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个人简介 ppt
- 格式:pptx
- 大小:19.80 MB
- 文档页数:11
宋庆龄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人物介绍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
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
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
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宋庆龄在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
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
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幻灯片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
她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幻灯片4】她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
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
【幻灯片5】
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她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
【幻灯片6】。
宋庆龄资料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原名宋秀岩,字乐昌,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
她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最早的女性政治家之一。
她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早年经历宋庆龄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一个地主家庭,家境优渥。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对教育产生了兴趣。
1907年,她被送往东京的亲属家接受教育。
在东京,宋庆龄接触到了中国的革命思想,特别是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参与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宋庆龄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活动,成为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的一员。
她与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庚子科举考试及格的第相识,并迅速投入到革命的行列中。
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她与孙中山结为连理,成为他的夫人,并一直支持和参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3. 妇女解放事业宋庆龄也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者和重要推动者。
她积极倡导妇女的平等权利和解放,提倡妇女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并亲自组织和领导妇女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为妇女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4. 教育事业宋庆龄对教育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工作,提倡推行新教育制度,努力改善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
她自己也亲自投身于教育工作,成立了多所学校,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5. 各种荣誉和奖项宋庆龄因其对中国的贡献而获得了多种奖项和荣誉。
她曾获得过中国人民的友谊勋章、中国妇女的称号、中国人民的功勋奖章等等。
这些奖项和荣誉充分体现了她在中国革命、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中的杰出贡献。
6. 后期生活和逝世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她的离世给中国人民权益、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她被视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影响仍然存在和继续着。
在回顾宋庆龄的一生时,我们不仅要铭记她为中国的革命、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更要学习她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为我们自己的事业奋斗。
宋庆龄的资料前言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字宋庆云。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和杰出领导人,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个人经历早年生活在这个章节,我们将介绍宋庆龄的早年生活。
她于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江苏淮安。
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她的家庭重视教育,给予她全面的教育。
她在家乡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并显示出非凡的才智和领导能力。
留学日本1913年,宋庆龄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前往日本留学。
她在那里学习了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学,并开始参与社会活动。
她与中国的学生运动密切合作,为维护中国学生的权益而努力。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在这个时期,宋庆龄积极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抗议活动。
她作为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通过演讲和文章,声援运动,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建立新中国妇女组织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带领中国慈善联合会并致力于改善妇女的生活条件和权益。
她通过组织医疗服务、职业培训和妇女教育项目,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并占领了大部分领土。
宋庆龄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斗争。
她利用她在国内外的人际关系,为中国筹集战争物资和经济援助。
她还参与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呼吁世界各国支持中国的抗战。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宋庆龄与其他领导人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成为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并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贡献宋庆龄的主要贡献包括:•倡导并推动女性解放运动:她致力于为妇女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她建立了中国慈善联合会,为妇女提供医疗服务、职业培训和教育机会。
•参与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积极参与筹集战争资金和物资,并通过宣传活动呼吁世界各国支持中国的抗战。
•支持建立新中国:她是新中国的重要见证人之一,并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