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的一些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3
光通信相关概念
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
它可以实现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是现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光通信中,光波是信息的载体,而光纤则是传输光波的媒介。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偏振态等属性。
在光通信中,使用的光波波长范围通常在微米到毫米之间,频率高达THz级别。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纤的折射率大于周围环境的折射率,光波会被限制在光纤内部传播,从而避免了光波在空气中的散射和吸收,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
光纤是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细长管子,通常由多根光纤组成光缆。
光纤内部涂有一层光学薄膜,可以控制光的反射和传播。
在光通信中,信息被调制到光波上,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目的地。
在接收端,光波被解调并还原成原始信息。
光通信具有高带宽、耐高温、抗电磁干扰、信号串扰小、低功耗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光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升级,如高速光传输设备、长距离光传输设备、智能光网络等。
除了传统的通信网络外,光通信还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视频安防监控、智能电网、物联网、医疗传感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光通信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增强信号质量、降低功耗等方面的优势。
总之,光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光通信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光通信知识光通信是一种基于光波传输信息的技术,它利用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来实现高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相比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光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大的带宽,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能量较大。
光通信系统通过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光信号,最后再通过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在光纤中,光信号通过反射和折射的方式进行传输,因此可以实现长距离的传输。
光通信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光源、光纤和接收器。
光源一般采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它们能够产生高强度、高稳定性的光信号。
光纤是光通信的传输介质,它由高纯度的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一般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探测器。
光通信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通信的传输速率很高,可以达到数十个Gbps甚至更高。
这使得光通信在大容量数据传输和高速互联网接入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其次,光通信的传输距离较远,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实现数十公里甚至更远距离的传输。
此外,光通信还具有抗电磁干扰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得数据传输更可靠和安全。
光通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信领域,光通信已成为主要的传输方式,用于实现长距离电话通信和互联网接入。
在数据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光通信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满足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此外,光通信还在军事、医疗、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光通信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光纤的制造和敷设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光通信的普及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其次,光通信系统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如温度、湿度等,这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此外,光通信在大气、水下等特殊环境下的传输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提高光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具有高带宽、长传输距离、低损耗和抗干扰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是光纤通信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光纤的组成与结构:光纤主要由芯、包层和包衣组成。
芯是光信号传输的区域,通常由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包层是用低折射率材料包围芯,起到光信号在纤芯内反射传播的作用;包衣是保护光纤的外层,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2.光纤的工作原理:光信号通过光纤的内部反射传播。
当光线从纤芯射入包层界面时,根据全反射原理,光线会完全反射回纤芯内部,从而沿着光纤传输。
通过控制入射角度和光纤材料的折射率可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传播。
3.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和低延迟等优点。
由于采用了光的传输方式,能够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大大提高了通信的速度和容量。
光纤的损耗非常低,可以在长距离范围内传输信号,而且几乎不受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影响。
同时,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几乎接近光速,因此具有低延迟特性。
4.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系统一般由光源、调制器、光纤传输介质、光解调器和接收器等组成。
光源可以是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等,用来产生光信号。
调制器用来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例如使用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光脉冲信号。
光解调器则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等光电转换器件。
接收器接收到光信号后进行信号处理和解码,将其转化为原始的电信号。
5.光纤通信的调制技术:光纤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直接调制和外调制两种。
直接调制是通过改变激光器的电流或电压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简单且成本低,但调制深度较浅。
外调制则是利用外部器件(如调制器)来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可以实现高深度的调制,但需要较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6.光纤通信网络的结构:光纤通信网络一般采用分布式结构或集中式结构。
分布式结构中,光纤纷纱采用星型或网状拓扑结构连接各个用户,每个用户都连接到一个光纤节点。
光纤通信知识点总结引言光纤通信是一种通过光纤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技术,它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通过光的反射、折射和传播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光纤通信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抗干扰性强、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光纤通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传输特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一、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1. 光的特性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表现为波动又可以表现为微粒。
光波的主要特性包括波长、频率、相速度、群速度等。
2. 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是一种通过光的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一种传输媒质。
它的基本结构是由一根纤维芯和包覆在外的包层组成,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光信号可以沿着光纤的传输方向不断进行反射和传播。
二、光纤通信的组成结构1. 光纤的结构光纤由芯和包层构成,芯是由单质或复合材料制成,包层是由低折射率的材料构成,使得光可以在芯和包层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2. 光纤的连接器连接器是光纤通信中的重要部分,它用于将光纤连接在一起,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3. 光纤的光源和接收器光源是产生光波的设备,用于向光纤中输入光信号;接收器是用于接收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三、光纤通信的传输特点1. 带宽大光纤通信的带宽远远大于传统的铜线通信,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2. 传输距离远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远远大于铜线通信,可以满足更长距离的通信需求。
3. 传输速度快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远远快于铜线通信,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
4. 抗干扰性强光纤通信的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受电磁干扰,抗干扰性能强。
5. 安全可靠光纤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电磁波,安全可靠。
四、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系统由光源、光纤、接收器、调制解调器、复用器、解复用器等组成。
2. 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光源产生光信号,光信号经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接收器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将多个信号合并或分解,最终传输到目标设备。
光通信知识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
那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光通信知识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光通信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光通信的介绍目前宽带城域网(BMAN)正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热点,DWDM(密集波分复用)的巨大带宽和传输数据的透明性,无疑是当今光纤应用领域的首选技术。
然而,MAN等具有传输距离短、拓扑灵活和接入类型多等特点,如照搬主要用于长途传输的DWDM,必然成本过高;同时早期DWDM对MAN等灵活多样性也难以适应。
面对这种低成本城域范围的宽带需求,CWDM(粗波分复用)技术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一种实用性的设备。
[1]对光通信来说,其技术基本成熟,而业务需求相对不足。
以被誉为“宽带接入最终目标”的FTTH为例,其实现技术EPON已经完全成熟,但由于普通用户上网需要的带宽不高,使FTTH 的商用只限于一些试点地区。
但是,在2006年,随着IPTV等三重播放业务开展,运营商提供的带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高清晰电视的要求,随之FTTH的部署也提上了日程。
无独有偶,ASON对传输网络控制灵活,可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不少运营商为发展和维系企业客户,不惜重金投资建设ASON。
全光网络未来传输网络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全光网络,即在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完全实现“光纤传输代替铜线传输”。
而目前的一切研发进展,都是“逼近”这个目标的过程。
光电话是光通信的一种应用光通信的出现比无线电通信还早。
波波夫发送与接收第一封无线电报是在1896年,以发明电话而著名的贝尔,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之后,就想到利用光来通电话的问题。
1880年,他利用太阳光作光源,大气为传输媒质,用硒晶体作为光接收器件,成功地进行了光电话的实验,通话距离最远达到了213米。
1881年,贝尔宣读了一篇题为《关于利用光线进行声音的产生与复制》的论文,报导了他的光电话装置。
在贝尔本人看来:在他的所有发明中,光电话是最伟大的发明。
贝尔用弧光灯或者太阳光作为光源,光束通过透镜聚焦在话筒的震动片上。
光纤接口小知识尾纤接头的包装上中,常见“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先说前面“/”,“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
又说“/”后面,“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在国家电线中心机房ODF架内部跳纤使用了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另外,在特殊行业如广电和有线电视CA 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
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
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
目前的数字电视已经解决了画面上重影现象。
千兆以太网与六类布线1997年9月,ISO/IEC JTC1 SC25 WG3 标准委员会决定为ISO11801的下一版本开发两种新型电缆,这两种新型电缆按性能分为六类/E级和七类/F级。
该决定引起了布线工业及一些标准委员会(特别是美国TIA/EIA组织及欧洲CENELEC)的极大兴趣。
除了布线标准委员会开展的这些工作之外,局域网标准委员会也在开发在现有结构化电缆系统上实现千兆位传输的技术。
1996年开始研究的IEEE802.3千兆位以太网作为一种特殊的局域网技术引起了网络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光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兴起,人们对于传输速率和传输信号质量的追求也不断提高。
那么什么是光通信技术呢?它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光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是利用光波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技术,它的传输速度快且带宽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电视、电脑、互联网等等。
二、光通信的原理光通信的原理是利用光波传输信息,这里的光波指的是电磁波的一种。
光波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约30万公里,而且光波的带宽也非常大,可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光通信的传输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信号的产生:光通信的信号可以由光源产生,光源可以是激光器、LED等光电器件。
2.信号的调制:信号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光通信能够传输的信号,通常采用调制器将信息转换成光脉冲信号。
3.信号的传输:光脉冲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经过光放大器放大,最终被接收端接收并解调为原始信号。
三、光通信的应用光通信技术应用广泛,除了在电视、电脑、互联网等领域中使用,还应用于以下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光通信技术可以用于卫星通信、星地通信等。
2.医疗领域:医疗器械中的光纤系统可以用于手术、诊断等。
3.工业领域:应用于机器人控制、传感器监视等。
四、光通信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光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传输速度:研究者面临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广泛的带宽需求以及更有效的通信方式的挑战。
因此,研究和开发更高速、更有效的光通信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节约能源:未来光通信技术需要节约能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光纤通信原理及基础知识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
它基于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一些基础知识。
1.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的原理基于光的全内反射。
光纤是由一个或多个折射率不同的材料构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中的光核进行传输。
当光信号从一个折射率较高的材料传到折射率较低的材料时,会发生全内反射,光信号会在光纤中沿着光核一直传输。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光源、光纤和光接收器三个部分。
光源产生光信号并将其注入光纤中,光纤将光信号传输到目标位置,光接收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这样就完成了光纤通信的整个过程。
2.光纤类型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材料的不同,光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光纤类型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SMF)是一种具有较小光纤芯径的光纤,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它可以在光纤中传输一个光模式,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较小的色散效应。
单模光纤主要用于长距离通信和数据传输。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MMF)是一种具有较大光纤芯径的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可以在光纤中传输多个光模式,但由于折射率不同,不同光模式的传输速度会有差异。
多模光纤主要用于局域网、数据中心等短距离通信场景。
3.光纤连接方式光纤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直连和连接器。
直连是将两根光纤通过激光焊接技术直接连接起来。
直连具有较低的插损和回波损耗,但连接时需要专业操作,一旦连接失败将无法更换。
连接器是将光纤端面抛光并用连接器将两根光纤连接在一起。
连接器具有灵活性,连接和更换方便,但具有一定的插损和回波损耗。
4.光纤通信的关键参数光纤通信中,有几个重要的参数需要关注。
带宽是指光纤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
带宽越大,传输速率越高。
损耗是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丢失的能量。
损耗越小,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
色散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信号传播速度与光波长之间的关系。
光通信的一些常识一、光收发一体模块定义光收发一体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
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输出的信号一般为PECL电平。
同时在输入光功率小于一定值后会输出一个告警信号。
二、光收发一体模块分类按照速率分:以太网应用的100Base(百兆)、1000Base(千兆)、10GE SDH应用的155M、622M、2.5G、10G按照封装分:1×9、SFF、SFP、GBIC、XENPAK、XFP,各种封装见图1~6 1×9封装--焊接型光模块,一般速度不高于千兆,多采用SC接口SFF封装--焊接小封装光模块,一般速度不高于千兆,多采用LC接口。
SFF(Small Form Factor)小封装光模块采用了先进的精密光学及电路集成工艺,尺寸只有普通双工SC(1X9)型光纤收发模块的一半,在同样空间可以增加一倍的光端口数,可以增加线路端口密度,降低每端口的系统成本。
又由于SFF小封装模块采用了与铜线网络类似的MT-RJ接口,大小与常见的电脑网络铜线接口相同,有利于现有以铜缆为主的网络设备过渡到更高速率的光纤网络以满足网络带宽需求的急剧增长。
GBIC封装--热插拔千兆接口光模块,采用SC接口。
GBIC是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的缩写,是将千兆位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器件。
GBIC 设计上可以为热插拔使用。
GBIC是一种符合国际标准的可互换产品。
采用GBIC 接口设计的千兆位交换机由于互换灵活,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
SFP封装--热插拔小封装模块,目前最高数率可达4G,多采用LC接口。
SFP是SMALL FORM PLUGGABLE的缩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升级版本。
SFP模块体积比GBIC模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端口数量。
SFP模块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一致。
有些交换机厂商称SFP模块为小型化GBIC(MINI-GBIC)XENPAK封装--应用在万兆以太网,采用SC接口XFP封装--10G光模块,可用在万兆以太网,SONET等多种系统,多采用LC接口1.发展的方向之一:小型化光收发模块作为光纤接入网的核心器件推动了干线光传输系统向低成本方向发展,使得光网络的配置更加完备合理。
光收发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结构件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包括LED、VCSEL、FP LD、DFB LD等几种光源;接收部分包括PIN型和APD型两种光探测器。
目前的光通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通信设备要求的体积越来越小,接口板包含的接口密度越来越高。
传统的激光器和探测器分离的光模块,已经很难适应现代通信设备的要求。
为了适应通信设备对光器件的要求,光模块正向高度集成的小封装发展。
高度集成的光电模块使用户无须处理高速模拟光电信号,缩短研发和生产周期,减少元气件采购种类,减少生产成本,因此也越来越受到设备制造商的青睐。
目前光收发模块中的光电器件的封装由较大尺寸的双列直插形式为主发展为以同轴封装形式为主;光接口等结构件从ST、FC发展到SC及更小尺寸的LC、MT-RJ型连接口形式,相应的光收发模块的封装形式也从金属封装发展到塑料封装,由单接口的分离模块发展到双接口的收发一体模块。
管脚排列及封装由双列直插20脚、16脚分离模块发展到单排9脚(1X9)、双排9脚(2X9)以及今后的双排10脚和双排20脚的收发一体模块。
SFF(Small Form Factor)小封装光模块采用了先进的精密光学及电路集成工艺,尺寸只有普通双工SC(1X9)型光纤收发模块的一半,在同样空间可以增加一倍的光端口数,可以增加线路端口密度,降低每端口的系统成本。
又由于SFF小封装模块采用了与铜线网络类似的MT-RJ接口,大小与常见的电脑网络铜线接口相同,有利于现有以铜缆为主的网络设备过渡到更高速率的光纤网络以满足网络带宽需求的急剧增长。
小封装光收发模块以其外观封装体积小的优势,使网络设备的光纤接口数目增加了一倍,单端口速率达到吉比特量级,能够满足INTERNET时代网络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
可以说小封装光收发模块技术代表了新一代光通信器件的发展趋势,是下一代高速网络的基石。
国外各大光模块供应商已生产了各种用于不同速率和距离的小封装光模块,国内一些光器件供应商(像上海大亚光电)也开始研发和生产各速率SFF小封装光模块。
2.发展的方向之二:低成本、低功耗通信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接口板包含的接口密度越来越高,要求光电器件向低成本、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目前光器件一般均采用混合集成工艺和气密封装工艺,下一步的发展将是非气密的封装,需要依靠无源光耦合(非X-Y-Z方向的调整)等技术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降低成本。
随着光收发模块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功能电路部分专用集成电路的供应商也逐渐增多,供应商在规模化、系列化方面的积极投资使得此类IC的性能越来越完善,成本也越来越低,从而缩短了光收发模块的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
尤其是处理高速、小信号、高增益的前置放大器采用的是GaAs工艺和技术,SiGe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类芯片的成品率及制造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可进一步降低功耗。
另外采用非制冷激光器也进一步降低了光模块的制造成本。
目前的小封装光模块也都采用低电压3.3v供电,保证了端口的增加不会提高系统的功耗。
3.发展的方向之三:高速率人们对信息量要求越来越多,对信息传递速率要求越来越快,作为现代信息交换、处理和传输主要支柱的光通信网,一直不断向超高频、超高速和超大容量发展,传输速率越高、容量越大,传送每个信息的成本就越来越小。
长途大容量方面当前的热点是10 Gbit/s 和40Gbit/s,据ElectroniCast最新的市场研究,10 Gbit/s数据通信收发模块的全球总消费量将从2001年的1.57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90亿美元。
2001年早期使用10 Gbit/s数据通信收发器的数量不到10万个,但到2003年,10 Gbit/s数据通信收发模块将增加到200万个。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仍将会猛烈增长,2005年将会达到700万个。
在整个消费领域,继10-gigabit 光纤通道之后,10-gigabit以太网将会有强烈的影响。
目前SDH 单通道光系统正向40Gbit/s冲击。
高速系统和器件方面,很多公司今年推出了40Gbit/s系统。
40Gbit/s方面目前的重点产品技术是:大功率波长可调/固定激光器、 40G调制器(Inp EAM、LiNbO3EOM、Polymer EOM)、高速电路(InP、GeSi材料)、波长锁定器、低色散滤波器、动态均衡器、喇曼放大器、低色散开关、40Gbit/sPD(PIN、APD)、可调色散补偿器组件(TU-DCM),前向纠误(FEC)等。
从现阶段电路技术来说,40Gbit/s已接近“电子瓶颈”的极限。
速率再高,引起的信号损耗、功率耗散、电磁辐射(干扰)和阻抗匹配等问题难以解决,即使解决,则要花费非常大的代价。
4.发展的方向之四:远距离光收发模块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远距离。
如今的光网络铺设距离越来越远,这要求远程收发器来与之匹配。
典型的远程收发器信号在未经放大的条件下至少能传输100公里,其目的主要是省掉昂贵的光放大器,降低光通讯的成本。
基于传输距离上的考虑,很多远程收发器都选择了1550波段(波长范围约为1530到1565nm)作为工作波段,因为光波在该范围内传输时损耗最小,而且可用的光放大器都是工作在该波段。
5.发展的方向之五:热插拔未来的光模块必须支持热插拔,即无需切断电源,模块即可以与设备连接或断开,由于光模块是热插拔式的,网络管理人员无需关闭网络就可升级和扩展系统,对在线用户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热插拔性也简化了总的维护工作,并使得最终用户能够更好地管理他们的收发模块。
同时,由于这种热交换性能,该模块可使网络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网络升级要求,对收发成本、链路距离以及所有的网络拓扑进行总体规划,而无需对系统板进行全部替换。
支持这热插拔的光模块目前有GBIC 和SFP(Small Form pluggable),由于SFP与SFF的外型大小差不多,它可以直接插在电路板上,在封装上较省空间与时间,且应用面相当广,因此,其未来发展很值得期待,甚至有可能威胁到SFF的市场。
光纤是如何工作的?通讯用光纤由外覆塑料保护层的细如毛发的玻璃丝组成。
玻璃丝实质上由两部分组成:核心直径为9到62.5µm,外覆直径为125µm的低折射率的玻璃材料。
虽然按所用的材料及不同的尺寸而分还有一些其它种类的光纤,但这里提到的是最常见的那几种。
光在光纤的芯层部分以“全内反射”方式进行传输,也就是指光线进入光纤的一端后,在芯层和包层界面之间来回反射,进而传输到光纤另一端。
芯径为62.5µm,包层外径为125µm的光纤称为62.5/125µm 光纤。
2. 多模和单模的区别是什么?多模:几乎所有的多模光纤尺寸均为50/125µm或62.5/125µm,并且带宽(光纤的信息传输量)通常为200MHz到2GHz。
多模光端机通过多模光纤可进行长达5公里的传输。
以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为光源。
单模:单模光纤的尺寸为9-10/125µm,并且较之多模光纤具有无限量带宽和更低损耗的特性。
而单模光端机多用于长距离传输,有时可达到150至200公里。
采用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作为光源。
区别与联系:单模光纤价格便宜,但单模设备较之同类的多模设备却昂贵很多。
单模设备通常既可在单模光纤上运行,亦可在多模光纤上运行,而多模设备只限于在多模光纤上运行。
3. 使用光缆时传输损耗如何?这取决于传输光的波长以及所使用光纤的种类。
850nm波长用于多模光纤时: 3.0分贝/公里1310nm波长用于多模光纤时: 1.0分贝/公里1310nm波长用于单模光纤时: 0.4分贝/公里1550nm波长用于单模光纤时: 0.2分贝/公里网络连接设备接口类型BNC接口BNC接口是指同轴电缆接口,BNC接口用于75欧同轴电缆连接用,提供收(RX)、发(TX)两个通道,它用于非平衡信号的连接。
光纤接口光纤接口是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
通常有SC、ST、LC、FC等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