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赏析炼字之美:
文章在用词方面,注重词语的锤炼,尤其是 动词的运用,更是精当传神。请仿照下面 的示例,赏析后面句子中加点动词的表达 效果。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孩 子。
“奔驰”与“扑”相照应,写出了景物迎面而来的情景,形 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 的实感,准确地表现了“奔驰”的汽车的速度之快,也反 映了黄土高原江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拦的特 点。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抗日军民, 也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巾 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 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2、阅读第7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 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作者连用四个反问句,层层深 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个反问句由树及人,第二 个反问句由白杨树的品质联想 到北方的农民,第三个反问句 进一步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 第四个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 神面貌,揭示出它体现了敌后 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 义。(重点)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学习象征手法的 使用。(难点) 3.感受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正直质朴、 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新课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2、作者开篇即说: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 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 之情的。
第1段、第4段、第6段、最后一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 的段落,为成本文的抒惯线素,与标题形成呼应。白杨树生 长的环境不平凡,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的西北高 原,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境美;白杨树自身的形貌 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 “绝无 旁枝” “紧紧靠拢”-一形差: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力争上 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一一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