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2
- 格式:ppt
- 大小:991.50 KB
- 文档页数:13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平远县中行中心小学张晓华《生活中的比》本节课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本节课我首先设计一些把分数改为除法算式,除法算式改为分数,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选典型情境,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是同时出现两组、三组或四组相对应的量进行研究,最后对比的结果进行比较。
考虑到过多的情节不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和讨论。
因此,我选取了“图形放大”“比较速度”两个情境,一个是生活情境,一个是数学情境;一个是不同类量的比较,另一个是同类量的比较,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个数相除。
以前我们在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时经常会说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者一个量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今天换了一种表示方法,实际上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因此让学生理解比就是表示两个数相除。
这样学生认识比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比值时,也是通过两个量相除得到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比值就是商,以及怎样求比值的方法。
在学生对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比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让学生充分去理清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最后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结束后,我补充了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因为课本中没有说明,我觉得很有必要,就是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读法不同,因为后面的比例教学中出现了这种情况,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种表示方法。
如6:4可以写成64。
这种表示方法既可以说成是比值,也可以说成是比。
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数学语言还不够精准,比较随意,对学生的评价的语言也不够丰富。
我的思考:如何做到对教材背后知识的深挖,让自己站在一个高层次的角度去思考、设计自己的教学?例如对本节课,如果在备课对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零?用比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等问题加以深入思考研究,那么我们所设计出来的教案会更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会更有实效性。
生活中的比生活中的比生活中的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们如同镜子,映照出人生的种种对比和差异。
有些是物质的比,有些是情感的比,有些是人与人之间的比。
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生活中的比的反映。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生活中的比的种种面貌和内涵吧。
一、物质的比1. 富有与贫穷的比:世界上有亿万富翁,同时也有亿万贫困人口。
富有与贫穷的差距让人震惊,也令人惋惜。
富有者享受奢华的生活,贫穷者为生计奔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奢侈与朴素的比:现代社会,奢侈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精美的餐饮、名牌的服饰、豪华的住宿等等,无不显示出物质丰富的一面。
然而,也有一些人选择朴素生活,追求内心的简朴和自由。
3. 华丽与朴实的比:人们常常追求装饰华丽、富丽堂皇的环境,但也有人欣赏自然朴实的美。
华丽的乐器与朴实的原声吉他,华丽的宫廷建筑与朴实的民居,都是生活中的比的表现。
二、情感的比1. 欢乐与痛苦的比:人生中有欢乐,也有痛苦。
欢乐让人心情舒畅,痛苦让人饱受折磨。
人们常常通过对比来寻找幸福,感受痛苦和快乐的对比。
2. 爱与恨的比: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恨是一种痛苦的情感。
爱与恨的对比不仅存在于个人之间,也存在于群体之间。
爱能让人心生温暖,恨却让人心生恐惧。
3. 真诚与虚伪的比: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交流,虚伪则让人感到厌恶。
真诚与虚伪的对比,让人们更加珍惜真心相待的朋友。
三、人与人之间的比1. 聪明与愚蠢的比:人与人之间的聪明才智差异很大,有些人聪明绝顶,有些人却愚蠢不堪。
这种对比让人反思教育的重要性,也让人明白智慧的珍贵。
2. 诚信与欺骗的比:诚信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基础,欺骗则让人陷入心灵的困境。
诚信与欺骗的对比,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信任与失望的关系。
3. 和谐与冲突的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和谐的关系让人心情愉悦,冲突的关系则让人心生痛苦。
和谐与冲突的对比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比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物质比、情感比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比,都能让人们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
《生活中的比(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50页至第51页“认一认”、“说一说”、“练一练”及“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熟悉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加深比的意义的理解。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活动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通过讨论发现并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备准备:两个同桌同学准备一根测绳(或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件出示。
口答: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某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中,男生有17人,女生有12人。
①12:7表示什么?②17:12表示什么?③17:29表示什么?④29:12表示什么?小明11分钟走400米。
①小明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
②小明所走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
让学生逐题回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的知识。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比。
二、探索新知1、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想一想)师: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几点:被除数除以除数,就是被除数与除数的比;分数可以看成分子与分母的比。
如果学生用举例的方法加以说明,教师也应给予肯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下表的板书: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a ÷b==a:b2、质疑、解疑。
师:比的前项、后项是不是任意数都可以,什么数不行?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分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因为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在除b a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说明:在体育比赛中出现3:0的情况,教师告诉学生这里的3:0是记载得分情况,与数学中的比含义不一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设计利辛县实验小学:张庆杰教材分析:教材利用“图形的放大、缩小”的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在这样的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
在“试一试”环节中通过“甘蔗汁和水”、“树高和影长”、“速度”与“水果价格”几个情景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中的比,让学生深刻体会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有的已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借助“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速度”、“价格”等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与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都听说过柯南吧?今天我们来看一个与他有关的问题。
出示: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
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
3三名嫌疑人的身高分别是:A:155厘米、B:175厘米、C:190厘米。
名侦探柯南一到,他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为25厘米,就果断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从而锁定了真正的罪犯。
你们想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他是如何判断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二、情境导入:出示课本69页情境图。
我们学校的读书月又开始了,今年学校要发展一批小记者,这不淘气报名参加了。
可是在发送照片的过程中出现了照片的变形。
请认真观察这几幅图片,你认为那几张与图A比较像呢?(B和D与A比较像,C太胖了,E太瘦了。
生活中的比〔二〕教学内容:课本第50页的内容,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
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预习提纲:1.怎样求比值?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什么是比?举例说说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二、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有什么疑问?三、知识迁移〔一〕说一说〔进一步理解比的意思〕1.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生活中的比?并写出来。
2.课件分别出示课本说一说的第一幅图、第二幅图〔1〕这幅图中告诉大家甘蔗汁和水的体积的比是1:2。
谁能结合实际说说,这个1:2意思?〔2〕结合实际说说树高和影长的比是5.7比3,这个比的意思。
3.联系实际说说“1:4”的含义?〔二〕想一想1.试求这些比的比值。
1:2 5.7:3 1:4(1)独立思考,组内讨论〔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求比值的?〔3〕你还能写出哪些比?求出这些比的比值。
比的后项能不能为0?为什么?既然比的后项不能为0,而足球比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师:如果我们用字母a表示第一个数,b表示第二个数,你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思考:对字母b有什么要求?〔2〕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
①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还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
试把下个各比写成分数。
1:2 7:3 1:4②能根据自己的经历说说分数形式的比各局部名称和读法吗?③讨论:怎样求分数比的比值?四、巩固所学。
1.判断对错。
〔1〕小红3小时走了11千米,她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1/3。
〔〕〔2〕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
仿写一个物体用比二分
我的小闹钟不但外观精美,而且用途很大。
这个暑假,我每天用小闹钟叫我起床,只要前一天晚上,将定时针调到7:30,并按下定时按钮,第二天清晨,它就会准时叫我起床。
白天,我用小闹钟规定自己做作业、运动、游戏的时间,有时候我玩得不亦乐乎,忽然看见小闹钟,它滴答滴答的声音似乎在对我说:“时间到了,你该做作业啦!”这警惕了我,赶紧跑到书桌旁开始学习。
几天以来,在时间的监管下,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