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礼仪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29
在旅游行业中,文明礼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通过培养旅游文明礼仪的意识和行为,来提高旅游产业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形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行业的文明礼仪标准。
2.掌握文明旅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认识文明旅游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旅游行业文明礼仪标准。
3.掌握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技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
2.案例分析法。
3.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1. 认识文明旅游的概念和意义文明旅游是指遵守规章制度,尊重文化习惯,尊重旅游资源,爱护环境,不扰民、不损害、不破坏、不浪费的旅游行为。
文明旅游是一种可以提高旅游贸易和旅游业形象的旅游态度和旅游行为。
2.了解旅游行业文明礼仪标准(1)旅游从业人员的着装要求a.服装:干净、整洁、简单、舒适。
b.色彩:以蓝、白、粉色为主,颜色要统一。
c.鞋子:干净清洁,颜色统一。
(2)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a.礼貌:主动问候,微笑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温暖。
b.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服务,注意防范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c.服务:提供周到的服务,解答游客疑惑,让游客感受到优质的服务。
(3)旅游环境的保护a.环境保护: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景区内涂刻,保护环境。
b.保护文物:不动私自移动或损坏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c.安全管理:为游客提供安全服务,确保其游玩的安全。
3. 掌握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技能(1)礼仪之道 --- 问候礼仪a.礼貌问候:微笑问好、礼貌稳定。
b.语言表达:发音清晰、语调自然。
c.场合适宜:适当的时间、地点。
(2)文化之美 --- 文化礼仪a.尊重文化:尊重民族、历史、语言、宗教等文化差异。
b.引导文化:为游客介绍景区文化,激发游客参与热情。
c.避免冲突:避免尴尬、冲突的场面出现。
(3)安全之基 --- 安全礼仪a.警示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提示及自救知识。
b.采取措施:在重要场合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旅游过程中遵守礼仪规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
教学重点:1. 旅游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旅游过程中的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旅游过程中正确运用礼仪规范。
2. 如何培养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文明行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旅游礼仪宣传资料。
2. 学生准备旅游经历分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的意义和乐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旅游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PPT课件展示旅游礼仪规范,如:a.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b. 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c. 遵守景区规定,不随意刻画、损坏公物。
d. 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践演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旅游礼仪实践演练。
2. 学生分组模拟旅游场景,如: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参观景区。
c. 与他人交流。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演练中的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旅游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旅游中的文明行为。
二、深化讲解1. 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化讲解。
2. 教师讲解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运用旅游礼仪规范。
三、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旅游过程中更好地遵守礼仪规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情景模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运用旅游礼仪规范。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摩并评价。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情景模拟中的体会。
出游礼仪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了解出游礼仪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2.掌握出游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培养学生在外出游玩时遵守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1.出游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在外出游玩时遵守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出游礼仪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游玩吗?你们在游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礼貌的人?”师生共同讨论游玩过程中的礼仪问题。
Step 2 观看视频(1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的出游礼仪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出游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Step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结合PPT课件详细讲解出游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包括:1.订票和入场时要排队,不能插队。
2.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
3.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
4.不乱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
5.保持整洁,不随地吐瓜子皮和纸屑。
6.注意言行举止,不对他人进行侮辱、挑衅和恶作剧。
7.尊重老人、孕妇、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Step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旅游中可能遇到的其他礼仪问题,并记录在小组黑板上。
之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
Step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出游礼仪的重要性和遵守礼仪的意义。
Step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游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并进行归纳总结。
Step 7 延伸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出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礼仪规范来正确应对。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出游礼仪的理解和感受。
板书设计:出游礼仪基本规范:1.排队、不插队。
2.保持安静。
3.爱护环境。
《旅游礼仪》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旅游过程中的基本礼仪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旅游中的交往技巧和礼貌用语。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旅游基本礼仪素养3. 旅游交往技巧与礼貌用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旅游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基本礼仪素养。
2. 难点:旅游交往技巧的运用和礼貌用语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基本礼仪素养。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旅游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旅游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交往技巧和礼貌用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旅游活动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旅游礼仪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旅游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旅游基本礼仪素养,包括着装、言行举止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旅游中的实际案例,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5. 情景模拟:设置旅游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培养交往技巧和礼貌用语。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在旅游中的礼仪表现。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旅游礼仪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旅游礼仪》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过程中的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具备旅游过程中的礼仪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旅游中的礼仪技巧和沟通方法。
七、教学内容1. 旅游过程中的礼仪规范2. 旅游礼仪素养的培养3. 旅游中的礼仪技巧和沟通方法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旅游过程中的礼仪规范和旅游礼仪素养的培养。
2. 难点:旅游中的礼仪技巧和沟通方法的掌握。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过程中的礼仪规范和旅游礼仪素养的培养。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旅游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旅游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礼仪技巧和沟通方法。
旅游教案幼儿园礼仪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1.掌握基本的旅游礼仪和规范;2.理解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3.增强对旅游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旅游礼仪与规范–尊重他人(包括导游、同伴等)–保持队形并且听从指挥–注意个人卫生和安全2.旅游意义与目的–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探索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促进身心健康和心理成长3.旅游的讲解和引导–导游的作用和职责–景点特点和历史介绍–挑选合适的旅游线路和安排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旅游主题绘本的阅读,增强幼儿对旅游的认识和感知;2.线下模拟旅游中的礼仪和规范,例如排队、讲解等;3.了解宣传资料和景点彩页,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评价方法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以以下内容为评价指标:1.幼儿是否能够遵守旅游的礼仪和规范;2.幼儿旅游意义的理解程度;3.幼儿对导游的了解和认识。
五、实施步骤第一步、介绍旅游的意义和目的•通过阅读绘本和引导的方式,带领幼儿了解Travel的定义和重要性,提升幼儿对旅游的认知和兴趣。
第二步、旅游礼仪与规范的讲解•提供模拟旅游中常见的问题,教导幼儿如何遵守旅游规范和礼仪。
第三步、模拟旅游中的讲解和引导•通过游戏模拟,让幼儿了解导游的职责、所要展示的内容和行程安排。
第四步、旅游中线路及景点的选择和安排•通过收集资料材料,带领幼儿寻找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和景点,并且了解不同景点的特征和历史故事。
第五步、制作旅游彩页•让幼儿从资料和图片中选择合适的信息和图片,创造出一本独特而又美观的旅游彩页。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现实出发,并结合幼儿的认知和心理特征来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改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群体和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旅游接待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2. 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原则3. 旅游接待中的形象塑造4. 旅游接待中的沟通技巧5. 旅游接待中的礼貌用语与行为举止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旅游接待场合中的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旅游接待场景,实践所学礼仪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不同旅游接待场合中运用礼仪知识,提高接待质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分享旅游接待实例,引起学生对旅游接待礼仪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旅游接待场合中的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旅游接待场景,实践所学礼仪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不同旅游接待场合中运用礼仪知识,提高接待质量。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礼仪运用和沟通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报告内容和建议可行性。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旅游接待礼仪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旅游接待礼仪相关的教材、案例和角色扮演道具。
2. 教室布置:确保教室座位有序,便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3.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旅游接待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形象塑造。
3. 第三课时:讲解旅游接待中的沟通技巧和礼貌用语。
旅游服务礼仪教案第一章旅游服务礼仪概述教学目标:1.理解旅游服务礼仪的概念、特点、作用及意义。
2.掌握旅游服务礼仪的养成途径。
教学重点:深化对旅游服务礼仪的理解,加强对客服务礼仪意识。
教学过程:1.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不嬉戏打闹,左让右行。
2.清点人数。
3.讲授新课:第一节旅游服务礼仪的概念、特点及原则。
第一节旅游服务礼仪的概念、特点及原则一、旅游服务礼仪的概念礼: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的尊重、关爱、友好等态度和行为。
仪:指人们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规范和礼节。
二、旅游服务礼仪的特点1.广泛性:旅游服务礼仪适用于所有旅游服务行业。
2.实用性和灵活性:旅游服务礼仪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
3.共同性和差异性:旅游服务礼仪有一些共同的规范,也存在一些因地域、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的礼仪规范。
三、旅游服务礼仪的原则一)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1.尊重: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权利和感受。
2.一视同仁:不论服务对象的身份、地位和财富状况,都应该给予同等的尊重和关注。
3.热情:热情周到的服务能够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重视和关爱。
4.合宜:服务礼仪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
5.宽容:要有容忍心态,对服务对象的一些小错误和不适当的行为要宽容。
6.自律:服务人员需要自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素质。
二)旅游服务礼仪中的“3A”原则1.接受:亲和友善地接受服务对象。
2.重视:真心实意地重视服务对象。
3.赞美:恰到好处地赞美服务对象。
课后小结:本节课,研究了旅游服务礼仪的概述,了解了其特点和原则。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礼仪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作业:列举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3A”原则。
第二节旅游服务礼仪的意义及作用一、加强旅游服务礼仪修养的意义1.礼仪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2.礼仪是旅游行业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3.礼仪是塑造旅游从业人员个人形象的需要。
旅游服务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在旅游服务行业中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服务礼仪概述旅游服务礼仪的定义旅游服务礼仪的作用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2. 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技巧仪容仪表的要求言谈举止的要求接待游客的技巧处理投诉的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旅游服务场景案例,引发学生对旅游服务礼仪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旅游服务礼仪的作用和价值。
3. 示范:通过示范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礼仪的要求。
4. 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旅游服务礼仪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旅游服务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旅游服务礼仪。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运用旅游服务礼仪的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服务礼仪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案例:准备一些旅游服务场景的案例,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服装、饰品等,用于学生角色扮演时的装饰。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真实的旅游服务场景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礼仪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旅游服务礼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3.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旅游服务场景,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运用旅游服务礼仪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旅游服务礼仪行为,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实际操作和练习旅游服务礼仪。
幼儿旅游文明礼仪教案——出门在外更需要文明礼仪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学习旅游文明礼仪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巧。
3.教会幼儿如何在旅游过程中尊重他人、保护环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二、教学内容1.旅游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旅游文明礼仪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巧。
3.旅游中需要注意的礼节问题。
4.幼儿学习旅游文明礼仪的实践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旅游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旅游文明礼仪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巧。
四、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
2.讲解法。
3.场景模拟法。
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法,展示一些有关旅游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课前猜测,激发幼儿学习旅游文明礼仪的兴趣。
二、讲解1.旅游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幼儿认识到旅游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带领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文明礼仪。
2.旅游文明礼仪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巧。
教师从准备旅游、出行、游玩、回家等方面,重点讲解旅游文明礼仪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巧。
3.旅游中需要注意的礼节问题。
教师结合实际场景,带领幼儿了解旅游中需要注意的礼节问题,如礼让行人、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设施等。
4.幼儿学习旅游文明礼仪的实践方法。
教师通过场景模拟法,让幼儿学习如何在旅游过程中遵守文明礼仪,提高幼儿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教师通过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巩固幼儿学习的旅游文明礼仪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六、教学资源1.旅游图片、物品。
2.旅游文明礼仪的相关书籍。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展望1.发挥家长的作用,引导家长在旅游过程中重视文明礼仪的问题,提高家长的文明素养和文明意识。
2.开展旅游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旅游文明礼仪。
3.继续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提高幼儿们的文明素养和文明意识,培养幼儿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景区游客市民文明礼仪教案引言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景区游玩。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游客的文明礼仪问题成为了景区管理的难点,也给其他游客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提升景区游客的文明素养,我们特意制定了一份景区游客市民文明礼仪教案。
一、文明旅游宣传1、制定宣传计划,根据景区实际情况确定宣传时间和地点。
2、宣传内容包括:文明旅游知识、景区环境保护、游客安全注意事项等。
3、宣传形式多样化,包括图片展示、宣传单发放、公告张贴、讲解员讲解等。
二、文明待客1、礼貌待人。
在接待游客的时候要微笑并使用礼貌用语,如“欢迎光临”、“谢谢您的光临”等。
2、细致周到。
在游客咨询时应耐心解答,对游客的提问及反映要认真倾听,并给予合适的帮助和建议。
3、诚信行事。
景区工作人员要遵守承诺,不擅自变更旅游服务协议,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做到讲信誉,守规矩。
三、文明游览1、遵守户外规定。
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与美丽。
2、文明参观。
在景区参观时不要随意触摸景区文物、植物等,保护景区的环境和资源。
3、遵守秩序。
在景区中不要大声喧哗、追赶嬉戏等,保持良好的游览秩序。
四、尊重文化1、尊重民俗。
在景区游玩时要尊重当地的民俗风貌,不随意扰乱或干扰当地的宗教习俗,保持良好的文明形象。
2、尊重文物。
在游览文物景点时应文明参观,不能随意触摸、破坏文物,维护文物景区的完整性。
3、尊重历史。
在参观历史遗迹时要尊重历史,不能歪曲历史,维护历史遗址的文化价值。
五、文明言行1、文明语言。
在景区游玩中要文明用语,不辱骂人,不使用粗鄙语言,不扰民、不吵闹,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
2、文明饮食。
在景区餐饮场所用餐时要注意文明饮食,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保持用餐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文明购物。
在景区购物时要注意文明消费,不购买侵犯知识产权、以及违法违规产品,做到科学合理消费。
结语以上是景区游客市民文明礼仪教案的内容。
希望广大游客能够自觉遵守这些规定,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文明旅游的主力军,为景区的繁荣发展和文明形象的塑造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