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宋庆龄2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21
宋庆龄 她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精神的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而辉煌的象征。
埃德加·斯诺的前夫人海伦·斯诺说: “孙夫人已自我证明,她是经过历史回旋加速器冲击之后不碎不裂的人类原子。
这种冲击是很少人——男或女人—所能忍受的。
” 他们对宋庆龄在逆境中奋斗的坚强风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著名诗人丁玲在献给宋庆龄一首诗中说: “诗人写过傲霜的秋菊,秋菊经受的风风雨雨,怎能与您的一生相比。
几十年来,您都在风雨中亭亭玉立。
” 诗人用诗的语言,把宋庆龄一生在风风雨雨的逆境中奋斗的高大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
宋庆龄一生多半在逆境中度过,她建树的许多丰功伟业都是在身处逆境的奋进搏击中取得的。
身处逆境中的宋庆龄内在的美,所表现出的正直顽强、无私无畏、知难而进的人格魅力更显得光彩照人。
宋庆龄坚决与孙中山结为革命伴侣,是她一生中作出的第一个惊人抉择,也是她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逆境。
她在这逆境中奋力抗争,冲破世俗偏见,表现最坚强的自我奋斗,并实现了自我抉择。
这个抉择贯彻着她的一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对宋庆龄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她陷入一生中另一个重大的逆境。
与她同生死、共患难的孙中山过早的去世,使她万分悲痛,正像她在献给孙中山的一副挽联中说的: “志在求大同,热爱黎民热爱我;星沉乱方寸,痛哭社稷痛哭君。
”它说出了孙中山逝世对她的沉重打击和巨大悲痛。
但为了继承和捍卫孙中山的伟大理想和革命事业,她再一次作出重大的抉择。
她不去依靠孙中山的尊荣与威望,过豪华舒坦的生活,更不坐享富裕家庭给她带来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充满着无数风险和复杂斗争的道路。
她在献给孙中山的另一副挽联中表达了她为了孙中山的理想和事业,宁愿选择在逆境中搏击的险途: “先生先行,因求大公舍小我;后人后继,誓变曲径为通途。
” 这是她当时为了化悲痛为力量,所表达出的坚强信念和决心。
大革命失败后,神州大地处于血雨腥风,天昏地暗的漫漫长夜,这是宋庆龄一生中,所遇到的第三个逆境。
宋庆龄贯串整个20世纪,显赫的宋氏家族实在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许多记载和佳话长久流传,同时也有许多谜团尚待揭开。
宋氏三姐妹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当初那些胜者的赞歌与败者的憾叹都已逐渐远去而被岁月所湮没,但宋氏家族的传奇历史却经久不衰的被民间所传诵而依旧光鲜的展现在现代人们的眼前。
蔼龄的精明富有,庆龄的果敢大气,美龄的强悍能干,三姐妹在男尊女卑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出风云叱咤的个人时代,可以说,在若干年后,她们的形象依然会辉煌光鲜的烙印在众人心中。
三姐妹中,大姐宋蔼龄最是幸福,家庭幸福,儿孙满堂,更凭借过人的商计头脑成了当时的世界首富,因此,是否可以说她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宋美龄强悍能干,凭借杰出的政治才能与外交能力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叱咤风云的女人,尤其是赴美国演讲争取世界人民的支持和直接参与开罗会议的辉煌历史更将她个人的舞台扩展至全世界。
人生如此,也足够了。
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其实就是宋庆龄了。
宋庆龄一生多憾,为爱情与父母反目,为理想与兄妹成仇,更何况妙龄丧夫年轻守寡却又终生未育,一生多苦多难,与其他几位兄弟姐妹相比,她命运多舛,一生坎坷。
如果她的父母知道她日后要承受如此之苦,不知将是怎样的心疼啊。
追求不同,志向不同,即使后来抗日救国三姐妹再次聚首那会儿,我们看到的更多镜头依然是大姐蔼龄和妹妹美龄走的更亲,而她,在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身旁,显得那样孤单和寂寞。
她低调,沉稳,但内心却有革命的火焰在燃烧,虽然她的志向和抱负在今天看来,也许太过理想化,但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位完美的女人。
但也不能不忘记她的勇敢。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她不离不弃守侯于丈夫孙中山身旁,而在无人敢于乘坐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的时候,她却挺身而出,飒爽英姿的完成试飞。
在“七君子”危在旦夕之时,也是她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拯救革命战士于生死之间......太多无法抹去的镜头……建国后的宋庆龄……1994年11月,书记处审查通过了党史编委会整理的关于宋庆龄建国后32年经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