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会宽容第1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教案及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的内容,紧紧围绕着宽容这一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时,往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缺乏宽容他人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宽容,理解宽容的意义,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宽容的内涵,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宽容待人的美德,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宽容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宽容,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
2.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为何要宽容他人,以及宽容带来的好处。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教材中的案例展开讨论,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情感体验: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宽容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宽容的意义和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宽容。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活动园问题答案第2课学会宽容★第一框【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活动园1:感谢他们的宽容1.情景展示:①我和张南在小区里玩,张南不小心把我撞倒在台阶上。
顿时,我的膝盖磕得直流血。
晚上,张南的爸爸妈妈带着他到我家道歉。
我妈妈没有指责张南,说这只是意外,以后玩的时候小心点就行了。
②收废品的老人收废品时,不小心剐蹭到路边的汽车,车上留下一道划痕。
老人不停地自责,留在原地,等待车主。
车主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不但没有要求老人赔偿,还表示敬佩老人诚实、勇于担责的精神。
③邻居家的橘子熟了,我忍不住摘了两个,正好被邻居看到。
邻居并没有责怪我,而是提醒我摘橘子时要小心,不要被树上的刺扎伤了。
2.问题:(1)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①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
如果她不够宽容,而是指责张南,甚至和张南的爸爸妈妈争吵,就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②谢谢邻居的宽容。
如果邻居不宽容,而是责怪我,不提醒我注意安全,我的不光彩行为会曝光,甚至还有可能被树枝挂伤。
③谢谢车主的宽容。
他的宽容让老人与他之间和睦相处,让老人感到诚实为人、勇于担责的精神的可贵。
(2)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有一次,我做错了事,老师用眼晴看着我,并没有责怪我。
从老师的眼中我认识到错误。
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讨论交流1:1.出示情景:丁丁和朋友来到了一个叫“宽容城”的神奇地方。
他们听说这个城市有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①静心泉:人们遇到纷争或冲突,感到很气愤时,会去喝一杯静心泉的泉水,让自己平静下来。
②包容镜:城里还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让人们懂得人无完人,需要谅解包容他人。
③礼让亭:城里还有一座特别的亭子,只要人们去那里坐坐,就会想到只有相互礼让,生活才能和和美美。
2.问题: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人们生活的作用。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第⼀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第2课学会宽容第⼀课时教学建议本课时的教学要点是让学⽣体会宽容对⽣活的意义。
教师可以宽容的事例作为教学导⼊,帮助学⽣初步感知宽容在⽣活中的重要作⽤。
然后,帮助学⽣学习如何宽容他⼈的⽆⼼之失。
在此基础上,进⼀步引导学⽣认识到宽容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可以原谅,宽容是有限度和有原则的。
课前准备1.课前调查本班学⽣之间发⽣的⽭盾及⽭盾发⽣后种种不宽容的处理⽅式。
2.学⽣完成调查单“⽣活中的宽容”。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话题(播放歌曲《真善美的⼩世界》)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歌吗?要想拥有如此美好的世界,就需要我们⽤智慧去创造。
下⾯,请⼤家阅读⼀则⼩故事,想想故事中的⼈物拥有怎样的智慧。
(播放《六尺巷》故事视频)故事内容:从前,有⼀户姓吴的⼈家修砌院墙,侵占了邻居张家⼤约三尺宽的地⾯。
张⽼夫⼈就写信给在京当官的⼉⼦。
这位官员读了信之后,写信劝告家⼈并赋诗⼀⾸:“千⾥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何妨。
万⾥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接到信后,接受了建议,把⾃⼰家的院墙退后三尺。
吴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把院墙退后三尺。
这样⼀来,张、吴两家院墙之间就空出了六尺宽的地段,形成了⼀条街巷。
当地⼈把这条街巷称为“六尺巷”。
师:“六尺巷”是怎样形成的?⽣:张家和吴家各把⾃家院墙退后三尺,形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师:起初,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后来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从中,你看出古⼈的什么智慧?⽣:宽容。
师:《六尺巷》故事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学会宽容。
(出⽰课题:学会宽容)活动⼀七嘴⼋⾆话宽容1.初谈宽容师: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理解,你们能说说什么是宽容吗?⽣1:我认为别⼈⽆⼼犯了错,你原谅别⼈就是⼀种宽容。
⽣2:我认为严于律⼰,宽以待⼈,这也是⼀种宽容。
⽣3:我认为谦让也是⼀种宽容。
2.拆字谈宽容师:刚才,同学们谈了⾃⼰对宽容的认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 学会宽容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 学会宽容第一课时》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人际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不知道如何处理。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学会宽容他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学会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宽容的品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接受宽容,并在实践中运用宽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宽容。
2.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并分享讨论成果。
4.情景剧表演:让学生编排一个关于宽容的情景剧,展示宽容的实践过程。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宽容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宽容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宽容的含义2.宽容的重要性3.如何宽容他人4.宽容的实践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
2学会宽容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__ 课时:_______ 课型:______第一板块【新闻引思走进新课】1.新闻快报:出示新闻里的视频监控截图和新闻大意。
要求: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2.新课导入:宽容是化解怨恨、消除矛盾的良药。
走进新课:学会宽容——宽容让生活更美好3.故事导入:周总理相关走进新课:学会宽容——宽容让生活更美好第二板块【学会宽容切实践行】1.谈宽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宽容。
参考:宽容是宽大与容忍,允许不同的看法和声音存在。
宽容是一种谅解和包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宽容是种品质,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2.活动园:阅读教材第12页“活动园”的事例,交流讨论。
提问:三个故事中,妈妈、邻居、车主的共同点是什么?(宽容)你如何看待他们的做法?如果他们不那么做,会有什么结果?故事1:如果这位妈妈不够宽容,大人之间可能会吵起来,进而损害到孩子们的友谊。
故事2:如果邻居不宽容,“我”会因为被责怪而感到羞愧,被父母责备,可能还会怀恨在心。
故事3:老人的生活可能会更加拮据。
3.生活调查:你遇到过类似活动园中与宽容相关的事情吗?小组交流,完成“调查单”。
调查内容:你经历过或你知道的与宽容有关的故事?你如何看待这些事件中人物的做法?如果这些人不宽容,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4.神奇旅行:出示教材第13页上方材料,完成相应练习。
5.阅读角:阅读教材第13页“阅读角”,交流讨论。
提问:当人们的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人体机能会出现什么变化?参考:内分泌容易失调、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头晕、心绪烦乱、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疾病……点拨:健康的“维生素”——宽容豁达宽容、与人为善能使人身心健康。
6.学会宽容:观察教材第14页插图思考:在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
阅读教材第14页“活动园”内容,说说“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参考:我们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明白生活中难免产生摩擦、冲突,我们要学会宽容。
《2学会宽容》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学会宽容》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由“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拥有一颗宽容心”和“和而不同”三个框题组成,计划每个框题1个课时,共3个课时。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是《学会宽容》一课的第一课时,其核心主题是让学生体会宽容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为第二和第三课时的学习做铺垫。
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健康成长”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而编写的。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课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活动园”呈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三种宽容行为,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宽容,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从反面思考缺乏宽容带来的问题,从而认识到宽容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第二部分通过“宽容城”中的静心泉、包容镜、礼让亭三处景观,引导学生感受宽容具有让人平和、包容、礼让的作用,体会宽容对社会生活的价值。
同时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认识宽容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什么是宽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对宽容的社会意义以及宽容对个人身心健康的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升。
在校园集体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相处中,六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宽容他人无心之失的品德,但面对个体差异引发的矛盾,则缺乏正确处理的经验,往往容易引发冲突,至于宽容对个人身心健康成长意味着什么更是认识不足。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1.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宽容的概念,感受宽容具有让人平和、包容、礼让的作用。
(教学重点)2.在漫游“宽容城”中,体会宽容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活动一:观看视频演一演,感受宽容的美好首先,播放激情洋溢的《宽容是什么》诗朗诵视频短片,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自己对宽容的理解和感受,初步感知什么是宽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宽容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活动园”三个小事例,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事例,讨论事例中宽容或不宽容对方带来的不同效果,然后分AB剧上台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