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产物的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38.98 KB
- 文档页数:3
1、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正常生理活性物质的,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物质。
2、中试:是把已取得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研究过程。
P283、热源:是指在药品中污染有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
P424、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5、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类。
6、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
7、抗生素的MIC:能抑制微生物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8、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药物对病原菌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
9、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能产生抗生素,须要自身能抵抗该抗生素,其相关基因为抗性基因。
10、受体: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的某一特定部位能准确识别并特异结合某些专一性配体。
11、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外源性(活性物质和各种药物)。
12、丙酮粉:亦称丙酮干制剂。
是微生物或生物组织,有时是蛋白质,酶的提取物用丙酮脱水的干制品。
13、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
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14、干扰素:是由诱生剂诱导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15、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
16、E-玫瑰花结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针对绵阳红细胞(SRBC)的E受体,在一定实验条件下,SRBC 与T细胞表面是受体结合,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四周环绕SRBC,状如玫瑰花结的细胞集团。
17、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1.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定义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初生代谢产物是在生物体内发育的早期阶段产生的化合物,主要用于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的基本代谢功能。
而次生代谢产物是在生物体内发育的后期阶段产生的化合物,不参与生物体的基本代谢,但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和适应性。
2.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功能初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以及氨基酸、酶、激素等生物小分子。
它们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次生代谢产物则包括生物碱、鞣质、挥发油、色素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虫、抗氧化、防御等生理活性,在植物的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体中的制备和调控初生代谢产物一般是通过生物体内的基础代谢途径合成的,如糖酵解、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等。
它们的合成受到生物体内外环境的调控,如营养物质的供应、激素的调节等。
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一般是在特定的生物发育阶段或环境刺激下进行的,受到内在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在生物体受到外界胁迫时产生。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初生代谢产物是维持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生物体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不可或缺的。
而次生代谢产物则是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和防御外界威胁而产生的重要物质,对于保护植物自身和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总结回顾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分别在维持生命和适应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生代谢产物是生物的基础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则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这两种代谢产物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适应性。
在撰写文章时,我尽力按照所提供的要求,以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全面评估了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一系列特定的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1. 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转化过程,通过代谢作用,药物可以被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或无活性代谢产物,以及被清除出体外。
2. 代谢酶:代谢酶是参与药物代谢反应的酶类蛋白,负责催化药物分子的转化。
常见的代谢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酶)和UDP-葡萄糖转移酶(UGT)等。
3. 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药物在体内发生代谢反应的不同路径。
代谢途径可以是氧化、还原、水解、酯化、葡萄糖苷化等。
4. 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是药物代谢反应的终产物。
代谢产物可以是活性代谢产物,具有药理活性或毒性;也可以是无活性代谢产物,无药理作用或低药效。
5. 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体内的半数药物浓度消失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通常用于衡量药物的清除速度和给药间隔。
6. 受体饱和:当药物在体内代谢酶的催化下发生代谢反应时,代谢酶可能会达到其最大催化能力。
当药物浓度超过代谢酶的饱和点时,药物的代谢速率将不再线性增加,而是逐渐趋于饱和。
这些名词和概念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解剖新陈代谢名词解释一、人体解剖新陈代谢的概念人体解剖新陈代谢是指人体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这些化学反应涉及到多个身体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人体解剖新陈代谢不仅包括了能量的生产和消耗,还涉及到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二、人体解剖新陈代谢的深度探讨1.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指人体消耗和产生能量的过程。
人体内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的摄入和氧气的吸入。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会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产生能量。
这些化学反应包括糖的分解、脂肪酸的β氧化和蛋白质的氨基酸分解等。
能量代谢的产物为三磷酸腺苷(ATP),它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分子。
2. 物质代谢物质代谢是指人体对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人体的生长、修复和代谢需要大量的物质。
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到的营养物质会在体内经过多个化学反应,合成成为人体所需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
旧的细胞和组织也会被分解,产生废物和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
3. 调节代谢人体解剖新陈代谢还受到一系列调节机制的控制,确保各种代谢过程的平衡和协调。
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
它们能够调节葡萄糖的利用和合成、脂肪酸的分解和合成,以及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等。
神经系统也能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调节新陈代谢。
三、人体解剖新陈代谢的广度探讨1. 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人体解剖新陈代谢的第一步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通过分泌各种消化酶,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
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运输到各个细胞中进行进一步的代谢。
2. ATP的产生和利用能量的产生和利用是人体解剖新陈代谢的核心过程。
通过线粒体内的三磷酸腺苷合成酶,ADP和磷酸根结合生成ATP,从而储存和传递能量。
这些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肌肉的收缩、神经的传导和细胞的合成等。
药理学名词解释【离子障】ion trapping 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的现象。
【首关消除】首关代谢、首关效应first pass elimination 药物通过肠粘膜、肺及肝脏时经过灭活代谢而而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首过消除高时,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量少,要达到治疗浓度,必须适当加大用药剂量。
【前药】pro-drug 需要经过活化才产生药理效应的药物。
如可的松须在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而生效。
【肝药酶】肝脏中催化药物代谢的酶。
主要包括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CYP)、含黄素单加氧酶系(FMO)、环氧化物水解酶系(EH)、结合酶系和脱氢酶系。
【吸收】absorption 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不同的给药途径有不同的吸收过程和特点。
【分布】distribution 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的脂溶度、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等有关。
【代谢】metabolish 生物转化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经酶或者其他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
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
【排泄】excretion 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体内消除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肾脏从尿液排泄,其次经过胆汁从粪便排泄。
挥发性药物主要经过肺呼出。
有的也可以经汗液和乳汁分泌。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 部分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被分泌到胆汁内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为~。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2)药物化学名词解释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发现的一类药物。
B-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B-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这是细菌对B-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B-内酰胺酶抑制剂对B-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通常和不耐酶的B-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是一类抗菌增效剂。
18.细菌的耐药性(resistance of bacteria):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19. 代谢拮抗(lethal synthesis):代谢拮抗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
抗代谢物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ioisosterism)20、结构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其生物活性与药物结构和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在相同作用类型的药物中可找出共同的化学结构部分,称为药效团(pharmacophore)21、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22.前体药物(prodrug):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物分子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洛伐他汀。
23.软药(soft drug):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后,经预期和可控的途径迅速代谢失活为无毒性或无活性的代谢物的药物。
24.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药代动力学代谢的名词解释药代动力学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消除作用,最终将药物转化为代谢物并排出体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阶段,其中代谢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药物代谢是指在体内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通常在肝脏中发生。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一组特殊的酶,称为药物代谢酶。
药物代谢酶可以将药物分解成更小的化合物,也可以将药物通过氧化、还原、羟基化等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
通过代谢,药物的活性可能会增强或减弱,或者转化为可溶性的代谢产物以便更容易通过肾脏和其他排泄途径排出体外。
药物的代谢速度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遗传变异、疾病状态等。
一些个体在药物代谢酶中可能具有特定的遗传变异,在代谢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例如,有些人可能具有较高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因此他们对某些药物的代谢速度可能较快,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期望的药物浓度;而另一些人可能具有较低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因此他们对某些药物可能更敏感,需要较低的剂量才能避免药物的过度积累。
药物代谢的结果对于药物疗效和药物安全至关重要。
一方面,药物代谢可以影响药物的药效。
例如,某些药物需要通过代谢才能变为活性物质,只有当药物代谢充分时,才能发挥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药物代谢可以影响药物的安全性。
如果药物的代谢速度较慢,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就会延长,从而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风险。
因此,了解药物的代谢特征对于合理使用药物、调整剂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决策非常重要。
总结一下,药代动力学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经过转化和消除作用的过程。
代谢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依赖于特定的药物代谢酶。
药物代谢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和遗传变异等。
药物代谢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合理理解和应用药物代谢的知识对于临床用药非常关键。
通过深入了解药物代谢,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药物治疗,提高疗效,降低药物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macy)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3、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of drug)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4、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5、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6、生物转化(biotranformation)又称代谢。
同上7、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8、药物转运(transport)药物吸收、分布、排泄过程的统称。
9、处置(disposition)药物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10、消除(elimination)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成消除。
11、膜转运(membrane transport)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
12、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13、膜孔转运(pore transport)药物通过含水小孔转运的过程。
14、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借助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称为载体媒介蛋白15、促进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16、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过程。
17、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者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一次代谢产物名词解释
代谢产物是指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或物质。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进行能量转化和生物分子合成的过程,产生的化合物或物质称为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要代谢产物和次要代谢产物。
1. 主要代谢产物:主要代谢产物是在生物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例如,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主要产物是葡萄糖,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以及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基酸等。
2. 次要代谢产物:次要代谢产物是在特定条件下或特定生物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不直接参与生命维持的基本功能,但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或生物学意义。
这些代谢产物通常用于保护生物体、吸引传粉媒介、抗菌、拮抗竞争者等。
例如,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色素、挥发性物质、生物碱等。
总的来说,代谢产物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映了生物体内部的代谢状态和调节机制。
通过研究和解释代谢产物的产生、积累或消耗,可以揭示生物体的生理状况、适应性变化以及相关疾病的发展过程,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一、名词解释:01.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泛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也是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它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
02.合成代谢(anabolism):又称同化作用。
微生物从环境吸收营养物质,在细胞内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和贮藏物质,并储存能量,建立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的过程。
03.分解代谢(catabolism):又称异化作用。
微生物分解营养物质,释放能量,供给同化作用、机体运动、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用,产生中间代谢产物,并排泄代谢废物和部分能量的过程。
04.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分解代谢实际上是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生物氧化。
05.呼吸作用(respiration):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的电子交给电子载体,再经过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06.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以分子氧作为氢和电子的最终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称为好氧呼吸或有氧呼吸。
07.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又称为厌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微生物以无机氧化物作为最终氢和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08.发酵(fermentation):狭义发酵:在无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细胞有机物氧化释放的[H]或电子交给某一内源性的中间代谢物,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即电子供体是有机物,而最终电子受体也是有机物的生物氧化过程。
广义发酵:泛指任何利用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09.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 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键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名词解释
1.天然药物化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二次代谢产物:由植物体产生的、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不起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如萜类、生物碱类化合物
3.HR-MS:高分辨质谱,可以预测分子量
4.UV:红外光谱,可以预测分子结构
5.盐析:向含有待测组分的粗提取液中加入高浓度中性盐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是待测组分沉淀析出的过程
6.有效成分:天然药物中具有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
7.透析:是膜分离的一种,用于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透析膜只允许小分子通过,而阻止大分子通过的一种技术
8.苷化位移:糖与苷元成苷后,苷元的和糖的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苷化位移
9.NMR:紫外光谱,可以预测分子结构
10.。
生物化学: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体的化学本质及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自由能:自发过程中能用于作功的能量。
两性离子: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正离子又有羧基负离子。
必需氨基酸: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取的氨基酸.等电点:氨基酸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相等,氨基酸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沿着肽链主链规则或周期性折叠。
结构域:蛋白质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
超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构象单元组合在一起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不规则的方式卷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多肽链之间以次级建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被破坏,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一级结构不变,使生物学活性丧失。
蛋白质的复性:变性了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建其天然构象,恢复生物学活性。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蛋白质分子表面水膜被破坏,电荷被中和,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沉淀。
电泳: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泳动的现象。
沉降系数: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单位离心力场里的沉降速度为恒定值,被称为沉降系数。
核酸的一级结构:四种核苷酸沿多核苷酸链的排列顺序。
核酸的变性:高温、酸、碱等破坏核酸的氢键,使有规律的双螺旋变成无规律的“线团”。
核酸的复性:变性DNA经退火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
增色效应:变性核酸紫外吸收值增加。
减色效应:复性核酸紫外吸收值恢复原有水平。
Tm值:核酸热变性的温度,即紫外吸收值增加达最大增加量一半时的温度。
糖类: 糖类使多羟基醛或酮及其缩聚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糖原: 糖原是由葡萄糖组成的非常大的有分支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藏形式。
糖蛋白: 糖蛋白是一类由糖和多肽或蛋白质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合蛋白。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名词解释1. 次生代谢过程是指植物或微生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的过程。
这些化学物质不是直接参与生长和发育,而是在植物或微生物适应环境、抵抗外界侵害、吸引传粉媒介等方面发挥作用。
次生代谢产物是指这些化学物质,它们具有抗菌、抗虫、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2. 次生代谢过程包括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如羟化、甲酰化、羟基化、甲基化等。
这些反应通常由特定的酶类催化,在特定的细胞器或细胞器之间进行。
次生代谢产物是由这些反应合成得到的化合物。
3. 次生代谢产物的名词解释包括抗生素、植物生物碱、植物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前胡素、黄原酮、辣根碱等。
抗生素是一类由真菌或细菌产生的化合物,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活性。
植物生物碱是一类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含氮碱性物质,具有抗虫、抗菌等生物活性。
植物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酚基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黄酮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等生物活性。
4. 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包括医药、农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
植物生物碱则被用作农药,如烟碱、阿维菌素等。
植物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则被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如茶多酚、花青素等。
5.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随着对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生物活性、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农业、工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6.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生物技术、医学、化工等领域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农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生物活性、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代谢产物名词解释
嘿,朋友!你知道啥是代谢产物不?代谢产物呀,就好比是我们身
体这个大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各种“小玩意儿”!比如说,你运动完出了
一身汗,那汗水里面就有一些代谢产物呢。
就像你做了一顿美味的饭菜,会有各种剩余的食材边角料一样。
咱身体里的细胞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人,它们不停地工作,把我们
吃进去的东西进行加工、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
代谢产物啦。
有些代谢产物对我们身体可有好处啦,能帮我们维持健康,就像好朋友一样。
但也有些可能不那么友好哦,要是积累多了,
说不定还会给我们找麻烦呢!
你想想看啊,我们每天吃那么多东西,身体要处理这么多“任务”,
能不产生一堆代谢产物嘛!比如你吃了很多甜食,身体可能就会产生
一些和血糖相关的代谢产物。
这就好像你去参加一个派对,会留下很
多欢乐的回忆一样。
代谢产物可不只是在我们身体里才有哦,在大自然中也到处都是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也会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呀。
这就跟一个
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和叶子一样,它们都是大自然这个大系统
的一部分。
代谢产物其实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也和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
我们得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呀!我觉得
代谢产物真的很神奇,它们是身体运行的见证者,也是我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1.天然产物化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一次代谢:一次代谢过程是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过程,几乎所有绿色植物中都存在。
一代产物:葡萄糖、蛋白质、脂质、核酸二次代谢:二次代谢过程是指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又不起重要作用的过程。
二代产物:生物碱、萜类化合物3、正相分配色谱: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液等,流动相则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性有机溶剂反相分配色谱:当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时,两相可以颠倒,固定相可用液体石蜡,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极性溶剂4、苷化位移:糖与苷元成苷后,苷元的α-C、β-C和糖的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值均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称为苷化位移5、苷类:亦称苷或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酸、糖醛酸等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苷元脱水形成的一类化合物6、低聚糖: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7、香豆素: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称,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基本骨架简单香豆素:指仅仅在它的苯环上有取代,且7位羟基与其6位或8位没有形成呋喃环或者吡喃环的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其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的一系列化合物吡喃香豆素:其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碳或8位碳上取代的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系列化合物及双吡喃香豆素类8、黄酮类化合物: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9、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
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
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MV A)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一门学科.工业微生物:是指通过工业规模培养能够获得特定产品或达到特定社会目标的微生物。
抗生素:在低浓度下即具有选择性的杀死或抑制它种生物机能的,由微生物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
工业发酵:在工业微生物学中,利用微生物进行的有机物的酶促转化过程称为发酵。
第五章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基因组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称为质粒。
基因:能够表达和生产基因产物的DNA序列操纵子: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和调控的一个完成单元,其中包括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纵子和启动子阻遏物:妨碍mRNA转录的调节蛋白,通过与位于启动子下游的操纵子结合而起作用。
激活剂:促进mRNA转录的调节蛋白调节子:由一个调节基因控制几个操纵子的系统。
弱化作用:一种使正在进行的操纵子转绿到达结构基因以前中途停止的基因调控作用。
突变(mutation):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使DNA上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NA链中碱基之间互相替换,从而使被替换部位的三联体密码意义发生改变抑制基因突变:基因内部不同位置上发生两次突变,其中一次突变抑制了另一次突变的遗传效应缺失(deficiency):是同一染色体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基因的DNA片段丢失引起的突变。
(图4-4a)。
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往往是有害的,会造成遗传平衡失调。
重复(repetition):是在同一染色体上的某处增加一节段DNA,使该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重复出现而产生突变(图4-4b)。
倒位(inversion):是染色体受到外来因素的破坏,造成染色体部分节段的位置顺序颠倒,极性相反,图4-4c,倒位可分为臂内倒位(染色体外形不变)和臂间倒位(染色体形状发生改变)。
易位(translocation):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部分连接或交换,图4-4d,易位分两种情况:A互相易位: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互相进行部分交换。
代谢产物的名词解释
代谢产物metabolite指新陈代谢中的中间代谢产物intermediate metabolite和最终代谢产物final metabolite。
指新陈代谢中的中间代谢产物intermediate metabolite和最终代谢产物final metabolite。
如某些代谢产物乳酸、乙醇,抗生素等是某些微生物在特殊代谢条件下的中间代谢产物。
因此掌握有关代谢规律和条件,有利于这些产品的生产。
一肾脏是消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最重要的器官。
二这里不想罗列影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三本图企图说明包括众所周知的利己激素在内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一般生物合成途径。
四植物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
五代谢产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淫羊藿黄酮苷及其代谢产物调控骨代谢的体外实验研究
七活性及脂质代谢产物的影响
八298菌株代谢产物对果蔬采后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九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
十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方法与技术
十一美洲黑杨回交群体生长量与酚甙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异
十二摘要主要研究了土壤环境中镰孢菌代谢产物对大豆根部的影响。
十三001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十四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大鼠少突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十五摘要目的对一种蛹拟青霉代谢产物中抗肿瘤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
十六丙烯腈对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十七南中国海红树林海洋真菌2492号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十八摘要海洛因在体内极易代谢,其主要的代谢产物为单乙酰吗啡、吗啡等。
十九光强对喜树幼苗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的影响
二十异细胞通常含有不同种类的物质,如鞣酸类,油类,晶体和一些代谢产物。
1、作为维生素A的代谢产物,视黄酸在肢体以及其他器官的发育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2、外施LOX代谢产物茉莉酮酸、愈创木酸亦可促进乙烯释放,而LOX抑制剂对乙烯释
放有抑制作用.
3、一台透析仪正在过滤这条狗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当动物的肾脏不能正常工作时便
需要这种治疗。
4、目的:分离人参内生真菌,并探讨其代谢产物粗提物的体外抗真菌、抗肿瘤活性。
5、减少葡萄糖代谢产物的产生,想当然耳会限制胰岛素的分泌,因而将胰岛素对身
体的不良作用降到最低。
6、红霉素是糖多孢红霉菌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为一类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
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7、一般认为结核疹是对结核分枝杆菌或其代谢产物的一种超敏反应,结核分枝杆菌
不会直接引起结核疹。
8、CHO工程细胞在培养中产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因而耐碱性强。
9、结论:本综合征可能与抗惊厥药的代谢产物氧化芳香烃有关.
10、蜜环菌菌索代谢产物表现为对幼苗苗高、幼根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对最终生物
量具有促进作用。
11、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
外酶等。
12、棒曲霉素是由水果腐烂部位的真菌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13、导致动物多器官肿瘤的发生与丙烯酰胺的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有关。
14、供试菌株黄绿木霉挥发性代谢产物对核盘菌菌核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菌核量明显
减少且单个菌核质量变小。
15、实验表明,微生物降解原油代谢产物主要是乙酸和以棕榈酸为主的脂肪酸与鼠李
糖形成的糖酯类表面活性剂。
16、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得知大血藤叶片次生代谢产物与土壤生态因子的
关系密切。
17、BCEF0083是从一种虫生真菌白僵菌代谢产物中提取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单胺氧化酶作用及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18、鸟氨酸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中间代谢产物,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
19、结论氟尿嘧啶能影响DNA的合成,其代谢产物可干扰RNA的合成,对细胞各期均有作用.
20、其代谢产物白三烯和血栓素是导致肝损伤的重要炎症介质。
21、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生物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灵敏方法.
22、循环系统与排泄系统组织结构上的紧密联系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
23、抗癌新药紫杉醇是具有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
24、硫酸盐还原菌的主要有机代谢产物多聚糖、糖醛酸、甘露糖和葡萄糖,对溶解氧第一步还原反应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25、粪便中的有害物更多,如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和次级胆酸等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肠粘膜,也会导致癌变。
26、其次,比较了河南、陕西、内蒙、新疆、吉林洮南、吉林长春等产区蒺藜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
27、氧化吲哚,3甲基氧化吲哚和羰基吲哚分别为吲哚、3甲基吲哚和3吲哚醋酸酯的代谢产物。
28、醪液中的营养成分除来自因糖化、发酵不彻底、余留部分原料的残余物外,主要来自菌体及其新陈代谢产物和菌体自溶物。
29、以祁连圆柏和圆柏为材料,测定分析了圆柏属两种常绿木本植物叶片代谢产物在冷冻适应过程中的季节变化。
30、柠檬苦素类似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是一类三萜类的物质,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