------------------------------------------------------------- 一感知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合法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经济权利,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二有效预习【认真阅读一遍教材找到本课知识点并在书上划出:【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最棒!快速浏览课文,提取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1、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后,联系课本材料、案例、相关链接和实际生活自学,对不明确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以下知识点。
2.展示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回答发现的问题。
三点拨互动[情景创设——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同学们读材料,谈认识。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在现代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我们在生活中都拥有一定的财产。
那么,财产属于谁?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获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财产继承权呢?引入本目教学。
【学法维权——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思考: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这需要我们去了解财产的归属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合法财产所有权。
(二)认识财产权——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合法的私有财产权课堂活动(一):现场采访——你如何安排自己的压岁钱?案例回放——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捡到的遗失物,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才拥有合法财产所有权。
《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与反思一、课程标准:本课所依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二、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三、教学设计四、素质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结合个人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经历,初步培养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经济生活中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能力。
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意义方式。
五、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生学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八、解决办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越来越好》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与日巨增。
像歌中所唱的那样房子、电话、工资都是我们的个人财产。
问一个很隐私的问题:近年来你家新增了哪些财产呢?那么像土地、矿山、森林、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的桌椅这些财产又属于谁呢?多媒体出示课题--《财产属于谁》欣赏音乐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共鸣。
探讲索授新新知课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个概念--财产生:齐读社会上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多媒体出示: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1、财产的类型国家(按归属划分)集体个人提问:无论个人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财产都归个人所有,都受法律保护吗?归纳:只有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解释:什么是合法财产活动一:慧眼明辨财产多媒体出示:选一选:哪些个人财产都受法律保护小结: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那些明确: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
92013九年中考政治复习【学案】八年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节:财产属于谁主备人刘国旺教学目标一、学生自读教材68-75页,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通过非选择题中启示性问题的探究、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懂得用正当手段获得的财产才是合法财产,进行德育教育。
自学提纲:1、社会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哪三种?2、公民的合法财产有哪些?3、你家承包的土地属于你自己的私有财产吗?4、什么是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意义?5、你知道我们国家通过除宪法以外的哪几类法律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其中重要武器和锐利武器分别是什么?6、结合实际:谈一谈当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自学检测:一、单选题;1、我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是()A、道德、纪律B、民事法律C、制度D、政策2、公民对其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包括①、占有②、收益③、使用④、处分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④D、①③3、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忍气吞声C、动用武力解决D、表现窝囊废的样子4、在我国,施工发现的地下不明的埋藏物,捡拾他人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A、不归个人所有B、归个人所有C、属国家所有 D 集体所有5、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①、公民的合法收入②、房屋、储蓄、生活用品③、文物、图书资料④、林木、牲畜、法律允许的合法财产A、①②③④B、②④C、③④D、①④6、我国民事法律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①、责令恢复原状②、赔偿经济损失③、停止侵害④、排除妨碍、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④7、我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A、民法B、宪法C、民事法律D、刑事法律二、非选择题:(一)、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小光,在放学路上经常被一些无业人员张某、李某、崔某等不三不四的人拦截,共勒索钱财2678元。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知识点:第七课
财产权意指能够签订合约、经营企业、透过劳力赚取收入、以及拥有不动产与个人财产的权利。
财产权在某些国家受到宪法保护。
根据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定义,产权并非指对物件的拥有权,而是包含以下的三项权利:
自由转让权:你可以把你拥有产权的东西转让予他人。
独立收入享受权:你可以将你拥有产权的东西所产生的收入归为己有。
私人使用权:你可以决定你拥有产权的东西怎样使用、供谁使用。
一、财产属于谁
1、财产归属的种类:p68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2、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p69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
3、公民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当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必备的初二下册政治第7课知识点:拥有财产的权利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下学期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