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赵继宗
- 格式:ppt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12
传染病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内容提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病毒、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犯脑脊髓膜和/或脑实质所致的严重感染,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颅高压症状以及意识障碍等;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积极的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常可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分为脑膜炎和脑实质感染二部分,实际上该二部分的病变往往相互影响,前者虽以脑膜感染为主,但可同时累及脑实质,严重者可表现为脑膜脑炎型;脑实质感染感染多数亦可累及脑膜、引起相对轻的脑膜炎症。
一般脑膜炎可分为化脓性及非化脓性二大类,前者起病急,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包括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菌及革兰阴性菌等)引起;非化脓性组中,由病毒及阿米巴原虫引起者起病多急,而由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及其它真菌所致者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二组的鉴别大多依据于脑脊液(CSF)的改变,化脓性者外观混浊,细胞数>1X1()9∕L,以多核为主,蛋白质明显增高,糖显著降低;非化脓性者CSF外观一般多清,细胞数0.05~0.5×IO9∕L,O蛋白质含量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大多正常或轻度降低(结核及隐球菌性脑膜炎例外)。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归纳如下。
(一)全身症状发热,全身酸痛等毒血症状,部分婴儿及少数成人可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精神萎糜、嗜睡、烦燥等。
结核、真菌引起的中枢感染起病常较慢,全身表现不明显。
(一)神经系统表现,脑膜炎共有症状与体征为:1.颅内压增高:脑膜的充血水肿和累及实质所致的充血水肿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临床主要表现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模糊,意识障碍及抽搐等,幼儿可见前囱饱满。
2.脑膜刺激征:脑膜炎累及脊神经根部脊膜时,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3.脑实质炎症表现:(1)大脑皮层的病变可引起意识障碍,其程度不一,可自嗜睡,直到昏迷。
(2)运动通路的改变:表现为惊厥、瘫痪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它有什么发病原因说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这是一个很陌生的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健康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那么你知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是什么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治疗之后的护理工作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如脑(脊)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无菌性脑膜炎有时用来指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但也可由自身免疫反应(如发生多发性硬化)、药物副作用(如布洛芬)或骨髓腔注入化学物质引起。
脑炎是脑组织的炎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脓肿是局限的感染,可在身体各部位形成,包括脑。
细菌和其他感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感染通过穿通性外伤、手术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入颅。
病理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
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
脑脊液(CSF)正常时可见到IgG及IgA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
体液免疫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
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炎性反应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⑴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⑵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⑶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⑷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髓鞘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demylination)。
后者可见于病毒感染时,也可见于脱髓鞘疾病时。
炎性过程中引起脱髓鞘的机制可能有下列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