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认识自己
- 格式:pdf
- 大小:10.20 KB
- 文档页数:5
编号:09 课题§1.3.1认识自己教学内容P25-31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节课时目标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也很重要;2、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评价;3、了解认识自己的内容和途径,增强自信。
重点懂得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难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激情导入【导语】你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是什么意思吗?进入中学我们更加关注自己了。
你想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吗?(1)学生思考简要作答。
(2)试填P28页探究与分享:你对自己知道多少?自主学习课件展示填空题。
提问作答。
答案:自我发展、与他人交往、生理心理社会、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完整客观清晰、重视、理性。
【总结】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交往)2、认识自己包括的内容有哪些方面?(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3、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快速自读课文P25-31正文,完成填空。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
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
2、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来认识自己。
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的认识。
4、我们要他人的态度和评价,用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合作探究探究一:人贵自知如何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强调】独一无二、有禀赋和独特性可以增强自信、激发潜能【强调】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可以理解宽容善待他人、与他人互动探究二:多把尺子量自己【强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强调】自我评价要恰当、全面客观一分为二、不自负不自卑【强调】重视、客观冷静分析、理性面对读一读:P27第一自然段正文。
看P27探究与分享的图片回答问题。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影响与人交往)阅读P29探究与分享:他们是怎样认识自己的读链接: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读链接: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拓展延伸1、【强调】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案主题: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了解人的特点和需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人的特点和需要。
2.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教材《认识自己》的课文及相关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的特点和需求。
2. 引出本课的话题:“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你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吗?”Step 2 探究主题 (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有哪些特点和需求,如友情、亲情、关爱、尊重等。
Step 3 阅读课文 (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认识自己》。
2. 教师分小组提问,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Step 4 理解课文 (10分钟)1.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情境。
Step 5 学以致用 (10分钟)1. 教师放映一个视频,让学生观看一个小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小故事中人物的优点和不足,并总结出一些道德教育的启示。
Step 6 课堂小结 (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本课的重点。
2. 教师提醒学生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尊重他人的特点和需求。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并通过讨论、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道德意识。
2.掌握辨认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3.明确法律的作用,了解自己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并认识自己的道德意识。
2.学会辨别道德问题,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3.讨论与交流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认识自己》的教学课件。
2.学生的道德观测表。
3.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音频或图片,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一个与道德意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与讨论(10分钟)展示一些道德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道德问题的特征。
3.引导学习(10分钟)导入《认识自己》这篇课文,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道德意识,以及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道德意识。
4.学习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道德观测表的填写,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行为,以及发现的一些道德问题。
5.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组发放一些案例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案例或问题中的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6.全班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强调道德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讨论与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渐认识到了道德意识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辨认道德问题的能力。
虽然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但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教学内容人贵自知,多把尺子量自己。
教学目标1.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树立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观念。
2.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
3.理解自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树立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
难点: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活动】完成教材第25页,“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调查活动,回答设问问题。
【过渡】这些镜头里的你的“形象”就是你对自己的认知。
阅读教材第26页第一段,我们知道了认识自己很重要。
【提问】教材第26页,“阅读感悟”板块,你有过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吗?【视频】教师出示自卑者、自负者的视频。
【讨论】你有过和视频中人物一样的心态吗?他们的这种心态对吗?他们的这种心态会带来什么问题?【小结】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教材第27页)【活动】1.教材第27页“探究与分享”板块,回答设问问题。
2.教材第28页“探究与分享”,填写对自己的认识。
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我们可以怎样认识自己?(教材第28页)【活动】完成教材第29页“探究与分享”。
【小结】1.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呢?(教材第29页) 2.活动中,其他同学对自己哪些的评价是自我评价时没能做到的?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活动】教材第30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视频】播放马加爵案例。
【小结】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多种多样,甚至可能会伤害我们,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
(教材第30页)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过渡】播放电影《超人》的主演克里斯托弗·里夫的采访视频,克里斯托弗从电影明星到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感悟,这说明什么?【小结】自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自己》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的内容。
对应的课标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这一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贵自知”,是告诉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自己很重要,其二是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其三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二是“多把尺子量自己”,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也是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是认识了自己的内容,其二是认识自己的途径,其三是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从全课内容看,本框是学习第二框题的基础,承接了前两课的学习。
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更客观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
为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要善于从生理、心理、社会实践等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实现自主发展。
3.用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态度来认识自己,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不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调查:如果5分为满分,请你给现阶段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打分?5分 4分 3分 2分 1分2.小游戏:(1)随机提问学生“你认为自己一分钟内能击掌多少次?”生:一般回答 60次、100次、120次等。
(2)老师计时10秒,我们一起试一试。
生:一般回答 20次、25次、30次等。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调查和游戏发现,一开始我们是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是比较自信的,但是在后面的游戏环节我们却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可能没有那么高,我们身上也许还有很多没有被自己发掘的潜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1500字教案名称: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认识和自尊心。
4. 培养学生对他人积极评价和尊重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 教具:图片、小黑板、书写工具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猜测人物是谁,并介绍这个人物的个人经历和成就。
然后讨论学生为什么认为这个人是成功的,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会成功,有的人会失败?最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自己。
Step 2:展示与讨论(10分钟)展示一张描述自己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每个内容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到了解自己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一个类似的表格。
提醒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他们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
接着,让学生和同桌一起交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经历。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于个人发展和取得成功有什么意义?Step 3: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用一张海报展示小组成员的特点和经历,或者用一段视频进行演示。
Step 4:讲解与总结(10分钟)教师讲解每个小组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并总结每个人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不足?Step 5:教师点拨(5分钟)教师针对班级中一些学生常见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认识自己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自我”的含义,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自我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2. 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3.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述个人经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问题,激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自我”的含义,介绍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如自我观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自我评价等活
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我认知的体验和感悟,讨论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是谁”的作文,反思自我认知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包含自我概念、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等内容的PPT。
3. 实践活动材料:自我介绍卡、自我评价表等。
4. 作业布置:关于“我是谁”的作文纸。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自我评价和作文,评价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反馈评价: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人贵自知教学难点:多把尺子量自己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斯芬克斯之谜》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是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
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给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
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让人们猜。
斯芬克斯来到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拜森克,守候在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每一位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没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
这句谜语给当时拜森克城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4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3条腿走路?谜底:人。
箴言:认识你自己。
师:同学们,当色彩斑斓的青春世界向我们敞开大门,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人贵自知1.正确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凤姐”因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一“炮”而红,引发各路媒体和广大网民的关注,被网友戏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
“凤姐”,真名罗玉凤,重庆綦江赶水镇人,身高1.46米,大专学历,在上海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千余元。
下面“节选”了部分“凤姐”的语录: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
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论交际,论人际关系,论工作能力,实在是不但女人,就是男人,也很难和我相比。
我打开电视,东方卫视正在播奥巴马的新闻。
我觉得我和奥巴马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
做人,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爱因斯坦发明电灯,他宏观上不如我,比我差远了。
(1)凤姐说,“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你认为她有自知之明吗?为什么?教师总结: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2.你的“自我”在哪里(教材P26)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觉察外在的环境的改变、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中学生更加有条件、有能力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认识自己1.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注重自我整体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引入、情景体验,再通过分析、讨论、合作、交流达到明理,完成教学。
3.知识与能力:1、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掌握认识自己的正确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
3、具有自我评价和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1.由“黄美廉”事例导入。
2.借用学生所讲故事的结尾导入本课,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2、3。
知识点1 人贵自知1、认识自己很重要2、进入初中,越来越关注自己3、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1)可以促进自我的发展(2)可以促进与他人交往活动一:P25运用你的经验完成活动二:P27情境扮演:小刚与队友完成1、2两个问题知识点2 多把尺子量自己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自我评价的途径:①自我的评价恰当的自我评价有什么作用?P29-1②他人的评价A、他人评价的作用? P29-1B、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 P30-13、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活动三:P28(1)填表(2)哪些方面?阅读教材P29(3)哪些途径?活动四: P30出示事例问题:1、2阅读与感悟:出示魏征事例,请学生谈收获。
整理知识点,在书上做好标记。
一、人贵自知1、认识自己很重要2、进入初中,越来越关注自己3、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1)(2)二、多把尺子量自己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2、认识自己的途径:(1)自我评价(2)他人评价3、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1.本节课优点精选教学资源,注重学生体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分享与探究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精心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共同得出结论;在分析案例、填写完整句式、自我反省、夸夸自己等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看待事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1《认识自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自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等方法,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态度。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探索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接纳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还在不断发展中。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3.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态度,提高自我价值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他们接纳自己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自我认识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
4.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用于课堂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特点吗?你们对自己的了解有多深?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3.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1.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
2.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小鸭子和小公鸡》寓言故事。
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师: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二、展示预习成果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4.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5.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6.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三、新课讲授第一目人贵自知1、认识自己很重要探究一:教材P25运用你的经验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1)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镜头一:在地理课上,我回答问题很自信,因为我平时很喜欢看地理杂志,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镜头二:我参加班长的竞选,但是失败了。
镜头三:我报名参加学校的书法社,每周二下午都去书法活动室临摹。
(2)第一个镜头里的我,展示了自己的课外知识,此时的我是自信的,是充满成就感的。
第二个镜头里的我,是沮丧的、失落的。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和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程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重點:正確認識自己難點: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程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過程:活動一、導入設置,啟動思維教師:你瞭解自己嗎?我想請一名學生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並歸納出自己的外貌、性格、興趣愛好、優缺點等。
這些歸納到底全不全面呢?我們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認識自己呢?學生:作自我介紹。
教師:“認識自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呢?老師給同學們講述一則小孩抓糖的故事:一個小孩跟他爸爸去鄰居家玩,鄰居很喜歡這個小傢伙,就拿出糖罐說:“來,抓一把。
”小孩兩眼看著糖罐,手卻一動不動,鄰居催促了幾次,小孩就是不伸手。
最後,鄰居只好自己動手,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小孩的衣袋裏。
在回家的路上,小孩的爸爸問他:“平時你最愛吃糖果了,今天為什麼不自己伸手去拿?”如果你是那個小孩,你會怎樣回答?看看故事中的小孩是怎麼回答爸爸的。
故事中的小孩是這樣告訴他爸爸的:“我的手小,抓一把抓得太少。
他的手大得多,還是讓他抓好一些。
”教師提問:這個小孩的聰明之處在哪里?學生:……教師:小孩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短處並巧妙地避開,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好處。
“認識你自己”,這是幾千年前鐫刻在古希臘阿波羅廟宇上的一句話,作為神對人的忠告,這被當時的哲學家認為代表了人類的最高智慧。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一條軍事箴言寫入《孫子兵法》,以傳之後世。
可見,正確認識自己是多麼重要。
活動二、呈現課件:《斯芬克斯之謎》。
有這樣一個傳說,眾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奧林匹斯山,眾神的主神是宙斯,奧林匹斯山上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一句箴言。
宙斯想把這句箴言告訴給人類,於是,他派了斯芬克斯來到人間。
3.1 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了解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提高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积极接纳自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我的观念,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作用;对待他人评价要学会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
七年级学生小亮入学成绩是班里最高的,小学时还当过班长。
刚上初中时,他看不起其他同学。
有的同学请教问题时,他就显得不耐烦,甚至说同学笨。
他总认为自己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
小亮没想到的是,学校奥数班的选拔比赛,自己班有两人入选,自己竟然名落孙山。
这件事让小亮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学习劲头也不如开学的时候,做事也无精打采。
家长、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同学们,你认为小亮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他应该怎样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对小亮有什么意义?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亮吧!
二、探究新知
1.人贵自知
活动一:“照镜子”——这是我吗
教师展示“骄傲的猫咪”的图片,同学们在欣赏图片中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并达成共识,小组代表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最后由师生一起进行总结。
24
问题:(1)这只猫咪如果真遇见狮子,结果会怎么样?n
(2)这幅图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F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Z
(1)自我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形象的认识,二是对自己内在素质的认识。
r
(2)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增长,使发现自己成为需要,更成为一种可能。
r
人贵有自知之明。
对于自我的认识,其实从踏上生命历程就已经开始了。
当我们开始追问自己“我是谁”的时候,就开始了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旅程。
“我和别人一样吗”“我的独特性在哪里”“我将来会成为怎样一个人”“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等。
这些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答案。
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非常有意思,而且也很有意义。
那么,现在中学阶段的我们,为什么要对“我是谁”有明确的认识和答案呢?A
活动二:机智抢答——我最棒Q
第一步: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7,思考下列问题:5
(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W
(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p
(3)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作用?B
第二步:进入抢答环节,由老师和班干部组成评委,为避免混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
e
第三步:评出优胜学习小组,积分奖励。
E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7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c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J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受
到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这些影响因素又增加了认识自己的难度。
因此,要想正确认识自己,就需要多把尺子来衡量。
E
2.多把尺子量自己B
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自我认识有多少(教材P28)S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填写材料所设计的空格,完成后带着下列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分享,
最后由教师点拨总结。
e
问题:(1)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n
(2)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w
认识自己,我们就要全面了解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来
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
=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
(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
(3)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如兴趣、能力、性格、气质、思维特点、情感等。
(4)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在班级中的地位等。
活动四:画一画猜一猜说一说(教材P29)
第一步:画一画让学生在一张A4白纸上用简笔画的形式和简短精练的文字描述自己,注意:不能写姓名,完成后由科代表收集全班学生的自画像。
第二步:猜一猜每位同学随机抽出一张,猜猜这是谁并说明理由。
想一想,你想对画中人说些什么?
第三步:说一说当事人谈感受
你对别人的评价满意的是哪部分,不满意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第四步:说一说小组内探讨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从何而来?我们形成统一意见后在全班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
(1)自我评价的作用: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
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2)自我评价的方法
自我观察和分析法、和他人比较法。
他人评价(板书)
(3)他人评价的作用: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
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4)对待他人评价的正确态度
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通过活动同学们可以看到,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比
较、自我反思形成的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二是通过他人或群体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对自己
有一个恰当的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
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而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自我
认识。
活动五:扪心自问——我是谁(教材P30)
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在欣赏中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小
组代表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最后教师点拨归纳。
(材料中的角色:主人公1名、各科科任老师各1名、男女同学各1名,其他同学2到3人,爸爸、妈妈、奶奶各1名,邻居1到2名) 问题:(1)不同的人对主人公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
(2)你觉得主人公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
(1)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①用心聆听。
②勇于面对。
③平静拒绝)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对他人的评价,我们要予以重视、学会反思。
因为这些评价,有些是正确而全面的,我们要
用心聆听、学会感恩,这将有助于我们看见真实的自己;有些评价是我们不愿意听但又是正
确的,它能恰当地指出我们的盲区,需要我们勇于面对,这样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不断提
升自己;有些评价既是不准确的也是我们不愿意听到的,这些评价出于各种原因带有贬抑,
需要我们理性思考后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伤害自己。
活动六:拓展空间——填图谈收获(教材P31)
请学生在课前采访自己的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请他们谈谈对你的看法和评价,并结合自我认识,把看法和评价填写在教材要求的位置。
课堂上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将自己的思考发现在组内分享交流并积极参与班级展示分享,最后由教师点拨总结。
问题:(1)仔细观察图中你所填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2)这张图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张图让我们看到人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的一面。
同时,我们对自己也有了比较清晰而完整的认识,这能够让我们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迷失方向,能够让我们内心的力量凝结,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
(为什么说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
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对个体的认识都是没有尽头的,也总是不完整的,因为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本课小结
古代大哲学家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他的话告诉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人贵自知,自知者明。
认识自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要不抛弃、不放弃认识和发现自我,那么我们的人生探索就会更加有意义,也会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