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控制线路
- 格式:docx
- 大小:10.25 KB
- 文档页数:5
老电工教新人学员,快速学会三地控制的启动停止点动,电路图原理这个电路在工作中也是经常会看到在使用,建筑工地可能使用会很多,小编以前在地铁站做电工时,在基坑中开挖时有些地方会冒水,然后有时天气不好雨水又多,水就会聚集很深,就得要用水泵来抽水,但基坑20多米深,光为抽水爬下去按个开关,这样电工再加上做别的事情,光跑腿一天都要累趴,所以这个电路就很好的解决点这个问题。
看主电路图还是一样简单,所以就不多做讲解,使用到有元件有QF:空气开关2个KM:接触器FR:热继电器SB:按钮开关9个HL:指示灯2个现在就开始拆解2次回路,请看小编在图上做的注解,看图的原则是从左往右,先看上面这条大的支路,就会发现是串了3个停止按钮,这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电机在行动时,不管1,2,3号位置都可以停止,我们想到有停止就会有启动,我们还得在3个地方都要加上一个启动的按钮。
图中看到就分出来了3个常开按钮,条支路并KM线圈到热继电器,但是我们发现如果不加接触器的辅助常开的话,按钮松开时复位,按钮的位置就会断电,电机停止,这只能起到点动,不能长运行,所以我们还得再并一条支路,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这样电机就可以长运行。
有时别的原因,电机只需要短时间运行,所以我们可以在电箱里再加上一个点动,图的要求是3个地方,那我们就得在每个地方各做一个点动按钮SB,在接线时会想到,接触器通电时,它的辅助触点也是会跟着一起动作,长运行时有加了接触器KM辅助常开这条支路,所以在点动运行时,就得让这条支路的电断开。
那我们就要用到复合按钮SB7, SB8,SB9复合常闭来控制这条线路。
当SB7按下时,电是直接从SB7这条支路通过,它的复合常闭就断开,KM辅助常开不能电,点动完成。
最下面这两条支路看着就很简单了,KM常闭,它的指示灯亮显示电机停止,下面这个就相反。
这个图就拆解到这。
有看到小编的拆解电路,认为拆解得有理,请点下关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同时也可以发表你的观点,让我们做电工的朋友共同进步。
电念头两地控制电路原理图之吉白夕凡创作
为了把持方便, 一台设备有几个把持盘或按钮站, 各处都可以进行把持控制.要实现多地址控制则在控制线路中将启动按钮并联使用, 而将停止按钮串连使用.
上图是以两地址控制为例分析电念头多地址控制线路.两地启动按钮SB12、SB22并联, 两地停止按钮SB11、SB21串连.
把持过程如下:
一、电念头起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启动按钮SB12或SB22(以把持方便为原则)交流接触器KM线圈通电吸合, 主触头闭合, 电念头运行.同时KM辅助常开触点自锁.
二、电念头停止;
1、按下停止按钮SB11或SB21(以方便把持为原则)接触器KM 线圈失电, KM的触点全部释放, 电念头停止.
三、电念头的过载呵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电念头两地控制接线示意图。
习题一、6.1 多地控制线路的特点是:起动按钮应并联在一起,停止按钮应串联在一起。
6.2 热继电器是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电器;熔断器是用于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的电器。
6.3 某一控制电路,只有在按下按钮时,电动机才能起动运转,松开按钮时,电动机立即停止运转,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点动控制。
6.4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6.5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通过交流接触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6.1 接触器的常态是指( A )。
A.线圈未通电情况B.线圈带电情况C.触头断开时D.触头动作6.2 由接触器、按钮等构成的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回路中,如漏接自锁环节,其后果是( B )。
A.电动机无法启动B.电动机只能点动C.电动机启动正常,但无法停机D.电机无法停止6.3 接触器的文字符号是( A )。
A.KM B.KS C.KT D.KA6.4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 B )。
A.防止电源电压降低烧坏电动机B.防止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C.实现短路保护6.5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是指在此电流下( C )。
A.立即烧断B.过一段时间烧断C.永不烧断6.6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的功能是实现( B )。
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C.零压保护6.7 在图6.1控制电路中若按动SB1,则( D )。
A.接触器KM2通电动作后KM1跟着动作B.只有接触器KM1通电动作C.只有接触器KM2通电动作D.接触器KM1通电动作后KM2跟着动作1图6.1 选择题6.7电路6.8 在图6.2所示控制电路中,KM1控制辅电动机M1,KM2控制主电动机M2,两个电动机已起动运行,停车操作顺序必须是( B )。
A.先按SB3停M1,再按SB4停M2B.先按SB4停M2,再按SB3停M1C.操作顺序无限定图6.2 选择题6.8、6.9电路6.9 在图6.2所示的控制电路中,SB是按钮,KM是接触器,KM1控制电动机M1,KM2控制电动机M2,若要起动M2,必须( C )。
实训一、多地点控制一、实训目的1、了解多地点控制的工作原理。
2、理解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到PLC控制的过渡。
2、掌握梯形图的编程方法和指令程序的编法。
3、掌握编程器的基本操作以及编程器的输入、检查、修改和运行操作。
二、实训器材1、亚龙PLC 主机单元一台。
2、亚龙PLC 多地点控制单元一台。
3、计算机或编程器一台。
4、安全连线若干条。
5、PLC 串口通讯线一条。
三、工作原理多地点的工作方式:实现电机的启保停控制,实现甲乙丙三地控制。
指示当前的运行的启动点(增加启动点的指示)四、I/O 分配表表2-1 多地点自动控制的I/O 分配表五、I/O 接线图2-1 多地点控制的I/O 接线六、实训步骤1、先将 PLC 主机上的电源开关拨到关状态,严格按图2-2 所示接线,注意 12V 和 24V 电源的正负不要短接,电路不要短路,否则会损坏 PLC 触点。
2、将电源线插进 PLC 主机表面的电源孔中,再将另一端插到 220V 电源插板。
3、将 PLC 主机上的电源开关拨到开状态,并且必须将 PLC 串口置于 STOP 状态,然后通过计算机或编程器将程序下载到 PLC 中,下载完后,再将 PLC 串口置于 RUN 状态。
4、接通 2.5、2.6、2.7(2.4 不接通),否则无法正确运行演示程序。
5、按下列步骤进行实训操作:按下三地启动按钮,KM1指示灯点亮;按下三地停止按钮,KM1指示灯点灭。
七、实物接线图图2-2 所示多地点控制接线图。
八、思考题拓展训练:如何实现本地启动,只能本地停止。
24V12VFU1M 2M甲地启动接触器KM1I0.0Q0.01LCPU 226 CN甲地停止甲地指示I0.1Q0.1乙地启动乙地指示I0.2Q0.2乙地停止 丙地指示I0.3Q0.3丙地启动I0.4丙地停止I0.5YL-PC多地点控制PC主机面板丙启动乙启动甲启动电机乙指示1L Q0.0 Q0.1 Q0.2 Q0.3 2L丙停止乙停止甲停止甲指示丙指示+24V 0V M L+ 1M COM 2M COM - 12V +I0.0 I0.1 I0.2 I0.3 I0.4 I0.5图2-2 多地点控制接线图。
X62W型万能铣床上要求主轴电动机启动后,进给电动机才能启动;M7120型平面磨床则要求当砂轮电动机启动后,冷却泵电动机才能启动。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时需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或停止,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
像这种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必须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控制方式,叫做电动机的顺序控制。
一、顺序控制线路110图1-67 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的电路图1.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如图1-67所示是主电路实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
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M2的主电路接在KM(或KM1)主触头的下面。
在图1-67a所示控制线路中,电动机M2是通过接插器X接在接触器KM主触头的下面,因此,只有当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1启动运转后,电动机M2才可能接通电源运转。
M7120型平面磨床的砂轮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就采用了这种顺序控制线路。
在图1-67b所示控制线路中,电动机M1和M2分别通过接触器KM1和KM2来控制,接触器KM2的主触头接在接触器KM1主触头的下面,这样就保证了当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1启动运转后,电动机M2才可能接通电源运转。
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合上电源开关QS。
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按下SB1 KM1线圈得电 KM1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1启动连续运转KM2再按下SB2 KM2 KM2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2启动连续运转M1、M2同时停转:按下SB3 控制电路失电 KM1、KM2主触头分断 M1、M2同时停转111想一想:能否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试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形式的控制线路?几种在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如图1-68所示。
图1-68a所示控制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M2的控制电路先与接触器KM1的线圈并接后再与KM1的自锁触头串接,这样就保证了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的顺序控制要求。
线路的工作原理与图1-67b所示线路的工作原理相同。
电动机三种最基本(单控、两地控制、点动控制)接线1 、单控:1.1 控制原理图:1、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起停控制的主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 1.1(a)所示。
2、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起停控制的控制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1.1(b)所示。
QS1 FU KM FR L NFRM(a)主回路原理图(b)控制回路原理图图1.1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电路参考原理图1.2 工作原理:1、继电-接触控制在各类生产机械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凡是需要进行前后、上下、左右、进退等运动的生产机械,均采用传统的典型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
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主要设备是交流接触器,其主要构造为:(1)电磁系统-铁心、吸引线圈和短路环。
(2)触头系统-主触头和辅助触头,还可按吸引线圈得电前后触头的动作状态,分动合(常开)、动断(常闭)两类。
(3)消弧系统-在切断大电流的触头上装有灭弧罩,以迅速切断电弧。
(4)接线端子,反作用弹簧。
2、在控制回路中常采用接触器的辅助触头来实现自锁和互锁控制,要求接触器线圈得电后能自动保持动作后的状态,这就是自锁,通常用接触器自身的动合触头与起动按钮并联来实现,以达到电动机的长期运行,这一动合触头称为“自锁触头”,使两个电器不能同时得电动作的控制,称为互锁控制,如为了避免正反转两个接触器同时得电而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必须增设互锁控制环节。
为操作的方便,也为防止因接触器主触头长期大电流的烧蚀而偶发触头粘连后造成三相电源的短路事故,通常在具有正反转控制的线路中采用既有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头的电气互锁,又有复合按钮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控制环节。
3、控制按钮通常用以短时通、断小电流的控制回路,以实现近、远距离控制电动机等执行部件的起、停或正、反转控制。
按钮是专供人工操作使用。
对于复合按钮,其触点的动作规律是:当按下时,其动断触头先断,动合触头后合;当松手时,则动合触头先断,动断触头后合。
4、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保护。
多地控制的逻辑1. 引言多地控制是指一个系统、设备或软件被多个地方或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
这种逻辑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比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交通管理等。
本文将详细讨论多地控制的逻辑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技术实现。
2. 多地控制的逻辑原理多地控制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网络连接将不同的控制终端与被控制对象进行关联。
当有多个控制终端同时对被控制对象发出指令时,这些指令会通过网络传输到被控制对象,被控制对象会根据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实时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保证指令的实时性,即控制指令能够及时传输到被控制对象,并且被控制对象能够实时响应。
这样可以保证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安全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保证控制指令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未授权访问。
可以通过加密通信、身份验证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并发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能够处理多个控制终端同时对被控制对象发出的指令,并且保证指令的顺序性和正确性。
•可靠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尽量避免单点故障和系统崩溃的情况发生。
3. 多地控制的应用场景多地控制的逻辑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场景,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不同的设备或机器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多地控制的逻辑可以实现对多个设备同时进行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在一条流水线上,可以同时对多个机器进行控制和监测,实时调整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
3.2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多地控制可以实现对家中各种设备的集中控制。
比如,通过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同时控制家中的照明、空调、窗帘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管理。
3.3 交通管理在交通管理中,多地控制的逻辑可以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城市交通流量监测等场景。
通过将不同的交通信号灯连接到一个中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来控制信号灯的变化,实现交通流量优化。
分析多地控制的动作原理多地控制是指在一个中央控制系统下,通过网络互联的方式实现对多个地点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在工业自动化、物流管理、能源管理等领域中,多地控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从动作原理角度对多地控制进行分析。
动作原理是指多地控制系统中的信号传递和命令执行的基本原理。
多地控制系统通常由一个中央控制器、多个远程分控站和各种执行器组成。
中央控制器通过网络互联的方式与各个远程分控站进行通信,并下达控制命令。
远程分控站则将中央控制器的命令转换为具体的操作信号,并通过执行器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多地控制系统中,动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传递和命令执行两个过程。
首先是信号传递过程。
中央控制器将控制命令发送给远程分控站,通过网络传输到达目标地点。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远程分控站接收到中央控制器的命令后,对命令进行解析和处理,并转换为适合执行器识别的信号,通过本地通信线路传输到执行器。
其次是命令执行过程。
在远程分控站接收到中央控制器的命令并解析后,会将命令转换为执行器能够执行的操作信号。
执行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例如控制电机启动、阀门开启等。
执行器的动作可能会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反馈,将执行结果传回给远程分控站。
远程分控站将反馈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状态判断,调整控制策略和下达新的控制命令。
在实际应用中,多地控制系统的动作原理还涉及到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对于一些需要实时响应的控制任务,例如工业控制系统中的设备监控和故障诊断,多地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较低的延迟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控制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外,多地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容错和恢复能力,以应对网络故障、通信中断等异常情况。
同时,多地控制系统还应支持系统的扩展,能够方便地增加、删除或更换控制节点和执行器,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应用场景。
多灯多控开关线路接法多灯多控开关线路接法是指在一个房间或区域内,有多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灯具的开关。
这种电路设计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不同区域的灯光进行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在实际操作中,多灯多控开关线路接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下面将介绍其中两种常见的方法:星型和环型。
1. 星型接法星型接法是指将所有的灯具连接到一个中心点上,然后每个开关都与这个中心点相连。
这种接法最常见于较小的房间或区域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1 首先确定需要控制的灯具数量和位置,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中心点上。
可以使用插头、终端盒或者直接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1.2 在每个需要安装开关的位置打孔,并安装相应数量的单控开关。
1.3 将每个单控开关与中心点连接。
通常情况下,使用两根电缆分别从中心点引出到每个单控开关处,并进行连接。
1.4 连接完毕后进行测试,确保所有灯具都能够正常地被打开和关闭。
2. 环型接法环型接法是指将所有的灯具连接成一个环形,然后每个开关都与这个环相连。
这种接法适用于较大的房间或区域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2.1 首先确定需要控制的灯具数量和位置,并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环形。
同样可以使用插头、终端盒或者直接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2.2 在每个需要安装开关的位置打孔,并安装相应数量的单控开关。
2.3 将每个单控开关与环形连接。
通常情况下,使用两根电缆分别从开关处引出到环形上,并进行连接。
2.4 连接完毕后进行测试,确保所有灯具都能够正常地被打开和关闭。
总结:以上是多灯多控开关线路接法的两种常见方法:星型和环型。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安全问题。
此外,在进行电路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负载平衡、线路阻抗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稳定可靠。
一、实习目的本次多地点控制线路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多地点控制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提高学生对电气控制线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学院电气工程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多地点控制线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基本组成:多地点控制线路主要由控制开关、指示灯、连接导线、电源等组成。
(2)工作原理:多地点控制线路可以实现一个控制点对多个被控点进行控制,即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设备或区域的电源通断。
2. 多地点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1)确定控制点和被控点: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控制点和被控点的位置。
(2)绘制电路图:根据控制点和被控点的位置,绘制多地点控制线路的电路图。
(3)选择元器件: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控制开关、指示灯、连接导线等元器件。
(4)安装元器件:按照电路图的要求,将元器件安装在安装板上。
(5)连接导线:将元器件之间的导线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6)通电测试:接通电源,对多地点控制线路进行通电测试,检查线路是否正常工作。
3. 多地点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1)观察现象:根据实际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2)检查元器件:检查元器件是否损坏,如损坏则更换。
(3)检查导线连接:检查导线连接是否正确,如有松动或接触不良,则重新连接。
(4)检查电路图:对照电路图检查线路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则进行修正。
五、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多地点控制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控制点和被控点,绘制电路图,选择元器件,安装元器件和连接导线。
3. 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遇到问题时,与同学们互相讨论、共同解决,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排除多地点控制线路的故障,提高了自己的故障排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