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景
- 格式:pptx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7
音乐《无锡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无锡景》。
歌曲以无锡的名胜古迹为题材,歌词中描绘了太湖美景,以及无锡的风土人情。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地方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会歌曲《无锡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和特殊的节奏音型。
2. 重点:学会歌曲《无锡景》,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2. 学具:音乐教材、乐谱、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无锡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介绍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唱腔。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轮唱练习。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无锡景》1. 歌词内容:描绘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旋律特点:优美、欢快。
3. 节奏音型:特殊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无锡景》的背景和歌词内容。
2. 作业答案:歌曲《无锡景》描绘了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歌词中包含了方言词汇和特殊的节奏音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无锡景》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对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描绘家乡风光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无锡景》小调集萃教案公开课一、课程背景《无锡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无锡地方小调,曲调优美、歌词生动,描绘了无锡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无锡景》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无锡的地方文化,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无锡地方小调《无锡景》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特点。
2. 学会演唱《无锡景》,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3. 感受无锡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提高对地方文化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介绍《无锡景》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特点。
2. 分析《无锡景》的节奏、音高和唱腔,讲解唱歌技巧。
3. 集体学唱《无锡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演唱姿势。
4. 分组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5. 课堂展示,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无锡景》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集体练习、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无锡景》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无锡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 学生唱歌技巧的提高,如发音、音准、节奏等。
4. 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2. 教学设备: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3. 教学材料:《无锡景》乐谱、歌词卡片、录音带或音频文件4. 学生用具:乐谱、歌词卡片、录音机或手机七、教学进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播放无锡风光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无锡的美丽景色。
教师简要介绍《无锡景》的背景和特点。
2. 歌曲学习(15分钟)分析《无锡景》的曲调和歌词特点。
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和唱腔。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发音和音准。
3.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歌词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姿势。
《无锡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小调的风格和艺术特点,知道它的流行场所和结构形式。
二、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无锡景》,掌握歌曲的节奏和特点,并学习用方言演唱。
三、了解我国民歌的种类和特点,完成歌曲听辩活动。
教学重难点:一、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记号的运用。
二、一字多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中国民歌的分类:我国民歌的种类繁多,根据功能和演出场所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3类:劳动号子(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在劳动中起着协调和指挥作用的民间歌曲。
)山歌(指在山间野外从事劳动时演唱的,抒发感情的民歌,节奏舒展自由,旋律高亢悠长。
)小调(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歌曲,旋律流畅细腻,婉转悦耳。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小调2.展示学习目标二、学习新课(一)小调介绍: PPT(小调流行地区比较广泛,而且各具特色,大家可以猜猜刚刚我们听过的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呢?对了,就是江南民歌,江苏民歌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欣赏《无锡景》(小组讨论回答)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轻盈流畅,优美动听。
演唱形式:独唱声音:娇甜软腻,婉转柔和。
(三)学习歌曲1.学唱歌曲:(1)跟音乐模唱(LU)(2)练声:12356 65321(3)跟琴唱歌谱,找出连音线,重点学唱。
(4)加入歌词,注意衬词,生成易错点(难点),反复学习。
(5)(板书)知识点:拍号2\4 强规律(学生找出歌曲的音乐元素)出现的音乐记号都有哪些:颤音倚音(边唱边教,学生模唱体验)2.介绍歌曲:《无锡景》早在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和茉莉花一样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
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歌曲为五声调式,起承转合结构,属于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
五声调式:PPT起承转合:在古诗中用到的比较多,那么在歌曲中我们来体会一下。
(同学们边演唱边画旋律线)3.我们演唱是用普通话来唱的,其实用方言演唱更有江南吴侬软语的味道,我们来体验一次吧。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演唱:☆无锡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主动积极演唱歌曲,感受江南小调细腻婉转、清新流畅、优美动听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表现、对比、创编等手法,使学生能深入感受体验江南小调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的演唱江南小调《无锡景》,并准确演唱装饰音、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以歌唱课《无锡景》为主要内容,目的是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与聆听、演唱、表现、对比等综合性音乐活动,使他们认识和理解江南小调的艺术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能力,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亲切柔和、连贯、自然、流畅的声音表现江南小调《无锡景》的细腻婉转、清新流畅、优美动听的情感。
教学难点:江南小调《无锡景》的细腻婉转、清新流畅、优美动听的情感的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民歌导入
1.试水阶段:
导入
1、听民歌风格特点辨别体裁
师:请同学们欣赏三首民歌,风格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