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2
投入产出平衡的原理投入产出平衡是指在特定的投入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优化生产流程,使产出达到最大化或最优化的状态。
投入产出平衡的原理主要涉及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投入因素来实现产出的最大化。
一、投入产出关系1. 投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投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产出的多少。
2. 产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通常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来描述,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
3. 在理想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即投入越多,产出也会随之增加。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资源有限、技术不足等。
二、实现投入产出平衡的原则1.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分配和配置资源,以达到最优化的产出目标。
在实践中,资源优化配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分配劳动力,确保每个岗位都具有适当的人数和技能,以提高生产效率。
(2)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原材料、设备和工具,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生产的需要。
(3)财力资源的合理运用:根据企业的资金状况和经营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资金,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2. 技术创新原则技术创新是实现投入产出平衡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1)研发创新:通过不断地研发和创新,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以提高产出的质量和效益。
(2)工艺优化: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减少生产废品和能源消耗。
(3)设备更新: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提高生产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3. 进一步的投入与产出分析对投入产出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整,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措施,以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打叶复烤投入产出物料平衡数学模型的研究陈家东摘要复烤前原料应符合质量标准,成品产出为烟片,烟梗,烟末,碎梗等,各部分所占比例与原料的类别、等级有关。
复烤投入产出的物料平衡;折算后的原烟总量等于烟片、烟梗、烟末短碎梗及所有损耗产品折算总量之和,影响产品率的主要因素:尽可能地减少各种损耗,降低原烟含梗率、合理确定叶中含梗率、梗中含叶率应控制在1%以下,规范控制成品含水率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打叶复烤投入产出物料平衡提质降耗在打叶复烤生产中,所投入的烟叶原料,在加工过程之前和加工过程之中,要剔出不合格的烟叶。
霉变烟叶以及其它杂物,通过生产线的加工,成为烟片和烟梗产品,但其中有一部分由于机械造碎成为烟末和碎梗,其结果降低了产品的可用性,同时在烟叶加工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损耗。
研究加工过程的物料平衡就是要找出原料的投入、各种产品的产出以及各种损耗之间的平衡问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产品产量,特别是提高烟片产品的产量,减少烟草物料的造碎和各种损耗,是关系到复烤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
1 烟叶原料的投入和成品产出1.1 打叶复烤的原料打叶复烤投入使用的烟叶原料,应符合烤烟标准[GB2635-92]的规定,即:各等级原烟纯度允在10%~20%以下;破损率在10%~30%;烟叶含水率为16%~18%;烟叶中的自然含土率<1.1%烟叶残伤面积不得超过烟叶总面积的35%;1.2 打叶复烤后的产品原烟经过打叶复烤加工后的产品一般分为:烟片、烟梗、烟末、碎梗(<5mm 烟梗)。
各个部分所占比例与原料的类别和等级有关,中等级烟叶一般出烟片率为65%-70%;烟梗为20%-25%;烟末为3%左右;碎梗为5%左右。
打叶复烤产品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大片率,碎片率,叶中含梗率,长梗率,短梗率,烤后叶片含水率及其均匀性等。
打叶复烤产品除了等级合格率外常用上述各项指标控制加工质量。
上述指标是技术指标,实际也是经济指标。
§2.3 投入产出表的平衡与修正一、问题的提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按列收集数据汇总后,肯定会发现,每一行加总不一定等于事先确定的总产出,每一列加总也不一定等于已知的总投入。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此庞大的工程,最后列入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是由成千上万个数据汇总得到的,不可能没有误差。
但从理论上讲,它们应该是平衡的,最后公布的投入产出表也必须是平衡的。
因此就要用机械的方法将数据由不平衡调正到平衡。
这就是投入产出表的平衡。
如果应用U-V 表方法,U 表和V 表本身就是需要调整平衡的。
前面已经提及,编制投入产出表费时费力,人们并不希望经常编表,希望编出一张表能多用几年;但人们又希望能把投入产出表及时加以修正以满足应用要求。
于是就提出了投入产出表的修正方法问题。
用于平衡和修正投入产出表的较成熟的方法是R.A.S 方法。
二、R.A.S 方法原理1. 一个简单的例子 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出发介绍R.A.S 方法的原理。
假设有一张数据表如表2-3-1中(1)所示,该表按行相加应该等于u ,但现收集到的数据按行加总结果为u 1;按列加总应该等于v ,但收集到的数据却为v 1。
因为确认u 与v 是正确的,那么表中数据则是不准确的,需要进行调整,使其按行、列加总等于u 与v 。
这里u 和v 分别称为行控制数和列控制数。
先求出每行中u 与u 1的比例数11/u u r =。
用该比例数分别乘每行中每个数据,即用0.873乘第1行元素,用1.184乘第2行元素,用0.9111乘第3行元素,得到新的数据表(2)。
该表每行加总肯定等于行控制数,但按列加总为v 2,仍不等于列控制数v 。
表2-3-1 R.A.S 方法(1) (2)甲 乙 丙 u 1u r 1甲 乙 丙 u u 2=甲 160 0.873 甲乙 150 1.184 乙 丙 120 0.911 丙 v 1 100 266.7 75 2v 97.3 256.2 76.5v100250802s1.027 0.976 1.046(3) (4)甲 乙 丙 u 3 r 3 甲 乙 丙 u u i =甲 1.01 甲 乙 0.996 乙 丙0.992丙v 3v i =再求出每列v 与v 2的比例数2s ,22/v v s =。
如何优化投入产出尽快达到盈亏平衡点如何优化投入产出尽快达到盈亏平衡点于宁一、如何进行费用投入产出的优化A首先思考这样几个问题ü我们的费用确实不够用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ü如何进行费用结构的优化调整ü如何提高费用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固定费用的使用效率。
ü如何控制浮动费用的流失ü如何提高浮动费用的使用效率1、对现有的各项费用进行评价分析ü各项费用是否该产生没有会带来什么后果确定有哪些费用是无效费用投入是可以砍掉的ü各项费用包括人员工资等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有哪些费用正处于低效率的使用当中应该如何提高这些费用的使用效率即提高费用的产出值ü是否有更有效的费用投入形式可以替代现有的费用项目ü有哪些费用是应该投入但是没有投入的若只是因为暂时会造成亏损但后期会收回投入可以考虑向办事处或公司申请支持或让经销商共同投入。
ü是否存在费用漏洞ü各项费用的投入是否得到了经销商的支持、协助管理或有效监管例如500元的陈列费若全是厂家承担经销商就不太会关心销量的提升与该店的盈亏等问题若能让经销商承担100元经销商就会非常关心该店的销量提升。
若不能说服经销商承担一定费用可以跟其签订协议由其先承担然后销量达到某个目标时公司再以返利等形式返还给经销商。
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经销商参与该终端管理与销量提升方案的制定。
ü能够促进销量提高的各个环节之间利益的分配是否合理ü如何调整优化各个环节之间费用的投入结构是有限的费用产生最大的效用特别提示ü最大的费用黑洞或最可能造成费用无效投入的是人员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原因可能是管理监督、培训指导不到位物质或精神激励不到位或缺少经销商的协助管理。
ü最大的资源浪费可能就是各级销售人员无效率的工作时间安排ü销售人员的工作时间、主要精力应该首先放在抓住市场机会上而不是解决各种纠纷或无关紧要的问题上2、采取措施ü将不该产生或无效的费用坚决砍掉ü提高费用的使用效率l通过培训指导提高业代的业务能力适当提高基本工资、提高盈亏平衡点之上的提成比例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加强管理监控更换更好的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