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17课 节约水资源 |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兔是属于哺乳类兔形目的一种植食性动物。
兔形目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目,有两个科Leporidae〔野兔和家兔〕以及Ochotonidae〔鼠兔〕。
兔眼睛的颜色与它们的皮毛颜色有关系,黑兔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的眼睛是灰色的,白兔的眼睛是透明的。
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白兔眼睛里的血丝〔毛细血管〕反射了外界光线,透明的眼睛就显出红色。
兔的眼睛有红色、蓝色、棕色等各种颜色,也有的兔左右两只眼睛的颜色不一样。
兔的眼睛能聚光,属于夜行性动物,所以它即使在微暗处也能看到东西。
另外,由于兔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因此它的视野宽阔,对自己周围的东西看得很清楚。
不过,它不能区分立体的东西,对近在眼前的东西也看不清楚。
灰兔的眼睛是灰色的。
兔的毛色有各种的颜色,它们眼睛的颜色也不一样,那是因为它们身体里有一种叫色素的东西。
含有灰色素的兔,毛和b 眼睛就是灰色的;含黑色素的兔,毛和眼睛是黑的。
白兔身体里不含色素,它的眼睛是无色的,我们看到的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并不是眼球的颜色,所以它的眼睛自然就是红色的了。
那么,一个人一天喝多少水为宜呢?据一些医学家测定:在气温35℃以上、空气湿度较小的情况下,从事室外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6.5kg,从事室内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3kg左右即可;当气温低于35℃时,非重体力劳动者,以每天饮水2.5~3.5kg为宜;在炎热夏天,人们经常流汗,常感口渴,此时宜适当补充些富有营养的饮料。
引入:不仅我们人类每天离不开水,动物也一样。
你见过哪些动物喝水时的情景?讨论:学生讨论,交流。
情景:出示图片:各种动物在喝水。
提问:动物都需要喝水吗?为什么动物都要喝水呢?媒体:播放“动物对水的需求〞视频。
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归纳:如果没有水,养料就不能吸收,动物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泄,血液就不能流动,体温就无法恒定,体内的各种活动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了。
所以与人类一样,动物也需要从体外摄入水分。
节约水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知道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水资源问题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危害。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
3.能提高自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体验缺水的后果和节约用水的好处,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水意识,自主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数据,知道淡水资源的匮乏,用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减少水污染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水景图、水污染图、多媒体、动画、视频、实验用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水的利用同学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哪里用到了水?(学生思考回答)二、观察河水观察河水和自来水,(用放大镜观察,用烧干观察,用闻气味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到实验记录表中。
三、淡水匮乏1.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1)课件出示“水资源比例图”,看着图里的数据,你想说些什么?讲述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地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使用。
(2)播放视频和干旱的图片,深入了解水资源的匮乏。
(3)课件出示课本里把地球上的水当作一杯水的比喻。
讲解水与淡水之间的差距。
四、水污染1.学生观看水污染使鱼、树林死亡的图片,讲述: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小组讨论:你们听说过或见过哪些关于水污染的现象呢?水污染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3.学生汇报。
4.课件播放水污染图片。
讲解:水污染大多数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后果十分严重。
五、节约用水,保护资源1.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和咸水变淡水2.说一说:说说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淡水资源的现象?3.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4.写一写:把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做法写下来,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基本构成、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与分类、天气现象及四季变化、水和空气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章节的基本概念、现象和原理。
难点:理解人体构成、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天气变化的原因以及水和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身体部位图片,引导学生探讨人体的奥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穿插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活动:进行实验或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以第一章为例,板书如下:第一章我们的身体1. 身体的基本构成2. 人体的器官和系统3. 健康的生活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
(2)简述四季变化的原因。
(3)举例说明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天气变化等。
同时,推荐相关科学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既要涵盖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的水资源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教学过程: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阅读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表面的面积被水覆盖——江、河、湖、海。
2、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m3 ,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表水。
3 、水占人体重的,鱼体含水量达,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以上。
4、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m3,居世界第位。
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居位。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方法有:练习:(1)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持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做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将生活污水经阴沟排放(2)右图中A、B均为节水标志,其中()为新千年节水新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器具的标识2、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源有:、、;除以上主要污染源外,还有其他的污染源存在:A、病原微生物污染B、需氧有机物污染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D、恶臭物污染H、热污染E、地下水硬度升高I、放射性水污染(2)水体污染的危害:、、、练习:1.水污染主要来源于()。
A.天然水跟空气、土壤长期接触B.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海水大量蒸发D.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2.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一、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大自然的礼物,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在人类过度开采、滥用水资源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也日益加剧,许多地区因为水资源紧缺而陷入困境。
因此,我们急需采取行动,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二、节约用水,从我们身边做起1. 家庭中的节水家庭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节约用水:•停水龙头:洗脸、刷牙和洗手等,每次用水不超过30秒;•手动挤压沐浴液和洗发液:能够减少使用的洗发水和沐浴液的量;•淋浴代替浴缸:淋浴可以在节省大量用水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用电;•善用高效冲水器:使用有高效冲水器的厕所,可以大大降低用水量;•收集和再利用雨水:可以使用雨水浇灌植物、冲厕所等。
2. 学校中的节水学校中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节约用水:•提高全体师生水资源的意识:宣传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知识;•合理使用喷淋、洒水设施:避免过度使用喷淋和洒水设施,减少水的浪费;•定期检查和维护水管道设施:保持水系设施的良好状态,避免漏水现象;•弘扬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扬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优良传统,培养全体师生的节约意识。
3. 社区中的节水社区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节约用水:•倡导居民节约用水:为了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应该从小事做起,让居民学会珍惜水资源;•加强对自来水厂的监管:对自来水厂进行全面监管,防止水质污染和浪费现象的产生;•加强城市水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城市水环境建设,减少排放物的污染,提高供水和处理水的能力。
三、结语总之,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是全社会应该去关注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发,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做好节约用水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水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人民幸福的基础。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六课,本课安排了“水结冰后的变化”、“水珠从哪里来”及“观察水的状态变化”三个探究活动进行教学。
活动一水结冰后的变化,是观察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变成冰。
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放置一段时间后,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还通过一个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塑料瓶中的半瓶水,标记水位并盖紧瓶盖。
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层中,待水结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水珠从哪里来,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有水的烧杯盖上培养皿放在太阳下晒后观察培养皿上出现的水珠,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三观察水的状态变化,通过课件观察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会融化,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些都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再鼓励学生举例生活中水的状态变化现象,并尝试作出解释。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单元的最后一课,经过了对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所学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知识掌握已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在此基础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一个更全面的分析和整理,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列举生活中相关的事例,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三、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半瓶水(液体)再放入冰箱结成冰前后的体积变化进行分析。
在这活动中,老师要先准备好相同的两个装同样多水的瓶子,一个放入冰箱结成冰(固体),一个是水(液体)进行对比,证明水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会由液体变成固体,而且体积增大,从而解释“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这一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完成液体变成气体过程,并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在这活动中,有没有太阳和太阳的强弱是关键因素,所以要考虑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可以把杯中的水换成热水,但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好安全问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7课节约水资源粤教版第17课浪费水资源教学目的情感与态度: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行为与习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浪费用水的好习气。
知识与技艺: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自来水的消费进程,懂得水资源的珍贵。
进程与方法:经过交流、思索、小调查等活动,充沛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懂得水资源的珍贵,初步养成浪费用水的看法。
教学难点: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导入:同窗们的歌声真入耳!明天教员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入耳的声响。
请同窗们闭上眼睛静静听一听,这是什么声响呢?你猜出来了吗?2.〔课件出示:水声〕师板书:水二、联络生活实践,体会水的作用大。
〔一〕生活处处都有水你在哪些中央见过水呢?〔二〕生活处处需求水1.是呀,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水,你明天什么时分用过水了?2.看来,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需求用到水。
除了家里和学校生活中用到了水,还有哪些中央需求用到水?〔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1.啊,原来水的作用还真不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各行各业的消费也都离不开水。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分还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2.教员言传身教停水的阅历。
3.你们有过这样的阅历吗?4.我们偶然停一次水就会这样不方便,可是西部地域却临时缺水,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西部缺水〕5.看了这组图片,你知道了什么?6.听了刚才的发言,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7.小结,板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借助个案剖析,懂得浪费用水。
〔一〕观察小演示,了解水资源的缺乏。
1.和干旱地域的人们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由于我们临时生活在长江边上,历来不会因缺水而忧虑,是不是我们地球上的水就多得用不完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
2.假设这个量杯里装的就是地球上一切的水,在这外面既有海水,也有海水,海水就是海水,我们可以直接饮用吗?我把地球上的水分为了海水和海水〔师倒〕猜猜,哪局部水是可以应用的海水?看来同窗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厚,这才是我们可以应用的海水,这些海水是不是都可以直接应用呢?不是,有的是冰川,有的是地下水,有的曾经被我们污染了。
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2)第2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5)第3课《壁虎与小猫》教学设计 (9)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12)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15)第6课《森林的动物》教学设计 (18)第7课《网上学习:保护动物》教学设计 (21)《探究技能观察》教学设计 (23)第8课《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 (27)第9课《能溶解得更快一些吗》教学设计 (31)第10课《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34)第11课《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教学设计 (39)第12课《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42)第13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46)第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50)第15课《认识气体》教学设计 (55)第16课《它们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59)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63)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 (68)第19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70)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4)第21课《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7)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80)第23课《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83)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1课。
本单元包括7节课,第1-3课主要引导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归纳鱼类和两栖类、昆虫和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学会辨别动物的类别。
第5-6课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相同生活环境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方式等特征能适应相应的环境。
第7课网络课堂以及本单元的《探究技能:观察》是属于本单元的探究技能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课型。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但由于本课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观察”,因此本课安排在《探究技能:观察》一课之后,让学生在掌握了观察的探究技能后再开始本课的学习。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命世界:动植物的特征与分类、生物的生长与变化。
2. 地球与宇宙:天气与气候、太阳、地球和月亮。
3. 物质与能量:水的三态变化、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生物生长与变化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水的三态变化。
2. 教学重点:动植物特征、生物生长与变化、天气与气候、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进行互动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动植物特征与分类植物:光合作用、繁殖方式动物:运动方式、生活习性2. 生物的生长与变化生长过程:胚胎、幼体、成体变化:形态、生理、行为3. 天气与气候天气:晴、雨、多云等气候:热带、温带、寒带4.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5. 力的作用摩擦力、重力、弹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动植物分类练习题观察记录表:记录身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天气与气候填空题水的三态变化实验报告力的实验现象描述题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参观动植物园,深入了解动植物的特点。
组织天气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天气带来的感受。
开展科学实验,让学生探索更多关于物质与能量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一、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生物分类、水的三态变化和力的作用是重难点。
第二单元水与溶解
第17课节约水资源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行为与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懂得水资源的宝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思考、小调查等活动,充分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懂得水资源的宝贵,初步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导入:
同学们的歌声真动听!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动听的声音。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你猜出来了吗?
2.(课件出示:水声)师板书:水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水的作用大。
(一)生活处处都有水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水呢?
(二)生活处处需要水
1.是呀,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水,你今天什么时候用过水了?
2.看来,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需要用到水。
除了家里和学校生活中用到了水,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
(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啊,原来水的作用还真不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各行各业的生产也都离不开水。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2.老师现身说法停水的经历。
3.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4.我们偶尔停一次水就会这样不方便,可是西部地区却长期缺水,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西部缺水)
5.看了这组图片,你知道了什么?
6.听了刚才的发言,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7.小结,板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借助个案剖析,懂得节约用水。
(一)观察小演示,了解水资源的缺乏。
1.和干旱地区的人们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长江边上,从来不会因缺水而发愁,是不是我们地球上的水就多得用不完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
2.假如这个量杯里装的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在这里面既有海水,也有淡水,海水就是咸水,我们可以直接饮用吗?我把地球上的水分为了咸水和淡水(师倒)猜猜,哪部分水是可以利用的淡水?看来同
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这才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这些淡水是不是都可以直接利用呢?不是,有的是冰川,有的是地下水,有的已经被我们污染了。
师滴一滴水,这才是我们可以直接饮用的,请大家仔细观察,是多少呢?(只有一滴)
3.看了这个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二)故事启迪,感受水的来之不易。
1.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看你从这个故事中又知道了什么?
2.(课件出示:水的旅行)这滴水经历了哪些过程才来到我们身边?
3.此时此刻,你对水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4.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板书:水来之不易
四、指导行为实践,学会节约用水。
1.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而我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是少之又少,而且水来的又这样不容易,我们的确要节约用水。
(板书:)2.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小窍门和好办法?分组交流,全班交流。
3、生活中,是不是人人都做到了节约用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几组画面(课件出示浪费水的现象)
4.讨论:他们做到了节约用水吗?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帮他指出来。
假如你就在他身边,会对他说些什么?请你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劝劝他们。
(创设情境,师生演练。
)
5.引导小结:
通个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看谁说的多。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谈话并板书: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6.拓展延伸,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填写节水计划表,争做节水小能手。
(课后实践:家庭节水小计划)
板书设计:节约用水
生活离不开水
水来之不易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