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
- 格式:ppt
- 大小:19.37 MB
- 文档页数:35
一、基本情况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恢复管理教育的高校之一,北京理工大学于1980年成立管理工程系。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1992年,管理工程系更名为管理学院,1998年,更名为管理与经济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7个系,即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应用经济系、公共管理系、会计系、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技术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系;拥有教育部(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民经济动员实验室、系统风险管理实验室、知识管理与数据分析实验室、组织管理模式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中心、国防科技评价与战略分析研究室等研究机构;设有一个管理与经济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多功能专业教学实验室、管理仿真实验室、系统与信息研究室、T-more研究室等五个实验室;拥有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管理与经济分馆,相关图书资料齐全,全天向师生开放。
二、学科专业情况学院目前设有6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博士后流动站),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设有企业管理和系统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企业管理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设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国民经济动员学”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设有4个专业硕士学位项目(MBA、EMBA、MPA、工程硕士)。
在《世界经理人》周刊主办的MBA 项目评比中,我院MBA获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第九名。
三、学术队伍情况现有教职工130人,教授、研究员28名,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19名,副教授及相当职称人员49名。
此外,学院还聘请多名政府领导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管理经济学专家、企业家为顾问教授、兼职教授。
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社会影响不断提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魏一鸣教授,国务院参事郎志正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韩伯棠教授,国防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李金林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崔利荣、朱东华、何海燕、刘云、董沛武等教授,均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
参观校史馆有感——北京理工大学2011年5月27日下午4时,我们参加了位于2号楼的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史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宝贵的经历,在讲解员十分详细的讲解于我们的细细观摩之后,对于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也更加深爱我的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自1940年建校以来,经历了70余年的风风雨雨,几经搬迁,数次更名,多次迁址,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而且学校自身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也终于在199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2000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行列。
这次参观校史馆,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以前不曾意识到的事情,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以我的学校为自豪,为她骄傲。
校址从延安到张家口,再到柏岭,再几经迁徙,几经周折,终于到了北京。
校名也由自然科学院改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再更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之后与好几所大学合并,共建,成为了北京工业学院,最后,终于在1988年四月,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直到今日。
办学状况也越来越好,从1940年初,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坚苦办学,到后来渐渐好转,还得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大力支持,加之全校师生的的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学校最终到了今天这个辉煌的位置,背负着光荣使命,在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以后,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
为了国防建设需要,学校全面开始建设常规兵专业,1958年,在党和国家的要求,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亲自指导下,我校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专业,之后被列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我校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广大师生怀着远大的理想,在激情岁月中,时刻准备着为建设祖国国防而奋斗。
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精神,获得了一大批出色的研究成果。
校史前言部分范文引言校史是学校历史的记录和铭记,是学校文化的源泉和传承。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史,记录着学校的起源、发展和成就。
本文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大家介绍本校的校史。
学校的起源本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是一所小型私立学院。
学院的创建者是一位名叫张明的慈善家,他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为社区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学院最初只有几间教室和一些基础设施,但张明先生和他的团队乐观地看待学院的未来,并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逐渐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加入,并开始扩大校园规模。
学校的发展在20世纪初,学院改为了完全公立的学校,正式命名为本校。
这一改变标志着学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学校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逐渐发展成为一所重点中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校不断壮大并吸引了一流的教育资源。
学校建立了多个学科的教研团队,并拥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施。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绩。
学校的特色本校以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而闻名。
首先,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知识、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学校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注重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和社区活动,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环境中的全面成长。
学校的成就多年来,本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他们中有很多人成为了社会的精英,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和商业成就。
他们的成功不仅为学校争光,也为整个社区树立了榜样。
此外,学校在学科竞赛、艺术节、体育比赛等各类比赛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北理工校史馆观后感走进北理工校史馆,就像是走进了一部活着的史书,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一进去,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
那些陈列的老物件、老照片,就像是一位位默默诉说着过去的老者。
我站在那儿,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因为到处都是故事啊!我当时就想,这每一个展品背后肯定都藏着无数人的回忆和努力。
看着校史馆里展示的学校发展历程,从建校初期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敬意。
你想啊,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前辈们靠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儿,一点一点地把学校建设起来,这得有多不容易啊!我就特别佩服他们的毅力。
其中有一个板块是关于学校的科研成果的,哇塞,那些成果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多少人日夜钻研才取得的成绩啊。
这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特别渺小,不过同时也充满了动力。
我就寻思着,前辈们能做到这么了不起的事情,我为啥不能努力奋斗呢?还有那些优秀校友的事迹介绍,他们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为母校增光添彩。
我看了之后就在想,我以后要是也能像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这就像是给我树立了一个个超级棒的榜样。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
我觉得校史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过去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激励我们这些后辈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
但是呢,我也在想,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呢?这样的话,像我这样的参观者就能更好地融入到这段历史当中去了。
参观完北理工校史馆,我真是感触颇多。
我感觉自己对学校的了解更深了一层,那种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我想啊,每一个北理工的学子都应该来这儿看看,真的!你要是还没去看过,那可太遗憾了!你去了之后肯定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的,说不定还会有更多自己独特的想法呢!。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她的前身是1940年创办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
学校1943年成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1946年更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迁入北京后,合并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1951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理学院研究方向 01 函数论与泛函分析 02 代数、组合与几何 03 微分方程及数值计算04 随机分析 05 数理统计 06 优化与控制理论专业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数学分析④847高等代数指定参考书: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教程(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忠方丽萍 1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陈纪修於崇华金路 2 高等代数《高等代数》(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丘维声第二版 2003招生人数:26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招生人数:10最低录取分数:学科介绍:应用数学是应用目的明确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的总称,研究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到其它范畴(尤其是科学)的数学分枝,可以说是纯数学的相反。
包括微分方程、向量分析、矩阵、傅里叶变换、复变分析、数值方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控制理论、组合数学、信息论等许多数学分支,也包括从各种应用领域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研究。
计算数学有时也可视为应用数学的一部分。
研究方向 01 应用常微分方程 02 应用偏微分方程 03 金融数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626数学分析④817高等代数注:数学学科按学科(不按专业)进行统一招生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招生人数:28最低录取分数:学科介绍:基础数学也叫纯粹数学,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史。
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一所以“求实创新,立德树人”为校训,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风的优秀学府。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学校的历史。
我校始建于1912年,原名“XX师范学校”,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师范学校之一。
自成立以来,学校始终秉持“教育报国,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百年历程中,学校历经风雨,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学校迁至现址,并更名为“XX学院”。
这一时期,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全面发展,特长突出”。
在此期间,学校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校友,他们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开放办学,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本科专业76个。
在校师生总数超过2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1.8万人,研究生3000余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设有各类社团100余个,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一代代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正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学校的辉煌成就。
同时,我也要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的勤奋学习、团结友爱,让我们的学校更加充满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学校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推荐信【导语】如果你是想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北京理工大学,那么这封推荐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北京理工大学推荐信,欢送阅读!篇一尊敬的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负责领导:您好!我是一个天资聪颖,活泼可爱,知书达礼,善解人意,爱好广泛,才华横溢的有教养的女孩。
步入成年的我即将辞别我难忘骄傲的母校——辽宁省台安县高级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奔赴我心仪已久的北京理工大学。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异常冲动。
面对梦想学校的领导们,我郑重地向您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自幼成长在一个书香门第。
在这个大家庭中,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启蒙,养成了高度的自立自强,发奋向上的生活习惯。
从祖辈到父辈,书香之气,一代胜于一代,在台安地区小有名气。
父辈哥们成为台安文化网的“董氏三杰〞。
继承父辈的基因,我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文坛高手。
有数十篇文章发表于《台安文化网》《公安文化建设》《台安散文集》《园丁艺苑》《中外少年》等网络刊物上,常常受到文联作家协会的作家们的好评。
由于家父是辽宁省特级教师,所以,相对而言,我的启蒙大学转学手续教育就比其他同龄人优越得多。
从上小学开始,爸爸就对我实施了科学训练。
我曾是班级的班长,中队的中队长,少先大队的大队长,环保协会的会长,小记者站站长。
虽说身兼数职,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学业,相反却极大地促进了我的学业。
我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而且爱好广泛,体音美全面开展,萨克斯、葫芦丝都曾是我的拿手绝活,电子报刊获省级一等奖。
屡次获得国家、省、市级书画作品一、二等奖。
值得称道的是,在小学毕业生升学考试中,我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升入县重点中学。
在中学期间,历任班级团书记兼班长,主管班级全面工作,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升入高中后,三年来一直担任班级想去国外上大学的团书记,全面领导学生开展工作,出版报,给同学授课,学生家长会议,和国际交流学生联谊等诸多事宜我都成为其中的主角。
用老师和同学的话说:“董婷婷,你真是当年的穆桂英,阵阵少不下呀!〞在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都占有瞩目的地位,一举一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北京理工大学百科名片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简称北理工,英文为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缩写为BIT ,北京理工大学是“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前身是1940年创建于延安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后转战华北,更名为华北大学工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北京,与著名的中法大学合并,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型的、正规化的重工业大学,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
1988年,定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学校主页:/中文名: 北京理工大学 外文名: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 北理工、北理 校训: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创办时间: 1940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 胡海岩院士 知名校友: 李鹏 曾庆红 叶选平 邹家华 李强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主要院系: 宇航学院,机电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光电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 16个 硕士点: 144个 博士点: 61个 院士: 15人主要奖项: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部门开放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开放实验室4个国防科工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 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博士后流动站:19个 目标定位: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目录学校概况校训 校风 学风校徽校歌历史沿革国家地位和国防定位发展历程学校归属沿革地理位置学科建设科研实力院士名录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工委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英才辈出政界的部分著名校友军队中的部分著名校友按军衔列表:担任高校校领导的部分著名校友管理人才科技中坚开放办学治学精神历任领导特别说明校园风光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对外合作交流近年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学校概况校训 校风 学风校徽校歌历史沿革国家地位和国防定位发展历程学校归属沿革地理位置学科建设科研实力院士名录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工委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英才辈出政界的部分著名校友军队中的部分著名校友按军衔列表:担任高校校领导的部分著名校友管理人才科技中坚开放办学治学精神历任领导特别说明校园风光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对外合作交流近年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展开编辑本段学校概况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龙源期刊网 北京理工大学作者:来源:《求学·理科版》2014年第11期孔雀翎,世之奇兵,华丽极致,笑里藏刀,驰骋江湖,杀敌于无形,可谓之大千世界之瑰宝。
北京理工大学是兵工之奇葩,大学之典范。
历史变迁,历经辉煌,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北京理工大学从革命圣地延安走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如今,坐落于首都的北京理工大学不但拥有全部七个兵器类本科专业,而且在其他军工领域甚至民用领域都有不凡建树,是兵工七子中名副其实的老大哥,赋有傲视群雄之姿态。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2012年,学校首次进入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大学100强”和“世界大学500强”,在入选的19所中国高校中名列第13位(并列)。
学校有4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以及5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工程、材料、化学、物理、数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
学校始终致力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以国防科技为办学特色,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多个“第一”,如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等。
风帆正劲,号角激昂。
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正秉承“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大力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不断开拓奋进,续写北理人的辉煌篇章。
相关资讯:根据近些年北京理工大学各专业招生情况、专业优势、就业前景以及本校学生推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推出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十大热门专业竞争排名: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德语、自动化、通信工程、地面武器机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11个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拥有11个国家重点学科,25个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7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及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7个本科专业。
建校64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高层次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适用面广。
多年来,我校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为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在10多万毕业生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
2004年,我校共有毕业生6200多人,其中本科生3435人,二学位学生34人,硕士研究生1312人,博士研究生475人,高职、专科生956人,众多优秀的学子在等待着社会的挑选。
欢迎各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洽谈。
北京理工大学2004届本科毕业生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生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2004届博士毕业生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2004届双学位毕业生信息。
我的北理印象漫步在中心花园,望着雪后的校园,金黄的银杏叶铺天盖地,柿子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柿子。
转眼间,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已经两年多了,发现自己改变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北理工,我亲爱的大学,她对我的影响将让我受益终生。
大学生活是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个性最重要的时期。
我很庆幸这四年可以生活在北京理工大学。
这里的一切都会让我铭记一生。
初识北理工2007年7月,当得知我考取北京理工大学时,我内心充满了兴奋和憧憬。
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让我圆梦。
2007年9月,我来到北京,进入北京理工大学。
不一样的上课方式,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大学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开办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保持着严谨的军工特色,始终秉承延安精神,是我国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培养国防高级人才的摇篮”。
学校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等等。
刚刚来到北理工的良乡校区,我就被这里严谨的治学风格感染了。
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老师,刻苦努力、钻研创新的同学,造就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天堂。
再识北理工北理工,她没有清华“舍我其谁”的豪迈,没有北大“恃才傲物”的狂妄,但正是这份朴素,这份执著,这份勤勉,使得她曾经培育了大批的顶尖人才,并正在培养着未来中国的脊梁。
这里有的是踏实的学风、苦读的学子;有的是健康的体魄、充沛的活力;有的是良好的氛围、充足的资源。
或许大家还在抱怨种种的不尽如人意,但只要能把现有的充分利用好,一样会成为优秀的人才!熟悉北理工的人都知道,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在2006年以第一名的身份从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中成功晋升中甲,是一支既有一定足球职业水准、又具有合格大学生素质的校足球队,他们是北理工的骄傲。
我想,正是北理工人的热情铸就了中国足球史上的一个奇迹。
毛二可院士是我国雷达技术方面的专家,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教授,他数十年如一日,永远站在科研教育事业的第一线,攻克难关。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类型:理工类学校性质:211大学、985大学学校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官方网址:/招生简章:/home.html学校简介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前身北京工业学院发源于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止2013年12月31日,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8674人,其中本科生14774人,硕士生7959人,博士生3250人。
[1] 学校拥有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实验区、珠海校区和秦皇岛分校;设有19个专业学院和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珠海学院。
2012年,学校首次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大学100强”和“世界大学500强”,在入选的19所中国高校中名列第13位(并列)。
一、历史沿革创立初期1939年5月,中共中央建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春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
1940年1月,自然科学研究院改名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1943年10月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成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1946年1月,延安自然科学院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辗转华北办学。
1947年1月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与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合并成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华北大学工学院时期1946年4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北方大学工学院在晋冀鲁边区成立。
●LIT开荒者 承影
有一所学校,身处首都西北三环的黄金位置,周边房价在中国最早突破六位数,但是周围的地铁站名、公
一是位于东南六环房山区的良乡校区(戏称LIT)。
中关村校区是北理工的主校区,位于寸土寸金的中关村南大街。
在这里你既能体验到都市的繁华,又能感受到象牙塔的肃穆。
你可以穿梭在不同的教学楼间,看看中心教学楼是否真的像翻开的书页,听听艺术楼里传来的阵阵钢琴声,抑或是感受三号教学楼里彻夜不息的自习室灯光,去
你的名字。
历史上的北理工,还与现在中国很多著名大学有关系。
例如,学校曾经的采矿冶金系整编到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学科整编到中南大学,航空系整编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专业整编到中北大学……红色国防工程之丰富,关键是这些食物还很便宜。
说到校园生活,北理工有几十个社团——骑马射箭观天文,读书写字跆拳道,应有尽有。
平时,我们可以去体
紫嫣红的丹枫花海……都是我印象中难以磨灭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