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69_2012_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_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30.08 KB
- 文档页数:6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基本规定 (8)3.1一般规定 (8)3.2设计要素 (8)4路基、垫层与基层 (14)4.1 路基 (14)4.2 垫层 (14)4.3 基层 (14)5沥青路面 (18)5.1一般规定 (18)5.2沥青面层类型与材料 (18)5.3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1)5.4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 (23)5.5新建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26)5.6加铺路面设计 (29)6水泥混凝土路面 (34)6.1一般规定 (34)6.2设计指标与要求 (34)6.3结构组合设计 (35)6.4面层材料 (36)6.5路面结构计算 (38)6.6面层配筋设计 (44)6.7接缝设计 (49)6.8加铺层结构设计 (53)7砌块路面 (57)7.1一般规定 (57)7.2砌块材料技术要求 (57)7.3结构层与结构组合 (59)7.4结构层计算 (60)8其它路面 (62)8.1透水人行道 (62)8.2桥面铺装 (62)8.3隧道路面铺装 (63)9路面排水 (64)9.1一般规定 (64)9.2路面排水设计 (64)9.3.路面内部排水 (66)9.4分隔带排水 (67)9.5交叉口范围路面排水 (67)9.6桥面排水 (67)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68)附录B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 (70) 附录C 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3)附录D 水泥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5)附录E 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76)附录F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78)本规范用词说明 (81)附:条文说明 (82)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沥青路面asphalt pavement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
2.1.2容许剪应力allowable shear stress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与抗剪强度结构系数之比。
浅谈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摘要:沥青路面是在柔性基层、柔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
这种路面与砂石路面相比,其和强度稳定性都大大提高。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
关键词: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合料已知修建一条二级公路,V4区,宽9m,采用沥青路面,作弯沉计算及沥层底弯拉应力验算时,N6=664.392万次,作半刚性基层层底弯拉应力验算时,N6=559.920万次。
1.沥青路面设计的计算过程(1)土基的回弹模量的确定基本资料:该路处于V4区,双向两车道,路槽底距地下水高度1.0m+1.5m=2.5m粉质土,知此高度大于H1(1.9—2.5m)属于中湿路基。
取ωc1=1.05,ωc2=0.9所以1.05≥ ω>0.9查表得土基回弹模量E0=35.5MPa (2)轴载分析由已知得作弯沉计算及沥青层底弯拉应力验算时,Ne = 664.392万次,作半刚性基层层底弯拉应力验算时,Ne′=559.920万次。
(3)初拟结构组合和材料选取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碎石且有石灰供应,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20cm),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取20cm),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6cm),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10cm)。
(4)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查表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
(5)设计指标的确定-设计弯沉值设计弯沉按式(8-13)计算,二级公路,取AC=1.1,面层为沥青混泥土,取As=1.0,ld=600Ne-0.2AcAsAb=600×(664.392×104)-0.2×1.1×1.0×1.0=28.51(0.01mm),半刚性基层Ab=1.0.(6)设计指标的确定—容许拉应力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运用电脑软件算出实际弯沉值和最大拉应力:路面设计弯沉值(0.01mm)为28.51,路面结构的实测弯沉值(0.01mm)为28.32862,实际路面结构第1、2、3层底最大拉应力(MPa)都为0,实际路面结构第4层底最大拉应力(MPa)为. 418214,实际路面结构第5层底最大拉应力(MPa)为8.400439E-02,土基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0.01mm)为262.407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设计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弯拉应力.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3.参与本地区的经验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个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本次设计不考虑冻害)。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N= 4.35121()ki i i PC C n P =∑ (7-1)计算结果列于下表: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2年,双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年平均增长率=5.4%γ.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885.380.631587275.4%t e N N γηγ⎡⎤+-⨯⎣⎦=⎡⎤+-⨯⎣⎦=⨯=(次)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结果列于下表: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505.650.61807550()5.4%t e N N γηγ⎡⎤+-⨯⎣⎦=⎡⎤+-⨯⎣⎦=⨯=次4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1。
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基本规定 (8)3.1一般规定 (8)3.2设计要素 (8)4路基、垫层与基层 (14)4.1 路基 (14)4.2 垫层 (14)4.3 基层 (14)5沥青路面 (18)5.1一般规定 (18)5.2沥青面层类型与材料 (18)5.3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1)5.4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 (23)5.5新建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26)5.6加铺路面设计 (29)6水泥混凝土路面 (34)6.1一般规定 (34)6.2设计指标与要求 (34)6.3结构组合设计 (35)6.4面层材料 (36)6.5路面结构计算 (38)6.6面层配筋设计 (44)6.7接缝设计 (49)6.8加铺层结构设计 (53)7砌块路面 (57)7.1一般规定 (57)7.2砌块材料技术要求 (57)7.3结构层与结构组合 (59)7.4结构层计算 (60)8其它路面 (62)8.1透水人行道 (62)8.2桥面铺装 (62)8.3隧道路面铺装 (63)9路面排水 (64)9.1一般规定 (64)9.2路面排水设计 (64)9.3.路面内部排水 (66)9.4分隔带排水 (67)9.5交叉口范围路面排水 (67)9.6桥面排水 (67)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68)附录B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 (70)附录C 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3)附录D 水泥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5)附录E 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76)附录F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78)本规范用词说明 (81)附:条文说明 (82)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沥青路面asphalt pavement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
2.1.2容许剪应力allowable shear stress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与抗剪强度结构系数之比。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的土基回弹模量值吴祖德(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容提要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应综合诸多因素来确定设计的土基回弹模量值。
本文介绍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土基回弹模量城市道路0 前言我国道路路面设计方法中,路基力学性能参数都是采用的土基回弹模量,它是我国路面设计中的重要力学参数,它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其他参数的选择与结构设计的结果。
本文主要叙述对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及其变化对沥青路面路基工作区的影响分析。
1 设计土基回弹模量确定因素分析1.1 首先是根据规范要求,不能低于要求的设计值1.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注:要求路床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1.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1.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2 根据设计工程所在地区所处自然区划查表法估计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如江苏省在自然区划Ⅳ1、Ⅳ1a,摘录列于表5中:经整理后见下表:表6 江苏省不同干湿状态下的土基回弹模量值注:1)c W 为土的平均稠度值;2)过湿状态的回弹模量是推算值 (图1)。
图1 过湿状态的回弹模量是推算值1.3 由于城市道路的路床顶面的80cm 范围大部分接近于地下水位,路基土均处于过湿状态,路基土的土基回弹模量均为15MPa 左右,不能作为设计所用的土基回弹模量值,均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达到设计采用值,并结合路床土在路基工作区范围,要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一般采用翻挖回填压实,采用6%石灰土处理。
对土基进行处理时,处于过湿状态假定E 0=15MPa ,当用20~100cm6%石灰土处理时,经计算得出处理层顶面的弯沉值,再经换算成顶面的土基回弹模量值,见下表:表7 常州地区6%灰土处理地基厚度值计算表表8常州地区各种设计土基回弹模量值的6%石灰土处理厚度表按此处理方法,当路基工作区(规范要求的压实深度)为80cm时,则土基回弹模量值已经达到34MPa,已经满足于《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的要求,不应小于30MPa和不应小于20MPa的要求。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 基本规定 (8)3.1一般规定 (8)3.2设计要素 (8)4 路基、垫层与基层 (14)4.1路基 (14)4.2垫层 (14)4.3基层 (14)5 沥青路面 (18)5.1一般规定 (18)5.2 沥青面层类型与材料 (18)5.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1)5.4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 (23)5.5 新建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26)5.6 加铺路面设计 (29)6 水泥混凝土路面 (34)6.1一般规定 (34)6.2设计指标与要求 (34)6.3结构组合设计 (35)6.4 面层材料 (36)6.5路面结构计算 (38)6.6面层配筋设计 (44)6.7接缝设计 (49)6.8加铺层结构设计 (53)7 砌块路面 (57)7.1一般规定 (57)7.2 砌块材料技术要求 (57)7.3 结构层与结构组合 (59)7.4 结构层计算 (60)8 其它路面 (62)8.1透水人行道 (62)8.2 桥面铺装 (62)8.3隧道路面铺装 (63)9 路面排水 (64)9.1 一般规定 (64)9.2路面排水设计 (64)9.3.路面内部排水 (66)9.4 分隔带排水 (67)9.5 交叉口范围路面排水 (67)9.6 桥面排水 (67)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68)附录B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 (70)附录C 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3)附录D 水泥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5)附录E 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76)附录F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78)本规范用词说明 (81)附:条文说明 (82)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and 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3)3 Basic Requirement (8)3.1 General Requirement (8)3.2 Control Element (8)4 Subgrade,Bed course and Base Course (14)4.1 Subgrade (14)4.2 Bed Course (14)4.3 Base course (14)5 Asphalt Pavement (18)5.1 General Requirement (18)5.2 Asphalt Pavement Category and Material (18)5.3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Combination Design (21)5.4 New Construction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Index and Demand (23)5.5 New Construction Pavement Structure Calculation (26)5.6 Overlay Design (29)6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34)6.1General Requirement (34)6.2 Design Control Element (34)6.3 Pavement Structure Combination Design (35)6.4 Material (36)6.5 Pavement Structure Calculation (38)6.6 Pavement Reinforcement Design (45)6.7Joint Design (49)6.8 Overlay Design (53)7 Block Stone Pavement (57)7.1General Requirement (57)7.2 Block Material Performance Demand (57)7.3 Structure Combination (59)7.4 Structure Calculation (60)8 Other Pavements (62)8.1Permeable Footway (62)8.2 Bridge Pavement (62)8.3 Tunnel Pavement (63)9 Pavement Drainage (64)9.1General Requirement (64)9.2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 (64)9.3 Pavement Subsurface Drainage (66)9.4 Median Divider Drainage (67)9.5 Intersection Drainage (67)9.6 Bridge Pavement Drainage (67)Appendix A Asphalt Pavement Performance Climate Zone (68)Appendix B Asphalt Mixture grade Composition, Bituminous Surface Treatment Material Specification and Dosage (70)Appendix C Reference Value of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Parameters (73)Appendix D Reference Value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Parameters (75)Appendix E Method of Uniaxial Peneration Experiment (76)Appendix F Method of Uniaxial Compression Dynamic Mudulus Experiment (78)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81)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82)1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城镇道路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路面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路面工程安全、可靠、耐久,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沥青路面道路设计的探究【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路面设计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路面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并指出了沥青路面发展的方向,这为道路路面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设计;结构设计;设计原则;发展方向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十分迅速。
但是,随着公路的建成并投入运营,高等级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损比较严重,道路通行能力和使用性能下降,养护维修工作量和运营成本超出预期,综合起来主要有路面结构设计问题、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不严等几个方面。
本文结合实际主要从路面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一、影响路面设计的主要因素设计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路面设计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当地的地质、水文、气候、材料交通量、载重进行认真调查,应综合各种因素,选择各种路面结构、各种材料、多种配合比、不同结构层进行试验、研究、比选、必要时应铺试验路段。
影响设计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1路面结构组合不合理若结构组织不合理就会使整个路面结构既不能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又不能发挥各结构层的最大效能,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在做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时,若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设计为两层或三层式结构,其中至少必须有一层是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当各层均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时,沥青面层的下面必须设下封层。
2.2路面厚度偏薄路面太薄也是造成路面产生裂缝的直接原因。
结构层厚度应与公路等级、气候、水文、交通量及材料组成相适应,还要根据材料供应、施工工艺和造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确定。
面层厚度宜自上而下由薄到厚进行组合。
2.3路面结构整体强度不足整体强度不足也是引起沥青混凝土面层产生早期裂缝的直接原因,要保证整体强度,就必须先保证各结构层的强度。
首先,要保证路基强度。
因为路基是路面的依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是保证路面结构强度和稳定的基础条件,路基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就导致路面结构层强度不足,致使路面出现沉陷或裂缝等病害。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设计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弯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与本地区的经验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个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本次设计不考虑冻害)。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N= 4.35121()ki i i PC C n P =∑ (7-1)计算结果列于下表: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2年,双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年平均增长率=5.4%γ。
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885.380.631587275.4%t e N N γηγ⎡⎤+-⨯⎣⎦=⎡⎤+-⨯⎣⎦=⨯=(次)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结果列于下表: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505.650.61807550()5.4%t e N N γηγ⎡⎤+-⨯⎣⎦=⎡⎤+-⨯⎣⎦=⨯=次4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1. 结构组合与材料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筑路材料较丰富,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 ),基层采用二灰碎石(20cm ),基底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与分析一、引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是确保公路运行安全、平稳和舒适的重要环节。
沥青路面设计涉及到设计要求的确定、材料选择、结构参数的计算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方法与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1. 设计标准的确定在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之前,需要确定适用的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的选择应基于道路等级、设计速度、交通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因素。
常用的设计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路基和路面状况评估在进行沥青路面设计之前,需要对现有路基和路面的状况进行评估。
这涉及到路面平整度、纵横坡度、车辙深度等各项指标的测量和评定。
通过评估,可了解路基和路面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3. 材料选择在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时,需要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基层材料。
沥青混合料的选择应基于交通量、车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常用的沥青混合料有沥青混合料标准试验筛上质量百分数、仪器筛上质量百分数、黏度等指标。
沥青基层材料的选择应满足加载能力要求,并考虑合理的成本。
4. 结构参数计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参数计算主要包括沥青层厚度、基层厚度和底基层厚度等。
这些参数的计算与材料特性、交通量、设计速度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关。
根据设计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确保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5. 施工工艺确定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的选择应考虑到人工经验、设备条件和材料特性等因素。
常用的施工工艺有热拌、冷拌和半热拌等。
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分析1. 强度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强度分析是评估路面承载能力和结构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强度分析通常采用压实试验、剪切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等方法。
通过强度分析,可以确定路面的强度指标,并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对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述评摘要:本文首先对《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设计基本程序作了简单介绍;其次,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进行了述评;最后,对《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设计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设计指标;评述Code for Pavement Design of Urban Road(CJJ 169-2011)Summary on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MethodAbstract:The basic procedures of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was first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Secondly,the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specifications were commented;Finally,the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was evaluat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method was analyzed.Keywords:asphalt pavement;design method;design specifications;commentary引言沥青路面设计的任务是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设计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使之能起到承受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耐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为适应我国城镇道路路面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提高路面工程质量,根据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吸收新技术、新成果,制定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探析摘要:市政道路的建设中,沥青路面相对于水泥路面来说,路面较平整,行车较舒服,最重要的无接缝、施工周期短,因此被道路工程大量采用,本文就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设计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沥青路面结构是交通荷载承受的主体,使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营车辆能否快速、安全、舒适地运行,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进行了探讨。
1 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1)路面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
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2)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
(3)应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行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路面设计方案,应积极、慎重地加以运用。
(4)路面设计方案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为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对高等级公路应选择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方案。
(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不宜分期修建:对软土地基、填土路基,当已采取了技术措施后仍可能产生较大沉降时,可按“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方法进行设计,即按远景交通量设计路面结构与厚度,但沥青面层分两次实施。
第二期工程公开放交通1~3年后,待路基趋于稳定时再施工。
(7)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按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采用了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尚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还应进行剪应力验算。
对于多年冻土、沙漠、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区的路面结构,除按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外。
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详细设计要求11)级配碎石垫层垫层采用级配碎石,要求其液限值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1.5毫米,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5%,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压实度要求不低于97%。
施工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规定。
2)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碎石集料应有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不大于37.5毫米,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不得有其他杂物,砂石应干净。
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含量指水泥与干碎石之间的重量百分比。
施工中应控制好含水量,拌和均匀、碾压密实,并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保湿养生工作,宜采用湿砂进行养生,养生7天后方可施工面层。
压实度不低于97%,2MPa≦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规定。
级配要求表层位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5337.531.526.5199.5 4.75 2.36 1.180.60.0750.002下基层-10090-1067-945-6829-518-38—8-220-7-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7%;3)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碎石集料应有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不大于37.5毫米,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不得有其他杂物,砂石应干净。
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含量指水泥与干碎石之间的重量百分比。
施工中应控制好含水量,拌和均匀、碾压密实,并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保湿养生工作,宜采用湿砂进行养生,养生(7)天后方可施工面层。
浅析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摘要: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早期破坏现象日趋严重,采用沥青稳定柔性基层厚长寿命沥青能为解决我国高速公路的早期破坏提供新的思路。
但我国目前的以半刚性基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静态指标路面设计方法对于长寿命沥青路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开展,交通建立事业得到了迅猛开展。
但由于我国的公路建立起步晚,技术单薄,且交通量以及汽车荷载的不时增加,很多公路通常达不到设计寿命就呈现了水损坏、车辙等损坏而需求进行大范围的养护维修或重建,不只给国度带来宏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现行路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应战。
短命命沥青路面的特性是在较长的运用期内可以提供优质、稳定的运输效劳,并且维修便当。
短命命沥青路面通常采用较厚的沥青层,减少了传统的沥青层底面开裂,并防止了却构性车辙。
由于其损坏仅限于路面表层,因而只需求定期的外表铣刨、罩面修复就可以使路面在较长的运用年限内不需求大型的构造性重建。
1.短命命沥青路面的概念短命命路面并不是不断不损坏,而是指路面的损坏仅发作在路面的上层,维修时不需求进行构造性的处置,只需将表层混合料铣刨、并换成等厚度的新混合料便可,维修非常便当。
典型的短命命沥青路面构造要点如:(1)轮载下100~150mm区域是高受力区域,也是各种损坏(主要是轮辙)的发作区域;(2)面层40~75mm高质量沥青混凝土为车辆提供良好的行驶界面,应具有足够的外表结构深度,抗车辙、水稳定性好;(3)中间层100~175mm高模量抗车辙沥青混凝土起到衔接和扩散荷载的作用,应具有高模量、抗车辙特性;(4)最大拉应变产生在HMA基层底部,该区域最易发作疲倦毁坏;(5)HMA基层75~100mm高柔性抗疲倦沥青混凝土起到消弭疲倦毁坏的作用,应具备高柔性、抗疲倦、水稳定性好等特性;(6)路面根底不只为沥青面层的铺筑提供良好的界面,而且关于路面的变形、抗冻都是至关重要的。
2.短命命沥青路面毁坏形式我国公路沥青路面主要存在两个类型的毁坏,一是部分表现为车辙、坑槽和松懈,二是深层次缘由引发的毁坏,该类毁坏是即便设计合理、管理严厉、资料合格,依然是运用不到设计年限时就需大修。
略谈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技术主要是基于理论基础、参数的确定和研究以及指标设汁等环节之上。
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将路面当成是一种多层的弹性体,运用相关技术理论,对材料性质、材料土质、地基以及各个材料的特点进行研究,并且假定各个层次材料之间的接触条件属于完全连续性的弹性体接触。
其次,明确设计的指标,将弯沉值作为主要的控制指标,并且以弯拉应力作为基本的验算校核标准,以路面的整体性强度为主要的弯沉值设计标准,进一步的确定得出路面的弯沉数值。
而对于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等,还应当加强抗拉的验算,加强对底层的分析和校验。
最后,则是选定相关参数,在全面的分析了路面设计的拉应力、弯沉等技术指标的基础之上。
以多层弹性理论为基础,结合路面的实际情况,给出沥青路面没计的弯沉设置值,一般情况之下采用静态抗压的测试方式,对路面的回弹量进行测试,最后确定得出路面的抗拉强度。
但是我国现行的相关沥青路面设计方案在实践的操作当中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首先,针对弯沉值的设定,存在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弯沉值作为主要的路面设计指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车辆比例、交通量以及设计年限之内的车道累积轴次等等,最后结合路面的结构类型、公路等级等,设计得出路面的弯沉值,上述研究的形式在取值的过程当中缺乏必要的定量性分析。
其次,在沥青路面结构的选型过程当中,也存在有一定的缺陷,针对路面的选型结合缺乏定量的设计,同时由于沥青层的组合形式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沥青层的实际厚度还需要结合天气条件、季节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来加以分析,所以现行的设计方式忽视了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针对路面的基层设计厚度不够科学。
当前的设计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公路的等级和设计材料等进行分析,运用相关经验来给出实际的厚度和结构组合,所以缺乏定量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要点1、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在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中,应该集中在回弹弯沉值、拉应力、车由载、厚度等参数的确定,其中轴载是最重要的指标参数,由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没有来自于实际的数据,导致轴载参数确定上的困难。
探讨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沥青路面作为我国目前市政道路常采用的路面形式,具备了施工操作简便、路面平整度高、养护便利等优点。
但由于沥青原料有着易脆裂的特性,加上各种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的合理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沥青原料的不足之处,从沥青路面的结构、材料以及排水设计方面加以研究,探索有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整体质量的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在对市政道路工程当中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在路面的厚度及防裂缝的相关措施方面加以侧重。
(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厚度设计沥青路面的厚度决定了路面的耐磨度,安全性能等因素,因此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进行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机构的设计指标加以确定,根据实际的道路设计要求,选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2.其次,要根据市政道路整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和市政工程的实际状况,拟定路面结构的最佳组合方案,根据具体参数对结构层的强度及刚度进行设计,选定彼此相邻的结构层之间的模量比[1]。
3.第三,计算结构层的厚度,根据市政道路的等技要求,对道路设计年限内路面产生的弯沉值加以计算,参考弯沉值,计算得出市政路面所需的设计厚度。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沥青路面开裂沥青路面受沥青原料及客观环境的制约,时常出现渗漏及裂缝现象,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及使用,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就应考虑到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防范。
首先,沥青路面的应力吸收层,应该选用粘结性较强,弹性恢复较好的改性沥青,将改性沥青做成细粒状的沥青混凝土,保持厚度在25mm左右,因为沥青砼的渗水能力,空隙率较低,而变形能力又较强,防渗效果表现较好。
其次,在沥青面层下可以增设土工布粘层,土工布粘层由改性沥青、热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的基础上,布设了聚酯土工布,之后经过压路机和轮胎的碾压,从而使沥青向上浸渍,产生了防水性好,粘合度高,减裂效应优良的粘结层,增设此粘层可以起到控制车辙及反射裂缝的作用,能有效提高道路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