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2.77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一,名词解释1,对外开放: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
2,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他是独立关税主体间以自愿结合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
3,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具体又分为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4,主动配额:是指在输往国家或地区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针对具体国家或地区主动实施的数量限制。
5,关税配额:是指对货物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关税配额内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内税率缴纳关税,属于关税配额外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外税率缴纳关税。
6,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利用国内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制成品后出口并获得相应利润的经营活动,通常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
7,来料加工:又称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广义上的来料加工包括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两个方面,是指国内的厂商利用外商提供的原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按照外商提出的规格、质量和技术标准要求加工成制成品或半制成品,交由外商销售,加工商不负责盈亏,只收取加工费(工缴费)8,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按一般商业条件进行的技术跨越国境的转让或技术使用用许可行为。
8,专利权:是指获得法律地位的专利发明人所获得的使用专利发明的独占权利。
9,专用技术:是指为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使用某一特定的工艺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经验和技能。
10,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将商品挤进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11,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即指一个企业、产业或一组企业、产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者减少向其领土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浅析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摘要: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制定的重大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践充分证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基本依据;基本政策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依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化的和市场化了的商品经济, 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
十四大决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就是说我们要运用市场经济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方式和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
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第一是配置和运行都要符合市场需求, 即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优化;第二造成资源耗费的节约、占用的减少和周转的加快, 即导致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第三,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实际上, 结构优化和效率增长这二者的综合, 就是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市场经济要达到上述主要目标, 单靠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是根本不行的而必须同时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 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正如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 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
”①可见, 实行对外开放, 通过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 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
开放的经济必然要求实行经济的开放。
因此,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国由于生产力落后面临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中国对外开放是指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包括:1. 贸易开放:中国通过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促进贸易自由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融入国际贸易体系的关键一步。
2. 外商投资:为吸引外资,中国逐步放开了很多行业对外资的限制,实施更加开放的外商投资政策。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港等是加强对外资开放的一些尝试。
3. 金融开放:中国逐步放开金融业对外资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4. 人员流动:放宽对外国人才的工作签证限制,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华工作。
同时,推动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促进人才的国际流动。
5. 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推动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6. 文化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互鉴。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合作制作影视作品等方式,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7. 国际合作与援助:参与全球性组织和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国际援助,推动国际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力量。
8. 自由贸易区:在区域和双边层面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促进贸易自由化。
9. 环境保护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这些开放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同时也为中国自身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嘿,你知道吗?我家附近有个小小的外贸集市,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从这里我看到了咱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子。
这个外贸集市以前就是个普通的小市场,卖些蔬菜水果啥的。
后来呀,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这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一次我去集市闲逛,一进去就看到了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儿。
我先走到了一个卖小饰品的摊位前。
摊主是个热情的阿姨,她的摊位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饰品。
那些饰品花花绿绿的,有带着异域风情图案的项链,坠子上刻着一些我看不懂但觉得特别神秘的符号;还有造型夸张的耳环,长长的,像羽毛一样轻盈。
阿姨告诉我,这些饰品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
因为对外开放了,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她才有机会把这些漂亮的东西带到咱们这儿来卖。
我继续在集市里溜达,看到了一个卖进口零食的角落。
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零食,有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那巧克力的盒子上印着国外的城堡和街道;还有各种口味独特的薯片,有些味道我以前听都没听过。
我拿起一包薯片,上面的文字都是外文,我只能看懂几个简单的单词。
这时候,旁边一个小朋友拉着他妈妈的手说:“妈妈,我想吃这个。
” 他妈妈笑着说:“行,咱买回去尝尝。
” 这要是在以前,哪能这么容易就吃到国外的零食呢?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些外国友人也在集市里逛。
他们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和摊主们用不太熟练的中文交流着。
有个外国大叔拿着一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不停地竖起大拇指,嘴里说着:“Good!Very good!” 摊主大叔则笑着回应,还教他怎么使用这个手工艺品。
我看到这一幕,心里想,这就是对外开放的魅力啊。
咱们把自己的好东西送出去,也把外面的好东西迎进来。
在这个小小的外贸集市里,我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看到了不同肤色的人在这里交流、交易。
对外开放政策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咱们国家和世界各国。
它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能接触到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
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也能把外面的美好带回家。
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步骤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步骤,并以列点方式详细阐述每个步骤的内容。
一、提出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支持国内经济发展–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外部资源和技术,促进国内经济创新和提升。
–开放市场,扩大内外贸易,增加出口和进口。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多边与双边经济合作,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
–促进人员交流,培养跨国人才,推动文化和教育交流。
二、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和法律法规•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对外贸易法、外商投资法等,为对外开放提供法律保障。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促进贸易自由化。
•开放特定领域–优化外商投资准入方式,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吸引更多外资和外商投资。
•推进贸易便利化–简化贸易程序,提高通关效率。
–提供贸易便利化措施,减少贸易壁垒。
•鼓励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吸引海外人才和高端科技项目。
–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协商•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推动多边经济合作。
–参与和倡导自由贸易协定、区域经济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
•双边合作–建立和拓展双边经济合作关系,签署双边贸易协定。
–推动与重要经济体的合作,加强政治和经济对话。
•人员交流和文化交流–促进人员往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展示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成果。
四、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开放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维护公平竞争。
–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市场信任度。
•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进口,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改革。
•深化改革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
–加强金融改革,提供更加开放和便利的金融服务。
•促进区域一体化–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第三节我国的对外政策(第二课时)从容说课一、说教材第二框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讲述两个问题: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课文讲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课文分两点讲述: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第二,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确立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关于这个基本点,课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
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全面的对外开放。
面向世界各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吸取不同类型国家的长处,取长补短;全面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等。
第三,我们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
二、说教法讲授法、自读法。
讲解本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结合一些近期发生的、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分析,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中国对外开放是指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吸引外国投资,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自由化: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和规则的制定。
中国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进口市场开放,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
2. 投资自由化:中国通过放宽外商投资限制,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
中国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引进。
3. 金融开放:中国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逐步放宽外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服务的准入限制,提高金融业务的便利性和竞争性。
4. 科技合作: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合作和创新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合作项目,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
5. 文化交流:中国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
国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展览和演出,推广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艺术,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不断发展与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中国对外开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市场准入条件的不对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