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1
汽车专业:汽车制造工艺学题库知识点五1、单选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等因素引起的。
()(A)塑性变形(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C)积屑瘤(D)切屑崩碎正确答案:D2、问答题(江南博哥)智能制造自动化的趋势。
正确答案:智能制造自动化的趋势包括:制造智能化、制造敏捷化、制造虚拟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全球化和制造绿色化。
3、判断题一般用试切法可以消除定位误差。
正确答案:对4、问答题工艺过程的组成由哪些?正确答案: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1)工序;2)工步;3)走刀;4)安装;5)工位。
5、填空题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是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
正确答案:背向力6、填空题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工序分散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
正确答案:高生产率生产7、填空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正确答案:工艺过程8、判断题过定位有时是允许存在的。
正确答案:对9、问答?拉削一批齿轮呸的内孔(图3-2a),试推想加工表面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几何形状误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正确答案:由于工件的孔壁沿轴向不均匀(左端薄,右端厚),拉销是径向受力变形,沿轴向也是不均匀的,左端变形大,右端变形小,所以加工后孔有锥度偏差,右端孔径小,左端孔径大,因此必然影响齿轮孔装配时与轴的配合精度。
为减少孔的锥度误差,可把孔做成阶梯孔,即左端薄壁处孔稍大,不拉削,装配时不与轴配合。
10、问答题什么是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组成由哪些?正确答案: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工件夹紧,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切削力、惯性力及重力等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从而破坏定位的正确位置。
夹紧装置一般可分为二个部分:动力装置和夹紧机构。
11、问答题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那几种?简述其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三种: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轨迹法: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工件的形状。
汽车制造工艺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四、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题3、如图2-78a所示的圆柱体上钻轴向孔,加工要求如图a所示。
如果采用图b、c、d所示三种定位方案,V型块夹角α=90°,试分析计算三种定位方案加工要求的定位误差。
(图形见课本 66面 2-78a图a、b、c、d)解:该工件的加工要求为所钻孔(ø8)轴线与工件外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ø0.02,孔深30的尺寸公差为0.21.三种定位方案中。
孔深度30的定位基准都是工件的底断面,而工序基准为工件上端面。
故存在基准不重合定位误差因A=L-D (D为定值)所以△d(30)=Lmax-Lmin=TL=T70=0.024(mm)图2-78图a(2)b方案中ø8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都是工件外圆柱面的轴线。
因工件外圆柱面存在制造误差,使定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产生位置变化。
即存在基准定位误差(根据P41序号5公式)图b(3) c方案中ø8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外圆柱面轴线,而定位基准为工件左母线。
故存在基准不重合定位误差图c(4) d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双移动V形块定性抓紧机构ø8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且不存在基准位移定位误差,故△d=0(mm)P42 序号5的证明1、在图2-76所示阶梯轴(双点划线表示)上铣削一平面,其工序尺寸为 30 0mm,-0.28有图a定位方案,试计算,如果不考虑阶梯轴两外圆柱同轴度公差时的定位误差。
(原题图见书本65页 2-76图a )解:方法一P41序号7的证明sinβ-1)所以△d(A)=2Tdsinasinβ△ d(B)= 2Td (sina sin β -1) △ d(C)= 2Td (sina sin β+1)第五章 尺寸原理及应用2.图5-46所示尺寸链图5-46(1)判断组成环中的增缓和减环(2)用极值法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3)用统计法计算尺寸链的基本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1.各组成换尺寸均按正态分布,且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时。
《汽车制造工艺学》试题库一、填空1.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2.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
3.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5.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6.零件的几何(尺寸,形状,位置)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7.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1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11.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1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13.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1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
15.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_定尺寸刀具法__、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
16.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
17.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__99.73%_____的工件尺寸落在了3σ范围内18.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19.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 (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20.切削液的作用有_冷却___、润滑、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21.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切削__、滑擦和刻划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汽车制造⼯艺学习题答案第⼀章作业答案1、解释名词术语⼯艺过程、⼯序、⼯步、试切法、静调整法、加⼯经济精度答:⼯艺过程:在⽣产过程中,改变⽣产对象的形状、尺⼨、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艺过程。
⼯序:⼀个或⼀组⼯⼈,在⼀个⼯作地(机械设备)上对同⼀个或同时对⼏个⼯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称为⼯序。
划分⼯序的依据是加⼯是否连续完成和⼯作地是否改变。
⼯步:在⼀次安装或⼯位中,加⼯表⾯、加⼯⼯具和切削⽤量中的转速及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序,称为⼯步。
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具和⼯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批零件的加⼯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件被加⼯尺⼨的⽅法。
⽐试切法⽣产率⾼,⽽且加⼯尺⼨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量⽣产。
加⼯经济精度:在正常⽣产条件下,每种加⼯⽅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称为加⼯经济精度。
2、汽车零件切削加⼯时,零件尺⼨精度的获得⽅法有⼏种?答:有四种:(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到被加⼯尺⼨达到要求为⽌的加⼯⽅法。
常⽤于单件⼩批⽣产。
(2)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具和⼯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批零件的加⼯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件被加⼯尺⼨的⽅法。
⽐试切法⽣产率⾼,⽽且加⼯尺⼨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量⽣产。
(3)定尺⼨⼑具法:是利⽤⼑具的相应尺⼨来保证加⼯尺⼨的。
如⽤钻头、铰⼑直接保证被加⼯孔的尺⼨。
(4)主动和⾃动测量法:是在⼀些精密机床上加⼯⼯件尺⼨的同时,利⽤检测装置测量和控制被加⼯表⾯尺⼨的⼀种⽅法。
3、汽车零件加⼯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法有⼏种?答:有三种:(1)轨迹法:是靠⼑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的⼯件形状的⼀种⽅法。
(2)成形法:是使⽤成形⼑具加⼯,获得⼯件表⾯的⽅法。
(3)展成法:在加⼯时⼑具和⼯件做展成运动,⼑刃包络出被加⼯表⾯的形状,称为展成法、范成法或滚切法。
8、在⼤批⼤量和单件⼩批⽣产时,汽车零件尺⼨分别采⽤什么⽅法获得?答:⼤批⼤量⽣产中,汽车零件尺⼨多采⽤静调整法、定尺⼨⼑具法和主动及⾃动测量法来保证;单件⼩批⽣产中多采⽤试切法和定尺⼨⼑具法来保证尺⼨精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试题库一、简答题1.精基准有哪些选择原则?【答案】(1)基准重合原则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2)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表面。
(3)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对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可以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
(5)可靠、方便原则应选定位可靠、装夹方便的表面做基准。
2.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应着重考虑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
2)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
3)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4)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质量要求很高的表面,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3.简述尺寸链中增环、减环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定义,另一是顺着尺寸链的一个方向,向着尺寸线的终端画箭头,则与封闭环同向的组成环为减环,反之则为增环。
4.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4)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5)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艺定额7)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8)填写工艺文件。
5.浅谈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等原因,工件的加工余量往往不是一次切除,而是分阶段逐步切除的。
6.减小受迫振动的措施?【答案】受迫振动是由周期性变化的激振力所引起的,其振动频率等于激振力的频率(或为激振力频率的倍数),可根据振动频率找出振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消除。
主要途径包括:(1)减少激振力(2)调整振源频率 (3)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4)采取隔振措施 (5)采用减振装置7.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答案】1)基面先行原则 2)先粗后精原则 3)先主后次原则 4)先面后孔原则8.什么是表面强化工艺,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案】表面强化处理是通过冷压使表面层发生冷态塑性变形,提高硬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的加工方法,常见的表面强化方法有:喷丸强化,滚压加工,液体磨料强化。
汽车制造工艺习题(1)一.单选题(共10题,20.0分)1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常采取()•A、A.完全互换法•B、 B.分组装配法•C、 C.调整法•D、D.大数互换法正确答案:B2用硬质合金刀具高速切削时,一般()•A、A.用低浓度化液•B、 B.用切削液•C、 C.不用切削液•D、D.用少量切削液正确答案:C3加工()材料时,刀具前角加大,材料的塑性变形减小,切削力减小。
•A、A.铝合金•B、 B.脆黄酮•C、C.灰铸铁•D、D.铸铁正确答案:A4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A.刀具•B、B.工件•C、C.切屑•D、D.空气介质正确答案:B5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A.5•B、B.4•C、C.3•D、D.2正确答案:D6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A、A.前刀面•B、B.后刀面•C、C.前、后刀面正确答案:A7定位误差主要发生在按()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
•A、A.试切法•B、B. 调整法•C、 C. 定尺寸刀具法•D、 D. 轨动法正确答案:B8提高低碳钢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常采用()•A、A.退火•B、B.正火•C、C.回火•D、D.淬火正确答案:B9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A.定位元件•B、B.对刀—导向元件•C、C.夹紧元件•D、D.连接元件正确答案:A10为消除一般机床主轴箱体铸件的内应力,应采用()•A、A.正火 B. 调质 C. 时效 D. 表面热处理•B、B. 调质•C、 C. 时效•D、 D. 表面热处理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共10题,40.0分)1通常,夹具由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等组成。
2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共振现象。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金属加工方法一.单选题(共12题,100.0分)1磨削硬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的砂轮是()。
A、细粒度B、硬度较低C、硬度较高D、粗粒度正确答案:A2有色金属的加工不宜采用()方式。
A、磨削B、车削C、刨削D、铣削正确答案:A3磨削软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的砂轮是()。
A、硬度较高B、细粒度C、中等硬度D、硬度较低正确答案:A4可以加工外圆表面的机床是()。
A、钻床B、磨床C、刨床D、拉床正确答案:B5在轴上加工键槽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A、磨削B、铣削C、车削D、钻销正确答案:B6铣削加工时在没有消除机床间隙机构的情况下,生产中一般选择顺铣。
()A、对B、错正确答案:B7端铣的切削过程比周铣时平稳,有利于加工质量的提高。
()A、对B、错正确答案:A8顺铣法适合于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
()A、对B、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当铣削带有黑皮的表面时,例如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若用顺铣法,因刀齿首先接触黑皮,将加剧刀齿的磨损,所以也应采用逆铣法。
9插齿的生产率低于滚齿而高于铣齿。
()A、对B、错正确答案:A10下列哪种加工方法加工平面,可以得到最小的表面粗糙度数值?()A、刨削B、车削C、铣削D、研磨正确答案:D11加工孔时,切削区在工件内部,排屑及散热条件差,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不易控制。
()A、对B、错正确答案:A12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
()A、对B、错正确答案:B工件定位、机床夹具一.单选题(共17题,100.0分)1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械制造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层级关系是:A、生产系统>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械制造系统B、机械制造系统>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与生产系统C、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械制造系统>生产系统D、生产系统>机械制造系统>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正确答案:D2安装方式中精度最高的是:A、划线找正安装B、专用夹具安装C、直接找正安装D、通用夹具安装正确答案:C3工件以内孔定位时,一般不采用:A、心轴B、支承条C、菱形销D、圆锥销正确答案:B4本门课程讨论不属于机械加工中的三个核心关键词是:A、质量B、安全性C、成本(经济性)D、效率(生产率)正确答案:B5过定位与欠定位不会同时发生。
汽车专业:汽车制造工艺学考试题(题库版)1、判断题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正确答案:对2、判断题根据加工要求,只需部分定位,则不完全定位是允许存在的。
正确答案:对3、判断题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江南博哥),则其上偏差为零。
正确答案:对4、填空题()使汽车涂层获得耐久性和耐腐蚀性。
正确答案:电泳层5、问答题什么是零件要素?什么是基准?正确答案:任何零件都是由一些点、线、面构成的,在零件上反映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被称为要素。
基准,就是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要素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要素。
6、单选形状复杂的零件毛坯(如壳体)应选用()[A]:铸件[B]:锻件[C]:型材[D]:焊件正确答案:A7、填空题主要的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
正确答案:工序卡;调整卡;检验卡8、判断题调质只能作为预备热处理。
正确答案:错9、判断题工件有两个以上表面参与定位称为过定位。
正确答案:错10、单选要获得尺寸方法是()A.试切法调剂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测量法B.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测量法C.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轨迹法D.成形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测量法正确答案:C11、填空题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正确答案:轴承孔的圆度误差12、填空题尺寸链环,包括()和()。
其中自然形成的尺寸大小和精度受直接得到的尺寸大小和精度的影响,并且自然形成的尺寸精度必然低于任何一个直接得到的尺寸的精度。
正确答案:封闭环;组成环13、单选过定位不可能产生以下后果:()A.工件松动,影响正常加工B.定位点不稳定,增加了同批工件在夹具位置中的不同一性C.增加了工件和夹具的夹紧变形D.工件不能顺利与定位件配合正确答案:A14、判断题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可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正确答案:错15、判断题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工件、刀具、夹具和机床组成。
汽车专业:汽车制造工艺学考点(题库版)1、填空题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2、判断题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可以避免产生基(江南博哥)准不重合误差。
正确答案:错3、单选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其孔系的位置精度只取决于________。
A.镗刀的尺寸精度B.机床的回转精度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
正确答案:C4、填空题在产品设计时,应尽量把装配基准作为零件图样上的(),以直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
在零件加工时,应使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以直接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可避免进行复杂的计算还可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正确答案:设计基准5、单选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该是()个工序()次安装。
()A.一、一B.一、两C.两、一D.两、两正确答案:B6、判断题经过机械加工后获得的零件尺寸不再有误差。
正确答案:错7、问答?试分析下图所示夹紧机构中有哪些错误或不合理处,并在原图基础上画出改进后的方案。
正确答案:过定位引起欠定位。
支承钉4、5应处于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且间距尽可能长。
8、问答题振动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危害?正确答案:当切削振动发生时工件表面质量严重恶化,粗糙度增大,产生明显的表面振痕,这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使生产率的提高受到限制,振动严重时,会产生崩刃现象,使加工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此外,振动将加速刀具和机床的磨损,从而缩短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振动噪音也危害工人的健康。
9、问答?计算题:如图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现在插床上以调整法加工内键槽,要求保证尺寸。
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误差)。
正确答案:1)尺寸H的工序基准为孔D下母线A,定位基准为外圆d的圆心,所以存在△jb,且△jb = TD/2 =0.025/2 =0.0125 mm2)V型块定位外圆,存在△jw,且△jw = Td/2sin(α/2) = 0.1/2sin45 = 0.0707 mm3)定位误差即为A点在尺寸H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汽车制造工艺学复习题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一)基本概念1、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2、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3、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4、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5、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进行加工,只能算作一道工序。
()6、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7、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称为工步。
()8、汽车制造企业试制车间的生产属于单件生产。
()9、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10、一道工序只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11、因为一道工序可有多次安装,一次安装可有多个工步,一个工步可有多次走刀,因此工艺过程的最基本单元是走刀。
()12、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不同的。
()13、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只需一次装夹()14、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加工一批阶梯轴,先车好一端,然后调头再车这批轴的另一端,即使在15、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16、用三把外圆车刀,同时车削阶梯轴的三个台阶,因为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均不相同,所以称为三个工步。
()17、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18、在一道工序中如果有多个工步,那么这些工步可以是顺序完成,也可以同步完成。
()19、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20、采用高效率工艺的前提是保证加工质量。
()(二)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21、设计基准一定是实际存在的。
()22、工序尺寸是有方向性的,即由被加工表面指向工序基准。
()23、为保证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称为第一类自由度;()24、在工件实际定位时,第二类自由度与加工要求无关,不应予以限制。
()25、工件正确定位是指完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机械加工质量一.单选题(共20题,100.0分)1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影响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主轴回转精度•B、导轨误差•C、传动链误差•D、测量误差正确答案:C2一个完整的工艺系统由(1)(2)(3)(2)•A、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构成•B、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C、机床、量具、刀具和工件构成•D、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人构成正确答案:B3传动比小,特别是传动链末端地传动副的传动比小,则传动链中其余各传动元件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A、越小•B、越大•C、其实无关正确答案:A4在接触零件间施加预紧力,是提高工艺系统()的重要措施。
•A、精度•B、强度•C、刚度•D、柔度正确答案:C5通常用()系数表示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工精度的程度。
•A、工艺能力•B、误差复映•C、误差传递正确答案:A6下述刀具中, ()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A、内孔车刀•B、端面铣刀•C、铰刀•D、浮动镗刀块正确答案:C7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指的是()。
•A、径向圆跳动•B、端面圆跳动•C、倾角摆动•D、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答案:D8在车削加工外圆直径时,加工误差的敏感方向为()方向•A、垂直•B、水平•C、左右•D、任意角度正确答案:B9原理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变值系统误差•D、形位误差正确答案:A10机床和刀具达到热平衡前的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B、形位误差•C、随机误差•D、变值系统误差正确答案:D11某工序的加工尺寸为正态分布,但分布中心与公差中点不重合,则可以认为()。
•A、无随机误差•B、无常值系统误差•C、变值系统误差很大•D、同时存在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正确答案:D12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A、常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形位误差正确答案:A13一次性调整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汽车制造工艺学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再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2.汽车制造工艺组成:1)毛坯制造工艺过程:铸造和锻造工艺过程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切削加工和无屑加工 3)装配工艺过程3.工件尺寸获得方法: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4.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在汽车零件制造中,获得零件形状的方法有(轨迹法)(形成刀具法)(包络法)。
5.基础:1)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道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尺寸,位置公差的基准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机床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基准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即用来确定被测量尺寸,形状和位置的基准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注: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6.找正装夹法:按找正的方法,有(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7.专用机床夹具的作用:1)保证加工精度2)提高生产率3)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8.工件定位的六点定位规则:工件的适当位置上布置六个支承点,相应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确定工件唯一确定位置的规则。
9.第一类自由度:为保证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
10.第二类自由度:而对加工要求无关的自由度称第二类自由度。
11.过定位:同一个自由度被不同定位元件重复限制。
12.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定位的不准确原因使工件工序基准偏离理想位置,引起工序尺寸变化的加工误差。
13.基准位移误差:由于工件定位基面和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是定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产生位置变化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14.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页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作业题答案:三、分析题1、试分析图示工件加工要求,应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设定坐标系:(1)连杆小头上钻通孔1)刀具保证2)X、Y转动3)X、Y移动(2)1)X移动、Y、Z转动2)Y、Z转动3)Y、Z移动、Y、Z转动(3)1)Z移动、X、Y 转动2)X、Y转动3)Y、Z移动、Y、Z转动(4)移动1)刀具保证2)Z移动、X、Y转动3)X (5)1)刀具保证2)X移动、Z转动3)Z移动2分析下列各专用机床夹具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情况设定坐标系: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页1)两个短圆柱销1:限制X、Y移动和转动;V型块4:限制Z移动和转动。
(图a)2)定位套11:限制X、Y移动;平面支承6:Z移动,X、Y转动;短菱形销2:限制Z转动。
(图b)3)平面支承6:限制Z移动,X、Y转动;短圆柱销1:限制X、Y移动;定位槽12:限制Z转动。
(图c)4)平面支承6:限制X移动,Y、Z转动;短圆柱销1:限制Y 、Z移动;活动短V 型块5:限制X转动。
(图d)5)平面支承6:限制X移动,Y、Z转动;短圆柱插销13:限制Y 、Z移动;活动短V型块5:限制X转动。
(图e)6)拉刀导向部分9:限制Y、Z移动和转动;自位支承10:限制X移动。
(图f)7)短圆柱销1:限制Y、Z移动和转动,X移动;短菱形销2:X转动。
(图g)8)方案1:圆锥销7:限制X、Y、Z移动;移动圆锥销8:Y、Z转动;菱形圆锥销14:X移动(重复限制)和转动。
方案2(好):圆锥销7:限制X、Y、Z移动;移动圆锥销8:Y、Z转动;移动菱形圆锥销15:X转动。
(图h)9)两个短V型块:限制Y、Z移动和转动;增加1个短V型块:限制X移动和转动,再增加1个短V型块:X、Z移动。
(图i)10)平面支承6:限制X、Y转动和Z移动;短圆柱销1:限制X、Y移动;短菱形插销3:Z转动。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堂作业答案第4章机床夹具设计一、判断题(对打√,错打×)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如所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则称为欠定位。
(×)2.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只要是多于六点的定位就一定会出现过定位。
(√)3.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在定位基面上作用六个支承点则称为完全定位。
(×)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采用完全定位就不会出现欠定位。
(√)5.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如出现欠定位就一定是不完全定位方式。
(×)6.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只要少于或等于六点的定位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7.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如出现过定位则认为该定位方案是错误的。
(×)8.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就一定存在定位误差。
(√)二、选择题(用字母表示正确答案)1.在车床上采用中心架支承加工长轴时,属于(C )的定位方式。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2.机床夹具中需要考虑静平衡要求的是哪一类夹具(A )。
A.车床夹具B.钻床夹具C.镗床夹具D.铣床夹具3.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B )。
A.斜楔B.螺旋C.偏心D.铰链4.套类零件以心轴定位车削外圆时,其定位基准面是(B )。
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孔中心线5.在磨床上磨削平面时,保证被加工平面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应限制(C )个自由度。
A.5个B.4个C.3个D.2个6.工件以外圆柱面在长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C )自由度。
A.6个B.5个C.4个D.3个7.用双顶尖装夹工件在车床上车削外圆时,限制了工件(B )自由度。
A.6个B.5个C.4个D.3个8.箱体类工件常以一面两孔定位,相应的定位元件应是(B )。
A.一个平面、二个短圆柱销B.一个平面、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削边销C.一个平面、二个长圆柱销D.一个平面、一个长圆柱销、一个短圆柱销9.套类零件以心轴定位车削外圆时,其定位基准是(B )。
第一章作业答案1、解释名词术语工艺过程、工序、工步、试切法、静调整法、加工经济精度答: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与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械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依据就是加工就是否连续完成与工作地就是否改变。
工步:在一次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加工工具与切削用量中的转速及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称为加工经济精度。
2、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四种:(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
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就是利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尺寸的。
如用钻头、铰刀直接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
(4)主动与自动测量法:就是在一些精密机床上加工工件尺寸的同时,利用检测装置测量与控制被加工表面尺寸的一种方法。
3、汽车零件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三种:(1)轨迹法:就是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的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2)成形法:就是使用成形刀具加工,获得工件表面的方法。
(3)展成法:在加工时刀具与工件做展成运动,刀刃包络出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称为展成法、范成法或滚切法。
8、在大批大量与单件小批生产时,汽车零件尺寸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获得?答:大批大量生产中,汽车零件尺寸多采用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与主动及自动测量法来保证;单件小批生产中多采用试切法与定尺寸刀具法来保证尺寸精度。
第二章作业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设计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六点定位规则、第一类自由度、第二类自由度、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位移误差答:设计基准:就是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的基准。
定位基准:即在加工中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上的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
一般在工序图中用规定符号表示出来。
可分为粗基准与精基准。
六点定位规则:用适当分布的六个定位点与工件接触,即能限制住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唯一确定位置的规则,称为六点定位规则。
第一类自由度:为保证加工要求必须要限制的自由度。
第二类自由度:对加工要求没有影响的自由度。
定位误差:用静调整法加工工件时,由于定位的不准确使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偏离理想位置,从而引起工序尺寸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定位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加工误差。
其值为在工序尺寸方向上工序基准至定位基准间的尺寸公差值。
以△j,b表示。
基准位移误差:由于工件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使定位基准产生位置变化而导致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产生偏移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以△j,y表示。
基准位移误差值等于在工序尺寸方向上定位基准的最大位移量。
二、思考题4、用静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为何工件必须正确定位?怎样才能正确定位?答:工件正确定位,调整好与刀具之间的相对位置,才能保证加工要求。
工件工序基准正确定位了,工件才能正确定位,而工序基准的正确定位要靠限制工件的第一类自由度来实现。
5、何谓过定位?在何条件下允许存在过定位?答:如果工件在组合定位时,若出现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限制,就称为过定位。
过定位将造成定位不稳定,或使定位元件或工件发生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工件甚至无法装夹,所以,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产生过定位。
但当定位基准或定位元件制造精度较高时,或粗加工某些刚性较差的零件时,允许过定位出现。
例如齿坯滚齿时的定位与采用跟刀架车削细长轴。
6、箱壳体类工件采用一面两孔作为定位基准时,为何夹具定位元件中的一个短圆柱销要采用短菱形销?菱形销削边方向如何?答:因为若采用短圆柱销会出现过定位,导致工件有时出现无法装夹的现象,为了消除过定位,短圆柱销要换成菱形销,菱形销的削边方向与两孔中心连线方向垂直。
7、何谓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就是什么?定位误差:用静调整法加工工件时,由于定位的不准确使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偏离理想位置,从而引起工序尺寸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1)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加工误差。
其值为在工序尺寸方向上工序基准至定位基准间的尺寸公差值。
以△j,b表示。
(2)基准位移误差:由于工件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使定位基准产生位置变化而导致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产生偏移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以△j,y表示。
基准位移误差值等于在工序尺寸方向上定位基准的最大位移量。
10、定心夹紧机构有哪两类?它们各具有何特点?答:定心夹紧机构分为机械式与弹性变形式两种。
机械式定心夹紧机构就是利用斜楔、螺旋、偏心、齿轮与齿条等刚性传动件,使定位夹紧元件做等速位移来实现定心夹紧的。
弹性变形式定心夹紧机构就是利用薄壁弹性元件受力后产生的均匀变形,而使工件定位与夹紧的机构。
三、分析题1、试分析图2-74所示工件的加工要求,确定工序基准,分析应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
(1)在图a所示连杆小头上钻通孔,欲保证:1)钻孔直径φD。
2)小头孔φD对端面A的垂直度φt。
3)小头孔φD对小头不加工外圆壁厚的均匀性。
答:1)工序基准为φD的轴线,不需要限制自由度,因为φD直接由钻头直径保证2)工序基准为端面A,需要限制的自由度为。
3)工序基准为外圆的轴线,需要限制的自由度为(2)在图b所示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轴两端铣端面与钻中心孔,欲保证:1)轴向工序尺寸47mm与300mm。
2)轴两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
3)轴两端中心孔对未加工之轴颈轴线的同轴度。
答:1)工序基准为左端面,需限制的自由度为2)工序基准为轴线,需要限制的自由度为3)工序基准为未加工之轴颈轴线,需要限制的自由度为(3)在图c所示的汽车传动轴总成滑动叉上磨削两个平面,欲保证:1)两个平面K及Q间的工序尺寸为118mm。
2)两平面K、Q对孔2×φ39轴线B-C的垂直度公差0、1mm。
3)两平面K、Q的对称中心平面对外圆φ95轴线A的对称度公差0、15mm。
答:1)工序基准为平面K、Q,需限制的自由度为。
2)工序基准为孔2×φ39轴线B-C,需限制的自由度为3)工序基准为外圆φ95轴线A,需限制的自由度为(4)在d)图所示活塞上镗削活塞销孔,欲保证:1)销孔直径φ28mm。
2)销孔至活塞顶面间工序尺寸56±0、08mm。
3)销孔对活塞裙部外圆的对称度公差0、2mm。
答:1)工序基准为φ28孔轴线,孔径由镗刀直接保证,不需限制自由度。
2)工序基准为活塞顶面,需限制。
3)工序基准为外圆轴线A,需限制(5)在图e中所示汽车变速器拨叉轴上铣削两个半圆凹槽,欲保证:1)两个半圆凹槽半径R5、65mm、2)两个半圆凹槽轴向工序尺寸分别为35mm及(26±0、1mm) 3)凹槽底工序尺寸16、4mm。
答1)工序基准为凹槽中心线,凹槽尺寸由刀具直径直接保证,不需限制自由度。
2)工序基准为左端面、右边半圆凹槽的中心线,需限制自由度3)工序基准为拨叉轴下母线,需限制的自由度为2、分析下列各专用机床夹具定位元件所限制自由度的情况。
1)答:a)图中两圆柱销1限制,短V形块4限制2)答:b)图中平面支承6限制,定位套11限制,短菱形销2限制3)答:c图中平面支承6限制,短圆柱销1限制,定位槽12限制4)答:d图中平面支承6限制,短圆柱销1限制,浮动V形块5限制5)答:e图中平面支承6限制,短圆柱插销13限制,浮动短V形块5限制6)答:f图中圆拉刀导向部分9限制,自位支承10限制7)答:g图中两个短圆柱销1限制,短菱形销2限制9)答:i图中左右一对短V形块4限制,前后一对V形块4限制,出现过定位,去掉任意一个短V形块即可消除过定位(也可采用其她方法)。
10)答:j图中平面支承6限制,短圆柱销1限制,短菱形插销3限制四、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题1、在图2-76所示阶梯轴上铣削一平面,其工序尺寸为30mm,有图a、b、c、d、e所示五种定位方案,试计算:1)如果不考虑阶梯轴两外圆的同轴度公差时,五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2)如果考虑阶梯轴两外圆的同轴度公差φ0、03mm时,五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并指出哪种定位方案能可靠保证加工要求。
1)解:不考虑同轴度公差时,a图、b图:mm;c图:mm;mm工序基准为小外圆下母线,不在定位基面(大外圆)上,所以mm。
d图:mm;e图:mm;因为d图、e图的,所以均能可靠保证加工要求。
2)解:若考虑同轴度公差时,a图、b图:mm;c图:mm;mm工序基准为小外圆下母线,不在定位基面(大外圆)上,所以mm。
d图、e图:mm,几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均大于T/3=0、09mm,所以都不能可靠保证加工要求,可适当缩小上工序小外圆的制造公差,以期减小定位误差,才能使d图与e图的定位方案保证加工要求。
2、图2-74d所示为活塞图样及主要设计尺寸。
现欲精镗活塞销孔、活塞销孔轴线至活塞顶面的工序尺寸(56±0、08)mm与活塞销孔轴线对活塞裙部外圆轴线A的对称度公差0、2mm(假设内止口与活塞裙部外圆同轴度误差为零)。
如果采用图2-77a、b所示的两种定位方案定位,试分析计算工序尺寸(56±0、08)mm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并指出能否保证加工要求。
如果不能可靠保证加工要求,试提出解决措施。
解:定位方案a)中,工序尺寸56±0、08mm的定位误差为:对称度的定位误差为:=0、1+0、044=0、144mm定位方案b)中,工序尺寸56±0、08mm定位误差为:对称度的定位误差为:=0、069mm由计算结果可知,两种定位方案不能同时保证两项加工要求。
方案a)可考虑减小两段外圆的同轴度误差小于0、023mm,进而减小定位误差的值()来保证对称度的加工要求。
方案b)可考虑减小上工序中加工尺寸的公差至mm,即按制造,可保证工序尺寸56的加工要求。
第四章习题答案一、解释名词术语工艺系统刚度、误差复映规律、积屑瘤、表面强化、磨削烧伤(答案略)二、思考题6、何谓误差复映规律?如何运用这一规律解释:1)为何加工要求高的表面需经多次加工?3)为什么精加工时采用小的进给量?答:1)因为经过多次加工后,加工表面的形位误差会逐渐减小,所以加工要求高的表面要有粗精与光整加工等几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