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门铃课程设计——单片机
- 格式:doc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20
“叮咚”门铃1.实验任务当按下开关SP1,AT89S51单片机产生“叮咚”声从P1.0端口输出到LM386,经过放大之后送入喇叭。
2.电路原理图图4.19.1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IN端口上;(2.在“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OUT端口上接上一个8欧或者是16欧的喇叭;(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7/RD端口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1端口上;4.程序设计方法(1.我们用单片机实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700HZ和500HZ的频率,根据定时/计数器T0,我们取定时250us,因此,700HZ的频率要经过3次250us的定时,而500HZ的频率要经过4次250us的定时。
(2.在设计过程,只有当按下SP1之后,才启动T0开始工作,当T0工作完毕,回到最初状态。
(3.“叮”和“咚”声音各占用0.5秒,因此定时/计数器T0要完成0.5秒的定时,对于以250us为基准定时2000次才可以。
6.汇编源程序T5HZ EQU 30HT7HZ EQU 31HT05SA EQU 32HT05SB EQU 33HFLAG BIT 00HSTOP BIT 01HSP1 BIT P3.7ORG 00HLJMP STARTORG 0BHLJMP INT_T0START: MOV TMOD,#02HMOV TH0,#06HMOV TL0,#06HSETB ET0SETB EANSP: JB SP1,NSPLCALL DELY10MSJB SP1,NSPSETB TR0MOV T5HZ,#00HMOV T7HZ,#00HMOV T05SA,#00HMOV T05SB,#00HCLR FLAGCLR STOPJNB STOP,$LJMP NSPDELY10MS: MOV R6,#20D1: MOV R7,#248DJNZ R7,$DJNZ R6,D1RETINT_T0: INC T05SAMOV A,T05SACJNE A,#100,NEXTMOV T05SA,#00HINC T05SBMOV A,T05SBCJNE A,#20,NEXTMOV T05SB,#00HJB FLAG,STPCPL FLAGLJMP NEXTSTP: SETB STOPCLR TR0LJMP DONE NEXT: JB FLAG,S5HZINC T7HZMOV A,T7HZCJNE A,#03H,DONEMOV T7HZ,#00HCPL P1.0LJMP DONES5HZ: INC T5HZMOV A,T5HZCJNE A,#04H,DONEMOV T5HZ,#00HCPL P1.0LJMP DONE DONE: RETIEND7.C语言源程序#include <AT89X51.H> unsigned char t5hz; unsigned char t7hz; unsigned int tcnt;bit stop;bit flag;void main(void){unsigned char i,j;TMOD=0x02;TH0=0x06;TL0=0x06;ET0=1;EA=1;while(1){if(P3_7==0){for(i=10;i>0;i--)for(j=248;j>0;j--);if(P3_7==0){t5hz=0;t7hz=0;tcnt=0;flag=0;stop=0;TR0=1;while(stop==0);}}}}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tcnt++;if(tcnt==2000){tcnt=0;if(flag==0){flag=~flag; }else{stop=1; TR0=0;}}if(flag==0){t7hz++;if(t7hz==3){t7hz=0;P1_0=~P1_0; }}else{t5hz++;if(t5hz==4) {t5hz=0;P1_0=~P1_0; }}}。
微机控制系统应用方向学年设计任务书微机控制系统应用方向学年设计说明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名称:计科101学生:祖杰、雷、周来宇、朱路平、毅苗学号:2010211154、2010211150、2010211151、2010211153、2010211147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指导教师姓名:董再秀起止日期:2013.07.03--2013.08.29目录第一部分:正文部分 (1)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主要工作 (1)1.3 研究容 (1)2 系统总体方案 (1)2.1 系统组成框图 (1)2.2 音乐门铃的功能结构图 (2)3 硬件设计 (2)3.1 各部分硬件设计及其原理 (2)3.1.1 AT89C51简介 (2)3.1.2 时钟振荡电路 (3)3.2 硬件电路图及功能 (3)4 软件设计 (4)4.1 音调的确定 (4)4.2 节拍的确定 (5)4.3 编码 (6)5 调试 (7)5.1 检查硬件连接 (7)5.2 检查软件系统 (7)5.3 测试结果 (7)总结 (8)致 (8)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9)附录A 源代码及注释 (10)第三部分:指导教师评语 (15)第四部分:成绩评定 (15)第一部分:正文部分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视觉、听觉方面的享受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门铃由于发音单调,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能实现批量生产。
本文设计的音乐门铃是以单片机为核心元件的电子式音乐门铃,体积小,功能强,能演奏和旋音乐,使用方便,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人类所接触的信息也在不断增加并且日益复杂。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人们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等工具高效准确地对之进行处理,但要想将处理完的信息及时,清晰地传递给别人,还必须通过寻求更加卓越的显示技术来实现。
单片机技术与数码管显示技术的结合,使信息传输交流向着智能可视化方向迅速发展。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SCM -音乐门铃目录一、功能2.设计步骤3. 预期结果4、硬件电路设计:1.最小系统2.外围电路3.组件列表5.软件设计:1. 流程图2. 计划清单6.调试:结论、实拍、感受音乐门铃设计摘要:本设计89C是一款由AT51芯片组成的音乐门铃解决方案。
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编制依据上,实现了电子门铃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电源、按键模块等。
经过系统测试,证明满足设计要求。
1.功能单片机编程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2.设计步骤1前期工作通过对单片机的学习,可以通过keilC软件编写C语言程序,并且可以在Proteus仿真软件上成功运行。
2电路结构音乐门铃的硬件电路由6部分组成:单片机、时钟和复位电路、选择键输入电路、音频发生器、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
音乐门铃的硬件电路设计框图如下。
图2-1 音乐门铃硬件电路设计框图3 基本步骤先用C语言编写程序代码实现音乐门铃,然后用C语言将keil软件生成的hex文件下载到stc89c51集成芯片中,用不同的频率发出不同的音调,用延时产生不同的节拍,并传输他们通过功率放大器连接到扬声器,使其播放好听的音乐。
4 预期结果按下门铃按钮,也就是和普通门铃的工作方法一样,AT89C51控制蜂鸣器发出优美的音乐,提醒主人开门。
三、音乐门铃的硬件设计1 最低系统2 外围电路4 音乐门铃软件设计1 程序流程图2 计划清单组织机构0000H;LJMP ZCX;组织机构001BH;LJMP ZDFWCX;组织机构0100H;中信证券:移动TMOD,#10H;SETB ET1;SETB EA;ZCXY:移动60H,#00H;QJPCX:MOV A,60H;MOV DPTR,#JPMB;MOVC A,A+DPTR;MOV R1,A;JZ ZCXXH;ANL A,#0FH;MOV R6,A;MOV A,R1;交换一个;ANL A,#0FH;JNZ YFCLCX;AJMP QJPXH; YFCLCX:十二月一;移动22H,A;RL一;MOV DPTR,#PLZB; MOVC A,A+DPTR; 移动TH1,A;移动21H,A; MOV A,22H;RL一;公司A;MOVC A,A+DPTR; 移动TL1,A;移动20H,A; SETB TR1;QJPXH:LCALL YSCX;INC 60H;AJMP QJPCX; ZCXXH:CLR TR1;ZDFWCX:推加速;推PSW;移动TH1,21H;MOV TH1,20H;CPL P1.0;POP PSW;流行音乐节;视网膜病变;YSCX:MOV R5,#2;YSCXDYXH:MOV R4,#187;YSCXDEXH:MOV R3,#248;DJNZ R3,$;DJNZ R4,YSCXDEXH;DJNZ R5,YSCXDYXH;DJNZ R6,YSCX;RET;PLZB:DW 64580、64684、64777、64820;DW 64898、64968、65030;JPMB:DB 14H、24H、34H、14H;DB 14H、24H、34H、14H;DB 34H、44H、58H;DB 34H、44H、58H;DB 52H、62H、52H、42H、34H、14H;DB 52H、62H、52H、42H、34H、14H;DB 14H、54H、18H;DB 14H、54H、18H、00H;结尾;5调试实物图5感觉作为一个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这个设计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门铃设计第一章导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日益迅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智能门铃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不仅能提供安全保障,还能方便我们与来访者进行互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门铃设计,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智能门铃解决方案。
第二章系统设计2.1 硬件设计智能门铃的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传感器、触摸屏、摄像头等组件。
其中,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控制门铃的各项功能。
传感器可以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用于检测有人靠近门口或有人按门铃按钮。
触摸屏用于显示门铃的状态,让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
摄像头则可以实时拍摄门口的画面,并通过触摸屏显示给用户。
2.2 软件设计智能门铃的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程序、手机应用程序等。
单片机程序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控制各个组件的工作,并与手机应用程序进行通信。
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实现与智能门铃的远程连接,包括查看门口画面、远程开锁等功能。
第三章功能实现3.1 人体红外检测智能门铃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门口有无人靠近,当有人靠近时,门铃会自动启动,并通过触摸屏显示来访者的画面。
这样一来,就可以及时知道门外有人来访,增加了家庭的安全性。
3.2 声音识别智能门铃还可以通过声音传感器识别来访者按门铃的声音,当有人按门铃按钮时,门铃会发出提示音,并通过触摸屏显示来访者的画面。
这样一来,即使主人不在家,也可以通过智能门铃知道有人来访,方便进行远程互动。
3.3 视频监控智能门铃内置摄像头,可以实时拍摄门口的画面,并通过触摸屏显示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查看门外的画面,了解来访者的情况。
同时,智能门铃还支持远程视频监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连接智能门铃,随时查看门口的情况。
3.4 远程开锁智能门铃还可以与家庭的门锁系统进行连接,实现远程开锁功能。
当用户接到来访者的请求时,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开启门锁,方便来访者进入家中。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号:电气111班学生姓名:陈奕玲学生学号:1105093119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指导教师:宋艳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12.11.15----2013.05.25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电气111班姓名陈奕玲一、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音乐门铃设计二、主要技术指标(或基本要求)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外部加上三极管驱动放音设备,超再生无线模块实现无线的连接。
遥控器采用PT2262编码芯片对信号编码,并由超再生无线模块发射信号。
三、主要工作内容: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电路的具体设计,电源电路设计,调试与实现四、主要参考文献:周良权傅恩锡李世馨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b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__ 张玉莲编电子CAD(Protel99SE)实训指导书(第一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林春景编模拟电子线路(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第一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目录目录............................................................................................................................................................ 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前言. 01.1课题选题背景 01.2国内外研究状况 01.3研究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意义 (1)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任务与要求 (1)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1)3.1系统总体框图 (1)3.2电源电路设计 (2)3.3发射电路设计 (3)3.4接收电路设计 (5)3.5主控电路设计 (6)3.6放音驱动电路设计 (11)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2)4.1单片机发声概述 (12)4.1.1 音调 (12)4.1.2 节拍 (13)4.2编程软件K EIL C51 (13)4.3画图软件P ROTEL99SE (14)4.4系统总体程序流程图 (16)第5章调试与实现 (16)5.1调试过程 (16)5.2焊接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 (17)5.3功能的调试方法 (17)第6章结束语 (18)6.1意见与改进 (18)6.2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0附录一:原理图 (1)附录二:仿真图 (2)附录三:源程序 (3)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方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智能化住宅中,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不仅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于一体的智能门铃产品,因此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系统的设计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目录1.设计指标 (2)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2)2.1 方案一 (2)2.1.1原理图 (2)2.1.2电路原理 (2)2.1.3电路数据 (3)2.1.4数据计算 (3)2.1.5 调节数据 (3)2.1.6元器件功能 (4)2.2方案二 (4)2.2.1原理图 (4)2.2.2电路原理 (5)2.2.3电路数据 (5)2.2.4数据计算 (5)2.3方案三 (6)2.3.1电路原理图 (6)2.3.2电路原理 (6)2.3.3参数计算 (7)2.3.4调节数据 (7)2.4方案比较 (7)3实现方案 (8)3.1器件介绍 (8)3.2原理图 (11)3.3电路器件 (11)3.4电路数据 (11)3.5电路原理 (11)3.6参数计算 (12)3.7 调节数据 (12)3.8元器件功能 (12)3.9布线图 (13)3.10思考题 (13)4调试过程及结论 (14)4.1调试过程 (14)4.2 设计结论 (14)5心得体会 (14)6参考文献 (16)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10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适合。
电路最好能功耗低。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2.1.1原理图a. 方案一原理图2.1.2电路原理本电路是以一块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NE555和R1、R2、R3、D1、D2、C2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A是门上的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C2通过R2R3充电,C2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
由于D1D2的阻截,C1没法充电,因此C1处电压为零,使NE555的4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段,低电平使其复位,所以3端口输出为0,扬声器不响。
制作电子音乐“叮咚门铃”作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电子理论,制电子作品的浓厚兴趣;2、训练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了解祖国科技发展水平,刻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立志长大建设美好祖国。
教学要求:1、会分析电子音乐电路原理图;2、了解电子音乐集成芯片基本知识;3、训练用万用电表正确测试电子元器件;4、会按电原理图,联系实物图,正确连线,制作电子作品。
器材准备:(分25组)5#干电池2节、晶体三极管(NPN)一只、0、01uF云母电容一只、8O 0、5W喇叭一只、音乐集成芯片一块、导线若干、万用电表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手操作技能;教学难点:晶体三极管引脚极性的正确测试。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验法、CAI辅助法等。
课型:综合实验操作课。
教学步骤:1、识图:如下图(1)。
(教时:3分)1、音乐集成电路是模拟集成电路,内存储音乐信号。
1、2脚为A、B 触发端,1脚为电源“+”极与扬声器一端的公共接线点,3(5)脚为晶体三极管的b 极接线点,4脚为扬声器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c的公共接线点,6脚为晶体三极管e极与电源“”极的公共接线点。
2、 BG在电路中起信号放大作用。
3、 Y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
4、 C 防误触发。
5、A、B两端为触发端点。
二、测试:(教时:18分)1、晶体三极管(1)基极的判定:根据PN结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原理,来判别是PNP 型管还是NPN型管。
把万用电表功能档旋到电阻(Ω)档,量程档旋到“*1K”,用红、黑表棒分别去接触三个极,当黑棒跟某一极接触,红棒分别接触另外二个电极,轮流调换,如果测得二者电阻都很小,则此管就是NPN型管,黑棒所接的就是基极,如上图(2)、图(3)。
如不能测得上述结果,可将红棒与黑棒的位置对调,按上述方法再测试。
如得到上述结果,即为PNP型管。
(2)发射极与集电极的判定:找到基极后,假设某一极为c,则另一极为e,把黑棒接在假定的集电极c上,红棒接在假定的e极上,根据晶体管放大原理,用手指把假设的c极和测出的b捏起来(但不要相碰)则手指相当于一个电阻,记下第一次测量的电阻值。
单片机开发报告院系:电子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401学号:姓名:赵越指导老师:刘星光2018年01 月04 日一.系统任务按键控制蜂鸣器发声二.电路原理图三.程序设计内容“叮咚”电子门铃实验程序:常见的家用电子门铃在有客人来访时候,如果按压门铃按钮时,室内会发出“叮咚”声音,本实验程序模拟电子门铃的发音,当我们按压实验板上的K1按钮时候,蜂鸣器发出“叮咚”音乐声,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程序。
使用无源蜂鸣器输出7个基本音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
只是由于物体的材料以及振幅、频率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声音。
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而音调则是由频率决定的,那么我们只需要控制物体振动的频率,就可以发出固定的声调。
五.汇编程序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0BHINC 20H ;中断服务,中断计数器加1MOV TH0,#0D8HMOV TL0,#0F0H 12M晶振,形成10毫秒中断RETIORG 001BHLJMP INTT1 ;跳转到T1中断服务程序START: MOV DPTR,#00H ;初始化程序MOV A,#00HOBUF1 EQU 30HOBUF2 EQU 31HOBUF3 EQU 32HOBUF4 EQU 33HFLAGB BIT 00HSTOPB BIT 01HMOV SP,#50HMOV TH0,#0D8HMOV TL0,#0F0HMOV TMOD,#21HMOV TH1,#09HMOV TL1,#09HMOV IE,#8AHAJMP LOOPLOOP: JNB P3.2,MUSIC0JNB P3.1,MAINAJMP LOOPMAIN:JB P3.1,MAIN ;检测p3.1按钮LCALL YS10M ;延时去抖动JB P3.1,MAINSETB TR1 ;按钮有效MOV OBUF1,#00HMOV OBUF2,#00HMOV OBUF3,#00HMOV OBUF4,#00HCLR FLAGBCLR STOPBJNB STOPB,$AJMP START ;发出“叮咚”完毕,返回重新检测按钮YS10M: ;10ms延时子程序MOV R6,#20MOV R7,#100DJNZ R7,$DJNZ R6,D1RETTING: AJMP STARTINTT1: ;定时器T1中断服务程序INC OBUF3 ;中断服务程序中发出一声“叮咚”响声MOV A,OBUF3CJNE A,#100,NEXTMOV OBUF3,#00HINC OBUF4MOV A,OBUF4CJNE A,#20,NEXTMOV OBUF4,#00HJB FLAGB,PGSTPCPL FLAGBAJMP NEXTPGSTP:SETB STOPBCLR TR1LJMP INT0RETJB FLAGB,SOU2INC OBUF2MOV A,OBUF2CJNE A,#04H,INT0RETMOV OBUF2,#00HCPL P1.5LJMP INT0RETSOU2:INC OBUF1MOV A,OBUF1CJNE A,#05H,INT0RETMOV OBUF1,#00HCPL P1.5INT0RET:RETIMUSIC0: JB p3.2,MUSIC0LCALL YS10MJB p3.2,MUSIC0NOPMOV DPTR,#DAT 表头地址送DPTRMOV 20H,#00H ;中断计数器清0MOV B,#00H ;表序号清0 MAIN2: JNB P3.3,TINGCLR AMOVC A,@A+DPTR ;查表取代码JZ END0 ;是00H,则结束CJNE A,#0FFH,MUSIC5LJMP MUSIC3MUSIC5:NOPMOV R6,AINC DPTRMOV A,BMOVC A,@A+DPTR ;取节拍代码送R7MOV R7,ASETB TR0 ;启动计数MUSIC2:NOPCPL P1.5MOV A,R6MOV R3,ALCALL DELMOV A,R7CJNE A,20H,MUSIC2 ;中断计数器(20H)=R7否;不等,则继续循环MOV 20H,#00H ;等于,则取下一代码INC DPTRINC BLJMP MAIN2MUSIC3: ;休止100毫秒NOPCLR TR0MOV R2,#0DHMUSIC4:NOPMOV R3,#0FFHLCALL DELDJNZ R2,MUSIC4INC DPTRLJMP MAIN2END0:NOPMOV R2,#0FFH ;歌曲结束,延时MUSIC6:MOV R3,#00HLCALL DELDJNZ R2,MUSIC6CLR TR0LJMP LOOPDEL:NOPDEL3:MOV R4,#03HDEL4:NOPDJNZ R4,DEL4NOPDJNZ R3,DEL3RETDENG1: MOV R3,#64HDJNZ R3,$AJMP MAINDAT:DB 30h,30h,26h,26h,20h,20h,1ch,1ch,1ah,1ah,18h,18h,00hEND六、程序下载及调试步骤:1.点击translate 按钮预编译2.点击build 按钮编译3.点击rebuild 按钮编译所有目标4.打开普中烧录软件四.程序流程图。
双音叮咚门铃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双音叮咚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电学知识,如电路的闭合、电流的流动等。
2. 学生能够掌握门铃声音的产生原理,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等基本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双音叮咚门铃的组装与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双音叮咚门铃电路。
2.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门铃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调试。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门铃的制作任务,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环保意识,关注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探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引导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与断开,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2. 声音产生原理: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介绍音调、响度等声音特性,分析双音叮咚门铃声音的产生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 门铃电路设计:教授如何设计双音叮咚门铃电路,包括选择合适的元件、电路图的绘制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电路图的绘制与应用》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门铃电路的组装、调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子制作实践》5. 故障排查与解决: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授如何对门铃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叮咚门铃是一种智能门铃产品,它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门铃和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实现用户通过手机远程控制门铃、接听来访者信息等功能。
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叮咚门铃,本文将设计一套与该产品相关的课程,以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和享受到产品的各项功能。
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叮咚门铃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场景。
2.学习如何正确设置和连接叮咚门铃,实现远程控制和通信功能。
3.熟悉叮咚门铃的各种设定选项和功能设置。
4.掌握通过手机接听来访者信息的操作方法。
5.学会使用叮咚门铃的电池管理和维护技巧。
6.探索与叮咚门铃相配套的其他智能设备,如安全摄像头等。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课:叮咚门铃的介绍和功能了解(约3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
-分析叮咚门铃的使用场景,如家庭、办公室等。
-展示叮咚门铃的外观、配件和基本操作方法。
第二课:叮咚门铃的安装和设置(约60分钟)-演示叮咚门铃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授如何正确连接叮咚门铃到家庭网络。
-指导用户进行基本设置,如密码、网络连接等。
第三课:叮咚门铃的高级设置和功能(约6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的各种高级设置选项,如声音、灯光等。
-演示如何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配对和联动操作。
-说明如何将叮咚门铃与手机等设备进行连接并实现远程操作。
第四课:通过手机接听来访者信息(约40分钟)-讲解如何通过手机接听和查看来访者信息的方法。
-实践操作,让用户亲自体验远程接听来访者信息的过程。
第五课:电池管理和维护技巧(约3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的电池类型、使用寿命和更换方法。
-指导用户学习节能使用叮咚门铃的方法和技巧。
-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疑惑。
第六课: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连接(约60分钟)-介绍叮咚门铃与其他智能设备的配对原理和方法。
-演示如何与电视、安全摄像头等设备进行连接操作。
-帮助用户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智能联动和控制。
课程设计总结:通过以上六节课程的学习,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叮咚门铃的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
电子工程系单片机应用课题设计专业名称:飞行器电子装配技术课题名称:“叮咚“门铃设计人员:指导教师:2012 年 5 月16日《单片机应用课题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叮咚”门铃二、技术指标:1.在其中一个IO口接按键,通过程序产生“叮咚”2.在单片机的一个I/O输出到外接LM386,经过放大后送入喇叭三、要求:1. 必须使用AT89S52单片机2.必须完成课题规定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可以自我发挥3.自己设计电路,并制作电路板4.电路板布线必须符合布线规则5.焊接元器件时,焊点要美观,无虚焊漏焊6.元器件布局合理,美观大方7.程序设计精简明了8.程序执行效率高,稳定性高9.程序设计符合C语言或汇编语言标准指导教师:学生:电子2012 年5 月16 日单片机应用课题设计与制作评阅页课题名称:“班级:设计人员:2012年5月16日设计报告评阅意见:课题制作评定意见:考核成绩:指导教师签名:201年月日目录1.设计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方案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a. 方案一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电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电路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数据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 调节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6各元器件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方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b. 方案二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电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数据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方案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c. 方案三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电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调节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方案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现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器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电路器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电路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电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调节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元器件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布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思考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调试过程及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调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设计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 ,而300Hz~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
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 2.1.1原理图OUT3RST4VCC 8CV5TRG 2THR 6DSCHG7GND1NE5555k R210k R1C20.1uD2IN75D1IN7510kR3C1100uC30.01u120R4VTSS9013SWSPEAKERVCCa. 方案一原理图2.1.2电路原理本电路是以一块以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电路图中的NE555和R1、R2、R3、D1、D2、C2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W是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R3接地,所以NE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段,当接入低电平时使其复位,所以3号端口无输出,扬声器不响。
并且C2通过R1、R2充电,充电完成后C1两端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
当SW闭合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电压升高,此时NE555的4号端处于高电平,无法使其复位,于此同时,C2则通过R2向NE555的7端口放电,它们以及NE555和C3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
此时f=1/0.7(2R+2R2)C2约等于1386Hz(R为D1与D2的电阻和,约为300欧)。
松开SW时,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2、R3、C2和NE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此时f=1/0.7(R1+2R2)C2约等于717Hz2.1.3电路数据R1=10k ;R2=5k ;R3=10k ;R4=120 ;C1=10u ;C2=0.1u ;C3=0.01u ;VCC=5V2.1.4数据计算按下SW之后:叮的频率f=1/0.7(2R+2R2)*C2= 1386Hz (其中R为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约为150欧)C2充电时间t11<C2*(R2+2R)= (5.3e-4)s (其中R为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约为150欧)C2放电时间t12<C2*R2=(5e-4)s由于叮间隔的间隔特别的小,人耳无法分辨出间断的叮声,所以人们听到的是持续的叮声松开SW之后:咚的频率f=1/0.7(R1+2R2)*C2=717HzC2充电时间t11<C2*(R1+R2)=(1.5e-3)sC2放电时间t12<C2*R2=(5e-4)sC1放电时间t=C1*R1=1s咚声持续的时间为:1s2.1.5 调节数据叮的频率:减小R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咚的频率:减小R1、R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1,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咚声持续的时间:减小C1、R1,则持续时间变短,反之则变长2.1.6各元器件功能R1:SW断开后,给C2充电R2:给C2充放电R3:给C1充放电R4:限制电流,防止三极管被烧坏C1:充放电控制NE555的4端口的,来控制扬声器的工作C2:充放电来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C3:滤波,防止干扰D1、D2:单向导电,防止闭合SA后,还有电流流过C1使其充电SW:开关按钮,控制“叮咚”声的开始和叮声的结束VT:放大电流,使电流能够驱动扬声器扬声器:使其发出叮咚的声音2.2方案二2.2.1原理图b. 方案二原理图2.2.2电路原理该叮咚电子门铃电路由触发控制电路、音频振荡器A,音频振荡器B和音频输出电路组成。
触发控制电路:由门铃按钮SA、二极管V D5、电容器C2和电阻器R1,R2组成音频振荡器A:由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 (D1一D4)内部的D1, D2和电阻器R3、电容器C3组成音频振荡器B:由IC内部的D3、D4和电位器RP,电容器C4组成音频输出电路:由电阻器R4、R5、二极管VD6、V D7、晶体管V和扬声器BL组成。
平时,两个音频振荡器均不工作,扬声器BL不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