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使用注意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前言压铸模是用于铸造金属件的重要设备,其安全使用对于保障工人安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安全使用的角度出发,对压铸模的管理规定作出详细阐述。
压铸模使用前的检查在使用压铸模之前,必须对模具进行一系列检查,确保其适合生产需要,同时符合安全标准。
具体检查的内容如下:1.检查压铸模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没有裂纹、磨损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对模具进行维修或更换。
2.检查模具的规格是否与铸造件要求相符,如不符合应该及时更换。
3.检查压铸模的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如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处理。
4.检查模具的压铸参数是否与铸造件要求相符,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更换。
5.检查模具的固定装置是否完整,如有缺损应及时更换。
压铸模使用中的安全措施在使用压铸模时,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具体安全措施如下:1.操作人员应穿戴安全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不得穿戴松散衣物、戴珠宝等危险物品。
2.在模具安装和卸下时,应使用专门的起重设备,不得使用人力或其他非专业工具进行操作。
3.操作人员应专注于工作,保持机器的正常运行,确保模具和铸造件的质量。
4.在高温状态下,模具不能接触水,以免引起爆裂,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险。
5.在操作过程中,不得触碰模具或铸造件,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进行排查,确保工人安全。
压铸模使用后的管理在使用压铸模后,必须对模具进行清理、维护、保养,并妥善存放。
具体管理规定如下:1.清理:在每次使用后,应对模具进行清洁,快速去除铸造件上残留的废料和颗粒物。
2.维护: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保养:对模具进行定期保养,保证模具使用寿命和质量。
4.存放:将未使用的模具放置在干燥、洁净、凉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总结压铸模的安全使用对于金属铸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对模具的管理规定作出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压铸模是压铸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为确保压铸模的安全使用,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
以下是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一、安全检查在使用压铸模之前,必须对它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没有破损、裂纹等表面缺陷。
同时,还需要检查模具的使用寿命,如果寿命已到,就需要及时更换。
另外,还需要检查模具是否缺乏零部件,以及是否有漏电等安全隐患。
二、正确使用正确使用压铸模是确保其安全的重要环节。
使用前需要知晓模具的各项技术指标,并根据压铸产品的尺寸、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来调整模具,保证压铸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认真查看压铸产品的尺寸及表面质量,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如发现不符合,应立即停止生产并检查原因。
三、安全保养压铸模需要定期进行防腐保养。
对于不活跃的模具,需要定期使用保养油进行防腐处理。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模具,则需要进行包装。
另外,在模具的常规保养中,还需注意及时换油、清理模具内部积累的杂质和保持模具的清洁。
四、模具修理模具修理可能涉及到人身安全和损失,需要有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来规范。
修理者必须要专业技能和经验,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修理者应及时停止修理活动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五、模具进出管理模具的进出管理涉及到模具的配备和储存。
新购进的模具应该在彻底的安全检查、试制和审核之后才能确定可以使用,安全存储使用中的模具以及备用模具需要妥善存放并进行分类管理。
对于不需要使用的模具,则需要及时归还。
六、培训与考核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了解压铸模使用上的安全管理规定,掌握模具使用及操作技巧,了解模具的特殊性和需避免的事故。
同时,需要计划、实行和检查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和知识的考核,确保他们可以根据规定进行模具操作和模具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维护。
以上就是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通过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可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压铸模具使用维护说明书压铸模具使用维护说明书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压铸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指南,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使用压铸模具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
2. 使用指南2.1 安全操作2.1.1 在使用压铸模具之前,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模具的使用和安全操作规程。
2.1.2 确保在操作期间戴上所需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安全手套和防护服。
2.1.3 严禁使用损坏或未经授权的模具。
2.1.4 在操作期间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清除杂物和障碍物,以防止意外发生。
2.2 正确使用2.2.1 在使用模具之前,仔细检查其外观和工作条件。
如发现任何损坏或异常情况,请立即报告给维护人员。
2.2.2 确保按照产品要求装配和调整模具,以确保产品质量。
2.2.3 在进行压铸过程中,注意观察模具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报告。
2.2.4 遵循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手册中的操作流程和参数设置。
3. 维护指南3.1 日常保养3.1.1 定期清洁模具表面和内部部件,确保无异物和积聚的材料。
3.1.2 对模具润滑部位进行定期润滑,使用指定的润滑剂。
3.1.3 定期检查紧固件和各个零部件的紧固程度,确保其安全可靠。
3.1.4 维护模具的配件和附件的完整性,定期更换磨损和老化的部件。
3.2 故障排除3.2.1 如发现模具运行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给维护人员进行检修。
3.2.2 维护人员应及时检查并修复模具故障,确保其正常运行。
4.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压铸模具操作手册- 压铸模具维护手册- 压铸模具润滑剂使用手册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法律名词1:依法律《XX法》解释解释:依照国家《XX法》规定进行操作和处理。
5.2 法律名词2:依法律《YY法》解释解释:依照国家《YY法》规定进行操作和处理。
5.3 ....(根据需要添加)。
压铸模具⽣产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压铸模具知识压铸模具⽣产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压铸模具知识 为帮助⼤家了解更多压铸模具⽣产的相关信息,下⾯,⼩编为⼤家分享压铸模具⽣产使⽤注意事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压铸模的使⽤特点 在压铸⽣产过程中,压铸模的零件成形条件极其恶劣,它们经受着机械的磨蚀、化学的侵蚀和热疲劳的反复作⽤。
1、⾦属液在⾼压、⾼速下进⼊模具型腔,对模具型腔的表⾯产⽣激烈的摩擦和冲击,使模具表⾯产⽣侵蚀和磨损。
2、⾦属液在浇注过程中难免有熔渣带⼊,熔渣对成形零件表⾯产⽣复杂的化学作⽤,铝和铁的化合物像尖劈⼀样,加速了压铸模裂纹的形成和发展。
3、热应⼒是模具成形零件表⾯产⽣裂纹的主要原因。
在每⼀个压铸件⽣产过程中,成形件表⾯除了受到⾦属液的⾼速、⾼压冲刷外,还存在着吸收⾦属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产⽣了热交换。
此外,由于模具材料热传导的关系,使成形件表⾯层温度急剧上升,与内部产⽣了很⼤的温差,从⽽产⽣了内应⼒。
当⾦属液充填型腔时,型腔表层⾸先达到⾼温⽽膨胀,⽽内层模温较低,相对的膨胀量⼩,使表层产⽣压应⼒。
开模后,型腔表⾯与空⽓接触,受到压缩空⽓及涂料的激冷⽽产⽣拉应⼒。
这种交变应⼒随着⽣产的延续⽽增加,当超过模具材料的疲劳极限时,使模具表⾯层产⽣塑性变形⽽产⽣裂纹。
为了保持型⾯的耐⽤,要求型⾯具有抗热疲劳性能、耐磨损、不粘模、易脱件,所以,对成形零件采⽤了⽬前应⽤较好的4Cr5MoSiV1(H13)材料制造。
模具⼯作的温度 压铸模的⼯作温度根据其压铸合⾦⽽不同,下⾯是⼏种合⾦模具的推荐值,供选⽤: 模具名称:⼯作温度/℃ (1)、锌合⾦模具:150-180℃; (2)、铝合⾦模具:180-225℃; (3)、镁合⾦模具:200-250℃; (4)、铜锌合⾦模具:300℃。
压铸模⼯作温度的选择原则: 1、模具温度过低,铸件内部结构疏松,空⽓排出困难,难以成型; 2、模具温度过⾼,铸件内部结构致密,但铸件易“焊”附于模腔中,粘模,不易卸出铸件,同时,过⾼的温度会使模体本⾝膨胀,影响铸件尺⼨精度; 3、模具温度应选择在合适的范围内,⼀般经试验合适后,恒温控制为好。
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1. 前言压铸模是铝合金、锌合金等压铸产品的重要工具。
压铸模的制造技术、维护和保养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压铸模的安全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本管理规定应运而生。
2. 操作规范1.按规定使用压铸模–确认模具使用前所需的材料、零部件完整;–确认模具上的工作接口是否能够正确接驳到生产设备;–模具使用前检查各部位的拉手和螺丝,确保牢固无松动;–使用操作规范,保证压铸工艺正常运转;–操作期间及时观察模具的使用情况,确保模具正常使用。
2.停机时注意事项–当生产用模具长时间停机后,应在停机的第二天进行放空操作;–停机后立即对模具的零部件进行保养,防止生锈和损坏;–模具停机前要将材料和未处理的零部件、设备和工具等全部妥善保管,确保能够及时找到和正常使用。
3.维护注意事项–定期对模具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清洁和检查;–保养模具时,要向压铸机部和铸造设计上的指示正确地对模具零部件进行保养;–在不使用模具的情况下,要将模具的整体进行包装存放,并注意防潮、防震、防腐。
4.模具废弃–对于使用寿命已到的压铸模,应进行安全有效的废弃处理;–废弃处理时,应将模具零部件彻底拆解,分类丢弃掉可回收的零部件,不可回收的零部件和模具本体应分别打上“废弃处理”标志,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3. 安全措施1.压铸模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操作规范,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2.使用模具时,必须戴好耳塞和安全眼镜等个人防护设备;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在操作中打牢安全防护措施;4.根据操作规范及时对模具进行保养,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4. 操作记录对于使用的压铸模的每一次操作都应该进行完整记录,确保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故障点进行维护,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 总结压铸模的安全使用是生产安全事项的重点之一,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023年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压铸模的安全设计要求1. 压铸模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压铸模的结构应合理,刚性强,能承受压铸工艺中的各种力和压力,避免发生变形和破损。
3. 压铸模的所有活动部件应设有安全保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压铸模的冷却系统应设计合理,保证模具在长时间高温操作下不产生过热的情况。
二、压铸模的日常维护与管理1. 压铸模的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压铸模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权限。
2. 压铸模的日常维护应按照制定的维护计划进行,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洁、润滑和检查。
3. 压铸模的使用单位应建立压铸模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模具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修理情况等。
4. 压铸模的模具寿命到期后应及时进行淘汰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三、压铸模的操作安全管理1. 压铸模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模具的结构和性能,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 压铸模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衣、安全帽、护目镜等。
3. 在模具更换和调试过程中,必须停机操作,并确保模具的安全固定。
4. 操作人员在使用压铸模过程中应注意模具的温度,避免烫伤等意外事故。
五、压铸模的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1. 压铸模使用单位应制定压铸模的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压铸模的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的内容,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以上是2023年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的一些主要内容,使用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和补充,并确保全体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障压铸模的安全使用。
2024年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1. 压铸模的安全存放:将压铸模存放在干燥、清洁、无腐蚀性气体的库房或仓库中,远离火源、化学品等有害物质。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压铸模的状况,包括表面破损、裂纹、变形等,及时进行修理和维护。
3. 使用防护措施:在使用压铸模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安全帽、护目镜等。
4. 设立禁止区域:在压铸模周围设立明确的禁止区域,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确保操作安全。
5. 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压铸模使用和安全操作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6. 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对压铸机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7. 紧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紧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急情况,包括火灾、漏油等。
8. 及时记录和报告:对使用过程中的事故、故障或其他安全问题进行及时记录和报告,以便进行事故分析和改进。
请注意,这些建议只是一般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具体的使用规定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和行业而有所差异。
建议请查阅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符合当地的安全要求。
第 1 页共 1 页。
如何使用压铸模具-使用压铸模具注意事项
如何使用压铸模具-使用压铸模具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使用压铸模具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预热时,开始的火力不要太猛,应该逐渐加大,且开始要在合模状态下加热;预热时,拆下或者遮挡模具上不宜烘烤的零件,如滑块,弹簧等。
2.试模过程中,技术参数的.改变,尽量不要同时变更几个参数,否则无法判定是哪个参数对它有影响。
3.调试过程中,压力要逐步增加,一下增加太多,可能会引起粘模,或者得到的参数压力太高。
4.粘膜出现,铸件难以取出时,要用木质,或钢棒去清理,严禁用钢材质的工具去敲打,否则损坏模。
5.如果粘膜或者其他原因,判定自己无法处理的,要将模具取下,由专业的模具师傅处理。
6.使用前,即每模压铸前,一定要尽量清理干净模具表面残留的披锋,杂物,否则会损坏模具,造成铸件披锋,甚至飞料。
7.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各活动部位做润滑。
8.模具工作一定时间要进行检修。
9.冷却水流量要根据不同位置设置流量,以调整整体温度一致。
10.定时更换易损件,以保证压铸件质量。
11.模具要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一、前言为了确保压铸模具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压铸模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二、责任和义务1. 压铸模的设计、制造、购置单位应负有压铸模使用的安全责任;2. 压铸模的使用单位应负有压铸模使用的安全责任;3. 任何一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应对压铸模的安全负有责任。
三、组织与管理1. 压铸模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每周对压铸模外观、连接件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松动现象;2. 压铸模存放的场所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保持整洁干燥,防止受潮腐蚀;3. 压铸模使用单位应建立压铸模台帐,记录压铸模的领用、归还、维修情况、使用时间等重要信息;4. 压铸模的维修、保养应专人负责,并建立维修、保养记录,明确维修保养时间、人员和方法。
四、使用安全规范1. 压铸模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各连接件完好,并进行润滑;2. 使用压铸模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靠近操作区域,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3. 使用压铸模时,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意外伤害;4. 压铸模使用过程中应严禁超负荷使用,以免损坏压铸模;5. 压铸模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要求进行冷却,防止过热引起事故;6. 使用压铸模时不得擅自更换模具或修改模具结构,如确需更换或修改,应由专业人员进行;7. 压铸模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和防锈处理,定期进行保养维护;8. 使用压铸模时,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9. 压铸模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和自救能力;10. 发现压铸模有破损、松动等现象,应及时报告维修,不得强行使用。
五、事故防范与处理1. 压铸模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事故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2.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压铸模,采取紧急措施保证现场安全,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3. 对于压铸模事故的处理,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处理及时、妥善。
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压铸模是压铸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设备。
在压铸生产中,压铸模的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的安全。
为了确保压铸模的正常安全使用,提高压铸生产的效率和品质,特制定以下压铸模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一、压铸模的安全储存1. 压铸模在使用之前,应检查模具是否完整。
如发现模具有损坏或部件丢失,应及时补充或更换。
2. 压铸模在存放时,应尽量避免模具受到外界的振动、冲击,避免模具出现翘曲、扭曲等现象。
3. 压铸模的存放位置应干燥,防止模具生锈,并应配备必要的防震、防尘措施,确保模具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二、压铸模的安全运输1. 运送压铸模时,应尽可能保持平稳,避免车辆猛刹和急转弯等操作,尤其是长途运输时需要做好固定和保护措施。
2. 运输时应根据模具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运输标准操作。
3. 在运输过程中,应视情况加装防震、防滑、防粘设备,确保压铸模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压铸模的安装与调试1. 压铸模安装前,应仔细检查组装好的模具是否齐全、结构是否正常,确保所有零部件都正确安装,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 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对模具进行正确的调试和校对,防止模具失效和因调试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
3. 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模具的热熔铝液流动情况,如热液流动异常或停滞,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找原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四、压铸模的维护和保养1. 每日维护:压铸模在使用中的润滑、冷却系统等都需要进行日常维护,以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2. 定期保养:经过一定的生产周期,模具的损耗和磨损情况将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模具的清洗、润滑、拆解检查、维修和更换等。
3. 压铸模使用期满后及时更换,避免使用寿命过长导致模具失效,从而引起安全事故发生。
五、压铸模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压铸生产操作人员应熟悉压铸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了解压铸模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使用注意要点
1.压铸模的使用特点
在压铸过程中,压铸模的成形零件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它们经受机械磨蚀、化学侵蚀和热疲劳的反复作用。
1) 金属液在高压、高速下进入型腔,对模具成形零件的表面产生激烈的摩擦和冲击,使模具表面产生侵蚀和磨损。
2) 金属液在浇注过程中难免有熔渣带入,熔渣对成形零件表面产生复杂的化学作用,如铜合金中的锌较快地扩散到模具表面,形成一种较脆的化合物,铝和铁的化合物像尖劈一样,加速了裂纹的形成和发展。
3) 热应力是模具成形零件表面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在生产每一个压铸件过程中,成形件表面除了受到金属液的高速、高压冲刷外,还存在着吸收金属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产生了热交换。
此外由于模具材料热传导的关系,使成形件表面层温度急剧上升,与内部产生很大的温差,从而产生内应力。
当金属液充填型腔时,型腔表层首先达到高温而膨胀,而内层模温较低,相对的膨胀量小,使表层产生压应力。
开模后,型腔表面与空气接触,受到压缩空气及涂料的激冷而产生拉应力。
这种交变应力随着生产的延续而增长,当超过模具材料的疲劳极限时,使表面层产生塑性变形,在晶界处产生裂纹。
为了保持型面的耐用,要求型面具有热疲劳性能、耐磨损、不粘模、易脱件。
所以对成形零件采用了目前应用较好的4Cr5MoSiV1(H13)材料制造。
成形零件的表面加工得比较光,尤其是对型腔的表面,常经过拋光加工,一般为Ra≦0.4μm。
2.合金熔液温度
为了能更好地填充到压铸模所有凹孔和深处,保证金属流动时彼此融和,在使用压铸模时,应正确选择金属的浇注温度。
合金压铸液体温度
材料名称压铸液体温度/℃
锌合金420-500
铝合金 620-680
镁合金 700-740
铜锌合金850-960
压铸合金温选用原则:
1) 浇入的金属温度越低,压铸模寿命越长;
2) 用低温压铸,才有可能排气槽深度增大而无金属液溅出的危险;
3) 采用低温能减少压室与顶杆啮紧的机会;
4) 采用低温能减少铸件中的收缩孔和裂纹的产生。
总之,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压铸合金温度,选用低温为好。
3.模具工作温度
压铸模的工作温度根据其压铸合金而异,下面为推荐值,供选用。
模具名称工作温度/℃
锌合金模具 150-180
铝合金模具 180-225
镁合金模具 200-250
铜锌合金模具300
压铸模工作温度的选择原则:
1) 模具温度过低,铸件内部结构疏松,空气排出困难,难以成型;
2) 模具温度过高,铸件内部结构致密,但铸件易“焊”附于模腔中,粘模不易卸出铸件。
同时过高的温度会使模体本身膨胀,影响铸件尺寸精度。
3) 模具温度应选择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经试验合适后,恒温控制为好。
4.压铸模的润滑
1) 润滑的目的:润滑作为压铸模和压铸件的分型剂,便于卸件;作为压铸模和压机的活动部分的润滑剂,减少摩擦,提高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作为压铸模的冷却剂,并降低模具由于长期工作的热疲劳,延长了模具寿命。
2) 润滑剂的要求:对于润滑剂应满足如下需要:
a. 不能使压铸件在型腔中粘附;
b. 不能腐蚀模具型面钢料;
c. 不能产生有毒气体;
d. 在受热时不能产生灰渣;
e. 润滑后应均匀贴附在型腔及工作表面而不被高压金属冲走;
f. 价格比较便宜。
3) 润滑剂的配制(质量分数)
a. 全损耗系统用油85%-90%+石墨10%-15%
b. 重油100%
c. 石蜡30%+黄蜡30%+凡士林油14%+石墨26%
d. 石墨25%+甘油20%+水玻璃5%+水50%
4) 使用润滑剂时应注意的事项:
a. 润滑剂可用于型腔及可动部分表面上;
b. 润滑剂喷量每次要少,而且要均匀,喷涂后最好在型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5.压铸模的调整内容
压铸模制造完成以后,要经过试模调整,选择正确的压铸条件,才能达到稳定的压铸出合格的铸件。
试模前,试模人员应做到对压铸用合金原材料进行检查,了解合金材料的特点和压铸特性;还应了解模具结构、压铸机的性能、压铸条件及操作方法。
正确选择压铸成形条件,是试模调整的关键。
常常遇到即使模具的设计与制造都正确,由于压铸成形条件选择不当,同样压不出合格的铸件。
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可借助于调整压铸成形条件,克服模具的不足之处,压出了合格的铸件。
为此,试模人员必须熟悉各项压铸成形条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模具动作原理,才能正确地选择和合理地调整各项压铸成形条件。
压铸成形条件调整的内容有:材料熔融温度、压射时模具温度及熔液温度;压铸机的注射压力、锁模力、开模力的确定及根据制件情况所需的压射比压、压射速度大小等。
最后对压铸成的制品状况要进行修整才能获得完善的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