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团花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5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5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剪纸与其所表达的寓意,学习剪纸的制作步骤,并能运用简单的方法制作出剪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团花、设计制作团花加深对剪纸的认识,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团花的美感与寓意,提高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形成或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剪纸并掌握团花制作的具体步骤【教学难点】设计精美的团花三、教学准备教具:彩纸、剪刀、多媒体课件学具: 彩纸、剪刀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老师上次节课安排你们这节课带剪刀、彩纸来,都带了吗你们猜猜看,这节课我们来什么什么内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主题。
环节二:直观感知1.感知剪纸①利用课件出示剪纸,并讲授剪纸的概念: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环节三:形式分析①利用课件出示“对马团花”,引导学生观察团花的形式与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马团花》剪纸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在六边形内,交错安排圆形、菱形、三角形组成一朵莲花,在六边形上,有六对相背而立的马,马昂首翘立,被刻画得雄健有力。
具有吉祥的寓意,暗含着马到成功之意。
②继续利用课件展示“菊花团花”,提出问题,这件团花作品像什么都有哪些什么小图形让学生进行抢答比赛,看谁答的最多、最全。
学生回答后,教师反馈并进行简单的说明:整个构图显现圆形的模样,通过圆环与大小不一的三角型、菱形、长方形等图像交错排列,在整体上呈现菊花的样式。
主要贴在家里的窗户上或是墙壁上,具有装饰的作用。
③同时展示“对马团花”与“菊花团花”,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件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与总结:这两件团花,大体上是规整的圆形,里面有许多对称的小图形组成,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剪纸常用的小图形都有哪些让他们在书本上找找。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团花的相关知识,如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彩纸进行创意设计和剪贴的技能。
教授学生基础的图案设计原理,如对称、色彩搭配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展示和现场示范,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和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尊重和兴趣。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内容团花的定义与历史介绍团花的概念,即一种以圆形或多边形为基础的装饰性图案。
简述团花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如在不同朝代的装饰风格。
团花的艺术特点分析团花的艺术特点,如对称性、寓意性、装饰性。
通过实例讲解团花在色彩、形状、线条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团花的制作方法演示如何使用彩纸进行团花的剪贴。
引导学生了解并尝试不同的折叠和剪裁技巧。
团花的应用领域展示团花在传统节日、婚礼、服饰等领域的应用。
鼓励学生思考团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团花的设计原理和剪贴技巧。
学生对团花文化的理解和创新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团花的精细剪贴和色彩搭配。
学生在创作中保持传统风格与现代审美的平衡。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团花的图片和视频。
彩纸、剪刀、胶水:供学生制作团花使用。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团花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团花的了解,导入新课。
新授讲解团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演示团花的制作方法,并讲解设计原理。
实践分发材料,学生按步骤尝试制作团花。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团花作品。
板书设计板书百变团花主要内容包括:团花的定义与历史团花的艺术特点团花的制作方法团花的应用领域作业设计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团花作品。
写一篇关于团花的短文,包括其文化意义和自己的创作感受。
课后反思分析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魔术导入,引出课题。
板书:_____(贴课题)二、讲授新课师生讨论总结团花概念(以圆形为主,将纸多次折叠后剪出的放射状图形叫团花。
)你在哪儿见过团花?(一)、学历史通过课件追溯团花历史。
(课件:《对猴团花》、《对马团花》)(二)、自由尝试你想不想也来试着撕或剪一个呢?(学生练习)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一同到短片中找秘诀吧。
(三)、感悟新知通过短片的观看,总结折纸、剪纸的秘诀。
除了折和剪还需要我们做什么?(设计花纹)设计什么样的花纹能使团花变得漂亮精致呢?课件学习剪纸符号语言。
课前,老师剪制了几个团花,你能找出是用什么剪纸符号设计的吗?(课件展示:蝴蝶、金鱼等团花)阶段小结:作品中,光有纹样还不够,只有将这些纹样疏密、长短、曲直、粗细灵活穿插、排列组合才能让团花更具美感。
三、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其实,团花的奥秘远不止这些,看,行家们是怎样用这些纹样来设计精美的团花的?代表了人们哪些美好的愿望呢?(课件:连年有余、喜、寿传统题材)四、艺术实践请同学们选择两种以上的纹样设计一个或两个精美的团花作品。
看谁设计的精美有创意!五、作品欣赏展示及评价小小的团花家族,他们在不同的地方装点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诉说着美好的愿望。
看同学们把这些作品都装饰到哪里了?这么多精彩的作品,1.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2. 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团花最新颖别致?老师这里也有很多同学的作品,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设计的?(部分学生作品欣赏)六、课后拓展艺术家们把团花艺术运用到了极致,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剪纸的应用)剪纸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后希望同学们勇于实践,创造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未来的剪纸艺术家也许就在我们中诞生。
加油吧!七:板书设计《百变团花》小窍门:作品展示:折纸:剪纸:经典纹样:《百变团花》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
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长知识,又需要愉快地玩耍。
《百变团花》美术课程说课稿5篇《百变团花》美术课程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今日说的内容为人美版学校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七课《百变团花》。
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教材中的图文体现了教学要围绕折法和基本形这个教学重点进行。
它简洁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给观赏者以美的感受,能给我们的生活增加很多乐趣。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同学格外宠爱美术课,对剪纸有肯定的了解。
乐于动手,简洁对自己感爱好的事物产生猛烈的探究_,并进行大胆尝试。
具有肯定的观看力量,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发觉事物的不同特征。
自我表现_很强。
也有挂念别人的愿望,但是却不懂得挂念的策略和方法。
对生活的观看、记忆有肯定的基础,但往往流于概念。
结合学校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同学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量和艺术制造力量,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争辩团花的折法和剪法,并能总结出团花的基本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观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育同学宠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爱好。
3.力量目标:在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同学感知、思考、探究及发散思维的力量以及提高同学动手力量。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四、说教法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同学引导者、挂念者、促进者,而不是学问的灌输者。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同学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同学保持高度的探究欲、尝试欲和求知欲,我接受的方法:情景创设发、演示法、观看观赏、分析比较法。
五、说学法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同学能主动乐观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我接受人性化的方法指导,通过启发教给同学听、说、看、做的学习方法,同学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开放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六、说教学过程了使同学顺当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1)观看提问、激发爱好由于爱好是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头,让同学观看后回答问题,了解团花学问和进展历史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花的制作过程和基本结构,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创作出独特的团花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 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定义和特点2. 团花的制作过程和基本结构3. 团花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 团花的欣赏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团花的制作过程和基本结构,团花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团花的创新设计和审美评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展示、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团花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团花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团花的制作过程和基本结构,示范团花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团花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团花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团花的定义和特点2. 团花的制作过程和基本结构3. 团花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 团花的欣赏和评价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个性的团花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团花的创作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学生是否掌握了团花的制作技巧和创新设计。
一、团花的创作方法1. 材料选择:在创作团花之前,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彩纸可以选择各种颜色和图案,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和美观性。
2. 设计草图:在动手制作之前,可以先在纸上画出团花的设计草图。
草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和规划作品的整体布局和细节处理。
3. 剪裁形状:根据设计草图,使用剪刀将彩纸剪裁成所需的形状。
第7课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美术二年级上册的学生,教学内容为百变团花的创作。
学生将通过观察、想象、创作,运用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彩纸,制作出独特的团花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花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技能。
教学难点:1. 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1. 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彩纸。
2. 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
3. 示范作品和学生作品展示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团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团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讲解:向学生讲解团花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让他们明白如何运用彩纸进行创作。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制作团花,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运用彩纸进行团花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板书设计:1. 第7课百变团花2. 教学目标:了解团花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技能。
3. 教学难点: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4. 教学内容:观察、想象、创作,运用彩纸制作团花。
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示范、练习、展示、总结。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团花制作方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团花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团花的制作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们也掌握了一些团花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将彩纸剪出合适的形状等。
《百变团花》教材分析和相关资料(一)教材版面分析教材中展示的《对马团花》和《榴开百子》是供学生欣赏的团花艺术作品。
除此之外,教材中还介绍了团花的折剪步骤和常用的剪、镂、点、纹。
学生团花作品、示范作品装点了教材大部分的版面。
教材版面的设计为学生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做了很好铺垫。
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尝试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团花设计、制作的奥妙,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资料库团花,也叫顶棚花。
它依据一个中心点,上下左右是相同的纹样,属于“均齐形”图案。
圆形图案在人们的心目中,象征完整美满、吉祥如意。
成语中的“合家团圆”、“破镜重圆”、“花好月圆”等都是对圆做出的比喻。
所以,用圆形绘制出来的图案,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而历久不衰。
1.团花剪纸探源团花剪纸在我国源远流长,处处可见。
据有关资料报道,1959年在我国新疆高昌地区出土了《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的图案,据考证,这两幅团花的制作年代,最迟不晚于公元451年—公元551年间。
可喜的是,1965年至1969年间,在高昌故址区内又出土了一些“几何纹团花”,这就更进一步地证实,早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这些较为复杂的团花剪纸作品,就被应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如今,这些已成为文物的团花剪纸,使我们得以目睹我国早期剪纸艺术的风采。
从古至今,富丽堂皇的宫殿、威武森严的庙宇、流红溢彩的洞房、欢乐喜庆的寿宴,以及庄重肃穆的灵堂,都用团花图案做装饰。
各种场合的团花剪纸都独树一帜,给人以古朴、典雅、细腻、奔放的感受,使人们在欣赏剪纸艺术的同时,又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2.团花剪纸的组织形式团花剪纸的最大特点是均齐和对称,形式是上下均齐、左右均齐和多面均齐,另外还有绝对均齐、相对均齐和交叉均齐等多种。
它讲究统一性、规律性,能够产生出整齐、安祥、平稳和庄重的效果,给人以静的感觉。
团花剪纸的另一特点是平衡。
平衡图案有优美、多变的长处。
《百变团花》教学反思《百变团花》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有着制作简便和便于学生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小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生通过剪团花,探究折叠中的小窍门和巧妙的花纹设计能剪出奇妙的图案来,从而对学习美术保持一定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能体会到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大胆创造美的水平。
下面就本课教学实行剖析:一、教学中的能够保留的:1、在设计理念上,我注重了美术课的艺术性,又增加了课的文化内涵。
在课中让学生欣赏团花,理解我国剪纸历史,使学生不但看到团花的艺术美,而且对我国民间艺术深刻的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
2、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如何在课堂中将知识和水平实行有机地整合"这个问题而展开。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通过学生折叠打开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三角形小卡片的折叠方法。
教师在一微课视频的方式告诉学生你学感知到的折叠方法是对的,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在学习剪纹样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先理解纹样、在团花中找纹样,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纹样的设计小技巧。
他们乐与探究,敢于创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水平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升华,解决重、难点。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用信息技术手段监测学生练习完成情况。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学习剪纸语言,理解剪纸艺术,提升艺术感知水平。
展示,其他同学评价的方式,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投票选出你喜欢的作品。
学生在观察投票的过程中也是他在学习的过程,当学生看到本小组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学生心里有一种自豪感,异常兴奋。
这样展示作品,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扬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值得注意的问题:1、制作这个环节还有待研究,给学生提供钻研的时间不够。
有些制作环节,老师讲解不清楚,有些学生无从下手。
在具体制作中,老师要是事先让学生在折好的纸上画上图形,沿图形剪,剪出的效果可能更好。
百变团花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班级:四年级编写人:冯莉时间:10月20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掌握团花的折、剪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外形的剪法和纹样的设计。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双面胶、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观察法、比较法、问答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手里有一张彩纸,怎样把它变成美丽的剪纸团花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百变团花》板书课题。
二、了解剪纸文化。
1.剪纸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悠久历史。
2.欣赏“对猴”、“对马”团花。
3.欣赏“连年有余”、“梅开五福”,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代表人们的美好祝愿,装饰在各种地方,美化环境,美化生活。
三团花的制作。
1.教师出示一个剪纸团花,提问:“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根据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团花?(先折后剪)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4.展开看一下,折痕是否呈“米”字,不是呈“米”字的,请其它同学帮忙找一下原因,纠正。
5 学生观察团花的外形,呈什么形状?(圆形、方形)
很多其它形状的花纹都是在方形和圆形间变化。
(1)动脑筋:怎样把方形的纸剪成方圆形?
(2)请学生示范。
(3)想一想:怎样把方形的纸剪成圆形?
(4)教师示范。
四、纹样的设计。
1.外形剪好了,我们来看里面的花纹。
(1)看图片,这个团花可分为几层?(二层)
(2)学生找一找,这两个花纹可分为几层?
2.民间艺人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一些经典的花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本第1 2页。
每个花纹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3.你还能设计出什么花纹?
4.教师示范折剪一个团花,穿插各种花纹,展开,真美!
找一找,老师用了哪些经典花纹?自己设计了哪些花纹?
5.为什么觉得它很美?(设计的花纹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穿插在一起)找一找,老师用了哪些经典花纹?自己设计了哪些花纹?
五、作业:剪一个团花纹样。
1.你打算剪一个什么样的团花?
(1)外形是什么样的?
(2)花纹是什么样的?
2.学生用折剪的方法制作。
3 教师巡回辅导。
六、团花可装饰在什么地方?
把剪好的团花装饰在教室里合适的地方。
七、课后拓展。
1.教室里装饰了这么多的团花,你有什么感觉?
2.课后,让我们把剪的团花运用到生活中去,美化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