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桶的设计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制作垃圾桶教案1. 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通过制作垃圾桶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2. 教学目标•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制作简易垃圾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3. 教学准备•材料:空的塑料桶、彩色纸、剪刀、胶水、尺子、彩色笔等;•PPT或黑板;•相关垃圾分类的图片或视频。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垃圾分类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导入话题。
步骤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可以结合图示或示意图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步骤三:制作垃圾桶的方法介绍•介绍制作简易垃圾桶的方法和过程。
可以通过文字说明或图示来说明每个步骤。
例如:1.使用尺子量取彩色纸的尺寸,根据塑料桶的大小适当调整;2.使用剪刀将彩色纸剪成合适的形状,可以选择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3.使用胶水将彩色纸粘贴在塑料桶上;4.使用彩色笔或其他装饰物进行个性化设计。
步骤四:示范制作过程•在教室里设置若干个制作垃圾桶的工作台,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可以观摩并理解每个步骤。
步骤五:学生动手制作•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老师和助教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六: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垃圾桶,并邀请他们分享制作的心得和感受。
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七:总结和讨论•结合学生的分享和展示,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5. 教学延伸•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志愿者来学校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6.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收集学生制作垃圾桶的作品,对其进行评价和鼓励;•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教学反思•分析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垃圾桶教学设计说课稿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垃圾桶设计》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十五课属“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内容,《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新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本课在认识垃圾桶造型和周围环境相关联时,自身对垃圾桶有新认识。
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横观教材本册“设计.应用”领域共有四课即《做彩灯》《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台灯的设计》《垃圾桶设计》,《台灯的设计》和《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口可以运用绘画方式完成,更重视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培养,正好为本课奠下良好基础。
《做彩灯》和《垃圾桶设计》都是利用身边容易找到色媒材进行制作和装饰,但区别是前者运用彩纸和绘画装饰,后者则是利用身边的废弃物根据造型特点进行组合、装饰成功能性强的垃圾桶,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学过,小小旅行壶、我设计的鞋,他们对仿生设计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运用到“体”上他们还没有尝试过。
课前垃圾桶调查问卷1你觉得垃圾桶重要吗?( 68℅ A重要)A重要 B不重要为什么写出原因:可以美化环境2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垃圾桶,你重点从( 78 ℅ B功能22 ℅A造型)设计A造型 B功能 C色彩针对以上调查问卷,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垃圾桶作用重要性了解不够透彻,在设计垃圾桶时,学生重视功能设计。
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学生刀和剪刀时可能会出现意外伤害和制作时体与体之间连接不牢固。
2﹑设计垃圾桶时学生不知如何有效设计造型+功能(人性化)设计教师要求每个人带个邦迪,教师也自备和采用订书器协助完成连接点的牢固。
其次在欣赏、讨论和教师示范中、巡视辅导中解决造型加功能(人性化)的设计。
幼儿园手工DIY小垃圾桶教案:废物变宝贝幼儿园手工DIY小垃圾桶教案:废物变宝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废物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手工DIY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废物变成宝贵的物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手工DIY小垃圾桶的教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教案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废物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
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利用机制,大量的废物被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教育幼儿从小学会利用废物,将其转化成有用的物品,是十分重要的。
2.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 了解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掌握简单的手工DIY技巧- 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 废物收集:塑料瓶、纸箱、塑料袋等- 一些简单的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环保意识教育资料4. 教学过程第一步:废物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他们了解到废物的可怕之处,激发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第二步:DIY小垃圾桶制作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利用废物制作小垃圾桶,鼓励他们动手尝试。
孩子们可以用塑料瓶、纸箱等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出个性十足的小垃圾桶。
第三步:讨论共享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垃圾桶,共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师引导他们讨论废物利用的意义,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步:环保意识培养通过讨论和共享,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废物利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废物也可以变成宝贝的道理。
通过幼儿的制作作品和讨论共享,观察幼儿对废物利用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6. 结语通过手工DIY小垃圾桶的教案,幼儿可以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物创造新物品,这将对他们日后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这样的教案能够得到更多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总结:废物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减少废物的污染,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课程设计之垃圾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垃圾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垃圾桶的设计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桶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3. 学生掌握垃圾桶的制作材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正确进行日常生活垃圾分类。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创意的垃圾桶模型。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并评价垃圾桶设计中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垃圾桶设计改进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沟通、分享和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环境保护、设计与制作、团队合作等多方面内容。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保知识学习:介绍垃圾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通过课本相关章节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垃圾的性质和分类方法。
- 教材章节:《环境保护》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处理”2. 垃圾桶设计与制作:分析垃圾桶的设计原理,学习不同类型的垃圾桶特点及其适用场景,探讨如何改进垃圾桶设计以提高垃圾分类效果。
- 教材章节:《设计与制作》第二章“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3. 材料与环保:了解垃圾桶制作材料的选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探讨环保材料的运用。
- 教材章节:《科学》第四章“材料与环境”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开展垃圾桶设计与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第三节“环保小制作”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环保知识学习,了解垃圾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学习垃圾分类基本知识。
幼儿园环保知识之DIY垃圾桶制作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环保。
2.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3.学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垃圾桶。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废旧材料:空饮料瓶、废报纸、彩色纸板、色笔等。
2.工具:剪刀、胶水、透明胶纸等。
三、教学过程1.环保知识解释(5分钟)教师将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向幼儿解释,并介绍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原则。
2.垃圾分类游戏(10分钟)幼儿站成一排,教师出示各种垃圾的图片,幼儿根据垃圾的属性进行分类,如纸类、塑料类、有害垃圾等。
3.制作废旧饮料瓶垃圾桶(6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废旧饮料瓶的使用方法,制作成垃圾桶。
(2)教师示范如何制作废旧饮料瓶垃圾桶。
(3)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制作垃圾桶。
步骤:a.将饮料瓶切割成两部分,保留下部分作为垃圾桶的容器。
b.使用彩色纸板和胶水将饮料瓶外部进行包装,使其看起来更美观。
c.在底部装上小轮子,以便于垃圾桶的移动。
4.美化垃圾桶(15分钟)(1)教师提供废纸等美化材料,并要求幼儿对制作好的垃圾桶进行装饰。
(2)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提供的美化材料对垃圾桶进行装饰。
5.环保小宣传(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几个简单的环保小宣传口号。
(2)幼儿跟随教师念读和模仿。
6.活动总结(5分钟)请幼儿回答以下问题:a.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b.废旧饮料瓶可以制作成什么?c.环保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让幼儿回答并互相交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环保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并且学会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垃圾桶。
同时通过制作垃圾桶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活动总结环节,幼儿能够回答问题并进行交流,说明了他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3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教案(通用5篇)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教案1活动目标: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3、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江山"和"贺村",其中"贺村"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活动过程:一、评选"卫生城市"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地方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贺村感觉怎样?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贺村?如果你住在贺村会有什么感觉?4、教师小结:贺村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
而江山整洁有序,受人欢迎。
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垃圾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垃圾桶模具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塑料模具设计软件进行垃圾桶模具的设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模具制造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垃圾桶模具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将能够运用塑料模具设计软件进行垃圾桶模具的设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模具制造操作。
此外,学生将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垃圾桶模具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将介绍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包括塑料的性质、模具的分类和作用等。
然后,将介绍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包括模具的零件设计、模具的装配和调试等。
接下来,将介绍垃圾桶模具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模具的腔体设计、模具的冷却和加热系统等。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1.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20分钟)2.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30分钟)3.垃圾桶模具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然后,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垃圾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接下来,将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此外,还将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模具设计中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资料将展示垃圾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实验。
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利用如下:1.教材和参考书(提前准备,放在教室中供学生查阅)2.多媒体资料(提前准备好垃圾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上课时进行播放)3.实验设备(提前准备好模具设计和制造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上课时进行实验操作)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幼儿园创意垃圾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2.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了解垃圾分类可以再利用的知识;4.了解创意垃圾桶的制作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20分钟)教师向幼儿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帮助幼儿们了解:1.可回收垃圾:报纸、纸箱、玻璃瓶、塑料瓶等;2.有害垃圾:荧光灯、废电池、废药品、化妆品等;3.湿垃圾:厨余垃圾、果皮等;4.干垃圾:纸巾、牙签、地球、脏纸等。
并且给每个幼儿发一张名片纸,要求他们把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垃圾找到并用橡皮泥模仿。
保证所有的模仿物(模仿垃圾)都准确地表达了所代表垃圾的质感。
2.创意垃圾桶的制作(30分钟)以下为制作材料:1.干净的塑料桶;2.斑驳的报纸;3.颜料;4.小画笔;5.气球。
然后将创意发挥到极致,幼儿可以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制作不同种类的垃圾桶,比如:“树”形垃圾桶,动物形垃圾桶,人物形垃圾桶等。
3.创意垃圾桶的运用(20分钟)将创意垃圾桶配对罐子和指南针放在一起,让孩子们用心尝试分类和分门别类地投放垃圾。
老师可以编出“分类标准”板块,让孩子们玩“游戏分类:比赛谁手快,说出哪个垃圾应该投到哪个垃圾桶里。
”三、尾声创意垃圾桶教案的小结有如下几点: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2.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了解垃圾分类可以再利用的知识;4.了解创意垃圾桶的制作和运用。
本次活动是帮助孩子们认识这个世界并且保护这个地球的一个过程,希望孩子们将这个环保的概念带回家,并成为未来的环保人,一起保护地球。
垃圾桶的制作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用废旧物品制作生活用品”。
具体内容包括垃圾桶的制作方法、设计思路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活用品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垃圾桶,以及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桶样品、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
学具:废旧物品、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垃圾桶样品,引导学生思考垃圾桶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2. 讲解示范:讲解垃圾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示范制作过程,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设计图纸开始制作垃圾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制作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垃圾桶的制作1. 制作方法:剪、折、粘、画等。
2. 设计思路:实用、美观、环保。
3. 注意事项:尺寸、结构、稳定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垃圾分类垃圾桶。
要求:设计新颖,实用,美观,能正确分类垃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活用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以人教版《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用废旧物品制作生活用品”为依据,选择了垃圾桶的制作方法、设计思路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重点关注垃圾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设计思路,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垃圾桶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垃圾桶的组成部分、制作原理和材料选择,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2.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学会使用常用工具进行垃圾桶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手工制作经验。
三、教学时间2课时(一课时为理论讲解,一课时为实践操作)四、教学地点学校手工制作教室五、教学材料1. 主材料:塑料瓶、纸盒、布料等。
2. 辅助材料:剪刀、胶水、绳子、装饰物等。
3. 工具:剪刀、尺子、螺丝刀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讲解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引导学生思考垃圾桶的作用和环保意义。
2. 讲解:- 案例分析:介绍几种常见的垃圾桶制作方法,如塑料瓶垃圾桶、纸盒垃圾桶等。
- 材料介绍:讲解制作垃圾桶所需的材料及其特点。
- 工具介绍:介绍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想制作的垃圾桶类型,并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垃圾桶类型进行制作。
2. 指导:- 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工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制作:- 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方案,使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制作。
- 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 展示:每组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2. 作品评价:根据作品的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垃圾桶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垃圾桶教案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从小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设计了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垃圾桶的教案。
通过手工制作垃圾桶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对环保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为未来的环保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垃圾桶的作用和重要性;2. 能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垃圾桶;3. 培养幼儿的爱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收集废弃的纸箱或塑料桶作为制作垃圾桶的材料;2. 准备纸张、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垃圾桶所需的工具和材料;3. 制作好示范垃圾桶作为教学示范。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讨论(5分钟)1. 讲解垃圾桶的作用和重要性;2. 引导幼儿讨论环保的话题,鼓励他们谈谈自己对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看法。
第二步:制作垃圾桶(25分钟)1. 示范制作垃圾桶的步骤和方法;2. 让幼儿根据示范逐步制作垃圾桶,老师在旁辅导和帮助。
第三步:展示和共享(10分钟)1. 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垃圾桶;2. 鼓励幼儿共享制作垃圾桶的心得和体会。
第四步:反思和总结(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制作垃圾桶的过程,总结出制作垃圾桶的重要性;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垃圾桶对环保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手工制作垃圾桶的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听取他们的共享以及提问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深刻理解垃圾桶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为以后的环保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延伸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垃圾桶教案标题:创意手工制作垃圾桶: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导言:手工制作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让幼儿们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拓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我们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手工制作项目——制作垃圾桶。
本教案将以简单易行的步骤,帮助幼儿们完成一个功能齐全、具有趣味性的垃圾桶。
一、教学目标:1. 通过手工制作垃圾桶,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准备材料:1. 一个空的大塑料桶(建议使用再生塑料桶)。
2. 彩色纸张或彩色胶纸。
3. 剪刀、胶水、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具。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垃圾分类的概念(简单)- 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们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如食物残渣、纸张、塑料瓶等)。
- 解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例如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等。
- 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第二步:介绍垃圾桶的功能和设计(简单)- 向幼儿们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桶,例如有机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桶、其他垃圾桶等。
- 解释每种垃圾桶的功能和标示,比如可回收物垃圾桶上的循环箭头标志。
第三步:创造设计理念(广度和深度)- 引导幼儿们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垃圾桶的理解和设计理念。
- 鼓励幼儿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展示他们的创意。
第四步:制作垃圾桶(广度和深度)1. 为幼儿展示制作垃圾桶的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2. 帮助幼儿们测量和剪切彩色纸张,使其适合粘贴在塑料桶上。
3. 引导幼儿们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粘贴彩色纸张在塑料桶上,制作出独特的垃圾桶。
4. 鼓励幼儿们探索不同的装饰方式,例如使用剪纸、贴纸等。
第五步:总结和回顾(回顾性内容)- 引导幼儿们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分享他们的心得和体会。
- 给予正面反馈和鼓励,表扬幼儿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 提醒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桶盖塑料设计方案垃圾桶盖塑料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 实用性:设计一个垃圾桶盖,能够有效地盖住垃圾桶口,防止垃圾散落和异味扩散。
2. 美观性:设计一个外观简洁、线条流畅、颜色和谐的垃圾桶盖,能够与现代城市环境相协调,增加城市的美观度。
3. 方便性:设计一个垃圾桶盖,方便用户打开和关闭,提高使用效率。
二、设计要点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垃圾桶盖的材料,需要具有耐用、防水、防腐蚀、易清洗等特点,推荐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
2. 结构设计:设计一个能够完全覆盖垃圾桶口的盖子,以防止垃圾的散落和异味的扩散。
盖子与垃圾桶本体之间应设计密封槽,使盖子能够紧密地固定在垃圾桶上,不易松动。
3. 开启方式:盖子的开启方式可以考虑使用手动或脚踏式开启。
手动开启方式可以设计一个手柄,用户轻松地打开盖子;脚踏式开启方式可以设计一个脚踏板,用户踩动脚踏板即可自动开启盖子。
4. 关闭方式:为了防止盖子被风吹开或者小动物偷食垃圾,盖子应设计一个可靠的关闭机制。
可以考虑在盖子和垃圾桶本体之间设计一个锁扣,用户将盖子按下后,锁扣会自动锁定,确保盖子紧密贴合在垃圾桶上。
5. 美观设计:垃圾桶盖的外观应简洁、流畅,颜色可以选择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浅色调,如浅灰色、浅蓝色等。
可以在盖子的中间位置设计一个凸起的标识,用来标示垃圾分类的口,并在标识上印上相应的标志和文字。
三、结论根据设计要点和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美观度高的垃圾桶盖。
材料选择可以使用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具有耐用、防水、防腐蚀、易清洗的特点。
盖子的结构设计应能够完全覆盖垃圾桶口,紧密固定在垃圾桶上,避免垃圾散落和异味扩散。
开启方式可以选择手动或脚踏式,关闭方式可以设计一个可靠的锁扣机制。
外观设计应简洁、流畅,颜色和谐,标识明确。
这样设计的垃圾桶盖将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美观度和卫生程度。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桶的设计原则,学会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制作成垃圾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情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垃圾桶的设计原则2. 废弃物的再利用3. 垃圾桶的制作方法4. 垃圾分类的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桶的设计原则,学会制作垃圾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废弃物巧妙地制作成垃圾桶,以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垃圾桶样品、废弃物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创意垃圾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垃圾桶的设计原则,如实用、美观、创新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弃物。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将废弃物制作成垃圾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垃圾分类知识讲解: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
六、板书设计:1. 垃圾桶设计原则2. 废弃物再利用3. 垃圾分类知识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垃圾桶,思考如何改进设计,提高实用性。
2. 调查身边的废弃物,尝试制作一个创意垃圾桶。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垃圾桶,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弃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同时,加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重点关注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的选择与准备2. 垃圾桶样品: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垃圾桶的形状、结构和功能。
幼儿园制作垃圾桶教案及环保行动方案垃圾分类与环保意识是当前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话题之一,教育幼儿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并学会垃圾分类,对于未来的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幼儿园制作垃圾桶教案及环保行动方案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教案制作1. 教案主题:垃圾分类与环保意识的培养2. 教学目标:- 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学会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制作垃圾桶并理解其用途3. 教学内容:-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四类垃圾的介绍- 制作简易垃圾桶4. 教学活动:- 观看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 垃圾分类游戏互动- 制作垃圾桶5.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认知- 检查垃圾桶制作情况及使用情况二、环保行动方案1. 实施垃圾分类- 在幼儿园内设置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教育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2. 绿色环保教育- 组织校园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邀请环保专家进行环保讲座,提高幼儿对环保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3. 垃圾桶创意展示- 组织垃圾桶创意展示比赛,鼓励幼儿通过手工制作创意垃圾桶,并在校园内展示,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环保。
4. 校园环境整治- 组织校园环境整治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培养他们对环境的责任感和热爱感。
5. 环保主题活动日- 每年举办环保主题活动日,组织环保手工、环保小品演出等活动,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总结:幼儿园制作垃圾桶教案及环保行动方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校园环保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幼儿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这也为幼儿园学校创造了一个绿色环保的校园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希望通过这些教案和行动方案的实施,可以培养出更多热爱环保、关爱地球的优秀下一代。
环保意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而培养环保意识则从幼儿园开始就显得至关重要。
幼儿时期是人们生命中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024年幼儿园环保意识创意手工制作垃圾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环保意识教育》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创意手工制作垃圾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垃圾桶的分类、用途以及如何用废旧材料制作垃圾桶,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垃圾桶的分类和用途,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学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创意垃圾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创意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
重点:了解垃圾桶的分类和用途,学会垃圾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图片、垃圾桶模型、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废旧材料(如纸箱、瓶子、布料等)、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垃圾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分类和用途。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讲解垃圾桶的分类、用途以及制作方法,同时进行示范。
3. 动手制作(15分钟)幼儿分组,根据老师的示范,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创意垃圾桶。
4.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六、板书设计1. 垃圾桶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桶的用途:回收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3. 制作步骤:设计→剪裁→粘贴→装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用的小型垃圾桶。
2. 答案:根据自己的设计,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创意垃圾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幼儿对垃圾分类和制作垃圾桶的兴趣是否浓厚?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相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并与环保主题紧密结合。
塑料垃圾桶的设计
塑料垃圾桶的设计
1、塑料垃圾桶的特点
1.1塑料垃圾桶的概况
塑料垃圾桶是清洁、环卫很多行业使用的产品,给城市、小区卫生、各类公共场所带来清洁、卫生和环保。
它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一种环保产品,在中国大约有5亿多个垃圾桶在使用,其中66%是铁皮、木制的垃圾桶,可特循环利用的塑料垃圾桶只占30%塑料垃圾桶还存在很大的使用空间。
1.2塑料垃圾桶的使用功能
一种专门盛放垃圾的容器,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干净整洁。
1.3塑料垃圾桶的使用环境
塑料垃圾桶在耐酸、耐碱、耐油、耐腐蚀、耐候性强的环境下使用,并且能在-30℃~65℃区间温度内正常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环境,更可用于垃圾分类收集,如物业、工厂、环卫以及家庭等。
1.4塑料垃圾桶的使用要求
塑料垃圾桶要具有韧性好,耐冲击,抗压强度高,缓冲防震,硬度高,抗弯曲性能良好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隔热性,防静电等特点,此外,还有防水,防潮,防虫蛀以及造型美观等要求。
2、设计原则
2.1满足使用要求和外观要求
2.2在保证塑件的使用性能、物理、化学、介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等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价格低廉和成形性能较好的塑料,并力求结构简单、壁厚均匀、成形方便。
2.3在设计塑件时应考虑其模具的总体结构,使模具型腔易于设计制造,模具抽芯和推出机构简单,尽量简化模具结构。
2.4在设计塑件时,应考虑原料的成形工艺性,如流动性、收缩性等,塑件形状便于成型加工。
3、原材料选择
3.1选择依据
塑料垃圾桶的材料可以选择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者是聚丙烯PP,但是根据使用环境及要求在此选用聚丙烯PP作为其材料。
该塑料垃圾桶选用燕山石化公司的牌号为K1505的聚丙烯,其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3.2材料配方
材料配方如表2
表2
4、成型方法
该塑料垃圾桶选用注塑成型工艺
4.1注塑成型工艺过程
首先闭合模具,螺杆向前推进进行注射,熔料填充型腔,其次螺杆旋转后退,对熔料进行预塑化,同时进行型腔保压补缩,最后当塑件冷却定型后开启模具,顶出塑件,然后闭合模具,开始下一个循环。
4.2聚丙烯塑料注塑
注塑用的聚丙烯塑料熔融指数为5g/10min,熔体流动性较好,在柱塞式或螺杆式注塑机中都能顺利成型。
一般料筒温度控制在210~280℃,喷嘴温度比其低10~30℃,注射压力控制在70~120Mpa。
5、模具结构
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
6、制品工艺性分析
6.1制品尺寸
塑料垃圾桶呈圆台状,上顶面直径为58.3cm,下顶面直径为48.1cm,桶高60cm。
6.2拔模斜度
该塑料垃圾桶拔模斜度为4度。
6.3壁厚
该塑料垃圾桶壁厚为1cm,且壁厚均匀。
6.4加强部件
该塑料垃圾桶无加强筋,支承面和凸台。
6.5圆角
在塑料垃圾桶的上顶面的内外表面边缘处和下顶面的边缘处倒圆角,圆角半径为0.5cm。
6.6孔和螺纹
该塑料垃圾桶无孔和螺纹。
7、参考文献
【1】黄锐,塑料成型工艺学[M],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李学锋,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赵德仁,张慰盛,高聚物合成工艺学[M],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4】黄丽,高分子材料[M],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王文广,严一丰,塑料配方大全[M],化学工业出版社
【6】王伟,塑料配方设计与实例解析[M],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