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苗族民居的地域性特色及其启发性
- 格式:pdf
- 大小:140.97 KB
- 文档页数:2
苗族建筑与民居特色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而精致的建筑与民居特色。
苗族建筑融合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祖先智慧的结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并且在今天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就苗族建筑与民居的特色进行论述。
一、山水相依的建筑布局苗族建筑注重与山水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在建筑布局上常常选择附近水系交错、地势平坦、风水宜人的地方。
苗族民居通常建在山坡或山脚下,这样的布局既方便了生活,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山水画卷。
苗族建筑的主楼通常建在一定高度的地面上,以便俯瞰周围的高山、流水和居民区。
同时,二楼的阳台和庭院也是苗族建筑的特色之一,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美景、聊天休闲。
二、木结构与壮丽屋顶苗族建筑讲究木材的选择与运用。
在建筑结构上,苗族民居通常采用木质框架结构,木梁、木柱等构件牢固耐用。
苗族建筑的屋顶则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
苗族的屋顶通常采用坡顶或屋脊形式,屋顶的覆盖材料多为青瓦或草茅,使得整体建筑呈现出一种古朴而壮丽的风貌。
屋顶上通常还会装饰各式各样的雕刻,如苗族图腾、花纹等,这些装饰使得建筑更加生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三、彩绘与壁饰的艺术表达苗族建筑注重细节设计,尤其在屋内壁面的装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苗族民居通常采用壁画、雕刻等方式进行装饰。
壁画描绘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寓意深远。
同时,苗族还善于利用自然材料进行装饰,如竹子、稻草等,这些材料不仅美观,还富有生态环保的特点。
苗族的壁饰设计丰富多样,无论是色彩还是形状都别具一格,每一处壁饰都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四、舞台与集会的多功能用途苗族民居的一大特色是拥有独特的舞台和集会场所。
这些场所不仅仅是用来展示苗族传统舞蹈和文化表演的地方,同时也是苗族人民商议重大事务、举办集体庆祝活动的场所。
苗族的舞台多半建在民居的庭院中央或贴近居民区,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大量人群的空间,为苗族人民提供了交流、互动和团结的平台。
苗族传统民居建筑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建筑而闻名。
苗族民居建筑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又反映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介绍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一、苗族建筑特点1. 纵横交错的结构:苗族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采用挂篮搭建,以木柱、木梁和木板相互扣接而成。
其特点是纵横交错,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种结构不仅使建筑更加坚固耐用,还能有效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2. 坡屋顶的设计:苗族民居的屋顶通常呈坡形,一般是由精心选料的青瓦覆盖。
坡屋顶能够有效排水,并在雨季和雪季为建筑提供保护。
此外,屋顶还被用作堆放农作物和其他物品的场所,充分利用了空间。
3. 彩绘和雕刻的装饰:苗族民居的外立面常常以鲜艳的彩绘和精美的雕刻装饰,有时还会绘制苗族人物、花鸟等图案。
这些装饰既美化了建筑本身,也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4. 紧密连接的村落布局:苗族民居多集中于山区,村庄布局紧密,房屋相互依托,形成村寨群落。
村落内的房屋之间用木桥或石桥相连,以方便人们来往。
这种布局不仅带来了交流和便利,还强化了苗族人民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苗族建筑的文化意义1. 生态环境保护:苗族民居建筑多以自然材料为主,如木材、石头、竹子等,并采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如雕刻、绘画等。
这一传统使得苗族人民不仅注重了建筑的实用性,还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2. 传统文化传承:苗族民居建筑中的彩绘、雕刻等装饰元素蕴含了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如神话传说、祭祀习俗等。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传承了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3. 社会交流与合作:苗族建筑的集中布局和村寨群落形成,鼓励了苗族人民之间的社会交流和合作。
这种紧密的村落布局不仅便于人们之间的互访互助,还为传统节日、婚嫁等集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强了社区和家庭的凝聚力。
干栏式建筑风俗人文干栏式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风俗人文特色。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更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象征和人文意蕴等方面,对干栏式建筑的风俗人文进行探讨。
一、干栏式建筑的历史渊源干栏式建筑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遗存。
它以原始的木结构和石材基础为特点,经过历代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干栏式建筑融合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二、干栏式建筑的建筑特点1. 结构特点:干栏式建筑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干栏、空栏和下栏。
其中,干栏为建筑的主体部分,上部为多层的木结构,下部为墙壁。
空栏为中间空出的过道,用于步行和通风。
下栏则是用来储藏物品和家畜。
2. 材料特点:干栏式建筑主要采用木材和石材作为建筑材料。
木材质地坚硬耐用,能够有效地抵抗风雨侵蚀;石材则为建筑提供稳定的基础与支撑。
3. 装饰特点:干栏式建筑注重装饰的细节和造型的精美。
建筑外墙常常铺设彩色的石瓦和挂有民族特色的彩绘,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屋内还有精美的雕刻、彩绘壁画和木雕等装饰,展示了民族艺术的卓越成就。
三、干栏式建筑的文化象征1. 人社关系:干栏式建筑凸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尊重和关怀的价值观。
干栏作为建筑的主体部分,象征着家庭和睦、人际和谐。
空栏的存在则为人们提供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2. 地域特色:干栏式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各地区的人文风格和民族文化。
比如彝族的干栏式建筑中常常有民族图案和独特的传统纹饰,川西的干栏式建筑则体现了山地居民的勤劳和朴素。
3. 崇拜信仰:干栏式建筑也是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载体。
例如在壮族的干栏式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独特的祭祀场所和宗教装饰,体现了他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
四、干栏式建筑的人文意蕴1. 历史记忆:干栏式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云南干栏民居环境适应性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启发刘玉鲜;殷之明;胡敏【摘要】云南干栏民居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居类型,根据所在地域而各具特色。
从云南干栏民居对当地气候、地势条件、建筑材料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其科学合理性及价值,并从中探索其对现代建筑建筑设计的启发:现代建筑应合理利用空间设计改善建筑小气候,根据各种地形条件合理利用地势,利用架空底层解放地面,争取获得更多有效使用面积。
%Pile -Dwelling of Yunnan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Yunnan residential type and shows show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depending on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The local climate and terrain conditions and applicabil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from Pile -Dwelling of Yunnan was analyzed to get the value of science,and explore inspiration to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Modern architecture should be reasonable to use the space design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all climate,should also be based on a reasonable use of the terrain and use of aerial ground floor to obtain more effective use of space.【期刊名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干栏式民居;环境适应性;启发【作者】刘玉鲜;殷之明;胡敏【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云南昆明 65003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云南昆明 65003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昆明65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5干栏民居是一种用木或竹为底层基础,底层一般为架空可以堆放杂物或者饲养家畜,上层通常为围合空间可以居住的民居形式。
62艺术家The artists境的影响,穴居成了井院式结构类型,而巢居则是演变成干栏式建筑类型。
2008年,云南地区发现了干栏式建筑的遗址,也是我国最大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
在其他地区苗族聚集生活的地方,干栏式建筑也很常见。
一、苗族干栏式建筑艺术特征(一)外部环境苗族生活的地区一般是地势比较高,起伏大,自然环境优美。
在气候上表现为潮湿多雨,属于省内重湿和高温地区。
因为湿气较重,建筑物的防雨防湿功能就很重要。
而干栏式建筑则让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势特点,当地的居民需要在原本的房屋上进行改造,干栏式建筑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结构特点苗族的干栏式建筑属于很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架构干栏式建筑。
结合不同的地貌,干栏式建筑的形式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分为斜坡与平地两种。
因为苗族生活的地方不少都是地势陡峭,所以平地干栏式建筑慢慢变少,最终演变为斜坡干栏式建筑。
屋基需要在斜坡找到上下两方,低层前部上升作为楼层,和后边的地面齐平,这样就形成了半地半楼的吊脚楼。
建筑的顶梁需要采用枫木,因为苗族的生命图腾就是枫树,这是民族标志,不能违背民俗。
底层会饲养家禽和家畜,中层是活动中心。
很多的堂屋在走廊处还会安装S形的靠椅,既可以纳凉,又能唱苗族飞歌。
(三)装饰特点因为地理环境比较特殊,所以苗族干栏式建筑的结构更加丰满,这些都离不开苗人的民族精神,他们征服自然,不畏艰险,但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情况,他们便从动植物那里寻找心灵寄托。
在建筑物的装饰中各种动植物的形象不断出现,甚至在门的连楹上我们可以见到木质的水牛角,一些人的板壁上有白纸剪成的太阳或者月亮等。
窗绣花一般为狮子滚球、双凤朝阳等,体现出的是对自然的崇拜和热爱。
二、苗族干栏式建筑的现代传承启示和价值苗族干栏式建筑当中所体现的一些特点和建筑工艺、材料选择等对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取上也很有特色,其善于运用先天材料,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最终建设的建筑有着很明显的地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