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作业3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GIS试卷题目及答案1、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哪三部分?1)卫星定位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3)遥感技术2、空间实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631)空间位置特征。
(表示空间实体在一定的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或几何定位,包括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和分布状况等。
)2)属性特征。
(是与空间实体相联系的、表征空间实体本身性质的数据或数量,如实体的类型、语义、定义、量值等。
)3)时间特征。
(是指空间实体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4)空间关系特征。
(在地理空间中,空间实体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相互联系的特性就是空间关系。
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和度量关系。
)3、数字地形分析和数据高程模型P2361)数字地形分析(DTA)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其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提取描述地形属性和特征的因子,并利用各种相关技术分析解释地貌形态、划分地貌形态等;二是DTM的可视化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常用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有①坡面地形因子提取②特征地形要素提取③地形统计特征分析。
2)数字高程模型(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高程数据常常采用绝对高程(即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高度)。
①从狭义的角度定义,DEM是区域表面海拔高程的数字化表达。
②从广义的角度定义,DEM是地理空间中地理对象表面海拔高度的数字化表达。
4、目前,地理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大致分为哪三类?P65 1)场模型,用于描述空间中连续分布的现象。
2)对象模型,用于描述各种空间地物。
3)网络模型,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网络。
5、GIS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有哪些?P9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编辑与处理。
3)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
4)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5)数据输出功能。
6、数字地形分析是怎样一种信息数据模型数字地形分析(DTA)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简述栅格数据的数据取值方法。
3.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方法。
4. GIS有哪些应用功能?5. 矢量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6.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7. 栅格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8. 简述基于栅格结构的空间变换的三种方式。
9. 简述GIS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0. 数据质量应从哪几方面分析?11. 简述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12.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13. 简述GIS与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14. 简述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转换通常包括的步骤。
15. 简述GIS数据库的特点。
16. 数据质量控制常见方法有哪些?17. 简述地图在GIS中的作用18.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软硬件的组成。
19. 简述由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的方法。
20. 简述DEM的表示方法。
21. 简述空间元数据的概念及其作用。
22. 简述缓冲区分析的原理。
23.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24. 矢量结构有哪些特点?25. 简述建立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的意义。
26. 简述空间数据模型的类型。
27. 简述DEM数据采集方法。
28. 简述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29. 简述空间数据元数据的获取方法。
30. 简述GIS与CAD的区别与联系。
31. 简述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
32. 什么是地图投影?GIS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33. 简述WebGIS的应用。
34. 一个标准的MapInfo表由哪几个文件组成?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
35.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36. 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有哪些特点?37. 什么是决策?决策过程一般分哪几步?38.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
39. 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
40. 试论述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GIS脱胎于。
GIS技术的兴起,又使地理学向精密科学迈进。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3讲空间数据组成与特点2地理信息系统GIS第3讲空间数据组成与特点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工具。
它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地图、地形、气候、人口统计数据等。
在GIS中,空间数据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它包括地理要素和地理属性。
地理要素是GIS中的基本单元,代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地物或空间实体。
地理要素可以分为点、线、面等不同的类型。
点表示地理现象的位置,例如城市、河流等;线表示地理现象的线状特征,例如公路、河流等;面表示地理现象的面状特征,例如土地利用类型、湖泊等。
地理属性是地理要素相关的非空间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属性。
地理属性可以是定量数据,如温度、人口数量等,也可以是定性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
地理属性可以与地理要素关联,构成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理位置信息:空间数据包含地理要素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坐标系或地址来表示。
这使得GIS系统可以在地图上准确标识、表示和分析地理现象的位置。
2.地理属性信息:空间数据不仅包含地理要素的位置信息,还包含与其相关的地理属性信息。
地理属性信息可以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属性,如颜色、高度、属性等。
3.地球表面的多样性:地球表面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植被等。
空间数据可以捕捉和表示地球表面的多样性,为各种地质现象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4.时空关联性:空间数据不仅具有地理位置信息,还具有时空关联性。
GIS系统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挖掘,揭示地理现象的时空规律和变化趋势。
5.空间数据的多源性:空间数据可以来自各种不同的数据源,如遥感影像、地图、传感器等。
这些数据源可以提供不同分辨率和精度的空间数据,为GIS分析提供不同层次和尺度的信息。
6.数据冗余性与互补性:由于不同数据源的差异和多样性,空间数据可能存在冗余性和互补性。
数据分层说明
根据本次MAPGIS大赛操作技能组的题目及要求,我们小组首先确定了比赛给定遥感图像的位置,并选取、下载了大赛给定范围内的遥感图像,以此为底图对其进行矢量化操作,并制作比例尺为1:1米的专题地图。
根据目视解译遥感图像及对比谷歌在线地图分析,我们对数据集进行了简单要素类分级,方便后期对遥感地图的矢量化操作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下面以桂林市行政区划图为例对各要素的设置进行简单介绍:
空间数据集图层名称符号
点要素
小区公园村镇银行政府机构
线要素
范围
建筑边界区要素
河流
湖泊
池塘绿地总道路面房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三)一、填空(20×′)1.GIS 的应用功能有:(1) 、(2) 、(3) 、(4)2.拓扑数据结构与spaghetti 结构相比,拓扑数据结构优点是:(1)一个多边形和另一个多边形之间没有空间坐标重复,这样就消除了 。
(2) 和 分开存储,有利于诸如包含相连等查询操作。
3.空间数据压缩处理中,对矢量复杂曲线压缩常用的方法有:(1) 、(2) 、(3)4.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有:(1) 、(2) 、(3)5.变量筛选分析方法有:(1) 、(2) 、(3)6. GIS 应用模型根据表达的对象的不同,将模型分为:(1) 、(2) 、(3)7. 系统分析基本思想是从 观点出发,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各种可行方案,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二、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 错的,在后面括号里打“×”(4×1′)1.矢量数据结构优点之一是数据结构简单。
( ) 2.栅格数据结构优点之一是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 ) 3.点内插精确的方法之一是有限差分法。
( ) 4.关系数据模型优点之一是易于理解、更新和扩充。
( )三、名词解释 (4×5′) 1. GIS 2. DTM3. 空间数据编码4. 地学可视化四、分别写出下图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
(10′)地图M 及其空间要素I 、II 说明:1. I 为张三所有,面积,为林地II 为李四所有,面积,为麦地2. 边a 、b 、c 、d 、e 、f 边长分别为30、22、16、25、16、14、17 3. 结点1、2、3、4、5的坐标分别为:(,)、(,)、(,)、(,)、(,)a3eb1245cdfIII六、简答题(3×8′)1.GIS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与区别2.数据库设计有哪几个典型步骤3.地理信息标准化内容七、论述题(2×12′)1.阐述GIS发展的主要态势。
MAPGIS实验三:地形图逐网格纠正DRG是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及色彩校正后,形成的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原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数据文件。
MAPGIS系统根据DRG数据生产的特点提供了高精度的几何校正算法,完善的质量检查功能,便捷的操作和有效的数据共享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高精度DRG数据生产的问题。
对地形图光栅文件进行精纠正时,运用了MAPGIS软件逐公里网格纠正功能,基于MAPGIS系统的DRG生产流程如下:1. 进入图像处理→图象分析系统,文件→数据输入,通过数据输入转换模块,将地形图的扫描图像转换为MSI文件并打开。
2.图幅生成控制点。
该选项利用用户设置的标准图幅信息,自动计算公里格网交点作为控制点。
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融合->DRG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在生成图幅控制点前,需要先设置图幅信息,指定内图廓点,其步骤如下:1)设置图幅信息,点击输入图幅信息,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2)定位内图廓点。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位置。
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精确位置后,点击上图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
完成参数设置和内图廓点信息的输入后,点击生成GCP,将自动计算出控制点的理论坐标,并根据理论坐标反算出控制点的图像坐标。
3.顺序修改控制点。
顺序修改控制点提供了两种操作方法:1)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配准->DRG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则弹出控制点修改窗口,如下图所示:窗口中显示有当前修改的控制点的点号,用户通过点击鼠标左键可改变该点的位置,当对当前点的位置确认时按下空格键即可,同时窗口中自动显示下一点;若当前点的精确位置难以确定,可通过按ESC键选择放弃,窗口中将自动显示下一点,而对于放弃的点将不参加校正处理。
第一章绪论1、信息(Information):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3、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4、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5、数据与信息关系: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即信息是数据的内涵,而数据是信息的表达。
也就是说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6、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7、地理信息的特点:1)空间分布性2)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3)时序特征十分明显8、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9、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0、简述GIS的构成。
它的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模型、用户基本功: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辑。
11、GIS与其它系统的区别 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这种能力使用户能得到关于数据的知识,因此,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GIS 的软硬件设备要复杂、系统功能要强;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
101.模型表达的基本联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但能清楚反映数据之间隶属关系的数据库模型是:(A )A.关系模型B.网状模型C.层次模型D.混合模型102.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A )A.属性数据B.地图数据C.影象数据D.DTM数据103.下列只能用于矢量数据压缩的方法是:(D )A.压缩软件B.游程编码C.链码 D.特征点筛选法104.完成直线网格化可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A )A.扫描线法 B.内部点扩散算法C.复数积分算法D.局部内插法105.广泛应用于等值线自动制图、DEM建立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是:(A )A.数据内插B.布尔处理C.数据提取D.合成叠置106.利用DEM数据可以进行:(C )A. 包含分析B.缓冲区分析C.洪水淹没损失估算D.网络分析107.湖泊和河流周围保护区的定界可采用:(D )A. 空间聚类B.统计分析C.叠置分析D.缓冲区分析108.有关决策支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A.主要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B.强调支持的概念C.模型与用户共同驱动D.强调批处理式的处理方式109.电子地图的生成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A )A.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符号化B.数据采集、空间分析和符号化B.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C. 地图数字化、地图编辑和地图分析110.下列能用于输出地图的设备是:(D )A. 喷墨绘图机B.激光打印机C.彩色显示器D.以上三者111.GIS整个研制工作的核心是:(A )A. 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维护112.要保证GIS中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实时进行:(C )A. 数据编辑B.数据变换C.数据更新D.数据匹配113.整体趋势面拟合除应用整体空间的独立点外插外,最有成效的应用之一是揭示区域中:()A. 不同于总趋势的最大偏离部分B.逻辑一致性C.渐变特征D.地理特征114.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互相有关联的数据集合称为:(B )A.记录B.数据库 C.顺序文件 D.到排文件115.属性数据编码内容包括:(A )A. 登录部分、分类部分和控制部分B. 登录部分、分类部分和配置部分C. 数字化部分、分类部分和控制部分D. 数字化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和数据分析部分116.栅格数据表示地物的精度取决于:(A )A. 栅格尺寸的大小B.编码方法C.地物的大小D.数字化方法117.处理数据库存取和各种控制的软件是:(A)A.DBMSB. GISC. DSSD. OS118.描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属性与组成的数据集合称为:(D )A. 数据结构B.数据模型C.数据类型D.数据字典119.下列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A )A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空间变换 D.旋转变换120.有关地图的论述错误的是:(B )A. 地图是一种符号图形B. 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C. 地图是GIS查询与分析结果的主要表示手段D. 地图是地球表面缩小描绘的图形121.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C)A. 中国B. 美国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122. 信息系统的四大基本功能是: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 D )A. 计算B. 表达C. 制图D. 存储123. 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特性外,还具有以下特性:空间分布性、数据量大和:(C )A. 抽象性B. 模糊性C. 多样性D.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124. GIS的数据输入通常有三种形式: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矢量跟踪数字化、扫描数字化仪的光栅扫描数字化和:(A )A. 键盘输入B. 数据导入C. 数据拷贝D. 软件输出125. GIS硬件配置一般包括如下四个部分: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C )A. 键盘B. 鼠标C. 数据输出设备D. 数据野外采集设备126. GIS的功能丰富多彩,能回答和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位置、条件、趋势、模式和:(B )A. 模型和模拟B. 数据表达C. 预测D. 数据采集127. GIS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它支撑软件及:(A )B. 系统库C. 办公软件D. 应用分析程序128. 不同用途的GIS中基本上都包含了三种互相联系的数据类型:某个已知坐标系中的位置数据、与几何位置相关的属性数据及:(B )A. 时间数据B. 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C. 实体间的包含关系D. 实体的属性129. 基本空间单元与其相关的特征是:点、线、面积及:(A )A. 体积B. 长度C. 大小D. 重叠130. GIS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空间数据管理、拓扑关系与制图综合、地图提取、图幅管理与空间数据处理、缓冲区生成、多边形重叠和消除、数字地形分析、格网分析与量测计算及:( D )A. 自动制图B. 报表生成C. 数据压缩D. 数据格式转换131. 数字地形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等高线的生成与分析、断面图分析、三维立体显示和计算及:()A. 坡度提取B. 汇流分析C. 距离量算D. 地形要素的计算与分析132. GIS中的格网分析与量测计算包括:格网叠加与计算、距离计算、半径查找、多边形面积量算、容积计算及:()A. 点的定位B. 路径优选C. 多边形叠加与消除D. 多边形周长计算133. GIS中的图幅管理及空间数据处理的常见预处理内容有:改变比例尺、纠正畸偏差、旋转/转换及:()A. 图幅拼接B. 几何纠正C. 改变投影系D. 格式转换134.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色之一,且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编码、录入、格式转换、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和模型分析都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A. 空间拓扑关系B. 实体的属性数据D. 模拟分析135. 决定了地理信息系统特殊的空间数据结构和特殊的数据编码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特殊的:()A. 硬件系统B. 软件系统C.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D. 空间数据模型136. GIS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指对单幅图件及其属性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A. 指标量测B. 特征提取C. 格式转换D. 图像纠正137. GIS中的数据输出与表示是将地理信息系统内的原始数据或经过系统分析、转换、重新组织的数据以何种形式提交给用户。
GIS空间分析第三章栅格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栅格数据进行数学计算、空间统计和空间模型构建来揭示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栅格数据的分类、栅格数据的操作、栅格数据的转换和栅格数据的模型构建展开阐述。
首先,栅格数据可以分为单波段栅格数据和多波段栅格数据。
单波段栅格数据是指只包含一个变量的栅格数据,如高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而多波段栅格数据则是指包含多个变量的栅格数据,如遥感影像的RGB波段数据。
栅格数据的操作包括栅格数据的重分类、栅格数据的代数运算和栅格数据的空间过滤。
栅格数据的重分类是指将栅格数据的属性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重新划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栅格数据的代数运算是指对栅格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以获得新的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的空间过滤是指通过设定空间窗口大小和权重来对栅格数据进行平滑或者锐化处理,以揭示地理现象的模式和变化。
栅格数据的转换包括栅格数据的样本导出、栅格数据的统计和栅格数据的可视化。
栅格数据的样本导出是指从栅格数据中提取一部分样本数据,用于建立统计模型或者进行其他分析;栅格数据的统计分析是指对栅格数据进行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的计算,以了解栅格数据的分布特征;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是指通过色彩、阴影和填充等方式将栅格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于人们对其进行直观的理解和分析。
最后,栅格数据的模型构建是指根据栅格数据的特征和空间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常见的栅格数据模型包括地形模型、遥感模型和景观模型。
地形模型是通过栅格数据的高程信息构建的,它可以用来进行地形分析、地形模拟和洪水预测等;遥感模型是通过栅格数据的反射率信息构建的,它可以用来进行植被分析、土地利用分类和环境监测等;景观模型是通过栅格数据的空间分布和格网图案构建的,它可以用来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和景观生态研究等。
总之,栅格数据分析是GIS空间分析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通过对栅格数据进行分类、操作、转换和模型构建来揭示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三、空间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领会其用途。
2.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熟悉ArcGIS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4.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Toolbox 是ArcGIS Desktop中的一个软件模块。
内嵌在ArcCatalog 和ArcMap 中,在ArcView、ArcEditor 和ArcInfo 中都可以使用。
ArcToolbox 具有许多复杂的空间处理功能,包括的工具有:●数据管理●数据转换●Coverage 的处理●矢量分析●地理编码●统计分析空间间数据处理是基于已有数据派生新数据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实现的。
是基于矢量数据进行的,包括如下几种常用的操作:融合,剪切,拼接,合并,相交。
地理坐标系(Geogrpa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坐标系统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
某一个地理坐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
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
在ArcGIS中基于这三个椭球,建立了我国常用的三个基准面和地理坐标系:●GCS_WGS1984(基于WGS84 基准面)●GCS_BEIJING1954(基于北京1954基准面)●GCS_XIAN1980(基于西安1980基准面)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投影坐标系使用基于X,Y值的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球上某个点所处的位置。
这个坐标系是从地球的近似椭球体投影得到的,它对应于某个地理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由以下参数确定●地理坐标系(由基准面确定,比如:北京54、西安80、WGS84)●投影方法(比如高斯-克吕格、Lambert投影、Mercator投影)在ArcGIS中提供了几十种常用的投影方法北京1954投影坐标系和西安1980坐标系都是应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只是基准面、椭球、大地原点不同。
第一章 MAPGIS基础知识图1-13 窗口参数设置面板2.4、窗口复位将当前窗口置为第零级,将整幅图最大比例地完整地显示出来。
2.5、返回上级窗口从当前窗口返回到上级窗口,并显示落入该级窗口的图形。
2.6、更新窗口重新显示当前窗口的图形。
2.7、移动窗口通过鼠标在屏幕上抓图移动距离来移动当前窗口。
2.8、清除窗口将屏幕置为背景色。
2.9、显示线显示当前窗口的线图元。
2.10、显示注释显示当前窗口的点图元。
2.11、显示区域显示当前窗口的面图元。
2.12、显示弧段显示区域的边界(即弧段)。
2.12、显示光栅图像显示当前窗口的光栅图像。
三、选择“选择”菜单为图形编辑提供了辅助手段;例如,在编辑过程中,为了方便捕获目标,将目标的数据点鲜明地显示在屏幕上,可以打开“点标注”。
选择或设置该选择项时就在前边打 。
图1-14 系统选择菜单3.1、座标点可见:将图元的座标点或线、弧段上座标数据点用红色小“+”显示在屏幕上,便于用户编辑。
该项初始状态为OFF,每次选择该功能就将该选项状态取反。
在ON状态下,系统将对屏幕上的数据点标上红色“+”。
3.2、弧段可见:该项初始状态为OFF,每次选择该功能就将该选项状态取反。
在ON状态下,编辑器显示区并显示弧段,在OFF状态下,编辑器显示区不显示弧段。
3.3、还原显示:该项初始状态为OFF,每次选择该功能就将该选项状态取反。
在ON状态下,对线图元,编辑器将按线型来显示线,如某条线的线型为铁路,编辑器依此线为基线来生成铁路;对区图元,编辑器将显示区的内部填充图案。
3.4、数据压缩存盘:该项初始状态为OFF。
图形数据经过编辑(如:删除、加点等)后,有的数据在逻揖上被删除,但物理上并没有被删除,造成数据冗余。
该项状态为ON时,存盘时系统自动将冗余的数据删除。
3.5、拓扑重建时搜子区:若该项状态为ON,则在建拓扑过程中,自动搜索子区,解决子区嵌套问题。
3.6、符号编辑框可见:若该项状态为ON,在库编辑时,自动出现在视窗中。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三学生姓名:朱山昱班级:0802602 学号:19实验名称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实验原理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
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
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
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 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gis专业实习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gis专业实习报告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gis专业实习报告3篇(gis实训报告书),供大家赏析。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技术。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技术,GIS在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社会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GIS的学习和应用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地理学知识,因此,学生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培训。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GIS相关的实习训练,帮助他们掌握GIS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提高GIS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熟悉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学习使用ArcGIS等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数据处理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GIS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GIS基础知识•GIS基本概念•GIS数据类型和数据模型•基本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地图制图原理3.2 GIS数据处理•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清理和修补•数据可视化•栅格数据处理和分析•矢量数据处理和分析3.3 ArcGIS软件入门•ArcGIS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数据管理和导入•地图显示和编辑•数据查询和分析•地图输出和制作3.4 实习题目1.基于ArcGIS进行空气质量分析2.基于ArcGIS进行地形分析3.基于ArcGIS制作实用地图4.基于ArcGIS进行市场分析5.基于ArcGIS进行病毒疫情分析四、实习要求1.每个实习题目需自行搜索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制图。
2.实习报告应包含数据处理、分析和制图过程的详细步骤,以及结果分析和结论。
3.实习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4.实习报告需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包含标题、正文、图片、表格等内容。
5.评分标准:实习报告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实习操作规范、正确。
五、参考书目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王汝建,高等教育出版社。
2.《ArcGIS空间分析实用教程》,范宏星,电子工业出版社。
3.《ArcGIS桌面软件使用教程》第三版,管庆华,科学出版社。
[2021年秋季]GIS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一、单选题1. 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_____。
(4分)(A) 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 扫描数字化法(C)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D) 人工读取坐标法参考答案:B您的回答:B正确2. 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_____。
(4分)(A) 主机(B) 绘图机(C) 扫描仪(D) 显示器参考答案:C您的回答:C正确3.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_____。
(4分)(A) 数据编辑(B) 数据压缩(C) 数据变换(D) 数据处理参考答案:D您的回答:D正确4. “二值化”是处理_____的一个技术步骤。
(4分)(A) 扫描数据(B) 矢量数据(C) 关系数据(D) 属性数据参考答案:A您的回答:A正确5. 下列既是获取矢量数据的方法,又是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是_____。
(4分)(A) 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 扫描仪法(C) 数据结构转换法(D) 分类影象输入法参考答案:C您的回答:C正确6. 解决点、线、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分析方法是_____(4分)(A) 统计分析(B) 包含分析(C) 多边形叠置分析(D) 网络分析参考答案:B您的回答:B正确7. 利用DEM数据可以进行_____。
(4分)(A) 包含分析(B) 缓冲区分析(C) 网络分析(D) 洪水淹没损失估算参考答案:D您的回答:D正确8. 矢量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包括_____。
(4分)(A) 包含分析(B) 缓冲区分析(C) 统计分析(D) 网络分析参考答案:C您的回答:C正确二、判断题1. 数据结构变化时,数据时通过改变相应的映射来保持独立性的。
(3分)参考答案:正确2. 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的内容包括空间定位信息以及空间关系信息。
(3分)参考答案:错误3. 矢量数据的压缩是无损压缩。
(3分)参考答案:错误4. GIS的数据质量可以从空间、时间、属性三个方面加以区分。
GIS作业3
1.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结构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答:空间实体可抽象为点、线、面三种基本类型。
矢量数据结构中,每一个实体的位置用它们在坐标参考系统中的空间位置表示,点实体包括由一对x、y坐标定位的一切地理或制图实体,此外,还应存储一切与点实体有关的数据来描述它的类型、制图符号和显示要求等。
线实体可以定义为直线元素组成的各种线性要素,直线元素由两对以上的的x、y坐标定义。
面实体则用多边形表示。
栅格数据中,实体用它们占据的栅格行列号来定义,栅格的值为栅格所表达内容的属性值。
点用一个栅格单元表示;线用沿线走向的一组相邻栅格单元表示,每个栅格单元最多只有两个相邻单元在线上;面或区域用记有区域属性的相邻栅格单元的集合表示,每个栅格单元可有多于两个相邻单元同属一个区域。
2.叙述四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方法。
①链式编码:主要是记录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界。
将其表示为:由某一起始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
基本方向可定义为:东=0,东南=1,南=2,西南=3,西=4,西北=5,北=6,东北=7等8个基本方向。
②游程长度编码: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出现的个数,从而实现数据的压缩。
③块状编码:是游程长度编码扩展到二维的情况,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单元包括相邻的若干栅格,数据结构由初始位置(行、列号)和半径,再加上记录单元的代码组成。
④四叉树编码:将一副栅格地图或图像等分为四个部分,逐块检查其格网属性值(或灰度),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值都具有相同的值,则这个子区就不再继续分割,否则继续将该子区再分割成四个子区,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属性值或灰度为止。
3.试写出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模式,并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像元或像素,由行号、列号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像素的属
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含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具有“属性明显、位置隐含”的特点。
矢量数据结构是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具有“属性隐含、位置明显”的特点。
两者比较如下:
4.叙述由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方法。
矢量数据的基本坐标是直角坐标x 、y ,其坐标原点一般取图的左下角。
栅格数据的基本坐标是行和列(i ,j ),其坐标原点一般取图的左上角。
转换时,令直角坐标x 、y 分别与行和列平行。
①点的变换:由下列公式进行变换。
i
y y y j x x x x x x Interger j y y y Interger i min max min max min max )(
1)(
1-=
∆-=
∆∆-+=∆-+=
②矢量线段的变换:由上述公式求出线段两端点的行数i,然后找到每一行(i值)中心的y值,进而求出这一点的j值。
在用直线本身的属性值填充这些网格,完成转换。
③多边型数据的转换:一般采用左码记录法。
第一步,从数字化数据的第一点开始依次记录每一点左边面域的属性值(面域外为0,面域内为1)。
第二步,对多边形每一条边,按以上所述的矢量线段的变换的方法进行转换。
第三步,节点处理,使节点的栅格值唯一而准确。
第四步,排序,从第一行砌逐行按列的先后顺序。
此时,得到的数据结构完全等同于栅格数据压缩编码的数据结构形式。
第五步,展开为全栅格数据结构,完成转换。
此外,还可采用内部点扩散法、复数积分算法、射线算法和扫描线算法进行转换,但均较复杂,并有较大的限制条件。
5.叙述由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的转换方法。
⑴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方法,步骤如下:
①二值化:划线图形扫描后产生栅格数据,这些数据是按0~255的不同灰度值量度的设以G(i,j)表示,为了将这种256或128及不同的灰阶压缩到两个灰阶,即0和1两级,首先要在最大与最小灰阶之间定义一个阈值,设为T,如果G(i,j)≥T,则记此栅格的值为1,否则为0,得到一副二值图。
②细化:分为“剥皮法”和“骨架法”。
剥皮法实质是从曲线的边缘开始,每次剥掉等于一个栅格宽的一层,直到最后留下彼此连通的由单个栅格点组成的图形。
③跟踪:从图幅西北角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从起始点开始,根据8个邻域进行搜索,每次跟踪相邻点,并记录结点坐标,然后搜索闭曲线,直到完成全部栅格数据的矢量化,写入矢量数据库。
⑵基于再生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方法,步骤如下:
①边界线追踪:对每个边界弧段由一个结点向另一个结点搜索,通常对每个已知边界点需沿除进入方向外的其他7个方向搜索下一个边界点,知道连成边界弧段。
②拓扑关系生成:对于矢量表示的边界弧段,判断其与原图上各多边形的空间关系,形成完整的拓扑结构,并建立与属性数据的联系。
③去除多余点及曲线圆滑:去除由于逐个搜索栅格所造成的多余点记录以减少冗余并采用一定的插补算法进行光滑处理。
常用算法有线性迭代法、分段三次多项式插值法、正轴抛物线平均加权法、斜轴抛物线平均加权法、样条函数插值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