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18课时)有性生殖模拟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573.5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教学目的1.减数分裂的概念(D:应用。
2.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知识(D:应用。
3.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C:理解。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
(3受精作用的过程。
2.教学难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板书】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性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生殖细胞的形成概念受精作用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维持了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注解】(一减数分裂1.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成熟生殖细胞−−→3.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部位:睾丸曲精小管2.过程图解注:N表示染色体的数目3.染色体行为(1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加倍(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个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图中常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来源【例析】.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此时有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4染色体数目减半:减Ⅰ中期排在赤道板两侧的是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后、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并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使以后细胞内不再具有同源染色体(5DNA数目减半:减Ⅱ后、末期随染色单体的分开和进入两个精子细胞而发生减半(6精原细胞与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相互推导假设某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A’BB’,则由其产生的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AB、A’B’、A’B’特点:精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四个精子两两相同;精原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在四个精子中能且只能出现两次(因为每个染色体经过复制,最后形成两个相同的染色体,并均分到四个精子中(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部位:卵巢2.过程图解注:N表示染色体的数目3.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1染色体行为完全相同(2不同点:①细胞数目: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另外有三个极体(最终退化消失②细胞质分裂:精子形成过程中都是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两次分裂为不均等分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减数分裂知识点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进程。
查字典生物网编辑了减数分裂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协助!减数分裂(一)概念范围:停止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间:发作在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开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进程中。
复制次数: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两次。
结果: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半。
1. 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普通相反(性染色体的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的前期要配对。
2. 减数分裂进程图解染色体DNA数质变化3.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拟项目? 称号减数一减数二着丝点不分裂分裂染色体2n---n,减半n---〉2n----〉n,减半DNA4n---〉2n,减半2n---〉n,减半染色体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单体分开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拟项目称号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区别范围全部真核细胞停止有性生殖的生物部位各组织器官均停止精卵巢、化药、胚囊内停止时期从受精卵就末尾性成熟才末尾染色体复制次数一次一次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染色体数子细胞染色体不变子细胞染色体减半染色体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分别等行为。
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四分体、分别等行为。
子细胞性质体细胞有性生殖细胞子细胞数1母细胞----〉2子细胞1精原细胞---〉4个精子,1卵原细胞----〉1个卵子+3个极体联络减数分列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5.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质变化规律:A 染色体数质变化规律:2n—〉n—〉2n—〉n。
B DNA数质变化规律:2n—〉4n—〉2n—〉n。
C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① I------〉②X 都为染色体,且都是一条染色体。
②有姐妹染色单体。
①比② 染色体之比为1:1 ,DNA之比1:2①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1 ②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2D 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的关系:着丝点数==染色体数E 四分体数与同源染色体数的关系: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F 四分体与联会的关系:①I I -------〉②X X联会同步四分体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辨析(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比拟(二) 依据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辨析(三)依据细胞内染色体行为辨析(四)依据细胞内染色体形状辨析(五)假定发现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那么可判定是发生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总结1.课本知识点:(名词概念等)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目的不同。
第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由早期胚胎的细胞经有丝分裂、分化过程形成的。
同源染色体:(对)a配对的两条染色体b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Y)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2.课本知识点总结补充1、减数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2、几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一)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1、染色体的条数等于着丝点数,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自学导引】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的时间: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2.相关的概念(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四、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思考导学】1.某同学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头公牛的某一组织的切片时,发现有的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正常体细胞的相同,有的是正常体细胞的二倍,有的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试问该同学所观察的切片是什么器官的切片?为什么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不同?答案:公牛的精巢;在公牛的精巢中,精原细胞是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正常体细胞的二倍,其余时期和正常体细胞相同;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要进行减数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2.人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在一个精原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可形成几个四分体?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几条?答案: 23个,0对,46条。
3.在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请据此画出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生殖知识点生物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以下是整理的生物的生殖知识点,请考生复习。
名词: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则可以形成四个精子。
2、精原细胞:精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3、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叫做~;判断同源染色体的依据为:①大小(长度)相同②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③来源(颜色)不同。
4、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5、联会:发生在生殖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
6、四分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叫做~。
1个四分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有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
7、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语句:1、精子的形成过程:①间期(准备期):DNA复制;②减数第Ⅰ次分裂:A、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染色单体;B、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C、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D、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减数第Ⅱ次分裂:A、前期:(一般认为与减数第Ⅰ次分裂末期相同。
)B、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一极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末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在生殖腺中进行;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过程与结果完全相同。
第18课时有性生殖一、选择题1.(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1,2分)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必须进行DNA的复制B.蛙的红细胞和受精卵中的中心体在分裂中的作用相同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与神经细胞中DNA的含量相同D.观察四分体的最佳材料是成熟的花药2.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①B.细胞③和细胞④所示过程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C.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D.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细胞④3.(2016江苏南师二附中期初考试,20,2分)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的相同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4.(2016江苏泰州中学月考二,1,2分)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一般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B.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D.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5.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6.(2015江苏涟水中学阶段检测一,7,2分)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受精卵过程的实质是精核和卵核的融合B.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每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C.父本和母本对受精卵(子代)的遗传贡献完全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7.下列生物过程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面包酵母的出芽B.用水稻种子进行繁殖C.青霉的孢子生殖D.草履虫的分裂生殖8.(2015江苏第一学期期中联考,14,2分)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找出各时期的细胞,然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C.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D.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9.(2016江苏盐城龙冈中学调研一,21,3分)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甲和丁都是初级精母细胞B.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C.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丁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10.(2015江苏泰州二模,1,2分)某一动物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观察该动物的细胞分裂装片时发现了图乙、丙所示的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分别是2和1B.等位基因B与b的碱基数目可能不同C.丙细胞分裂可产生4种类型的生殖细胞D.甲形成乙细胞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11.(2015江苏盐城第三次模拟,21,3分)男性红绿色盲患者(X b Y)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 B X b)的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B.核DNA数目比值为2∶1C.红绿色盲基因(X b)数目比值为1∶1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12.(2015江苏南京第三次调研,22,3分)下图为同一个生物体内有关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②③④⑤B.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细胞②④中C.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④②①⑤D.突变产生的新基因通过细胞③传给后代的可能性大于细胞②13.(2015江苏泰州一模,8,2分)下面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乙图中B.乙图可对应于de段和hj段C.甲、乙两图可同时出现在精巢中D.bc段和hj段对应于同一细胞分裂图14.(2016江苏扬州中学月考,19,2分)下列对甲、乙、丙三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甲细胞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随后细胞中可能会出现核膜、核仁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细胞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细胞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若图丙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二、非选择题15.(2016江苏苏北四市期中调研,30,8分)如图所示,图1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图2、图3为某动物(2n=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4为以上两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用H表示)的变化曲线,其中f点代表分裂结束点。
回答下列问题:图4(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其中囊泡来自(填细胞器名称),囊泡与形成新细胞的有关。
(2)图2细胞的名称为,图3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体。
(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e点时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若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H的变化,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段。
16.(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28,8分)图1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雄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
图3为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c细胞中四分体的数目为个。
(2)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1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3)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图2中的所代表的时期;图1中的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Ⅲ时期,处于图3中的过程中(填数字序号)。
(4)图3中细胞进行①过程时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是;若图中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 b Y,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的G细胞基因型为aaX b,则E、F细胞的基因型依次为。
17.(2015江苏第一学期期中联考,28,8分)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2)图1中的C组细胞并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理由是。
(3)图2中,属于精细胞的是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
F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段。
(4)要获得图2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研究对象比用卵巢所得的结果更可靠,主要的原因是。
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A DNA为细胞的遗传物质,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必须进行DNA的复制,故A正确;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中心体不发出星射线,故B错误;人的初级卵母细胞已经经过了DNA的复制,DNA含量是神经细胞的2倍,故C错误;成熟的花药已经完成了减数分裂,观察四分体应该选择幼嫩的花药,故D错误。
2.D ①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细胞中因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中有4个染色体组,故A正确;③④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③④所示过程可能都发生在精巢中,故B正确;细胞③中每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有1个DNA分子,故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细胞②,故D错。
3.D细胞②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中期,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A正确;细胞③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细胞④出现染色单体分离,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前其基因不同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所致,C正确;细胞①②③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④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4.D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由于乙和丙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生物是雌性生物,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一种卵细胞,故A正确;性腺中可以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同时出现甲、乙、丙三种细胞,故B 正确;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而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D错误。
5.A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在此过程中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以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的细胞核,所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因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在细胞质内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母方比父方提供的遗传物质多。
6.C精子和卵细胞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中,受精的实质是精核和卵核的融合,实现了遗传物质的结合,故A正确;受精卵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增殖细胞,每次有丝分裂时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使得子细胞和母细胞的染色体保持不变,维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时,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母方),故C错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两两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保持了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故D正确。
7.B无性生殖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和营养生殖等方式,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而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而成的,故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故B正确。
8.C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先在低倍镜下找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后,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可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故A、B正确;蝗虫是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得到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观察不到同源染色体,故C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在此之前是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