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喋血女英烈——杨威[文档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7
石油女英雄杨拯陆作者:王翠娟来源:《石油知识》 2014年第3期王翠娟提起”西安事变”中的爱国将军杨虎城,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提起他的女儿杨拯陆,也许就知之甚少了。
1958年9月25日,杨拯陆在新疆中蒙边界的三塘湖盆地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时,遭遇寒流壮烈牺牲。
人们找到她的遗体时,她的怀里还揣着一张新绘的地质图,上面有她新涂上去的识别地质情况的颜色。
这位在新中国的石油战线上工作并奉献出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的将军之女,不愧是新中国石油战线上的女中豪杰。
童年杨虎城将军一生有过3次婚姻,生有4个儿子和6个女儿。
杨拯陆为第三位夫人谢葆真所生。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杨拯陆只有9个月大。
事变结束后,蒋介石的背信弃义,杨虎城将军一家遭到了残酷的迫害,杨将军被迫出国进行所谓的“考察”,回国后没多久,又被监禁达12年之久,直至被残害。
那时还处于襁褓中、不满周岁的拯陆,就失去了双亲的爱抚。
为了逃难,杨拯陆从两岁时就跟着外祖母从西安逃到成都。
在这样的童年生活经历中,杨拯陆从小就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充满了仇恨。
直到1949年西安解放,她才从苦难生活中解脱出来。
学生时代1 9 4 9 年5 月,西安解放。
那时正在西安女子中学读书的杨拯陆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了共青团,16岁时被选为学校团总支书记,成为一名学习成绩优秀、思想进步的青年。
1953年,杨拯陆高中毕业,她毅然报考了西北大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并于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进入学校后,杨拯陆从各方面了解到,新中国的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资源,而寻找资源最急需的就是地质人才。
从此,坚定了她献身石油事业的决心。
那时,她在《陕西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我要做一名祖国工业化的尖兵》的文章。
她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石油工业是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基础很薄弱,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我身体好,所以我觉得我应当搞这方面的工作。
咱们国家发展很快,若石油工业不发达,是很难强大起来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全景扫描2013年10月25日 15:42:53 来源:新华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
在这曲折漫长的历程中,人民军队把热血和忠诚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涌现了大量的英雄模范人物。
他们舍身忘死、无私奉献的生动的事迹,是我军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栏目整理了1930年至1990年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小传,永远铭记他们的英雄业绩。
1930年【英模小传】杨梅生,江西人,1908年出生,1928年7月入伍,红5军战士。
作战勇猛顽强,善于爬城强攻,屡建奇功。
1930年,杨梅生被红5军授予“爬城将军”荣誉称号,成为目前可考证的我军第一位被军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战斗英雄,堪称我军英模方阵的“排头兵”。
1931年【英模小传】邬兴汉,江西省兴国县人,1912年出生,1930年8月入伍,1931年8月,红军总政治部授予他“战斗英雄”奖章,授予称号时任红3军团第4师13团排长。
1931年3月,红军打福建泰宁时,他利用夜暗划水渡河,歼灭炮台守敌后打开城门,掩护我军主力进城,全歼敌人一团。
1931年8月,第三次反“围剿”时期,我军向莲塘前进,他奉命带一个排占领阵地掩护主力前进,连续4次打退敌营整连规模进攻,为我军主力歼敌创造条件。
1933年【英模小传】罗云,湖南人,1900年出生,1927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红3军团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授予称号时任红3军团第4师10团2连连长,人称“铁脑壳”。
在红军奔袭于于都、安远、大冶和安福等战斗中,他每次都是首先登城者,被誉为“爬城将军”。
1933年1月,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连队摧垮了敌人指挥所,创造了一个连歼敌500余人的光辉战例。
(待续)(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名录》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2名)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毛岸英。
活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徽“特级英雄”称号(2名)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称号(50名)卜广德、于泮宫、于喜田、王海、王兆才、王学凤、王德明、毛张苗、孔庆三、刘庆亮、刘维汉、孙占元、孙生禄、孙振录、伍先华、李凤林、李家发、李延年、余新发、许家朋、沈树根、邱少云、张永富、张积慧、吴志洲、贠宝山、周厚刚、陈忠德、杨宝山、杨育才、杨春增、杨连第、胡修道、赵宝桐、柴云振、徐长富、高成山、高景灏、倪祥明、秦家彬、曹庆功、曹玉海、郭忠田、郭恩志、曹家富、崔建国、雷宝森、鲁珉、魏玉德、谭炳云、毛岸英。
“一级模范”称号(4名)王兴纪、孙凤钜、罗盛教、张益仁。
“二级英雄”称号(286)马忠庆、马新年、万子扬、王天保、王合良、王保江、王彦林、王德福、毛国臣、邓章德、牛保才、冉隆华、田立明、平太信、龙世昌、任志明、刘凤勇、刘钦、刘俊卿、刘继和、农廷秋、孙子明、朱友恒、朱金池、朱溶堂、安炳勋、关崇贵、吕慕祥、余贵、宋兰君、李文彦、李元兴、李汉、李忠先、李经盛、李洪序、李祥、杨国良、杨振玉、陈开茂、陈吉、陈德生、陈治国、邹炎、易才学、房光超、庞殿臣、周德高、林炳远、范万章、欧文辉、郑金钵、郑起、郑朝元、张世秀、张兰亭、张建明、张桃芳、张像山、张瑞臣、胡文江、胡连、郝兴文、郝志新、高云和、高良伦、孙志忠、栗振林、徐天良、徐连才、徐恒禄、贾云明、唐治平、梁振隆、阎成恩、黄丑和、黄道明、曹光景、葛英东、葛洪臣、蒋永德、蒋道平、程述中、程荣庆、韩德彩、焦景文、董克荣、董明德、彭焕新、鲍清芳、赖发均、蔡兴海、潘学仕、潘昌义、穆守营、薛志高、戴荣华、尹继发、卢耀文、吕玉久、陈振安、张全合、张明录、张振智、胡金华、于水林、马一钧、马天明、马玉臣、马如华、马寿昌、王万夏、王云阁、王元义、王文范、王占山、王玉生、王庆琳、王兴义、王克传、王志、王虎元、王学才、王保德、王锁昌、王景洲、孔繁玉、车臣才、牛锡浩、尹东华、方新、支全胜、叶永安、叶君、叶树东、史阜民、刘久恒、刘云典、刘长岭、刘石友、刘四、刘光子、刘兴文、刘建华、刘保成、刘根全、刘清怀、刘福海、乔永生、孙克荣、孙明芝、毕武斌、任西和、许长友、邢连富、李云龙、李云汉、李文生、李文柱、李太林、李玉才、李华云、李吉武、李秀德、李青山、李英才、李国玉、李国海、李国珩、李洪全、李树森、李家芝、李耘田、李曙荷、汪金兰、冷树国、苏文俊、宋祥华、杜树君、吴少桂、吴胜凯、沈志宏、肖贵强、杨太忠、杨仁富、杨阿如、杨伯钊、杨锡生、杨树华、杨道根、陈士荣、陈少清、陈启瑶、陈志、陈伯悦、陈忠贤、邵凤阳、陆廷高、陆昌荣、邱耳林、周子和、周文江、周平、周信仁、周腊生、周景和、金克智、张万荣、张文兰、张来元、张希瑞、张良广、张宝富、张振华、张渭良、张豪、张福荣、林贵远、范仁和、尚衍发、武在元、郑长华、郑定富、欧阳代炎、骆家奎、饶一世姜世福姚显儒、赵在柱、赵永旺、赵柏生、赵志恒、赵继华、胡祖卿、段培英、高月明、高守余、高胜德、高润田、高殿禄、徐方斌、徐生、徐申、徐帮礼、柴育民、唐云、唐凤喜、郭隆楷、袁孝文、钱忠胜、黄万丰、黄在渔、黄宗德、崔长海、崔贵江、阎万库、阎洪全、梁封、曹殿生、梅怀清、麻俊坤、韩发成韩国富、韩勤忠、粟学福、谢坤、程九龄、蒋元伦、喻忠奎、曾少才、曾平章、曾南生、傅庆祥、傅绍斌、董恒志、褚庆然、简海金、解法正、蔡金同、蔡朝兴、漆少泉、谭朝志、裴景善、樊金明、潘泽明、薛文德。
长征中红军女战士的巾帼风采作者:杨卿周恒好来源:《百姓生活》2017年第08期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其中,跟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30人,多数被编入中央工作团;红6军团是长征的抗日先遣队,20多位女战士分散在各个单位随部队转移,成为最早踏上长征征途的女战士;红四方面军女战士规模最为庞大,约2500余人分布在妇女独立团、妇女工兵营、新剧团、被服厂、总医院和妇女学校等各个部门,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组成力量;参加红25军长征的女战士最少,只有随军医院的7名女护士,被称作“七仙女”。
在被誉为人类战争史上奇迹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她们和20万男性大军一起,在百万敌军的围追阻截下,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冲破雄关险境,翻越皑皑雪山,爬过茫茫草地,用自己的双腿徒步辗转纵横大半个中国。
她们是巾帼英雄,是女中豪杰!血战沙场,她们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花木兰”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和连环空袭,红军将士们时常是边行军边打仗,根本没有喘息歇脚的机会。
这样紧张的节奏,对女战士们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她们高喊“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的口号激励自己,但不掉队在长征中仅仅是最低要求,女战士们要时刻做好与敌展开激烈战斗的准备。
为此,她们在行军途中挤出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派专门的军事教练员,教授她们刺杀、防空、夜间辨别方向等基本军事技能;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则由秦基伟亲自讲授军事知识,进行射击、投弹、野营、刺杀、修筑工事等科目的训练和抢救伤员、押送俘虏、抢占山头、打扫战场等实战演习。
在训练中,红军女战士充分发扬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3个月后就已经能够独立承担战斗任务。
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女战士们在频繁的战斗磨炼中早已淡化了性别意识,果敢英勇丝毫不逊于男同志,更涌现出一批像李坚真、张琴秋、王泉媛等军事素质过硬、指挥才能突出的战地女杰。
国庆节爱国英雄故事-杨靖远的爱国故事 “抗战⽅兴竟在盐⼭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吊英魂”“断头流⾎乃⾰命者家常便饭,奋⽃牺牲是抗⽇的应有精神”,这是1938年,时任⼋路军东进抗⽇挺进纵队司令员肖华在得知杨靖远牺牲后的题词。
⽽他有着哪些英雄事迹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杨靖远:不灭⽇寇不割髯 “抗战⽅兴竟在盐⼭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吊英魂”“断头流⾎乃⾰命者家常便饭,奋⽃牺牲是抗⽇的应有精神”,这是1938年,时任⼋路军东进抗⽇挺进纵队司令员肖华在得知杨靖远牺牲后的题词。
杨靖远1902年出⽣于辽宁省沈陽市,1938年牺牲于河北省盐⼭县。
他少年时在私塾读书6年,后在中医专科学校学习3年,毕业后在沈陽、锦州⼀带⾏医。
当时,东北三省在军阀张作霖统治下,社会⿊暗,民不聊⽣。
杨靖远在痛苦中不断寻求救国救民道路。
1930年,他接触到共产党⼈,并参加了⾰命活动,次年光荣地加⼊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事变爆发,由于蒋介⽯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沈陽城在⼀夜之间沦陷。
杨靖远的⽗母惨死在⽇军屠⼑下。
国耻要雪,家仇要报。
9⽉20⽇,杨靖远联络8名爱国青年,趁敌混乱,⽤⼿榴弹炸死数名⽇本⼠兵,驾驶机车闯进关内。
在北平与华北党组织取得联系后,杨靖远担任了华北各界抗⽇救国会执⾏委员,后调到河北省委⼯作,活动在北平、天津⼀带。
对地⽅抗战史有深⼊研究的盐⼭县政协副主席吕少军说,1938年春,我党领导的抗⽇武装——国民⾰命军别动总队第三⼗⼀游击⽀队处境困难,中共河北省委派杨靖远等5⼈赴冀鲁边区开展⼯作,杨靖远任三⼗⼀⽀队副司令。
4⽉底,杨靖远率三⼗⼀⽀队⼀部巧取庆云城,随即建⽴了庆云县政府。
5⽉上旬⽀队⼜攻克乐陵,建⽴乐陵县政府。
两个根据地遥相呼应,三⼗⼀⽀队声威⼤震。
1938年9⽉,肖华率⼋路军东进抗⽇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区,任命杨靖远为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委员。
杨靖远率部连续出击,歼灭了反动地⽅武装刘彦⾂部,⼀些地⽅武装纷纷接受改编,抗⽇⼒量迅速壮⼤。
2020.31940年夏秋时节,黄桥战役打响。
张茜、王于畊、陆若勉、胡雪江等新四军女战士毫无畏惧地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用她们的机智勇敢和实际行动见证了女性之伟大!张茜——茜草之根染红世界张茜,原名张掌珠,湖北武汉人,陈毅元帅的夫人。
1938年2月,张掌珠偷偷离家加入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茜”。
用她的话说,茜草的根可以做成红色染料,我要用自己的热血染红世界。
1940年,张茜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编辑部工作。
7月,随着部队进驻黄桥。
当时,驻守兴化县的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企图一举攻占黄桥,彻底消灭掉新四军。
为此,陈毅、粟裕决定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全体将士进行反击。
10月4日上午,黄桥决战打响,张茜果断参加了后方支前工作。
她到群众家里收集黄桥烧饼,然后推着小车,或手提肩扛,冒着枪林弹雨将烧饼运往前线。
一路上,战争的惨景冲击着张茜的神经,有的新四军战士倒在血泊中,有的缺胳膊少腿儿,有的已经肚破肠露……张茜强忍着泪水,用自己单薄的身躯将生命垂危的重伤员扶起来运送到了后方医院。
因为医院里人手不足,她就帮着止血包扎,只要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
决战期间,由于局势紧张,面对“战败只能喝长江水”的危境,陈毅毅然让张茜将他珍藏的书籍、诗词全部清理掉。
对此,张茜第一次感受到战争胜负的严重性。
看着陈毅的诗稿,她犹豫着,因为这里面蕴含了陈毅同志的大量心血。
“绛夫”,是陈毅的笔名,是专门为她而取的,绛者红也,绛夫就是张茜的丈夫。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张茜终究没舍得清理这些书籍诗词,而是带在身边细心呵护着。
经过3天的激战,最终新四军以少胜多,歼灭韩德勤部1.1万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军需用品和军用物资,取得了黄桥战役的伟大胜利。
看到新四军赢得了胜利,张茜喜极而泣。
王于畊——新四军中著名才女王于畊,原名王桂英,河北保定人,开国上将叶飞的夫人。
王于畊出生于1921年11月,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也许是年份的巧合,注定了她的一生都在追随共产党。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目录:1、搏击巨浪勇救人----魏青刚2、无声世界创造美丽——邰丽华3、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4、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5、马班邮路的铁汉——王顺友6、把时间献给孩子——丛飞7、37年坚守诺言——陈健8、中国军人的旗帜——杨业功9、15年铸成倚天剑——黄伯云10、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1、搏击巨浪勇救人----魏青刚【事迹简介】去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岛崂山海岸边观看“麦莎”带来的海潮。
不料一个巨浪袭来,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
此时,正在岸边、从河南来青岛做装修工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过去。
一次、两次、三次,魏青刚跟巨浪搏斗了40分钟。
3天后,人们才知道英雄魏青刚的名字。
【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的动作,源于内心的品质,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2、无声世界创造美丽——邰丽华【事迹简介】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的舞蹈《千手观音》。
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3、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事迹简介】13岁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洪战辉带着妹妹走进大学校园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
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爱国女英雄人物事迹8篇爱国女英雄人物事迹篇1周恩来爱国故事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中外记者济济一堂。
下面请诸位记者提问题!周恩来的话音刚落,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用中文说:请问总理阁下,中国有没有妓女?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话,周恩来泰然自若,双眼盯住这位记者,思索了一下,郑重地回答:有!这一问一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
记者们轰动起来了。
周恩来接着说:中国的妓女,在中国的台湾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大家清楚,如果硬说中国有妓女,那就得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如果不承认台湾归属中国,那中国自然就不存在妓女问题了。
那位记者当然不服气,接着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在建国的初期,这句话当然是在讥笑中国的贫穷。
周恩来幽默地回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这一回答,使全场记者为之愕然,场内鸦雀无声,都在静听着周恩来的解释。
周总理清了清嗓子,洪亮地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面值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等十种,加起来一共是18元8角8分!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中国人民银行是由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中国人民做后盾,信用卓越,币值稳定,实力雄厚,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总理的话再次激起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这位西方记者哑口无言,只得面红耳赤地坐了下去。
总理正是用他敏锐机智的头脑来捍卫祖国的尊严,这种民族的骨气,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爱国女英雄人物事迹篇21940年9月,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
我八路军385旅按纵队首长的部署,准备攻取管头据点。
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奉命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
9月23日23时,我攻击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
战斗发起后,先由我迫击炮进行射击,数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
但敌工事很坚固,并没有被摧毁。
炮弹都打得很准,可就是难以歼敌,而我步兵战士却在敌人隐蔽火力的猛烈射击下,一批批地倒下。
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一)001.八女投江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
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
1936年冷云参加东北抗联第5军。
1938年夏,与冷云同在第5军的丈夫英勇牺牲,她强忍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第5军第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西征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
7月12日参加攻打楼山镇战斗。
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8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的率领下,分为3个战斗小组,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与敌人展开激战。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援绝、被敌人困死在河边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
她们毁掉****,挽臂投入滚滚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002.于化虎(1914-2004)男,汉族,山东省海阳市人,中共党员。
于化虎1942年组织基干民兵队伍,投身抗日行列。
他带领民兵制造出踏雷、绊雷、连环雷、夹子雷、钉子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威震胶东。
1943年5月,他率领爆破组在村边埋下70多枚土制石头拉雷和石头绊雷,炸死炸伤前来袭击的日军17人。
1945年夏的一天,日军聚集约400多人,对周围村庄进行“扫荡”。
于化虎组织民兵,混入敌人内部,活捉敌人14个哨兵,穿上哨兵的衣服进村布雷,然后撤出村,放枪诱敌上钩。
敌人慌乱互相射击,地雷遍地开花,死伤47人。
他积极传授布雷技术,1944年10月,于化虎等5人受胶东军区委派,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4个多月。
2018.6斑驳纵横的脸庞,书写岁月的沧桑;坚毅凝重的目光,尽显执着与信仰。
见到杨寒老人,是在炎炎夏日。
面对来访者,老人理了理思绪,然后便讲述起那难忘的经历,瞬间把我们带回到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一个飒爽英姿的抗战女英雄的形象,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一杨寒1921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新野县,上小学时,由于受地下党员于洗尘老师的影响,救国救民的火种就深埋心间。
同样受共产党的影响,杨寒的姐姐1936年离开家乡,跋涉于安徽、河南、山西等多地,最后在山西参加了党领导下的牺盟会。
受老师和姐姐的影响,15岁那年,杨寒到开封寻找党组织,但当时党组织都是秘密活动,未能如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战火很快燃烧到河南境内,家乡人民惨遭日军蹂躏,而国民党部队则节节败退。
杨寒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国救民。
她铁了心要找党组织,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解救灾难深重的父老乡亲。
一天,趁父亲出门在外,杨寒到父亲任教的学校领取了他的工资作为盘缠,又一次外出寻找党组织。
杨寒最初通过关系人参加了南阳平津流亡同学会创办的剧团,这是一个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青年剧团,经常上演进步剧目,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20多天后就被当局强制解散了。
面对一时没有出路的团员们,团长郭以清(地下党员)对他们说:“我送你们参加红军去,不要告诉任何人。
”在郭以清的带领下,杨寒等人通过国民党的层层封锁线,赶到豫南邓庄铺参加了革命。
二1938年3月,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挺进江淮地区抗击日军。
部队东进之前要实行精简,八团个别领导担心女兵会拖累部队,打算把她们留下来。
得知消息的杨寒等几个女同志找到团首长,坚决要求随部队行动。
恳切的言词,坚定的决心,终于感动了团首长,同意带她们一道东进抗日。
那时候,部队条件极为艰苦。
八团1300余名战士,装备非常差,许多战士没有枪,就拿着大刀、红缨枪;子弹太少,就在子弹袋里塞满高粱秆;部队缺衣少粮、缺医少药,每人每天只有1角5分钱菜金。
44武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有一群特别的女警察:以任何一件墙外物品作支撑,她们不到1分钟就能上到4楼;20米外的人体靶射击,她们能在2秒内上膛开枪、5秒内指哪儿打哪儿;重大人质绑架案的对峙现场,她们与绑匪斗智斗勇……她们就是于2005年8月正式组建的女子特警大队,陈蔚正是女特警们的“领头羊”。
射击、索降、格斗,她样样精通;扫黑、反劫持,她冲锋在前;警事比武,她曾力压男民警夺得殊荣。
27年来,她在特警队里追逐梦想,建功立业,无怨无悔。
3月2日,陈蔚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乔装人质姐姐,制服持枪嫌犯“学了武术,你最想去干啥?”“当然是当警察。
”时光倒转27年,1994年,在武汉体育学院女生宿舍里,即将毕业的陈蔚和室友聊着未来。
她是陈氏太极21文_杨槐柳 黄明月女特警是怎样“炼”成的代传人,身手不凡。
那一年,恰好武汉市公安局面向地方大专院校招收特警,陈蔚如愿以偿。
1995年4月的一天,武汉江岸区丹水池发生一起涉枪劫持人质案件,一名民警处警过程中不幸牺牲,上级指派特警队员火速支援,才参警一年的陈蔚临危受命。
这是一次真枪实弹处置恶性暴力案件的战斗。
陈蔚被选中乔装成人质的姐姐,与嫌疑人面对面谈判周旋。
社会工友故事44. All Rights Reserved.工友 2021.0645安特警一干27年的女子,大概唯有陈蔚。
清晨5点半出操,上午负重越野跑,引体向上、俯卧撑,下午搏击、射击、战术、攀登等警事技能训练……日复一日的坚持,实属不易。
即便担任了大队长,陈蔚依旧以身作则。
女子大队24名民警清一色女将,平时待人和蔼的陈蔚,抓起训练忒狠得下心。
外面下着大雨,晚上可能还要3次吹响集结号。
数九寒天,女特警清脆的呐喊声在冰霜染白的操场上响起。
一年最冷时,陈蔚带着女队员闪转腾挪,挥洒自如。
为了提升民警应急处突能力,陈蔚突出训练的对抗性、实战性,在全员普训的基础上,还有针对性地做好精训,力争让每个队员都精通一项实战科目,让每一个队员都练一手绝活……和队员相处,陈蔚在训练中严厉,日常中和大家情同姐妹。
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简介2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简介20篇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简介(精选20篇)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关于爱国英雄的先进事迹有哪些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关于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简介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简介精选篇12003年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2003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
关于革命烈士的事迹
革命烈士是指为了国家、民族或社会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人士。
他们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观而奋斗,为了实现革命的理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以下是中国革命烈士的一些典型事迹:
1. 范志毅:范志毅,原为一名空军飞行员,1976年在保家卫国战争期间,他驾驶飞机成功击
落了入侵的军机,但在自己迫降时英勇牺牲,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2. 黄继光:黄继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1965年,在中印边境冲突中,他为了保卫边境国土,英勇牺牲。
他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手榴弹,保护了战友的安全。
3. 吴桂贤:吴桂贤是一位女革命烈士,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抗日战争。
1944年,她
在担任红军政治指导员期间,被敌人发现并抓获,最后被杀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4. 贺龙:贺龙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中国革命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曾参与长征、西北战争等重大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以上只是少数代表性的事迹,还有很多其他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同样充满荣光和感人。
革命烈
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事迹不仅是对英雄的崇敬,更是对革命
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会一直激励和影响后人,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实现社会进
步不断奋斗。
巾帼英雄的个人事迹巾帼英雄的个人事迹篇一穆桂英是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
明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人物。
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
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
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
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大破天门阵之后,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西夏,穆桂英亲挂先锋印,连破强敌,在虎狼峡(今古浪峡)遭到西夏的阻击。
为了探测敌情,穆桂英带了两名女将,沿一条小道爬过一座山头,穆桂英向峡口瞭望,只见峡口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西夏的兵马。
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阵密集的冷箭射来,穆桂英等三名女将当场中箭身亡。
留守在崖下的其他几名女将见穆桂英中了埋伏,便赶紧一起上来救援,但是悬崖实在太陡峭,只有九名杨门功夫最好的女将爬了上去。
由于寡不敌众,女将们最后全部牺牲在崖顶。
主要功绩:1、抗辽——大破天门阵,痛歼辽国的萧太后亲率的侵宋辽军主力,此后辽军再也不敢南侵,辽宋边境再无大战事。
2、平南——广西侬智高叛乱,穆桂英及夫杨宗保挂帅出征,平定南方的叛乱。
3、穆桂英战功卓著,被宋朝廷封为浑天侯。
4、征西——穆桂英率12寡妇征西,虽然她在虎狼峡中了埋伏壮烈牺牲了,但杨门女将最终还是大获全胜,西夏议和臣服。
巾帼英雄的个人事迹篇二花木兰:流传版本最广为姓魏,名木兰。
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
后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民歌,不可能隋朝才出现。
最真实应是北朝人(由诗中“黑山”可知,黑山所处应是北朝)而北朝为鲜卑人为尊,初年士兵多是鲜卑人很少汉人,又因为鲜卑女性地位较高(最初为母系氏族),女子主母也可领兵。
2021.12小姑娘艰难寻党1935年,14岁的杨寒考进河南开封北仓私立女子中学。
其父杨振乾正在该校管理图书馆,姐姐杨稚葳也是北仓女中的,毕业后考进开封女子师范学校。
杨寒进校的第二年,杨稚葳瞒着父亲带着杨寒去找共产党。
姐妹俩第一次跑到安徽没找到,第二次找到了共产党,姐姐去了延安。
杨寒说,姐姐是她的革命引路人。
姐姐去了延安后,杨寒在家待不住了,找到送姐姐到陕北的王冕南。
王冕南跟杨寒说:你父亲都向我要人啦,我不敢再送你了。
自姐姐瞒着父亲走了后,父亲担心杨寒再跑掉。
当时祖母生病,父亲回家照料祖母,走之前,将杨寒交给了学校领导,嘱咐严加看管。
在学校领导的严厉管教下,杨寒想到了姐姐同学的亲戚郭玉璋。
她借口回家来到学校会计处,从父亲的工资中领取了20块钱,悄悄地去了南阳。
在南阳找到了郭玉璋。
此时,郭玉璋正在话剧团参加演出,他对杨寒说:现在没有人去陕北或武汉,等将来有人去再说,你可以先参加这里的剧团等待机会。
就这样,杨寒成为剧团的一名成员。
就在杨寒母亲哭着到南阳找女儿时,杨寒与另一个姑娘跟随话剧团团长郭以清(中共南阳地下特委书记)踏上了寻找共产党、红军的征程。
他们以去武汉读书为名,一路上兄妹相称。
巧的是,国民党镇平县清找了一个挑夫,他们很像去读书的样子,因此没遭到国民党兵的盘问。
第一天他们走了100多里路。
杨寒说,这是她人生第一次长途跋涉,由于太兴奋,竟然没有感觉到疲劳。
第二天又走了100多里路,第三天到了源潭,找到了党的交通站。
这个交通站是个中药店,他们就在交通站度过了1938年的元旦。
当地党组织对他们非常关心,还给两位姑娘各做了一件黑色棉大衣,杨寒第一次感觉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休息两天后,他们开始向竹沟前进。
此时,国民党对桐柏山的红军层层封锁,沿途布满关卡,他们只能白天休息,夜晚赶路。
地下党交通员一站一站地送他们,走了两个夜晚,1月3日,他们终于赶到了目的地,桐柏山附近的一个村庄、红军驻地焦竹园。
83年后,杨寒清楚地记得,那天特别温暖,像春天一样阳光普照,她像刚出笼的小鸟呼吸着新鲜空气,啁啾着展翅飞翔。
汉奸杀害二十岁抗日女英雄,为何要用如此残忍方式?
汉奸杀害二十岁抗日女英雄,为何要用如此残忍方式?
湖北襄阳欧庙文垴村有一位抗日女英雄,名叫,原名欧阳英,乳名三秀。
1921年10月8日出生,1936年走上抗日救国道路。
1941年10月4日晚,杨威在大堰角村召开干部会后留宿交通员李贵和家,不知谁走漏了消息,敌人将李贵和家包围,杨威和11名战友不幸被捕。
汉奸将杨威等人押到罗家湾伪军据点,伪中队长丁启国审问杨威,遭到杨威切齿痛骂。
丁启国恼怒,命人毒打杨威,打断两根扁担。
1941年农历八月十八上午,汉奸丁启国对杨威下了毒手。
行刑之前,杨威衣服被扒光,她一路怒骂,仰首挺胸。
到了刑场上,杨威高呼革命口号,气得丁启国灭绝人性,用“拌豆腐”的方式将杨威残害。
杨威壮烈牺牲时,年仅20岁。
汉奸丁启国为什么要用“拌豆腐”的残忍方式杀害20岁的抗日女英雄?真是令人发指!血债要用血来偿!1941年12月,为汉奸通风报信的特务张德进被京山县政府逮捕处决。
全国解放后,汉奸丁启国也被镇压!。
卫国喋血女英烈——杨威[文档资料] 卫国喋血女英烈——杨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美少女初经风雨1935年的襄阳第五中学,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在湖北襄樊乃至鄂西北地区都堪属一流。
由于中共地下党组织对青年工作的重视,使得学校里不少年轻教师和学生思想倾向革命,其中有些已秘密加入了共产党组织。
这时,由于华北、华东地区不断遭到日本军队的挑衅和侵犯,青年学生开始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
面对民族危机,学生们成立了许多革命团体,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满怀激情地讨论与时政相关的话题。
1936年12月8日夜,五中学生自治联合会在校园内的大成殿召开学生大会,号召学生第二天上街游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
地下党员、主席王之铮说明了游行的宗旨、目的和意义,号召大家报名参加。
在一片肃静中,只见一位俊俏美少女“噔噔噔”地从后排快步走上主席台,绯红着脸第一个签上姓名。
在激昂的氛围中,男女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在报名单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姓名,火热的场景,让王之铮十分欣慰。
这位美少女就是1921年10月8日出生于襄城欧庙文垴村的欧阳英。
欧阳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35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五中。
由于她思想开朗、性情活泼,很快结交了一批思想进步的学生。
原定于第二天早上8点在学校大操场集合整队出发,但欧阳英因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重大活动,所以兴奋得一夜未眠。
天不亮她就爬起床,与袁哲、周玉琼、付萍等,分头赶到男女学生宿舍楼前吹哨子喊起床。
不到8点,操场上就集合起近千名满脸兴奋的学生。
8点整,游行队伍整顿好了,总指挥王之铮用洪亮的嗓音宣布了游行路线、游行纪律和注意事项后,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出了五中大门,来到襄阳城西街,沿十字街向东游行,对市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欧阳英热血沸腾,抢过一位男同学手中用牛皮纸卷成的话筒,与其他宣传鼓动员一起,轮流在学生队伍旁边来回走动,振臂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反对华北自治~”“打倒卖国贼~”等抗日救国的口号,不时停下来向市民演讲,控诉日军在东北、华北、华东的暴行,谴责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日。
当游行队伍到达襄阳城东门时,两里多的游行路程,队伍已扩大到万人之众,这让欧阳英目睹了大众的力量,深切感受到民心所向~誓报国苦练本领1937年7月,驻扎在襄樊的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建立“战时干部训练团”,在地下党组织动员下,欧阳英、付萍、周玉琼(参加新四军后更名为林颖,新四军著名高级将领彭雪枫的爱人)、李曼云(参加新四军后更名为王瑛)等同学,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干训团。
报名那天,欧阳英与付萍同行。
当值勤官询问欧阳英姓名时,她昂首报出:“欧阳克敌。
”付萍诧异:“欧阳英这名字不是挺好嘛,干嘛要改成欧阳克敌呢,”欧阳克敌豪情满怀地说:“面对日寇入侵中华,克敌是我从军的誓愿,上战场就是要有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勇气~”付萍一听,连连赞叹:“改得好,改得妙~改出了咱女子们的报国壮志和宏伟抱负~”’“对极了~今后咱俩要互相鼓励,苦练杀敌本领。
”欧阳克敌一把搂住付萍,又蹦又跳。
干训团培训严格,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个小时的跑操,早饭后练投弹、射击、剌杀,晚饭后举行联欢会。
这种让男生都感到有些吃不消的大运动量训练,欧阳克敌却没叫过一声苦。
欧阳克敌参加干训团,志在有朝一日能上前线直接杀敌以报效祖国,付萍也怀同样的信念。
两人约定:越是艰难越向前~练习手枪实弹射击是最困难的事。
由于手枪只能用手把持平衡,伸臂指向目标瞄准,全凭腕力和臂力来保持平衡,而子弹出膛时产生的后座力大,稍定力不足,就会导致子弹打飞。
欧阳克敌和付萍就不信这个邪,在手枪射击方面下硬功夫苦练。
那年秋季,汉江边上的宽阔沙滩上,许多个黄昏,在夕阳映照下,人们常见有两个矫健的女兵,手持手枪,时而纵马驰骋朝前射击或扭头向后疾射,时而身离马背脚蹬马鞍俯身侧射。
她俩就是欧阳克敌和付萍,正常训练之余不顾疲倦地苦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很快练就了百步穿杨的本领。
在从襄樊向谷城转移途中的一天晚自习后,女生队正准备休息,突然附近村庄的几个农民跑到女生队的驻地,说有一帮土匪在他们村抢劫,恳求前去营救。
女生队负责人袁哲奉命带领女生队前往。
到了村口,女生队分成两队,趁敌不备,突然从左右两翼插进村子,一阵猛打猛冲,土匪措手不及,狼狈溃逃。
欧阳克敌和付萍大显身手,打死打伤土匪十多人。
1938年7月末,欧阳克敌由袁哲、付萍介绍,在襄阳古城钟鼓楼图书馆内,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进熔炉接受洗礼1938年12月,国民党第五战区最高长官李宗仁决定成立一支“政治工作队”,干训团毕业的女生队被输送到第五战区政治部政治工作队,欧阳克敌、袁哲、王志超、付萍等一批地下党员被编入第七中队。
1939年9月,各地反共磨擦事件日益加剧。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决定把在国民党部队中“露红”的地下党员全部撤出,派往竹沟工作。
深秋的一个傍晚,欧阳克敌、周玉琼、李曼云等十几位“露红”党员,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打扮成一群青年学生,悄悄离开老河口驻地,披着落日的余辉,徒步朝河南邓县方向迤逦而行,前往驻马店确山竹沟镇。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走了半个月,欧阳克敌—行到达了竹沟镇。
一走进竹沟镇,欧阳克敌立刻被眼前的情景所振奋。
镇子虽小,但街上行人如织,街道两旁遍布商行饭店,到处悬挂着各抗日机关、团体的门牌标志。
临街墙壁上,满目各色抗日标语、海报、动员令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之类的条文,使得竹沟镇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抗日氛围。
“乌云之中见青天,竹沟就是‘小延安’;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
蓦地,一条醒目的民谣映入欧阳克敌的眼帘。
“真形象、真生动、真鼓舞人~”欧阳克敌由衷地赞道。
1938年初,中共河南省委机关迁到竹沟,这里成为河南省委和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留守处驻地。
1939年9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也迁至竹沟,于是竹沟成了我党在华中地区党、政、军高级机关的集结地,有着“中原小延安”之称。
9月底,党组织把欧阳克敌分配到教导大队青训班。
报到那天,她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杨威。
同行的周玉琼对欧阳克敌再次更名不解,问其原因,她自豪地回答:“我愿以一腔鲜血洒向抗日的战场,让青春为祖国扬威~”铿锵誓言昭示着英雄为国献身的凌云壮志。
在青训班,杨威与陈少敏接触最多。
陈少敏不但亲自给学员讲课,还亲自带她们上山砍柴伐木托坯垒墙建简易房舍,一起外出背粮、采野菜、打豆腐。
陈少敏坚定的革命立场、热情的待人姿态,让杨威深受感动,暗中处处以她为榜样。
陈少敏尽管在讲课训练时十分严厉,但平时生活中却非常和蔼,杨威觉得与陈少敏在一起生活非常舒心。
工作之余,陈少敏总喜欢邀学员到她房间里玩。
这一帮年轻男女学员到了陈少敏房间便毫不客气,见桌子上有什么好吃的,总是一轰而上地去争抢。
杨威初时还显矜持,看着别人去争抢。
有一次,陈少敏见杨威站着不动,就在一边推她说:“冲啊~傻丫头,谁抢到算谁的,胜利果实啊~”杨威会意,觑准空隙,从众人争夺的结合部把物品抢到手。
陈少敏见了哈哈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好~这就对了。
既要敢抢,也要善抢,才能胜利。
对敌斗争也要如此哟~勇敢加机智。
”在竹沟学习期间,杨威认识了“新兵队”的党支部书记胡山。
一天黄昏,杨威正沿大沙河岸边悠然散步,恰巧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等领导人有说有笑地迎面走来,她端端正正地站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李先念用浓重的黄安话问她叫么名字,杨威高声报上名字,并简单讲了两次更名的来由。
李先念很有兴趣地听了后,赞赏道:“改得好啊~改出了中国人的坚韧志气,改出了热血青年的冲天豪气。
我们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大众齐心抗日,就是要克敌制胜~让‘青春为祖国扬威~’更是气吞山河啊~小姑娘,有志气、有抱负~”接着又关切地问她家住哪里,何时到竹沟,是参加了CY还是CP,当杨威回答说已在去年参加了CP,李先念连连赞叹:“好~小小年龄,理想远大,很有前途~”并对身边的陈少敏、任质斌说:“这个丫头很不错,是可造之才呀~”在整个对话过程中,陈少敏一言未发,只是用犀利的目光看了杨威一眼又一眼。
她没想到,已经很熟悉的杨威,还有如此传奇的更名故事。
10月的一天,领导通知全体学员集中听党课。
主讲人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的化名),所作报告题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胡服的演讲,道理深入浅出。
杨威睁着一双灵秀的凤目,专注地听着,尤其是胡服强调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解放,共产党员要“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以及“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给杨威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那一刻,历史所赋予的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感,在杨威头脑中油然而生。
在竹沟的短短几个月中,杨威的思想境界得到了质的飞跃,她对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坚定了革命到底的决心。
挺鄂中组建工委11月下旬,陈少敏率领一支新四军队伍,向鄂中挺进。
杨威随队伍行动,沿途要穿越日伪十多道封锁线。
自从日寇占领豫南鄂北以后,沿公路两侧构筑了碉堡,碉堡顶上日夜都有日军站岗。
公路两侧挖有深沟宽壕,公路上不时有日、伪军的装甲车、摩托车队或骑兵队巡逻。
由于同志们对敌人封锁线心存神秘感,所以刚开始时,大家有些紧张。
而杨威却表现得特别沉着,她一会儿默默帮这个背行李,一会儿又悄悄鼓励那个不要怕,每到一处宿营地,杨威立刻去找稻草打地铺、烧热水让同志们洗脚。
部队到湖北安陆青龙潭后进行了休整。
青龙潭是鄂中的一个山乡重镇,位于安陆、应山、随县三县交界的白兆山麓西边,是连接豫南、鄂西北、鄂东、鄂中的咽喉之地,也是出入鄂中前往敌后抗日的重要通道。
日伪势力在此凭险据守,国民党顽军及地方杂牌武装也交错盘踞,直接威胁到我边区的生存和发展。
边区党委为保证各根据地的安全及联系畅通,决定在此建立安(陆)随(县)工委,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展开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
一天夜晚,陈少敏与杨威谈话:豫鄂边区党委决定把她留在青龙潭,配合胡山开展工作。
一同留下的还有吴祖贻、孙西歧、舒赛、胡仁、徐伟等同志,并特别强调,除了徐伟还是个少年,需要她特别关照外,其他同志都是“斗争经验十分丰富,对待革命赤胆忠心的好同志”,期望她能在艰苦斗争环境中磨砺自己。
望着陈少敏那信任的目光,她知道这是党组织在关键时刻交给自己的重任,尽管她希望一直跟随所敬重的陈大姐干革命,但想到斗争的需要,想到将要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都熟悉,于是很干脆地答应了。
胡山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胸襟宽阔、性情温和、处事稳重、举止儒雅,极具亲和力。
这次被任命为安随工委书记,负责全面工作。
从工委的组成人员看,胡山具有全面领导才能,孙西歧善于党建工作,吴祖贻、胡仁擅长民运工作,既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出身的,也有女同志、青少年,人员结构合理,对开展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