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基化对β-伴大豆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Ⅰ)
- 格式:pdf
- 大小:321.49 KB
- 文档页数:5
糖基化去除大豆球蛋白免疫原性方法的优化谭振;孙泽威【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3(025)004【摘要】为了优化糖基化去除大豆球蛋白免疫原性的方法,本试验采用果寡糖与粗提大豆球蛋白进行干热法糖基化反应,选择不同的温湿度反应条件组合,测定各个反应条件下0 ~ 120 h产物的蛋白质溶解状况及免疫原性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产物的蛋白质溶解均有下降,而免疫原性去除效果增强,其中在65℃、75%相对湿度、蛋白质与糖摩尔比1:14时反应60 h条件下蛋白质溶解及免疫原性去除效果最为理想.该条件可以作为干热法糖基化反应去除大豆球蛋白免疫原性的优化方法.%To optimize the removal method of glycinin immunogenicity by glycosylation, a dry heat way gly-cosylation reaction by fructo-oligosaccharide and rough glycinin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select the optimal group.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were selected, and the dissolved protein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immunogenicity were determined during 0 to 120 hou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tein-dissolved level decreased, but immunogenicity removal increased in all products as time went on,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65 ℃, 75% relative humidity and molar ratio of protein to sugar at 1:14, after 60-hour response time, protein-dissolved level and immunogenicity removal were the ideal results. In conclusion, this condition can be used asthe optimized dry heat method about glycosylation reaction to remove glycinin immunogenicity.【总页数】7页(P884-890)【作者】谭振;孙泽威【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9【相关文献】1.运用全因子试验方法优化单抗生物类似药生产过程中的糖基化分布 [J], 张磊;杨沐迪;董顺;刘明秋2.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参数优化的地震随机噪声去除方法 [J], 徐智; 唐刚; 刘伟; 李钟晓3.基于L1范数优化模型的遥感图像条纹去除方法 [J], 李凯;李文力;韩昌佩4.大豆中β-伴大豆球蛋白提纯方法的优化 [J], 司晓霞;王志;霍斐;史通麟;付月君;田怀东5.通过去除V3 N306聚糖改变N端糖基化信号效应提高HIV-1 env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J], 闭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基化反应对大豆7s球蛋白凝胶流变性质的影响迟玉杰;姜剑;赵薇【摘要】Glucose was used as an agent to modify soybean 7s globulin,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three glycation products of soybean 7s globulin. Rotary rheometer, texture analyze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ere used to analyze rheology, texture and microstructure of soybean 7s globulin and its glycosylation product gel,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lycosylation reaction on 7s globulin gel.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glycosylation reaction could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soybean 7s globulin and move up the soybean 7 s globulin gel point. The viscoelasticity of the soybean 7s globulin gel was increased. The sugar chains coul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soybean 7s globulin gel network.%利用葡萄糖对大豆7s球蛋白进行湿法糖基化处理,制备出大豆7s球蛋白3种糖基化产物.通过旋转流变仪、质构仪和扫描电镜对大豆7s球蛋白及其3种糖基化产物凝胶的流变性、质构性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糖基化反应对大豆7s 球蛋白热致凝胶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糖基化反应提高了大豆7s球蛋白的热稳定性,提前了大豆7s球蛋白的凝胶点,增加了大豆7s球蛋白凝胶的粘弹性,说明糖链的接人促进了大豆7s球蛋白凝胶网络的形成.【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3(044)003【总页数】7页(P167-173)【关键词】大豆7s球蛋白;凝胶;流变;糖基化【作者】迟玉杰;姜剑;赵薇【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7引言流变学是研究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流动和形变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固体、液体和粘弹性体[1]。
糖基化方法对于大豆7S球蛋白糖基化反应及产物的影响许彩虹;王金梅;杨晓泉;于淑娟【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01【摘要】针对传统的两种糖基化接枝方法和改进方法从糖基化反应程度进行系统比较,并对产物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糖基化方法对于糖基化反应过程及产物的影响机制.本文利用干热法、湿热法和加压辅助湿热三种糖基化方法,对大豆7S球蛋白和葡聚糖的糖基化产物从反应程度、氨基酸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制备方法的反应程度高低顺序依次为:湿热法>加压辅助湿热法>干热法,说明压力能够对Maillard反应的进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控制反应向理想阶段进行.大豆7S球蛋白和葡聚糖的糖基化主要发生在蛋白质肽链上的赖氨酸和精氨酸侧链上的自由氨基,干热法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糖链更有易于和精氨酸侧链上的自由氨基发生共价交联,而湿热法和加压辅助湿热法相比糖链更易于和赖氨酸侧链上的自由氨基发生共价交联.【总页数】5页(P17-21)【作者】许彩虹;王金梅;杨晓泉;于淑娟【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相关文献】1.糖基化方法对于大豆7S球蛋白糖基化产物构象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J], 许彩虹;王金梅;杨晓泉;于淑娟2.大豆7S蛋白-糖体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因素 [J], 刘贵梅;章鼎敏;李普;卢永翎;郑铁松;吕丽爽3.7S伴大豆球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对大豆11S球蛋白热聚集的影响 [J], 孙炜炜;于淑娟4.糖基化反应对大豆7s球蛋白凝胶流变性质的影响 [J], 迟玉杰;姜剑;赵薇5.糖基化对大豆7S球蛋白凝胶流变性质的影响(Ⅱ) [J], 许彩虹;于淑娟;杨晓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调控的研究大豆蛋白是人和动物的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约占大豆种子的40%,其中含有90%的贮藏蛋白,7s蛋白和11s蛋白是大豆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调节二者比例可以改善大豆蛋白加工适应性,提高1ls蛋白含量降低7s蛋白的含量可以改善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
7s蛋白中的主要成分为β-伴大豆球蛋白,它是大豆中引起婴儿和幼龄动物消化道过敏反应的主要大豆抗原蛋白。
α’、α和β是β-伴大豆球蛋白的三个主要亚基,这三个亚基均被证明是潜在的食物致敏因子。
p-伴大豆球蛋白拥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常规的加热处理对其抗原活性的降低效果非常有限,因此,通过育种手段降低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是目前降低其活性的主要途径。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经自然变异或人工诱变产生的具有p-伴大豆球蛋白不同亚基缺失表现的育种材料,并对其分子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以达到降低β-伴大豆球蛋白各亚基含量的研究还鲜见报道。
故本研究根据RNA干扰技术原理,克隆了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基因的核心保守序列中一段400bp大小的片段,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分别构建了以抗除草剂Bar基因和耐盐碱BADH基因为筛选标记的a’-亚基基因ihp-RNAi高效表达载体p3301-PFNZ和p3301-PFNZ-BADH两个单价表达载体及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双价表达载体p3301-α’+β。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两个单价表达载体导入大豆,经过抗性筛选,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Southern blot杂交,]RT-PCR和ELISA检测,以期应用RNA干扰技术对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基因的表达调控加以研究,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大豆品质改良奠定了基础。
主要实验结果如下:分别克隆了构成ihp-RNAi表达载体结构的4个片段: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ap,α’-亚基基因正义和反义片段及功能性间隔序列intron-s。
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突变性状的表征鉴定与遗传分析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含有人和动物体无法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人类重要的氨基酸源。
大豆种子储藏蛋白主要包括11S大豆球蛋白和7S 的β-伴大豆球蛋白。
其中,β-伴大豆球蛋白主要由76 kDa的α’、72 kDa的α和52-54 kDa的β亚基组成。
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原性较强,易导致人和动物体的过敏反应;该类蛋白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限制人体对大豆蛋白中其他氨基酸的吸收,所以β-伴大豆球蛋白对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种质资源中筛选或人工诱变获得β-伴大豆球蛋白突变体,有望为关于大豆蛋白质营养品质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有用素材。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通过筛选大豆种质资源,发掘出具有多样β-伴大豆球蛋白性状的代表性种质材料。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以及连续自交与杂交的方法,对所发掘代表性种质材料的p-伴大豆球蛋白性状,进行了遗传稳定性与遗传式样解析。
通过与具有野生型p-伴大豆球蛋白性状的大豆品种(秋大豆93025)相比,确定两种原名为“贼不偷”与“黄豆”的种质材料分别具有β亚基缺失、α’分子量较高的可遗传突变性状,作为突变体被命名为β-Lack、α’-HM;分析这些突变体与秋大豆93025间正反交组合的F1与
F2种子的β-伴大豆球蛋白性状,发现β亚基缺失起因于一个单基因的隐性突变,而α’高分子量突变性状较由一个显性突变基因所调控。
这些突变体是可用于该类蛋白合成蓄积遗传调控机制的阐明及大豆蛋白质营养品质育种研究的珍贵遗传资源。
糖基化改性对大豆蛋白抗原性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布冠好;朱婷伟;陈复生【摘要】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葡聚糖为原料,在干热条件下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取不同时间下的糖基化复合物.以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抗原抑制率为指标,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糖基化产物的抗原性,在反应6d时,糖基化产物中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分别降低了36.90%和18.12%.糖基化产物颜色加深,且游离氨基含量降低,说明大豆蛋白与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反应.红外光谱中糖链的引入,使蛋白质分子展开,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含量降低,影响了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的抗原表位,从而可能使大豆蛋白的抗原性降低.糖基化反应影响抗原性的关键作用在于蛋白与糖结合部位对蛋白质结构变化的影响.%Soy protein isolate (SPI) and dextran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and SPI-dextran conjugate were prepared under dry-heated at different times through Maillard reaction in this paper.The antigen inhibition rate of β-conglycinin and glycinin in SPI-dextran conjugate were tested with indirect competitive ELISA method.The antigenicity of β-conglycinin and glycinin decreased36.90% and 18.12% respectively when the reaction processed at 6d.Meanwhile,the color deepened and the free amino group content reduced which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degrees of reaction occurred between soy protein isolate with dextran.FTIR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in structure of glycated samples unfolded as the introduced sugar chains.The reduced β-corner and random coil structure content impacted the epitope of β-conglycinin antigen in soybean protein,and then reduced the antigenicity of soybean protein.These showed that the key effect relies onthe structure changes caused by the binding site between protein and saccharide.【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6页(P34-39)【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葡聚糖;糖基化;抗原性;结构【作者】布冠好;朱婷伟;陈复生【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大豆作为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以及饲料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