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揭秘曹操为什么杀许攸 揭秘许攸被谁所杀
- 格式:docx
- 大小:7.73 KB
- 文档页数:5
[总结范文]许攸怎么死的许攸怎么死的阅读精选(1):许攸怎样死的?揭秘历史上许攸被杀的真正原因许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4年,出生于河南南阳。
许攸原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之后因官渡之战时家人犯法而被一齐抓捕而背弃了袁绍而投奔于曹操,并且为曹操设计了偷袭袁绍的囤粮地点的计策,使得袁绍因此在官渡大败。
许攸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许攸是怎样死的。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拥兵自重,屡次轻慢曹操,称呼曹操小名,诸将以许攸如此无礼狂妄,都忿忿不平。
过了几天,许攸遇许褚于东城门。
又耐不住旧事重提: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的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
你怎样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不知死活,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
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
且看曹操许褚杀许攸的反应——许褚杀了许攸,提头来见曹操:许攸无礼,我杀之矣。
曹操说:许攸与吾旧交,故相戏耳。
曹操“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
许褚只被曹操“深责”,没人为许攸偿命。
许攸被许褚砍头,一条性命,等同蝼蚁。
透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测到:其实,许禇早就有了曹操的指示——许攸很狂妄,丞相很生气。
否则,许禇再愣点,也不敢随便杀一个曹操身边的幕僚!可怜许攸,对曹操抱有多大的幻想,到头来曹操却根本不拿他当个“东西”。
对曹操这样的真小人来说,每当涉及最高尊严利益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思考的条件。
如何持续自我的最高尊严与利益,便成了唯一的标准。
“才”,包括才干、才能、才智、才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国之君来说,无才,国家机器照常运转,而有才,则必要施展,而施展,好和坏就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
曹操当然也不是不看重“才”,但一涉及自我的尊严与利益,一切“才”皆可为牺牲品。
从许攸投奔曹操献计那一段表现看,他就应是个聪明人。
但是这种聪明人“业务潜力”或许很强,但在“悟人事”上基本是个白痴。
他以为在曹操眼里,他这样的人才何等重要,殊不知曹操眼中,没有什么不能够毁弃。
曹操为什么要杀谋士许攸许攸被杀的真相介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曹操为什么要杀谋士许攸许攸被杀的真相介绍【导语】:许攸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但是在曹操一次又一次的容忍中,最终被曹操所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许攸为曹操战胜袁绍立下大功为何却被曹操杀死?导语:许攸,字子远。
东汉末年人,是袁绍的谋士,年轻的时候与袁绍和曹操感情很好,但是投靠了袁绍之后,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都不被采纳和重用,于许攸,字子远。
东汉末年人,是袁绍的谋士,年轻的时候与袁绍和曹操感情很好,但是投靠了袁绍之后,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都不被采纳和重用,于是心里非常不满,最后投靠了曹操,立下了战功,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官渡之战中献计,奇袭乌巢帮助曹操打败袁军。
但是许攸为人非常傲慢,恃宠而骄,而且口无遮拦,后期令曹操非常生气,最终被杀害。
永汉元年,袁绍在董卓处逃了出来,投奔到冀州,许攸跟随着他一起逃出来,于是他就成了袁绍的谋士。
早年曹操袁绍和许攸还有一些交情,后来袁绍与曹操敌对,而作为谋士的许攸想要帮助袁绍出计谋,却怎么也得不到袁绍的同意和待见,于是许攸的心里有很多怨气,正在这时,许攸的家里有人犯法了,为了逃脱责罚,许攸便从袁绍处逃走了,逃奔到曹操那里。
曹操可以说是慧眼识英雄,他将许攸留下,以礼待之,许攸进入曹军营地之后,向曹操提供了重要的情报,他说,孟德孤军独守,不仅没有援军,而且粮草也非常不足,如果不尽快将袁绍击败,恐怕维持不了几天了。
但是袁绍的军队虽然有很多粮草,也有很多士兵,可是却毫无防备之心,假如曹军能够暗中派士兵奇袭乌巢,将袁军的粮草烧掉,过不了几天,袁军自会败亡,到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袁军一举拿下。
曹操听到之后非常高兴,于是挑选几位精兵假扮称袁军,进入袁军驻地后,大坝或将粮草全部烧毁。
一时间,袁军大乱,溃不成军最后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许攸被害死的真相曹操杀掉同窗许攸?
导语: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
许攸是曹操老相识,宦官专权的时候,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欲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联络曹操一起起兵遭到拒绝,曹操劝他们说,废立皇帝是不详之事,如果不成功,你们就危险了。
结果如曹操所说,王芬兵败自杀,许攸逃匿投奔袁绍。
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袁绍,趁曹操军力不济、粮草不足之时攻打许都,定能一战而胜。
可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计策,还要杀掉许攸,很大原因就是认为许攸是曹操朋友,袁绍疑心他们暗通。
许攸大怒而投诚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到来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还口称许攸的字,其欢喜与亲切之情不益言表,曹操采纳许攸建议终于以弱胜强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曹操攻克冀州,许攸居功自傲数次大庭广众之下呼喊曹操乳名,曹操都一笑置之,其实,此时的许攸只是小恶,与功劳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时日长了自然会毕恭毕敬,就像刘邦的父亲一样,开始觉得刘邦是自家儿子,屡有不敬,后来自我觉悟,服服帖帖对儿子刘邦行君臣之礼,再也不敢冒犯龙颜。
但许攸这家伙不思悔改,不仅当面不敬,背后也大不敬,迫使曹操不得不痛下杀手。
《三国志·杜袭传》说“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
”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许攸怎么死的揭秘历史上许攸被杀的真正死因导语:许攸是怎么死的:许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4年,出生于河南南阳。
许攸原来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后来因官渡之战时家人犯法而被一起抓捕而背许攸是怎么死的:许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4年,出生于河南南阳。
许攸原来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后来因官渡之战时家人犯法而被一起抓捕而背弃了袁绍而投奔于曹操,并且为曹操设计了偷袭袁绍的囤粮地点的计策,使得袁绍因此在官渡大败。
许攸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许攸是怎么死的。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拥兵自重,屡次轻慢曹操,称呼曹操小名,诸将以许攸如此无礼狂妄,都忿忿不平。
过了几天,许攸遇许褚于东城门。
又耐不住旧事重提: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的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
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不知死活,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
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
且看曹操许褚杀许攸的反应——许褚杀了许攸,提头来见曹操:许攸无礼,我杀之矣。
曹操说:许攸与吾旧交,故相戏耳。
曹操“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
许褚只被曹操“深责”,没人为许攸偿命。
许攸被许褚砍头,一条性命,等同蝼蚁。
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测到:其实,许禇早就有了曹操的指示——许攸很狂妄,丞相很生气。
否则,许禇再愣点,也不敢随便杀一个曹操身边的幕僚!可怜许攸,对曹操抱有多大的幻想,到头来曹操却根本不拿他当个“东西”。
对曹操这样的真小人来说,每当涉及最高尊严利益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
如何保持自己的最高尊严与利益,便成了唯一的标准。
“才”,包括才干、才能、才智、才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国之君来说,无才,生活常识分享。
曹操计杀许攸曹操做了宰相后,他的部下、熟人、朋友均改口称他为‚曹丞相‛,只有从小跟曹操一块玩大的同学许攸仍然叫他的小名阿瞒。
一次,曹操被一件棘手的事搞得焦头烂额,与众谋士在相府商议,气氛十分严肃。
这时,许攸走到曹操跟前,拍着曹操的肩头说:‚阿瞒,你怎么这么笨呢,你只要这么做,准能解决问题。
‛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很多人面露不平之色。
唯有曹操仍旧笑眯眯的,似乎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第二天,谋士程昱来见曹操。
程昱说:‚丞相,一个人的小名,只有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才能使用,许攸不过是您的同学,却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叫您的小名,这无异于羞辱丞相。
您为什么不怪罪他呢?‛曹操笑了笑说:‚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怎么能因为他叫我的小名而治罪于他呢?‛程昱见曹操无动于衷,继续说:‚您作为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许攸虽然跟您交谊深厚,但他依然只是您的一名下属,理所当然应该尊重您,而不能随意冒犯您。
‛曹操听了程昱的话,脸上的笑容没有了,但他没有再说什么,程昱只好退了出去。
这一年,许都大旱,颗粒无收,全城百姓衣食无着。
曹操问许攸:‚你说这该怎么办?‛许攸说:‚一方面,老百姓没有饭吃快要饿死。
另一方面,达官显贵的家里却用成堆的粮食酿酒,造成许多粮食浪费。
当务之急,应该禁止这种浪费粮食的事情发生。
‛曹操立刻传令,全城从即日起禁止酿酒、饮酒,违令者斩。
曹操还让许褚、张辽等武将领兵昼夜巡城,如遇饮酒之人,就地正法。
晚上,曹操邀许攸在相府喝酒。
许攸端起酒杯,担心地说:‚阿瞒,你不是已经下令饮酒者斩吗?‛曹操笑了笑说:‚别人不能喝酒,难道咱俩也不能喝酒吗?‛许攸点点头,说:‚既然如此,我就陪你喝一杯!‛就这样,曹操与许攸一边喝酒,一边回忆着少年时代的一些趣事。
不知不觉中,半夜已过。
许攸告别曹操时,已是酩酊大醉、不分南北了。
他深一脚浅一脚、东倒西歪地走在大街上,被大将许褚遇个正着。
许褚命令军校将许攸拿下。
许攸大叫:‚我跟阿瞒饮酒,何罪之有?‛许褚一阵哈哈大笑,说:‚丞相有令,如遇饮酒之人,不论是谁,先斩后奏。
曹操杀许攸难道是因为许攸叫了曹操小名,其实你错了说起许攸,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其中最为人知的地方,就是他经常喊曹操的小名,然后曹操感觉自己的面子丢了,所以就派人杀了许攸。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三国的时候有个叫陈琳的人,当时是袁绍的狗腿子。
有天,袁绍想去抢曹操的地盘,为了师出有名,增加自己的阵势。
袁绍就让陈琳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把曹操骂了,而且把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并且还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老百姓看到这种文章,肯定大肆讨论,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被别人知道了。
这让曹操非常愤怒,说如果抓到陈琳肯定大卸八块。
后来,袁绍战败了,曹操饶了陈琳,还封他为司空军师祭酒(军师祭酒这个官职,是由曹操最早设立的,曾经是由曹操最信任的谋士郭嘉担任)。
后来,又提拔他为丞相门下督。
如果一件事情是巧合,我接着再说一件事情。
我们都知道张绣曾经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还有三次反叛曹操,但是曹操都原谅了他,并让他的官越做越大,曹操部将食邑没有达到千户的,唯有张绣例外。
这些事情说明曹操不是小心眼的人,他杀许攸绝不是因为许攸经常不给自己面子,真正的原因是在别的地方。
其一是不忠。
汉灵帝的时候,许攸与他人商量让合肥侯做皇帝,那时候他还拉着曹操,曹操断然拒绝了他。
后来,许攸又背叛了袁绍,给曹操献计,让袁绍走上了死路。
其二是太贪。
你知道许攸在袁绍那里混得比较好,为什么要走呢?比如说你在一个公司是高管,工资还特别高,还特别受老板的重视,你会轻易离职吗?肯定不会。
许攸为什么跳槽呢?因为许攸让他老婆不停的收钱,比如说你在一家公司,不停的从公司往自己家输送利益,还不巧的是这件事情被老板发现了。
老板肯定不会容忍贪腐现象发生,于是就想收拾一下袁绍,袁绍没有办法这才逃到了曹操那里,实际上他去曹操那里只不过去避避难。
其三做人太狠。
许攸献计让曹操偷袭了乌巢,最终打败了袁绍。
袁绍有位爱将叫淳于琼,曾经也是许攸的同事。
汉末许攸被杀之谜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
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
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害怕步田丰后尘而弃袁绍而去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之后袁绍偷袭曹军大营),并在曹操大营布下伏兵牵制袁军,趁袁绍的官渡大营空虚之时进攻,结果大获全胜。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傲慢无礼,口无遮拦,最终触怒曹操,惹来杀身之祸。
今天谈谈许攸被杀吧!
许攸当初夜奔曹氏集团,交出了袁绍集团的底牌——乌巢粮食储备中心,喜得曹操光着脚丫出来迎接,可许攸这小子还留着一张底牌——私人武装。
当时的档案记载,在官渡之战后,“时将军许攸拥部曲(私人武装),不附太祖(曹操)”。
既然投诚了,你还留着自己的警卫团和野战部队干吗?
保留也行,因为当时有“部曲”的也不是少数,但至少得带着马子们表个态。
许攸就窝在自己的私人部队里,一段时间根本不想过来刷卡报到
上班。
这说明许攸压根没把袁绍和曹操当上级,而是把他们当盟友或生意伙伴,气得曹操“横刀于膝”,碍于袁家几个少东家还在,不方便动手,所以一到袁氏总部被攻陷,许攸就被正法了,这是早就盘算好的事,跟他说“阿瞒同学,没我的话,你进不了这扇门”关系不是太大。
许攸之死
许攸,本为袁绍谋士,却在关键时刻弃袁投曹,且把袁绍的所有军事机密作为见面礼给了曹操,致使袁绍兵败官渡,是为不忠。
袁绍兵败官渡,仓皇逃窜,许攸却在半途设伏,并对袁进行羞辱,是为不义。
居功自傲,没有摆正自己和领导的关系,才是许攸死的真正原因。
自认为自己和领导乃发小,又在关键时刻为曹立了如此大功,为曹一统北方奠定了基础,就可以目无领导,时常在军中大呼曹阿瞒,反复提及儿时偷鸡摸狗、吃喝嫖赌的臭事。
你何其幼稚也?把自己看得何其高也?曹操虽爱才,但论谋略,你不如荀彧,还整天在耳边叨叨扰扰自己的大功,时间长了,哪个领导会不恼火?
须知,领导过去那些烂事,自己都不愿再想起。
曹操何许人也,会容你如此没大没小,整天在耳边聒噪?曹操手下将士,会容你对其主子不敬?以曹操的心智,知道不需自己下令,就会有人将许攸置于死地。
于是乎,在又一次醉酒发飙,大呼曹阿瞒,大表自己的功劳之时,终被忍无可忍的许褚怒杀于闹市,曹操又高调表演一番,要将许褚斩杀,曹丕和一干文臣武将求情也不许,最后是荀彧求情,语气才缓:“天下人将如何看我?”由此可见,曹操早有杀许攸之心,只是没有借口而已,许褚恰好做了主子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由此可见,许攸之死,是必然,不是偶然。
032史海钩沉许攸死因浅探《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给袁绍和曹操都出了很绝妙的计策,袁绍刚愎自用,不用他的计策,而曹操用了他的计策,立马绝处逢生、反败为胜,创下了历史著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1],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战后许攸持功自傲,经常说话不注意分寸,最后当场把武将许褚惹恼,一刀杀了。
看到这里大家心中不免疑惑,许攸为什么会作死呢?这不符合一个厉害谋士在我们心中一贯的形象,谋士在大家的印象里面都是非常聪明的,没有高情商、高智商,怎么能揣摩人心进而洞察军情呢?谋士应该是很懂得分寸、知道进退适度的,但是许攸为什么会到处大放厥词,那么鲁莽,招来杀身之祸。
因此也有人说他是因为他的家人都被袁绍杀了所以故意求死,也有人说他怕被人说卖主求荣所以故意求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此我专门查了一下这个案子,我们先看许攸、曹操分别是怎么样的人。
谋士许攸谋废汉灵帝。
《三国志》里面记载,许攸年轻的时候,他曾经跟冀州刺史王芬等人谋划把汉灵帝给废了,改立合肥侯为帝。
当时他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是曹操觉得他们不能成功拒绝了。
年纪轻轻就敢图谋废帝,胆子够大,也说明他肯定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很想做一番事业。
袁绍帐下谋士。
密谋废帝失败后,他就去袁绍那做谋士,同年曹操在陈留起兵。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他给袁绍出谋,建议部队去断曹操的粮路,但是袁绍对他有所怀疑,不用他的计谋。
他家人因贪财犯法,被审配抓了,他很恼火,所以就临阵叛袁投曹。
献计曹操赢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粮足[2]。
曹操兵少粮缺,曹操前面还败了几仗,龟缩在官渡营寨里,还挨袁绍搭土山往营寨射箭,挨压制的很惨。
刚好这个时候许攸临阵叛敌,带着情报和他聪明的大脑,他就给曹操出了两条计谋,第一条是假冒袁军火烧乌巢,把袁绍的军粮全部给烧了,袁军大乱[3]。
第二条是暗渡陈仓水淹冀州。
这两条计谋基本上就把袁绍的基业给打没了,整个形势得以扭转,曹操的势力在北方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农忠海(广西警察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3)摘 要:东汉末年谋士许攸在官渡之战提出了两条计谋,扭转了整个战局,后因持功自傲被杀,个人遭遇起伏较大,比较蹊跷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曹操为什么杀许攸揭秘许攸被谁所杀
导语:三国谋士许攸在官渡之战中,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为曹操献计出奇兵袭击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使得曹操赢得了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但
三国谋士许攸在官渡之战中,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为曹操献计出奇兵袭击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使得曹操赢得了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但是在曹操麾下的许攸,不久就被曹操给“收杀”了,即“明正典刑”。
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许攸是被曹操的武将许诸所杀,因为官渡之战后,许攸在曹操的手下很是狂妄,经常到处吹嘘自己的功劳,还直呼曹操的小名“曹阿瞒”,四处跟人家说曹操以前不光彩的事迹。
许诸早就看不惯许攸,终于有一天许攸喝了点酒,就和许诸吵起来了,并且放出话来激许诸,许诸一介武将哪有思前想后的习惯,直接一股气冲到脑门,拿着刀就把许诸的头给砍了,然后就拿着头去见曹操告诉曹操,也不害怕。
还振振有词地说是许攸无礼,关键曹操还真没把许诸怎么样,只是责怪了下许诸,不痛不痒的。
所以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也透漏着,曹操就是想杀掉许攸,曹操杀许攸一方面是许攸太狂妄,让曹操觉得自己的颜面尽失。
另一方面曹操杀许攸可以和曹操杀杨修做个对比,曹操不喜欢别人看透他,也不喜欢他的手下不分尊卑贵贱恃功而骄。
而许攸呢天生就是狂妄自大,贪众人的功劳而据为己有,在混乱的军阀时代,又遇到曹操这样的枭雄,被曹操榨取掉身上的价值后,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揭秘许攸被谁所杀
许攸是三国时期的有名谋士,字子远,南阳人士(今天在河南南阳)。
本来是袁绍军中的谋士,袁绍和曹操开展官渡之战的时候,由于许攸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