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里墨斯基大学考试考核体系对我们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93.10 KB
- 文档页数:2
加拿大大学平时的考核制度
根据非官方统计,在加拿大BC省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大一第一年新生淘汰率平均为14%, 个别科系更是高达30%。
这让国内不少学生和家长担心,申请上了这类名校,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加拿大大学平时的考核制度。
在加拿大上大学,跟中国明显不同的一点,是他们的考试多如牛毛。
开学第一天,各科的老师就慈眉善目地发下来一个教学大纲,里面包括教学书和参考书目录,教学内容和学时,出勤及其他教学纪律要求,以及一个长长的考试时间表。
考试分大考和小考。
大考指期中考和期末考,这跟咱们一样。
大考中间穿插着4到6个小考。
算算看,加拿大一个学期4个月,修5、6门课,一个学期下来,大大小小的考试就有25次左右,平均一个月6个考试!雪上添霜的是,没有一个考试不重要,因为每个考试在最后总成绩里都占5-25%不等的比例。
所以每次考试,都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一次不及格,没关系,还有下次机会;一次考得好,也没用,还有后面的考试如滔滔江水永不休。
在国内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习惯看最后的结果,平时如何不重要,只要中考,高考成绩到了,那么自然就会有好的学校录取。
而上到大学后,基本上都可以平安地拿到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加拿大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平时的积累,因为只有通过这一个过程,学生才能稳扎地学到知识。
另外,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英语运用的能力也是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别以为考过雅思就万事大吉,这离大学的学术英语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要放弃学习英语,尽早办理好出国手续,提前抵加,以便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
加拿大与中国高等教育考核制度的对比分析作者:尹楠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22期摘要: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通过分析加拿大高等教育考核制度的特点,发现加拿大考核手段更加多样性,淘汰率较高。
对比中加两国考核制度的差异,建议通过增加评价指标,切实落实学分制,提高竞争机制等手段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
关键词:加拿大考核制度评价指标学分制1.高等教育考核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考核与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个健康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考核反馈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反之,不合理考核制度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也无法让教师得到正确的反馈,偏离了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因此,建立一个适应本国国情的,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以及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
2.加拿大高等教育的考核制度2.1完全学分制加拿大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其他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老师。
完全学分制有益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加拿大大学一年有三个学期,每四个月为一个学期(1~4月是春季学期,5~8月是夏季学期,9~12月是秋季学期),学生一般要上两个学期的课,剩余的那个学期在校外实习,大部分专业都会将校外实习安排在夏季学期,如果某些专业不需要学生完成校外实习的话,学生也可以选3个学期的课,两年修完本科三年的课程,毕业前必须修完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学分。
加拿大本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
核心课程一般在大学1~2年级修完,但学生也可根据需要在不同学期修完,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知识面的广度,不仅需要掌握和了解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核心课程占60~70学分;主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深度,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主修课程占35~40学分;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选修课程占15~20学分。
加拿大绩效审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会议,讨论并发表《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
绩效审计这一新概念在该声明首次权威地正式地在理论界被赋予定义,加拿大作为第一个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自1978年起就开始推行各项绩效审计措施,审计公署把传统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相结合,用综合审计的工作方法进行绩效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更为系统的对受托责任者和管理人员在履行其特定职责过程中的活动和控制行为进行审查。
鉴于这种工作方式所涵盖审计内容的全面性,将该种由加拿大审计公署首次开辟的现代绩效审计方法称之为综合审计。
二、加拿大绩效审计制度(一)审计体系加拿大在其政府审计机关体系设置当中,将联邦审计长公署作为其最高审计机关。
加拿大的联邦政府和议会有意识的维护审计长公署的公信力,拥有天然制度保障独立性的加拿大审计长就拥有了一定程度的公信力。
审计长公署这一机构的运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其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权利方限制的监督机构,使其在行使监督审查职能方面,具有天然的独立性。
审计长是审计机关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是议会成员,对议会负责并直接报告,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这个职位人选的确定要经过多重程序审定。
审计公署在执行得出审计报告的各项职责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处理权,只享有对于联邦政府财政资源运用状况和财务数据的充分调查权。
所以审计报告直接报送公共账务委员会后,将分别召开有关部门听证会,以促进审计意见的真正落实,随后,公共账务委员再就审计长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及听证会结果向众议院提出报告,政府需在规定的一百五十天内做出相关回应。
(二)审计立法加拿大通过审计法的形式,对各项审计工作做了清晰具体的规范,形成了针对各级权力机构和企业等不同单位的财务报告审计制度。
由加拿大注册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各项具体标准,也需要要得到各级权力机构、各级审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认可,取得一定的公众认可程度,这一准则适用于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所有从业人员统一遵守。
悉大差一分及格如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种考试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准。
而在这个成绩至关重要的社会中,有一种情况常常发生:悉大差一分及格。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分之差,它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和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本身。
首先,悉大差一分及格意味着这个人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回报。
他或她在备考期间,可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学习。
然而,命运却因为这一微小的差距而偏向了失败的一方。
这种无奈和不公平的感觉,往往会让人感到失落和沮丧。
其次,悉大差一分及格给人的打击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层面,更可能对未来产生持续的影响。
许多机构和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将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而在这种情况下,一分之差可能就是被淘汰的关键因素。
这意味着,由于这一微小的差距,一个人可能错失了许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另外,悉大差一分及格还对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成绩往往被当作评价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标准。
而在这种情况下,一分之差可能让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质疑。
这种自我怀疑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还可能扩散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然而,悉大差一分及格并不意味着世界就此终结。
虽然它给人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需要相信,成绩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正确看待这个结果,并从中汲取教训,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悉大差一分及格是一个微小的数字,却能对个人的心理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正视这个结果,不让它成为自己前进的绊脚石,而是将其视为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历练和挑战。
只有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
试析主要发达国家高考模式及其启示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高考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这四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高考模式进行了概述,探究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有益启示,以期对我国高考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发达国家;高考模式;启示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13-02高考,即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其录取总体规模由国家教育管理与计划部门制订,同时受全国高等学校容纳能力所制约。
不同层次和门类的高等学校需要根据考生的志愿和成绩实施录取,录取的比例因当年的招生名额和考生数量而异。
总之,这既是一种选拔,又是一种淘汰。
[1]从国际上看,大学入学考试模式分为三大类型:一种以中、日等国为代表的“全国统一高考”模式,以分数取人,即所谓的“一考定终生”;一种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开放、松散式”大学模式,甚至不考试都能上大学;第三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等级测试”模式,将考试与开放相结合。
[2]通过对这不同类型的高考模式进行简要介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一、美国高考模式及其启示(一)美国高考模式简介SAT和ACT是当今美国最主要的两种高校入学考试,这两种考试被称为“美国高考”。
SAT (学术能力倾向测试)是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简称。
它主要测量语言和数学能力,[3]以多项选择题为主。
ACT(美国高校测验)的全称是American College Test,它与中学教学的关联程度很高,像一种学科考试,试题范围比SAT测试的要广,内容包括语文、数学、社会科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四科,直接测量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批判性评价书面材料等能力。
[4]美国的SAT和ACT考试一年举行六、七次,允许学生多次考试,以最好的成绩作为升学依据,这是美国高考和我国高考的最大不同,避免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缺陷。
国外大学课程考试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创新人才培养的借鉴作用摘要:学生成绩评定既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深化大学课程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
本文对国外大学课程考试考核先进经验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阐述,并结合大学英语学科特点谈其对大学英语创新人才培养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外大学课程考试经验我国大学英语创新人才借鉴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11-01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全面的研究,而课程考试改革却显得相对滞后。
通过对国外大学课程考试先进理念和一些具体做法和细节的理解和研究,我们发现它们为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借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国外大学课程考试考核方法的多样性,为我们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实践的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崭新的视阈。
1 国外大学课程考试经验1.1 开卷、闭卷考试并用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开卷、闭卷考试并用,并非单一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更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
如数学考试中需要记忆许多公式,学校就允许把课本带到考场参考;在加拿大里墨斯基大学,英语不考查词汇,重点考核学生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考查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到解决现实问题中的能力。
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选择考题。
1.2 重视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美国高校在一门课程中多次利用口试,小组讨论、小组考试或小组测验、小组答辩、论文等评价方式来全面评价考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小组考试、小组测验或小组答辩中,通常是将一个班级分成n组,小组成员为自己小组内每个人评定成绩,小组答卷的成绩和每个成员各自成绩的平均分就是这次考试、测验或答辩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