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的组织培养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60 MB
- 文档页数:31
目录摘要 (4)前言 (4)综述 (5)1.外植体 (5)1.1取材部位1.2取材时间1.3取材大小2. 消毒 (8)3. 接种方式 (8)4.培养基 (9)4.1基本培养基4.2激素4.2.1不同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4.2.2不同激素对继代培养的影响4.2.3不同激素对生根培养的影响4.3糖浓度的影响4.4无机盐4.5琼脂5.培养基的配置 (13)6.培养条件 (14)7.防褐化 (14)技术路线与实验设计 (15)参考文献 (17)摘要:为了进行月季组织培养实验,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了解影响月季组织培养的因素,如外植体的取材部位、时间、大小、消毒、接种方式、不同阶段激素的配比、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以期在实验中调控月季组培的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基于我们想探究激素对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的作用这一想法,我们的设计了以NAA浓度、6BA浓度、外植体部位为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L9(34)),并考察NAA与6BA的交互作用。
同时,我们还以接种方式作为单因素考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关键词:组织培养、影响因素、正交前言在阅读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后,我们设计了此次组织培养实验方案,考察细胞分裂素浓度、生长素浓度、接种方式、取材部位因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何影响,期望寻找出诱导月季愈伤组织的最佳条件;同时探究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及生根所需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取与控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外植体选择,我们采用了以往研究者的做法,即选用带腋芽的枝条。
但是,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还保留了一部分刚好能包裹住腋芽的叶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消毒时避免芽受到太大损伤。
参考论文中防褐化多用抗氧化剂和其他抑制剂,减轻外植体在组培中的酶促褐变,我们根据生理生化原理,考虑到酶活性与温度有关、以及外植体内的酚类物质含量有关,因此需对外植体做如下处理:接种前先将外植体用低温水流冲洗24小时;选择晴朗天气采摘外植体。
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综述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以月季为试材进行组培试验,综述了月季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技术及进展,并对月季组培的最优条件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探索出的月季组培快速繁殖技术,在试管苗单芽诱导丛生苗、利用代用品培养降低组培成本、试管苗管外扦插生根、试管苗微型化长途运输等方面,较前人有所改进。
月季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 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 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
月季通常采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但是一些名贵品种扦插不易生根,主要靠芽接繁殖,而芽接速度慢,因而造成优良品种的月季苗供不应求。
前言:为了进行月季组织培养实验,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了解影响月季组织培养的因素,如外植体的取材部位、时间、大小、消毒、接种方式、不同阶段激素的配比、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以期在实验中调控月季组培的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同时探究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及生根所需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取与控制,同时探究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及生根所需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取与控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察记录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月季、MS培养基、激素等。
综述:一、培养基1、基本培养基众多培养基中以MS 培养基的效果为最好,广泛用于月季的离体快速繁殖中。
对MS 培养基的成分及物理性能进行合理的选择会提高月季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适量的细胞分裂素 6 一苄氨基嘌呤( 6 - BA) 和生长素萘乙 D 6 7 B 0 2) 酸 ( NAA) 。
月季育种方法
月季育种方法是指通过人工授粉或其他手段,利用月季植物的遗传材料来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月季育种方法: 1. 人工授粉法
选择具有良好花型和色彩的月季花作为母本,将其花粉取下,然后将其授粉到另一株月季花的柱头上。
授粉后,要及时将被授粉的花的花瓣掉落,以免对花粉的传递造成阻碍。
授粉完成后,可以在果实成熟时采集种子,进行育种。
2. 繁殖组织培养法
利用月季植物的繁殖组织(如茎尖、叶片、花蕾等)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分裂和再生,培育新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加快育种速度,同时还能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3. 自然杂交法
让不同品种的月季植物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新品种。
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实现,但育种效果不稳定,难以掌控。
4. 化学诱变法
通过化学物质的作用,改变月季植物的基因组成,从而培育新品种。
这种方法具有可控性和高效性,但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月季育种方法,育种需要耐心和技巧,希望对月季爱好者有所帮助。
- 1 -。
月季组织培养分组:12级生技2班3组指导老师:韩文军成员:成晨,江应龙,牟思斯,盛威摘要了解月季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以及组织培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外植体的选择为月季枝条,灭菌用75%酒精和10%次氯酸钠,初代培养基为MS+BA 1mg/L,继代培养基为MS+BA1.5mg/L 十N A A 0.05m g/ L。
引言月季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皇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①它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②,被广泛运用于园林绿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目前月季的繁殖手段除了传统的扦插、嫁接、压条之外,还有月季的组织培养技术,相对前面几种方法来说,月季的组织培养技术能大幅地提高获得月季植株的速度和质量,正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一方面,组织培养可有效地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另一方面,它对植物品种改良和选育新品种也有重要意义③。
0实验流程外植体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壮苗炼苗→移栽1外植体的选择和灭菌1.1外植体的选择月季组培外植体通常采用带芽茎段。
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腋芽诱导效果不同。
取枝条中部的腋芽效果最好,这可能与月季枝条不同部位的腋芽成熟程度及休眠状态不同等因素有关。
很多研究都证明枝条中部的腋芽萌发较顶部和基部时间早,且中部的腋芽长势好,增殖系数高,其次是基部,再次是顶部④-⑥。
另外,取材时也注意天气的选择,根据几次初代培养的结果来看,天气晴好时取材初代培养的成功率要比阴雨天要高,具体原因可能是阴雨天植物的外植体带菌比较多,杀菌不彻底从而使培养失败。
此外,外植体的休眠状态对芽的萌发也有影响,李青等⑦采用1 年生枝条的冬芽和当年生枝条的腋芽为外植体进行比较,发现越冬芽较嫩枝条的芽成活率高,且萌动所需时间较短,主要原因是芽内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很快萌发生长;而春季嫩枝上的芽,由于刚刚形成且未经休眠,所以本身较弱,但越冬芽污染率高于嫩枝芽。
高二生物月季的花药培养知识点高二生物月季的花药培养知识点要点1 植物的花药培养的育种意义育种工作者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使花粉粒发育为单倍体植株,再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
这样的植株不仅能够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产生性状分离。
单倍体育种不仅缩短了育种周期,也为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途径。
要点2 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1)被子植物的雄蕊通常包含花丝、花药两部分。
花药为囊状结构,内部含有许多花粉。
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
(2)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①在四分体时期,4个单倍体细胞连在一起。
②进入单核期时,四分体的4个单倍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个具有单细胞核的花粉粒。
这时的细胞含浓厚的原生质,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单核居中期)。
随着细胞不断长大,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单核靠边期)。
③进入双核期时,靠近细胞一侧的细胞核,分裂成1 个生殖细胞核和1个花粉管细胞核,进而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一个是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将再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精子。
要点3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分化发育成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将其诱导再分化成植株。
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要点4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1)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很不相同。
(2)就同一植物来说,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对诱导成功率也有直接影响。
(3)花期早期时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
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月季新品种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答案:
月季新品种的培育主要通过杂交育种、芽变育种和组织培养三种途径实现。
杂交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特定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以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在杂交初期,对亲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若要培育超级微型月季,则选择小型月季作为亲本。
杂交后产生的种子经过播种、生长、筛选等过程,最终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一过程需要层层筛选,从初选到进一步测试抗性,再到试种,能够保留进入市场的品种非常稀少,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芽变育种则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导致月季产生芽变,从而获得新品种。
芽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可能会产生花型、花色等方面的变异,甚至叶子出现斑点等。
虽然芽变后很快就能发现开花的特性,但大部分芽变并没有意义或不稳定,因此需要大量的苗圃和筛选工作来发现和保留有价值的芽变。
组织培养是一种通过无菌操作,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以快速繁殖植物或产生新品种的技术。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选择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作为外植体,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和条件,促使芽萌发和生长,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法在月季新品种的培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加速新老品种的更新换代。
综上所述,月季新品种的培育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确保最终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优良的性状和观赏价值。
菊花的组织培养
1.
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
4.
5.
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
5.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有材料、营养、激素及环境条件。
(1)
(2)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N、P、S、K、Ca、Mg,
Fe、Mn、B、Zn、Cu、Mo、I、Co
MS
(3)
激素。
(4)环境条件: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 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h.
6.菊花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包括:配制
移栽→栽培
7.
制备MS
1000毫升,调节
8.
20min
2~3
次,持续6~7s
质量分数为
1~2min 3
次,漂洗消毒液。
应注
9.
10.18~22℃)和光照(12h)
11
培。
12.
月季的花药培养
1.
2.
3.4个单倍
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
11
同)。
4.
5.
6.
7.
8.
9.每瓶接种花药,温度控制在,20~
30天后,
基上以便培养成完整植株。
若花药开裂释放出胚状体,须在花药开裂后尽快将幼小植株分开,分别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上。
由于可能会发生细胞核的融合,需对培养出来的植株。
月季植物组织培养月季介绍月季为常绿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
常绿或落叶灌木,直立,茎为棕色有一点绿,具有钩刺或无刺,但也有几乎无刺的。
小枝绿色,叶为墨绿色,多数羽状复叶,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 2.5-6厘米,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
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柱分离,伸出萼筒口外,与雄蕊等长;每子房1胚珠。
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
花期4--10月。
大多数是完全花,或者是两性花。
有花中皇后的美称。
现为天津市的市花,还是中国十大名花.实验原理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实验材料及用具实验材料:月季实验试剂:MS母液70%酒精氯化汞0.1 mol/L NaOH与0.1 mol/L HCl IAA 2,4-D实验器具:广口瓶棕色瓶锥形瓶剪刀镊子酒精灯紫外灯实验步骤:培养基的配制1 称取6.5g~12g琼脂,先用蒸馏水置1000ml搪瓷杯浸泡2小时后充分洗去杂质。
弃去浸液用无离子水再洗1~2次,并加入500ml无离子水在电炉上溶化。
边搅拌边溶化,直至完全溶化备用。
2 另取蔗糖30g于上述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备用。
3 另按MS培养基用量量取无机大量微量元素及有机成分的母液于一烧杯中,并完全倒入②液中搅拌溶解混匀备用。
4 按目的要求用取样器加入各种激素并搅拌混匀,加稀碱或稀释酸调pH值应比目的要求的pH值稍高0.1~0.2。
定溶1000ml。
目录摘要 (4)前言 (4)综述 (5)1.外植体 (5)1.1取材部位1.2取材时间1.3取材大小2. 消毒 (8)3. 接种方式 (8)4.培养基 (9)4.1基本培养基4.2激素4.2.1不同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4.2.2不同激素对继代培养的影响4.2.3不同激素对生根培养的影响4.3糖浓度的影响4.4无机盐4.5琼脂5.培养基的配置 (13)6.培养条件 (14)7.防褐化 (14)技术路线与实验设计 (15)参考文献 (17)摘要:为了进行月季组织培养实验,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了解影响月季组织培养的因素,如外植体的取材部位、时间、大小、消毒、接种方式、不同阶段激素的配比、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以期在实验中调控月季组培的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基于我们想探究激素对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的作用这一想法,我们的设计了以NAA浓度、6BA浓度、外植体部位为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L9(34)),并考察NAA与6BA的交互作用。
同时,我们还以接种方式作为单因素考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关键词:组织培养、影响因素、正交前言在阅读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后,我们设计了此次组织培养实验方案,考察细胞分裂素浓度、生长素浓度、接种方式、取材部位因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何影响,期望寻找出诱导月季愈伤组织的最佳条件;同时探究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及生根所需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取与控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外植体选择,我们采用了以往研究者的做法,即选用带腋芽的枝条。
但是,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还保留了一部分刚好能包裹住腋芽的叶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消毒时避免芽受到太大损伤。
参考论文中防褐化多用抗氧化剂和其他抑制剂,减轻外植体在组培中的酶促褐变,我们根据生理生化原理,考虑到酶活性与温度有关、以及外植体内的酚类物质含量有关,因此需对外植体做如下处理:接种前先将外植体用低温水流冲洗24小时;选择晴朗天气采摘外植体。
生物高二下册月季的花药培养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
小编预备了生物高二下册月季的花药培养知识点,期望你喜爱。
月季的花药培养:1、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1)被子植物的雄蕊通常包含花丝、花药两部分。
花药为囊状结构,内部含有许多花粉。
(2)花粉是单倍体的生殖细胞。
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包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时期。
2、产生划分植株的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时期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要紧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3、阻碍花药培养的因素:(1)材料的选择:一样来说,在单核期(通常是完全未开放的花蕾),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成功率最高。
(2)培养基的选择。
(3)此外,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以及接种密度等对诱导成功率又一定阻碍。
4、材料选取方法: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5、步骤:材料的选取材料的消毒接种和培养结果分析与评判知识点拨:1、材料的选择要是选择单核期往常的花药接种,质地幼嫩,极易破裂;选择单核期以后的花药接种,花瓣已有些松动,又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通常不选择盛开或略微开放的花。
2、选择月季花粉的最佳时期为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材料的选择是花粉植株能否培养成功的要紧阻碍因素之一,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诱导成功率都不相同。
3、选择花药时,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
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纳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4、材料的消毒过程:花蕾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吸干表面的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2~4min无菌水再冲洗3~5次。
5、接种和培养过程中注意的情形在无菌条件下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害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同时还要完全除去花丝。
因为花丝的存在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