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宋庆龄简介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宋庆龄的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宋庆龄大家肯定都知道,她是孙中山的老婆,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女性。
宋庆龄简介她的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不仅对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夫人贡献,还致力于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
可以说是为祖国的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鞠躬尽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随ak军事网XX一起去看看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呢?宋庆龄的故事宋庆龄简介宋庆龄在1893年1月27日的时候出生在上海,她的家境十分优越,她的父亲是她的启蒙老师。
在少年的时候宋庆龄便到美国接受教育,即便身在国外但是她也始终关心着国事,她总是看父亲给他寄来的资料,在辛亥革命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推翻后她对祖国的富强和独立充满着渴望。
所以学成之后她便回到了祖国,成了孙中山的助手,和他一起完成革命事业,后来宋庆龄不顾家人阻挠嫁给了孙中山,开始了跟着丈夫捍卫共和制度的生活。
后来孙中山去世了,但是宋庆龄为祖国奋斗的脚步并没有终止,她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始终与中国的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事业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她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
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宋庆龄发生过很多的故事,她是一个上进的女性,爱好颇多,比如她喜欢养鸽子。
除了喜欢鸽子外,宋庆龄养鸽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中山喜欢鸽子,因为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宋庆龄简介她每天亲自给鸽子喂吃的,为了和鸽子交流她还学会了鸽子的叫声,每当她一叫鸽子便全部都飞回来了。
除了养鸽子,宋庆龄还很喜欢绘画画,她喜欢画花和小动物,除此之外她还喜欢音乐,尤其是弹钢琴。
弹钢琴的爱好一直延续到宋庆龄的晚年,她八十多岁的时候每当空下来便会弹钢琴,作为休息。
宋庆龄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爱好,这个爱好就是读书,因为对知识存在着渴求,她的家里到处都放着书,这个爱好反映出宋庆龄广泛的爱好和知识面。
除了爱看书这一优点外,宋庆龄生活简朴也值得后人学习,她生前把自己稿费捐给需要的人,除了稿费她还捐房子和汽车,自己生活在一个坏境不好的地方。
宋庆龄简要评述宋庆龄被誉为我们的国母,国家的瑰宝,民族的精英,时代的英雄,人民的儿女。
我想在这里对于她过多的赞美之辞可以省略,简要的阐述下我对宋庆龄这位革命的志士的一些简介。
一、情感上的宋美女根据一些史料,宋庆龄出生于一个生活方式相当欧化的传教士家庭,家中三姐妹三兄弟,并且在美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童年时期就有幸摆脱了当时青年难以摆脱的封建思想的禁锢而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光照。
这样一个家境富裕、文化素养超群,衣食无忧的富家小姐却也饱受了爱情的考验。
家庭的阻拦没有成为她的阻碍,年龄的差距也没有阻止她的脚步,毅然决然的同志同道合也是她少时就崇拜的偶像孙中山结成连理。
在感情上,不得不说,宋美女是个开放,为追求自己真爱而愿付出一切的时代真女性。
爱情上,她是独立的,至今也不会有多少人有勇气选择自己的爱情,但是在那个年代,她面对了,这值得我们钦佩。
并且在往后的经历中,她用行动表明了对于孙中山至死不渝的爱。
(史料: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在这次叛乱中,宋庆龄完全抵抗,却也因极度紧张和疲劳,在逃难中小产,此后在无生育)。
二、革命上的宋斗士只有民族革命运动兴起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才为中国妇女施展自己的才智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宋庆龄就是在中国旧民族主义革命中受到陶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特殊身份作出了独特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建树了光辉业绩的杰出历史人物。
她承担了她所生活的时代提出了一些重大历史任务。
(1)促成、坚持和发展了孙山的革命三民主义;(2)促成第一、第二次国共合作,呼吁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3)在救济福利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宋庆龄生前说过:“假如一切事情要再重复一次的话,我还是愿意同样地生活。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宋庆龄鞠躬尽瘁,奋斗不息,“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她给我的最大启示,其奋斗如此、其激情如此,对于这样一位标志性的时代女性,我想她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她的高风亮节、她的睿智勇敢、她的不屈不饶是在我读完《宋庆龄传》给我最大的感受,革命尚的宋斗士不愧为这一称号。
有几番风雨晴天同一个中华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主题歌原版伴奏独立坚韧的品格学习宋庆龄求生存、求进步、求发展、爱祖国的崇尚理想为主抒发、表达对宋庆龄敬仰赞美之情主题围绕对宋庆龄为公为民为爱奋斗一生的高尚品德。
“让我们做一个大写的人吧”,而诚实和守信就好象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支撑起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则。
生平简介宋庆龄,1893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今海南)文昌县,曾留学美国。
1913年大学毕业后,担任孙中山的秘书,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而结婚。
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危急关头坚持让孙中山先行撤离,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
1949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1981年5月,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20年,宋庆龄在上海留影。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曾形容她:“好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永远使人鼓舞,永远使人感到她的存在。
”她也是一名坚强的战士。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她外表看来是一朵柔美的花,内心里则是一头无畏的狮子。
”中国共产党人则赞誉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之瑰宝”。
1925年,孙中山丧礼期间的宋庆龄。
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战友、学生和伴侣——宋庆龄,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一位伟大的女性。
她始终高擎孙中山革命旗帜,团结不同阶层及不同意识形态的爱国进步人士和群体,为民主革命、和平统一、振兴中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宋庆龄小时侯,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宋庆龄资料篇一:宋庆龄资料宋庆龄资料宋庆龄(1893~1981年)又名宋庆琳。
原籍广东文昌,出生于上海。
著名革命家、政治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第四、第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宋庆龄作为影响中国近一个世纪的传奇女性,是孙中山亲属中最杰出的代表,她继承捍卫和发展孙中山的思想与事业,并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建立了不朽功勋。
她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至今为人们所怀念。
宋庆龄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同年;回国,任孙中山秘书,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后参加中华革命党。
191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为国共两党衽第一次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
1925 年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孙中山的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曾被选为国民党第二、三、四、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一起,多次发表通电、声明、宣言,揭露和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行为。
1927年至1931年在苏联、欧洲期间,参加国际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
回国后积极支持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保护和营救了大批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
1935年与何香凝等率先响应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后参与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8年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向国际友好人士和海外侨胞宣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创建中国福利基金会,并任主席,在解放战争台曾给予中共和人民解放军以巨大的物质帮助。
宋庆龄人物简介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位女性,她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她一生都没有亲生孩子,她把全部的母爱都献给了国家。
这个人就是中国人民都敬仰的宋庆龄。
关于宋庆龄简介,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的伟大。
宋庆龄从小出生在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宋家,当时的上海滩说保守点至少有一半都是宋家的,她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她从小聪明好学,对待人事非常的谦恭有礼,这还要归功于他的父母教育他们的方式非常开明,随着她年龄的增加父母决定将她送出国,在国外她学会了非常多,在国外学习的那些年为她以后帮助孙中山治理国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在一次家族聚会上她遇到了当时父亲的好友孙中山,两人深刻了解之后发现彼此情投意合,但是孙中山由于自己的年龄而退缩了,经过宋庆龄的精心劝导两人才在一起。
两人结婚之后宋庆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自己的丈夫再一次逃难的过程中,由于途中她劳累过度流产了,从此失去了他她一生中唯一一个孩子,自那以后她没有再怀过孩子,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上来,所以才成就非凡。
几年之后孙中山去世留她一人在这世界上,她的晚年生活是非常孤单的。
有传闻说她最后的一段时间经常一个人在房子里不开灯也不开窗,最后一九八一年在北京由于白血病去世,这一年她九十岁。
她的一生为中国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通过宋庆龄简介就可以看出,宋庆龄之所以被后人记住,和她伟大的精神脱离不了关系。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了一个日后将影响两党的人物,他就是宋嘉树,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人士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的父亲,他从小生活的非常贫困,原名姓韩,叫做韩桥孙。
出生在海南岛的一个小户人家。
宋庆龄的父亲在十一岁那一年和他的一个姓宋的舅舅一起前往美洲,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改名叫做宋嘉树,过了三年以后,他们又来到了美国,他那时候在美国的一个小店子里打工,在上班的时候结交了非常多的好朋友,他的那些好朋友都觉得他是个非常有前途的人,所以都劝他去上学,可是他的舅舅不同意,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有一次她趁他舅舅不注意的时候偷偷上了开往波士顿的政船上,船长发现了他,准备将他扔下船的时候,她给船长讲了他的故事,船长感到非常感动,所以相方设法的帮助他,之后他来到了波士顿,在这里他开始跟随一位牧师学习。
有几番风雨晴天同一个中华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主题歌原版伴奏独立坚韧的品格学习宋庆龄求生存、求进步、求发展、爱祖国的崇尚理想为主抒发、表达对宋庆龄敬仰赞美之情主题围绕对宋庆龄为公为民为爱奋斗一生的高尚品德。
“让我们做一个大写的人吧”,而诚实和守信就好象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支撑起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则。
生平简介宋庆龄,1893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今海南)文昌县,曾留学美国。
1913年大学毕业后,担任孙中山的秘书,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而结婚。
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危急关头坚持让孙中山先行撤离,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
1949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1981年5月,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20年,宋庆龄在上海留影。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曾形容她:“好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永远使人鼓舞,永远使人感到她的存在。
”她也是一名坚强的战士。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她外表看来是一朵柔美的花,内心里则是一头无畏的狮子。
”中国共产党人则赞誉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之瑰宝”。
1925年,孙中山丧礼期间的宋庆龄。
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战友、学生和伴侣——宋庆龄,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一位伟大的女性。
她始终高擎孙中山革命旗帜,团结不同阶层及不同意识形态的爱国进步人士和群体,为民主革命、和平统一、振兴中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宋庆龄小时侯,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宋美玲的母亲是倪桂珍,外公是倪蕴山民国时期的余姚巾帼名人倪桂珍倪桂珍,是清未民国之初余姚县最杰出的女性人物之一和贤妻良母。
她的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与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紧紧联系在一起。
她是孙中山的岳母、宋庆龄的母亲;蒋介石的丈姆娘,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孙女。
初反对庆龄与孙中山结婚,后承认这桩婚事,为女儿结婚补送了一套古朴的家具和百子图缎绣被面作嫁妆。
1931年夏,倪桂珍在青岛别墅避暑。
7月23日,突然传来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的消息。
倪桂珍本已患病,闻此噩耗,血压顿时升高,倒身而亡,享年63岁。
其实,宋子文未受伤,是他的秘书唐腴庐中弹身亡。
倪桂珍去世后,宋庆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杜月笙等参加了葬礼。
“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
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中山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
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
据说是因为宋庆龄跟孙中山私定终生。
与孙中山一起的十年最幸福有一天,一起吃午饭,隋永清(养女)发现宋庆龄格外喜形于色,宋庆龄问她说:“永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当时是10月,隋永清回答说:“今天25日”。
宋庆龄告诉她,这天是自己结婚的日子。
“她特别高兴,摇头晃脑的,完全是一个很羞涩的小姑娘。
好像那意思是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啊?那下次记住哦。
”她完全沉浸在对孙先生的爱和回忆之中,说当时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她决定要追随孙先生,绝不回头。
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22岁,孙中山比宋庆龄年长27岁。
宋庆龄与孙中山之间,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有平凡温馨的生活,有夫妻间的温暖与体贴。
孙先生的菜烧得很好,宋庆龄也会烧很多好菜,他们常常交换着烧菜。
宋庆龄说起过,有一点别人永远比不过她,要是有点什么病痛,孙先生是医学博士出身的。
宋庆龄生平简介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学习宋庆龄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德,继承和发展她的未竞事业,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她光辉的革命一生,并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她的一生做以下概括介绍。
宋庆龄祖籍海南省文昌县。
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
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
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
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
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
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
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
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
三年级课文的信守承诺
一、预习思考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与朋友交往要守信用。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伟大的民主主义、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同志小时候信守诺言的故事。
相信大家一定从中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些道理将是我们一生都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二、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广东文昌人。
早年求学美国,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
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建立了光辉业绩,尤其是在建立中国福利会、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的贡献更为突出。
三、近义词
解释~说明漂亮~美丽
四、反义词
失信~守信漂亮~丑陋
五、本文写法
1、课文运用了大量对话来表现宋庆龄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
如“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几句,说明小庆龄尽管知道第二天交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的,但她认为不能让小珍扑空,所以拒绝了爸爸的建议。
2、文中运用了动作描写。
如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就要走”时,庆龄“把手抽回课外五、课外拓展
1、拓展关于诚信的成语: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金口玉言
言必行,行必果。
2、关于诚信的名言:
①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②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③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键入文字]关于宋庆龄晚年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所熟知的宋庆龄一生都披拂着传奇色彩,他和孙中山的一段婚姻也是非常被人们所看好的。
在孙中山去世之后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儿女所以在晚年的时候家里难免显得太落寞,她一个人在家中也非常的孤单宋庆龄晚年晚年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单调的,一个人在一个大房子里,没有孩子没有伴侣,在给好朋友的信中她曾经说过她很享受这种皇家一样的待遇,但是就是太孤单了,午夜时分一个人躺在大床上,想起以前的种种,心里难免升起一种悲凉的心境,那时候她居住的房子非常大,差不多有三四百平方米的院子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传言说在她的丈夫去世之后,她就已经不习惯看见阳光了,在家里的时候一般都是把窗帘拉上的,一栋房子,一个人,看不见阳光,永远拉上的窗帘,由此可见她的晚年生活其实并不如意,但是她稳重的性格并没有随着丈夫一起死去,她经常会去小池塘边钓鱼,在湖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由此可见她的性格毕竟没有改变,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晚年时期只是让她更加沉稳而已,在宋庆龄晚年晚年时期虽然自己也是一身的疾病但是还是在为患有眼部疾病的亲人而担心,而且那段时期的她还对就是的物品十分珍惜,是不是就把它们拿出来看看。
希望想起更多先前的故事不至于遗忘。
晚年的她生活的并不好。
探析宋庆龄怎么死的宋庆龄曾经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她的事迹有很多,她的成就不亚于她的丈夫,那么宋庆龄怎么死的呢?宋庆龄的一生都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贡献,追随着自己的丈夫孙中山先生进行着革命。
然而即便是如此伟大的女性,却也逃不过病痛的折磨与死亡的召唤。
在1981年三月的一天,起床的宋庆龄据说是前去拿东西;然而却一时没有站稳跌倒了。
此时的宋庆龄已经有88岁了,大家都知道,老人是禁不起摔的,因为这时候人身体的1。
平展”和“宋庆龄生活原状陈列”,展示宋庆龄生活、工作的环境,现有文物两万余件,主要有宋庆龄的手迹、照片等文献资料以及个人藏品。
每年的1月27日宋庆龄诞辰纪念日、5月29日宋庆龄逝世纪念日,都组织相应的主题纪念活动。
20宋庆龄同志故居院落建筑分前厅“濠梁乐趣”,后厅是“畅襟斋”,东厢“观花室”,西厢与新建主楼相连。
园内引自什刹海活水绕园而行,湖面上建有长廊、恩波亭,西山脚下立有岁岁平安太湖石,山上建有箑亭、听雨屋、瑰宝亭。
故居建筑园内原有古建筑为:前厅“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侧厅“听鹂轩”、东厅“观花室”。
超手回廊南接“南楼”,北通东厅,东接王府宅院,回廊中间建有“恩波亭”。
南湖对面的假山,错落有致,筑有“扇亭”和“听雨屋”。
主楼故居的主楼,建于1962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外观仿古,与内部景致和谐一体。
庭院当中,可见清碧的湖水将主楼和草坪紧紧环抱,后湖畔有一鸽子房。
宋庆龄喜爱鸽子,常在工余亲自给它们喂食。
1982年5月29日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故居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50万人次。
人们在这里缅怀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毕生的光辉业绩,追念她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
她崇高的品德,情操,光辉的业绩将会在人们心中永存!地理环境及位置[3]宋庆龄故居,坐落在北京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沿。
门前水[3]天相映、碧波涟漪,堤岸杨柳轻扬,院内曲径回廊,楼堂亭榭;湖水环绕,山石嶙峋;绿树浓荫,花香四溢。
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院。
故居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五千平方米。
原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也称西花园。
故居主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一处住所,但她一再逊谢。
1962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筹划,决定藉此王府花园,精心设计改造葺旧更新,在原来主体建筑迤西,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
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1893-1981),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1981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
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
在宋庆龄小的时候,一天早晨,一家人正准备去李伯伯家做客。
突然,她告诉父母:“我和小珍约好,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
”
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一下,再说,李伯伯家有你喜欢的鸽子,你不去会后悔的!”
“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
”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
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
”
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
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
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
宋庆龄却说:“不。
没有来,我也要等。
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