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8.26 MB
- 文档页数:81
几种常用中药饮片煎煮前后性状鉴别与探究物加水继续煎煮20 min;每次煎煮过程适当搅拌1~2次。
煎煮完成后滤出饮片,置于干燥通风处72 h。
(二)鉴别方法由本中心药房的药师对三份处理好的饮片的性状进行观察鉴别,观察内容包括大小、质地、形状、色泽、气味、断面特征,观察方法包括看、摸、闻、尝。
四、结果所有药物经过未处理、单煎晾晒、共煎晾晒处理后,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如下。
(一)西洋参未处理饮片的形状为圆形或近圆形不规则薄片,直径为1~2.5 cm,呈白色或浅黄色,有特殊气味,气味较淡,味甘且微苦,质地为显粉性,断面呈黄棕色,有明显形成层环。
单煎晾晒后饮片的形状为不规则圆形,但微卷缩,直径为0.8~2 cm,呈黄色,气味淡、无味,色,腹部呈棕黄色,气味腥,味咸,质地柔韧。
单煎晾晒后的虫体部分断裂或分散,整体呈棕黄色,气微、味淡,质地变脆易碎。
共煎晾晒后的性状相比单煎晾晒后饮片无明显变化。
五、讨论中药饮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目前有部分不法商家将煎煮过的药物重新晾晒后作为新鲜药物出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对于中药饮片的鉴别和质量检验,主要依靠检验人员对药物性状进行观察、触摸、鼻闻、口尝等方法来进行,对检验人员的鉴定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虽然当前一些先进技术能够对药物成分进行分析,但往往检测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实用性不强。
(下转第97页)95院患者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MRSA的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由于细菌耐药率日渐增网尿液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07): .[3]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化,能够作为临床鉴别药物的重要依据。
在本次研究中,太子参与西洋参两种植物类中药饮片在经过煎煮后出现了明显的形状变化,气味、颜色、质地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中药饮片的四大鉴别方法
1、眼看要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不同的中药饮片其外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如表皮、颜色、大小薄厚、形状、粗细、断面等。
从表皮看,赤芍是粉皮、糟渣、菊花芯。
从颜色看,金银花表面是金黄色,内部是银白色。
从大小薄厚看,当归头比当归片大。
从断面看,未经过炮制的杜仲折断有白色银丝;甘草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2、鼻闻可以检验饮片的质量,因为气味与质量和炮制方法关系密切。
香加皮,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鱼腥草则有股鱼腥味。
同时,闻气味还可以通过折断、破碎、揉搓饮片进行,这样气味更浓,更容易识别真假。
3、手摸可以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实泡、脆韧、粘性等,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
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浮水青黛,落水沉香,通草松软,山药片粉性足而光滑等。
4、口尝可取少量饮片入口,先用舌尖舔舐,必要时在口中品尝饮片的酸、苦、辛、甘、咸、麻、涩、淡、滑、凉、腻等,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黄芭的甜等。
看独活表面,与当归容易混淆,但用口尝,当归有甜味,独活有辣味,一下子就分辨出来。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一)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
它简便易行,无论场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伪品的三种来源: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的掺伪(杂)品。
仿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
劣品或其他品种充伪(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一、各药1、金银花掺杂品:一种是将玉米面及细沙拌入,鉴别时用手握之松开后,可见手上有黏附细粉状物,捻之有顶手感;若取少许用水浸泡,水液混浊且有沉淀物,加稀碘液显蓝色反应。
另一种掺杂品是将红糖或食盐水拌入金银花中以增加重量,鉴别时用手握之较湿润粘手,口试有甜味或咸味。
2、红花掺杂品通常有四种:其一:掺入一些极细的泥沙、糖粉或面粉,用手握之松开后,手上留有少量花粉及一层灰黄色细粉样物,捻之有粗糙感。
其二:将染色的丝线或染色的纸浆切成细丝状或丝线,拌入红糖掺入红花中,鉴别时可取少许红花放入水中搅拌,纸浆丝即破碎。
其三:将菊花的舌状花染色冒充,仔细观察可见舌状花花瓣,用水浸泡红色即退,水液被染成红色。
其四:红花掺假加重--用清油(菜籽油、芥籽油)混合重金属粉、色素到红花中,目的是增加重量。
鉴别方法如下:(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味。
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臭腐败味。
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不粘附泥沙杂质。
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红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
取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灰白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3)水试:取正品红花4g于烧杯中,加60摄氏度热水150ml,搅拌,水染成金黄色。
而掺假红花水染成橙黄或色加深,搅拌有较多灰白色沉淀入杯底,液面可见油沫。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1.外观鉴别外观鉴别是通过观察中药饮片的颜色和形状等特点,进一步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一般来说,中药饮片的颜色应当统一,不应有变色、发霉等现象。
形状应规整,不应有碎末、杂质等。
2.嗅觉鉴别嗅觉鉴别是通过闻气味来判断中药饮片的品质。
一般来说,中药饮片应具有其独特的气味,如果气味过浓或有刺激性,可能是有害成分过多或受污染。
而气味弱或无气味可能是因为饮片质量较差。
3.质地鉴别质地鉴别是通过观察中药饮片的硬度、质地等特点,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中药饮片应有一定的韧性,不应过于脆弱,否则可能是因为饮片变质或掺杂非药材。
4.叶片鉴别叶片鉴别是对中药饮片的叶片进行形态学、组织学和化学鉴别。
通过观察叶片的形态特征、叶表皮细胞的形态、叶肉细胞的特点等,可以辨别不同中药饮片的真伪和品种。
5.理化性质鉴别理化性质鉴别是指通过检测中药饮片的溶解度、比重、灰分含量等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判定其品质。
例如,中药饮片的溶解度应符合相应的标准,灰分含量应在合理范围内。
6.显微鉴别显微鉴别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饮片的微观结构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比较中药饮片的细胞内外形态、细胞壁特点、含量等,可以鉴别不同中药饮片的真伪和品种。
7.薄层鉴别薄层鉴别是通过将中药饮片制成薄层片,然后用相应的试剂进行比色和显色反应,以判断其化学成分的特点和含量。
通过比较样品和对照品的显色结果,可以初步判定中药饮片的真伪和质量。
总之,中药饮片性状鉴别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需要依据相关的中药药典、规范和技术要求,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目录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 (3)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3)1、形状 (3)2、表面 (4)3、质地 (5)4、折断面 (6)5、气味 (6)6、水试 (7)7、火试 (7)三、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7)1、巴戟天 (8)2、大黄 (9)3、三棱 (10)4、川芎 (11)5、川贝母 (12)6、人参 (13)7、西洋参 (14)8、白头翁 (15)9、射干 (16)10、三七 (16)11、莪术 (17)12、龙胆 (18)13、天麻 (19)14、牛膝 (21)15、川牛膝 (22)16、西红花 (23)17、白附子(禹白附) (23)18、重楼 (24)19、拳参 (25)20、金荞麦 (25)21、黄芪 (26)22、红芪 (27)23、当归 (27)24、独活 (28)25、柴胡 (29)26、防风 (30)27、延胡索 (31)28、夏天无 (31)29、茜草 (32)30、首乌藤 (33)31、苏木 (34)32、降香 (34)33、厚朴 (35)34、合欢皮 (36)35、秦皮 (37)36、大青叶 (37)37、金钱草(处方名) (40)38、白花蛇舌草 (42)39、冬虫夏草 (43)40、金钱白花蛇 (44)中药饮片性状鉴别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近似,不易区分,容易发生混淆,另外还经常出现假冒掺伪现象,给饮片的鉴别增加了难度,例如用纸丝染色充西红花,用紫苏子充菟丝子,月季花当玫瑰花使用,苏木当降香使用等,所以鉴别中药饮片的品种真伪、优劣,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是执业中药师的基本功,有必要提高执业中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