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语文周周练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34.51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班级姓名考号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书写在方格内。
4分(1)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chǎng)。
(3)大家吵吵嚷嚷,兴高cǎi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4)有人认为成功只是聪明人遇到机遇罢了,其实不然,(qiè)而不舍的勤奋与机遇握手,那样你的成功才有不然性。
2.诗文默写8分(1),可以为师矣。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5),楼台倒影近池塘。
(6)东风不与周郎便,。
(7),我言秋日胜春朝。
3.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
(4分)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杨振宁34岁时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上述事实证明:4.下面划线部分有五处语病选择三处..加以改正(3分)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第____处改为第____处改为第____处改为5.说话有讲究:一位中学生到别人家作客吃饭。
席间,他说:“阿姨,这道菜不好吃。
”这句话使人尴尬又不礼貌。
如果你是这位中学生,换种说法,你说“ 。
”这样该说的话也说了,礼貌也有了。
初一语文第一周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徘徊.霎.眼 zhao 祸 bi 益han 睡 quan 释湍.急蓦.地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方框内改正:(5分)井然有序威言耸听文丝不动千恣百态小心翼翼潜移墨化相题并论摇摇欲坠镇定自若惊慌失措3、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他说的那一番话实在是感人肺腑....。
B、小明整天沉湎干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倒又近在咫尺....。
4.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2分)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5、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请你默写下列名篇中的佳句:(12分)(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
(2)_______,行者常至。
(3)差之毫厘,_________。
(4)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选自《成功的花》)(5)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6)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6、请以“初秋的早晨”为话题,仿照例句的格式造句(2分)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初秋的早晨是,是,是。
7、古人形容“多”或“少”,均爱用“三”字,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意义也是表多数或少数的成语、俗语、典故。
(1)(2)(2分)8.名着阅读(3分)①《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某某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周练练习一、标点符号选择题10×5=50分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X围内的地面。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的诗句。
D.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X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尖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七年级上册语文周练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
(13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分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D.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视察芦山“4.20”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时, 特别指出, 重建不仅是恢复重建, 更是发展再建, 对全国有示范意义。
B. 首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的三艘军舰和几十名特种兵,将进行登舰检查、与海盗火力对抗、保护相关海域通行船只的通行安全等活动。
C.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参加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作家莫言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将民间故事和历史事实融入小说创作并取得杰出成就,被评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船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要想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东海县实验中学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xuéqī)语文周周练苏教版时间是:6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根底知识〔3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
〔4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妙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理解历史,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2危言耸听潜移墨化锱珠必较摇摇欲坠镇定自假设说长道短旁假设无人熙来壤往千恣百态刨根究底3〔1〕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光阴流逝的句子是: ,。
〔3〕??中借用典故,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 ,。
〔4〕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5〕苏轼??浣溪沙?一词中,表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lèguān)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到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互相攀谈,一下子成了朋友。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泼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
〔3分〕龙虾肉中的一种物质与维生素C能起反响,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三价砷,①吃龙虾切忌不能同时服用维生素C。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五单元·单元验收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30分)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卷(zhì)() 2.(hè hè)英名()3.根深(dì)固() 4.(qiè)而不舍()二、默写。
(7分)1.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4.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5.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运用。
(6分)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
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星期天早上,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登天平山。
出发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天平山麓的山脚下。
同学们纷纷谈论起昨晚看的电视节目。
稍作准备后,我们开始登山。
才到半山腰,马明同学就已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
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
几个同学主动上前搀扶他。
同学们把一个个石阶当作一个个困难往脚下踩。
站在山顶向下俯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图画……四、探究。
(6分)观察下图,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设计活动方案(7分)劳技课上,同学们一定制作过自己喜欢的小工艺品,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某一个小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分析(共40分)一、阅读《以虫治虫》中的有关语段,完成1~5题。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汉字注音(20分)应和.()看.护()镶.边()酝.酿()黄晕.()liáo()亮 suō()衣抖sǒu()澄.清()湍.急()2.下列句中的成语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更正。
(8分)我独自仰望夜空,无数半明半晦的星星调皮地对我眨着眼睛,好像在说,你不能再对父母的话无动于钟了,开学时迫不急待想让人刮目相看的劲头哪儿去了?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这学期已临近尾声,决不能再筹躇不决了,让一切干扰见鬼去吧,加油!错误正确(1),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春天像,,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
(4)沾衣欲湿杏花雨,。
(5)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4、交际活动(3分)①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晓东。
李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
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5.病句修改(6分)(1)、文汇报、妇联、卫生局等6个单位,日前联合发起评选“优秀护士”。
(2)、开学以来,我班同学都能准时到校,基本上无一例外。
(3)、教练员正确的指挥,是决定这场球赛胜败的关键。
二、诗歌欣赏(7分)(一)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4分)2.这首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三、文言文阅读(25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永宁路实验学校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学情监测〔第八周〕《往事依依》《幼时记趣》〔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基础知识〔61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15分〕浩miǎo〔〕涟漪..〔〕..〔〕juān〔〕刻徜徉雕lòu( ) chán juān( ) 谆.谆教导( ) miǎo( )小微物沟hè〔〕土lì( )凸者xié〔〕取积攒.〔〕〔18分〕〔1〕青女素娥俱耐冷,。
〔2〕梅雪争春未肯降,。
〔3〕绿树阴浓夏日长,。
〔4〕,必细察其纹理。
〔5〕土墙凹凸处,。
〔6〕,以虫蚁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7〕为者常成,。
〔11分〕〔1〕《幼时记趣》作者,字,代作家,著有《》。
〔2〕《幼时记趣》写了三件趣事,分别是、、;四幅图画分别是、、、。
4、名著阅读〔9分〕〔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出色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和、等小伙伴们危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5分〕〔2〕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
〔50字左右。
〕〔4分〕5、以下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A.炎炎夏日,各种品牌的空调产品成了各大商场炙手可热的畅销商品。
B.放眼望去,满山的梨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C.溶洞里的钟乳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白熊……无不惟妙惟肖。
D.班会上,他侃侃而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6、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显然改善。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用了很多安全措施。
D. 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9题。
〔9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初一语文学情检测(2015.9)《为你打开一扇门》(总分100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0分)诠.()释真谛.()跌dàng()帷.()幕裨.益()广mào( ) liú( ) 览憧憬..( ) 潜.移默化()pái huái( )2、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请说说下边句中加粗的词分别指什么。
(8分)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6分)(1)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时,他却在沉睡。
(2)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3)你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________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
(4)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
A.迷醉如果无忧无虑寂寞B.陶醉只要无时无刻肃穆C.迷恋只有无牵无挂寂静D.迷醉只要无拘无束肃穆4、运用浏览、惊奇、乐趣无穷、千姿百态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要求:语意连贯、得体,50字左右)(10分)505、填空。
(12分)(1)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你”指代的对象是_____ ,题眼是,文章以此的好处有:①②③④。
6、仿照划线句再补写一句。
(6分)语文,天生浪漫,她从远古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因为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浪漫,。
阅读理解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一、积累运用(3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8分)酝酿.()应和.()磅.礴()芊.芊()zhù()蓄主zǎi( ) 摇yè()chéng()清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4分)赏心悦目花枝召展星罗棋布闲情逸至呼朋引伴斑斑点点轻飞漫舞正儿八经抖擞精神披蓑带笠错别字正确字3、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并以下面材料为内容,再仿写一句。
(2分)材料: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赤的热,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4、诗文填空。
(8分)①,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⑤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5、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分)换用号:调位号:删除号:李刚同学是一个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优秀学生。
身为班级的卫生委员,他每天扫完地,都要检查卫生,关好门窗才离开。
平时看见地上有纸屑,他总是悄悄捡起来。
有时,他还主动帮助宣传委员出黑板报,协助组长收作业。
他学习非常认真,空暇时间总在图书馆看书。
每当有同学生病时,他总是无时无刻不嘘寒问暖,有时甚至陪同学去医院看病。
所有认识他的人,没有一个不夸赞他的。
第一周七年级语文周末作业检测试卷一积存与运用〔 65 分〕1.在以下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字、音。
〔 8分〕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
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如白驹〔〕过隙,充满惆〔〕怅;有的人少年时代,五彩纷呈〔〕,乐趣荟cuì〔〕;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徜〔〕徉在浩淼的书海中,xié〔〕取最美的果实。
愿我们的少年时代都juān〔〕刻着最美的记忆。
mò〔〕然回首,年华无限。
2. 注音写字〔17分〕发liǔ〔〕zǔ zhòu〔〕〔〕马zōng〔〕船cāng〔〕xī灭〔〕摩suō〔〕pū pū〔〕〔〕duó步〔〕zì〔〕情手wàn〔〕tuí唐〔〕抖sǒu〔〕kāi 〔〕油chóuchú〔〕〔〕3.找出以下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修改。
〔 6分〕轻飞漫舞闲情逸志美不盛收害人听闻4、〔3A、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统统都知道了一样。
D、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5、〔3分〕推断以下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A、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入。
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B、《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C、《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
D、《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
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
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27分〕〔除第5题第二空2分,其余每空1分〕〔1〕《童年的朋友》选自的自传体三部曲《》,另两部是《》,《》。
本文写的是,她是一个的老人。
〔2〕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成为,成为,——是她那,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周末练习2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
(12分)bì益() quán释() lín xún()()zīzhū必较()()憧憬()()惊羡()粗粝()踌躇()()2、默写。
(12分)(1)这是你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2)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3)心中的风雨来了,。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A、《繁星》的作者巴金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的代表作是《繁星》和《春水》两部集子。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约翰尼斯•延森是英国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我们的课本里选了他三首诗:《金色花》、《告别》、《榕树》。
4、找出与原文一致的一项()(3)A、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B、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我在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了。
C、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D、有的被大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5.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6分。
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名要表达的意思)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淮安市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①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②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修改一:修改二:6、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
(4分)小报名称:栏目名称: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七年级语文周测试卷一、知识积存〔46分〕1、补充以下句子。
〔16分〕〔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3〕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
〔4〕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 ,休将白发唱黄鸡。
(5) 成功的花,人们只____________ ,然而当时,它的芽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6〕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 。
2、用横线标出以下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6分〕潜移墨化记忆犹心威言耸听摇摇欲堕稀来攘往锱珠必较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3、找出以下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6分〕〔1〕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修改:________〔2〕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修改:____________ ___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凡②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③反之,你就会跌入后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5、综合施行活动〔10分〕学校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书香进校园〞的号召,决定以此为主题,编写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你将给小报起个什么样的文学名称?制定哪些栏目〔栏目至少写4个〕〔1〕名称:〔2分〕〔2〕栏目一:栏目二:栏目三:栏目四:〔8分〕6、名著阅读:请向同学推举你喜爱的一本书。
〔4分〕句式: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
〔填书名〕〔1分〕我喜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可以从书的内容、人物、作者情感等方面向同学介绍〕〔3分〕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个美丽的故事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周测【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6分)其舟()()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遽契..2.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12分)①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②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③至之.市()而忘操之.()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2分)(1)而忘操.之(2)及.返其舟(3)遂.不得履.(4)遽契..(5)何不试之以.足(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翻译下列各句。
(10分)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5.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10分)(1)通(2)通6.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5分)7.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分)【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无益,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悯.其苗()揠.之()苗则槁.矣()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8分)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②返归取之.③其子趋而.往视之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一、积累运用(27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8分)卷帙.()澄.清()主宰.()祈.祷()xiāng()嵌bèng()发zhù()蓄磅bó(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4分)花枝招展成千上万天高地后闲情逸志春花秋实赏心悦目春日融融兴高彩烈错别字正确字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4、诗文填空。
(8分)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④,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⑤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朱自清《春》)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老舍《济南的冬天》)5、一天上午,巴黎街头有一个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旁竖了一块牌子:“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路人却无动于衷。
一个法国诗人让·比浩勒看到了,拿起笔在牌子前面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下午给盲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请你探究添加这几个字后这句话的魅力所在。
(4分)答:二、阅读理解。
(43分)(一)西江月(辛弃疾)(3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路转溪桥忽见”词句前文“路转”,后文“忽见”,透露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1分)7、请你展开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夏夜景象。
(2分)(二)阅读《三峡》,完成第7-11题。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诗文名句填空。
(11分)①乡书何处达,。
②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中形象地表现出成功的原因的两句经典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④杜牧在《赤壁》中感叹历史,用二乔的命运暗示国家命运的一句诗是:,。
⑤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⑥白居易在《醉歌》吟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而苏轼在《浣溪沙》中反用其意,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作回应。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B.泰兴人才辈出,孕育了丁文江、吴贻芳、朱东润……等一批杰出人物。
C.书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称赞不已。
D.“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B.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行为。
C.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D.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完美收官,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方搜索枯肠....,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好不容易把作文写完了。
B.他看着那自由自在飞翔的雄鹰、洁白美丽的羊群、碧绿如毡的草原,不禁心旷神怡....,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语文部分得分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8分)⑴A、陛下bìB、钦差qīn C、爵士juéD、澄澈dèng ()⑵A、妥当tuǒB、头衔xián C、称职chèng D、更衣gēng ()⑶A、嬉戏xīB、绵延yán C、孪生luán D、炫耀xuán ()⑷A、女娲wāB、庇护pìC、哞哞mōu D、霹雳pī()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玄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B、但是,大地毕竞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
C、这时候,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飘飘忽忽地,闪着悠悠的光。
D、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他的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烁着无数的明星。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皇帝的新装》是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的故事情节。
D.《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揭示宇宙的起源。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5.写一段有关冬天的景物描写。
(不少于100字)。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第五单元·单元验收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30分)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2.(hèhè)英名()1.卷(zhì)3.根深(dì)固()4.(qiè)而不舍()二、默写。
(7分)1.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4.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5.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运用。
(6分)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
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星期天早上,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登天平山。
出发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天平山麓的山脚下。
同学们纷纷谈论起昨晚看的电视节目。
稍作准备后,我们开始登山。
才到半山腰,马明同学就已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
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
几个同学主动上前搀扶他。
同学们把一个个石阶当作一个个困难往脚下踩。
站在山顶向下俯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图画……四、探究。
(6分)观察下图,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设计活动方案(7分)劳技课上,同学们一定制作过自己喜欢的小工艺品,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某一个小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分析(共40分)一、阅读《以虫治虫》中的有关语段,完成1~5题。
(共12分)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填空。
(3分)(1)“旬日”是指________天。
(2)“大穰”是指庄稼________。
(3)“土人”是指________。
2.解释加粗字。
(2分)(1)其喙有钳()(2)千万蔽地()3.甲乙两组中各自的加粗字是否相同?(2分)甲:庆州界生子方虫/忽有一虫生________________乙:土中狗蝎/土人谓之“傍不肯”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3分)(1)以钳搏之________________(2)其虫旧曾有之________________(3)谓之“傍不肯”________________5.翻译。
(2分)(1)为秋田之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悉为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斜塔上的实验》中的有关语段,完成1~5题。
(共14分)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席位空出了,伽利略总算得到了这个位置——主要是由于别人不屑要它,因为年薪只有60土库提(约合65美元)。
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
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潮笑他。
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
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
“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就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
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
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
”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
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
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
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
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
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
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
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第1段中伽利略为什么能接受年薪很低的数学教授席位?表现他什么精神?(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文,请你谈谈第2段中“大自然这本宝书”的含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选文,谈谈斜塔实验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实验的意义。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第5段中“表演”的引号有何特别的用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文在叙述中有描写,请举一个描写的例子,并说说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谈创造性思维》中的有关语段,完成1~5题。
(共14分)谈创造性思维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
多少年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做神童传颂,并且成为我国教育儿童、开发智慧的典范。
可是,他们两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造性思维,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
虽然习惯性思维会使人得出一种前人已经做出过的合乎常理的答案,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仍以上面两个典故为例。
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
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
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砖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
同样。
在儿童落入水缸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
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
现代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就扩散思维言,要求人们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
比如,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竞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但是,仅仅进行扩散思维,很难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还须进行集中思维;所谓集中思维,就是通过逻辑分析,对经扩散思维得出的设想,按解决问题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最优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4分)(1)脍炙人口()。
________________(2)羁绊()。
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举《曹冲称象》、《司马光破缸救人》两个故事想要说明什么问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
”中“这一点”是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说仅仅进行扩散思维还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作文训练(共30分)题目:我的一次科技探索科学就在身边,探索科学的奥秘,运用求知的心灵和发现的眼睛……完成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1.帙2.赫赫3.蒂4.锲二、1.温故而知新2.学而不思则罔3.不耻下问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三、参考:删除“相约”;删除“的山脚下”或“麓”;删除“同学们纷纷谈论起昨晚看的电视节目。
”;“奄奄一息”换成“气喘吁吁”;“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
几个同学主动上前搀扶他。
”语序作调整;“站在山顶向下俯看”前填加“我们终于凳上山顶”等过渡语句;“俯看”改成“俯瞰”。
四、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五、略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1.(1)十(2)大丰收(3)本地(或当地)人。
2.(1)喙,本意是鸟兽的嘴,这里借指虫子的嘴(2)蔽,遮蔽3.甲组相同,都是“出生,生长”;乙组不相同,一是“泥土”,一是“本地,当地”4.(1)代词,它,指“子方虫”。
(2)语气助词,无实义。
(3)代词,它,指“傍不肯”。
5.(1)正要危害田里的庄稼。
(2)(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
二、1.伽利略很热爱数学,同时也为生计;献身科学研究,不计物质待遇。
2.指的是生活、实践。
3.原因:证明自己的理论。
经过: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实验。
结果:同时落地。
意义:科学终将战胜愚昧,科学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4.这是向世人证明科学真理的公开展现,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强调。
5.如看斜塔实验时,大家吵吵嚷嚷的情况,说明伽利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更突出实验的非凡意义。
三、1.(1)zhì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