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通过激素的调节
- 格式:ppt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23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探究者沃泰默斯他林、贝利斯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A组、C组中的胰腺能分泌胰液,B组中的胰腺不能分泌胰液胰腺分泌胰液实验结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一连):请你设计一组实验,排除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中稀盐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提示:将稀盐酸单独注射到狗的静脉中,不会分泌胰液。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3.反馈调节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吗?提示:肝糖原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而肌肉组织缺乏使肌糖原转化成葡萄糖的酶,因此肌糖原不能转化成葡萄糖。
三、甲状腺激素及其分泌的调节四、激素调节的特点判一判:基于对激素调节特点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激素由体液定向运输到相应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 ×)提示:激素由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而发挥调节作用。
(2)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 √)(3)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 ×)提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
(4)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 √)(5)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必修3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2)教学目标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过程二.激素调节的实例(一)激素调节实例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路和去路途径过程作用来路食物糖类消化吸收即“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血糖的主要、根本来源肝糖原分解主要调节形式,灵活调节非糖物质(脂肪、氨基酸等)转变成葡萄糖糖异生过程去路氧化分解主要、最终利用形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重要调节形式,动态调节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重要储存形式2.相关激素的调节血糖平衡调解中最主要的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同时能够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甘油、脂肪酸等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甘油、脂肪酸等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补充)肾上腺素的生理功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3.血糖平衡中的激素调节注意事项:1.血糖平衡是通过调节来源和去路实现的;血糖平衡依赖与相关激素;适量的相关激素又是通过复杂的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2.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均有三个方面:①最重要的是血糖浓度;②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相互影响;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血糖平衡的神经-体液调节图解4.血糖平衡的意义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血糖含量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损害身体健康。
(1)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血糖含量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有损健康。
5.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2)种类: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1)正反馈调节①概念:系统工作效率与静息水平发生偏离,经反馈调节后偏离程度进一步促进偏离程度的方式。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问题探讨: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 km、历时2 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 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 g/L(80-120 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 L。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讨论: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含量下降吗?为什么?本节聚焦:1. 激素的发现过程带给你什么启示?2. 血糖的平衡是怎样维持的。
激素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什么作用?3. 激素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4. 激素调节有什么特点?人和动物体内血糖的含量,体液的pH、温度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等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变化中又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
激素调节的发现在20世纪之前,“激素(hormone)”这一概念还没有被提出,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在这种情况下,探寻其他的调节方式,就意味着向权威观点提出挑战,而这需要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这是一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的故事。
1.囿于定论的沃泰默胰腺能分泌胰液。
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在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法国学者沃泰默(Wertherimer)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你同意他的解释吗?2.另辟蹊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英国科学家斯他林(E. H. Staling, 1866-1927)和贝利斯(W. M. Bayliss,1860-1924)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却大胆地作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必修三 2.2-1通过激素的调节【学习目标】1.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2.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3.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自主学习讨论】㈠激素调节的发现及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1.促胰液素的发现⑴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 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 。
⑵实验验证过程⎪⎪⎪ 稀盐酸—狗的小肠黏膜—――→混合研磨 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激素调节:由 分泌的 进行调节。
31.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是 、 、 ;血糖的去路也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是 、 、 。
2.正常机体的血糖维持在 。
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 和 两种激素来维持。
其生理功能分别是: 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 和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能促进 分解,并促进一些 转化为 ,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巩固检测】(1-5题为A 级题,6-8题为B 级题)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 .沃泰默实验的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了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性C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下列物质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 )A .胰岛素B .甲状腺激素C .性激素D .胃蛋白酶3.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 .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 .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4.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 ②直接进入血液 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④体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下列有关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B.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D.在肌肉细胞中,⑤的产物可以是CO2、水或酒精、CO26.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7.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
宇华教育集团高一生物教案课题:2.2通过激素的调节(1)使用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3.激素调节的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难点: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调节的特点教学过程【导课】血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dL (80-120mg/dL),人体总血量大约是5L。
马拉松运动员在竞赛中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但是在长跑运动中,大量消耗葡糖糖却没有导致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这都有赖于人体中激素的调节机制。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在“激素”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那么,激素调节机制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一、激素调节的发现案例:促胰液素的发现科学家发现:狗进食后,胃便开足马力,把食物磨碎。
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胰腺马上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到小肠,和磨碎的食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
食物到达小肠的消息,胰腺是怎样得到的呢?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沃太默的结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这种实验现象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该如何设计实验呢?巴甫洛夫的感慨:“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思考与讨论1.“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会?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2.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哪些内容?发现了促胰液素;发现了激素调节。
二、激素及激素调节的概念1.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内环境的稳定、行为等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就是激素。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教学思路: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通过激素的调节》的第一课时。
教材中安排了“促胰液素的发现”这一科学史内容,旨在通过向学生展示发现促胰液激素的过程,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认同科学发现需要大胆假设,合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提高。
本人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胰岛素的发现”这一科学史。
胰岛素的发现是人类在内分泌研究领域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为人类糖尿病的治疗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胰岛素的发现”不仅具有“促胰液素的发现”所蕴藏的教育功能,同时它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两个“发现”的学习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激素调节”的强烈兴趣,为后续激素学习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进入高一下学期,已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但是对动物生理学实验还是比较陌生;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的有关动物生理知识遗忘率很高,学生对人体生理的空间感较弱;在必修1的“细胞膜的功能”一节以激素为例,介绍了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学生通过学习“神经调节”,已经知道某些化学物质可以作为一种“化学信使”在细胞间传递信号。
3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设计实验证明促胰液素的分泌存在激素调节方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分析促胰液素分泌的调节方式。
2. 能力目标:尝试像科学家一样的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促胰液素和胰岛素的发现过程实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促胰液素和胰岛素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发现需要大胆假设、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讨论促胰液素和胰岛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必修三 2.2经过激素的调理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知识方面:描绘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理。
能力方面:1、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成立血糖调理的模型。
2、试试运用反应调理的原理,解说一些生命现象。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议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商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教课要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均衡的调理。
2.教课难点:激素调理的实例剖析。
三、教课方法:叙述与学生练习、议论相联合四、教课器具:幻灯片五、课前准备:六、课时安排: 2 课时七、教课过程教课内容教师指引和组织学生教课或板书活动企图“问题探〖提示〗计算:假如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思虑讨”员只好跑 1 min 左右( 0.8 ~ 1.2 min )。
回答议论:可能会致使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降落,但还能基本保持稳固,不会影响运动。
由于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增补肌肉耗费的糖类物质而含量降落,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变等获得增补。
一、激指引学生“资料剖析”—促胰液素的发现阅素调理的发【提示】 1. 不迷信威望、创建性思想、谨慎的实验设计读思虑现等。
议论回激素调 2. 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答节:有分泌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一样于神经调理的另一种调理方器官(或细式──激素调理。
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理。
二、激〖思虑与议论〗师提示。
思素调理的实 1. 在运动员的比胜过程中,血糖能够经过三条门路获得考回答例增补:食品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汲取、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这是由于这些被汲取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模存起来了,部分转变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型建构被氧化分解了,因此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
分组织【模型建构】成立血糖调理的模型析议论〖提示〗 1. 乙代表胰岛。
沟通分反应调 2. 当血糖水平高升时,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添,析回答节——在一同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响的结果将使体个系统中,内血糖水平降落到正常水平。
第2课时通过激素的调节(Ⅰ)[目标导读] 1.以促胰液素的发现为例,概述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
2.结合教材图2-8,概述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作用。
3.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理解反馈调节的含义,从而掌握血糖平衡及其调节的基本内容。
[重难点击] 1.常见激素的生理功能。
2.血糖调节的过程。
1.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或睾丸等。
2.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物质叫激素,这类分泌物的去向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3.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唾液腺、汗腺等不同于内分泌腺,它们是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不能(能、不能)进入内环境。
5.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是患者胰岛素缺乏。
课堂导入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 km、历时2 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 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 g/L(80~120 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 L。
(1)请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1分钟左右。
(2)当血糖被消耗时,含量会不会明显下降?不会。
研究表明,血糖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靠激素调节来完成的。
激素调节这种方式是如何被发现的?人体内有哪些激素在发挥作用呢?探究点一 激素调节的发现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只存在神经调节,现在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仔细阅读教材后,回答相关问题: 1.沃泰默的实验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A )――→注入血液(B )――→注入小肠肠腔(切除神经)(C )(1) 实验中使用的稀盐酸模拟的是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