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财产属于谁1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0
精心整理初中八年级思想政治《财产属于谁》说课稿范文一、教材简析:《财产属于谁》是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七课的第一框题。
本框设置三个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其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学好本框,对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并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有重要意义。
(一) ”的 1、 2、 3、 (二) “公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
另外,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已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
三、教法、学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精心整理所以本课教学在教学中遵循启发示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通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我在新课导入时,用多媒体出示了电影《有话好好说》的片断,并组织学生讨论:1、影片中赵小帅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他侵犯了张秋生的权利了吗?2、电脑是属于谁所有的?张提出的赔偿要求合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涉及到了有关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入本课。
中。
能力。
本课内容较多,必须帮助学生理清头绪。
同时,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优化课堂结构,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每一个情景都是围绕学生最感兴趣的身边事,从而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1、知识目标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⑶明确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继承权的含义及实现方式。
⑷明确智力成果的含义,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2、能力目标⑴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⑵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
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⑵保护智力成果权,要树立维权意识。
课时:3课时。
第一框为1 课时,第二框为1 课时,第三框为1 课时。
教学内容提要一、财产属于谁1、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1)财产的含义(归属):属于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权的物质财富。
公民的财产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
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准物权、债权及知识产权等。
(2)公民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当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
教育学生能辨别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结合教材P68——70页来学习。
(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教材P70分别解释: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1)为什么要保护?P71(2)怎样保护?①宪法保护②民法保护③刑法保护3、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1)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2)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财产属于谁一、导入新课“拾金不昧”。
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我们看看这张图片。
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对待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我们不能有半点的弛懈。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2、受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生活奠基。
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什么是受教育权?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什么是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这里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的特征:(1)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2)具有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
(3)具有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1、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具体方法: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寻求妇联、共青团组织的帮助;寻求教育部门的帮助;寻求法律帮助等。
2、我们未成年人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
《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财产所有权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知识讲解(1)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对合法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财产所有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分类。
财产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
国家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全民所有的财产享有的所有权;集体所有权是指集体组织对集体所有的财产享有的所有权;个人所有权是指公民对个人合法财产享有的所有权。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一:小明家的房子被邻居小刚家的树木挡住了阳光,小明想砍掉小刚家的树木,请问小明能否这样做?引导学生分析:小明不能擅自砍掉小刚家的树木,因为小刚家享有对树木的所有权。
但小明可以与邻居协商,寻求解决办法。
(2)案例分析二:小红的自行车被同学小李偷走了,小红应该如何维权?引导学生分析:小红可以寻求学校、家长的帮助,也可以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4.课堂讨论(1)讨论主题: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分类,并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了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
6.课后作业(2)举例说明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
四、教学反思1.讲解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课堂类型: 新授课;上课时间:;第周第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掌握依法维护财产所有权的手段重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难点: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学习过程:社会上的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有的属于,有的属于(2)施工发现的所有人的、到的他人的、采用手段获得的财产, 不属于个人所有(3)只有公民的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资料以及其他财产(4)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和的权利。
是一种直接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2)维权手段: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下列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2)小云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钱包,将之据为已有。
(3)某市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0多万元将其作为家产。
(4)小马的父亲是位民营企业家,年终缴纳各种税款后,获得35万元收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合法收入买了一辆轿车:②驾车送小王上学:③办理相关手续后,驾车搞运营:④三年后,将车卖掉:(2)综合上述案例可以知道:财产所有权是指(3)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手段有哪些?甲出国留学,临行前将自己价值1080元的照相机委托乙保管。
乙在甲出国650元的价格卖给丙。
甲从国外回来后,得知自己的照相机被乙卖给丙,便要求丙返还原物。
丙不给,理由是该机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对其拥有所有权。
为此,甲丙二人争执不下。
(1)你认为照相机的所有权应该属于谁?为什么?(2)甲丙二人应通过什么途径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当堂检测】1.小明把自己的衣服捐给了灾区,她行使了个人所有财产中的()A.占有权B.收益权C.处分权D.使用权2.公民利用自己的电视机收看电视,属于所有人对自己财产的()A.占有权B.收益权C.处分权D.使用权3.下列不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的是()A.某乘客在出租车上捡到的10万元巨款B.李某父亲购买股票得到的股息C.小强过年时积攒下来的3000元压岁钱D.张某出租自家房屋所得的租金4.我国法律严厉打击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等侵犯公民合法财产的行为。
8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8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政治,要注重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因为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系统复习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8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8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篇1一、财产属于谁1、财产归属的种类:p68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2、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p69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
3、公民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当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
4、公民的财产所有权:p70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5、现实生活中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具体手段有那些呢:p72p73(1)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2)、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最为严厉、最有力、最有效的法律武器。
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
6、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怎样做:p74①所有人无法行使所有权,请求确认所有权②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请求赔偿损失;③所有人的财产被毁坏或灭失,请求恢复原状④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发生争议,请求排除妨害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行政违法现象。
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对财产采取查封等强制措施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二、财产留给谁1、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2、p76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