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我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
- 格式:pdf
- 大小:190.05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云南建设桥头堡认识误区的思考本论文转载于易起论文网:/Article/502/18677.html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桥头堡,是云南“十二五”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当前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认识误区,正确认识、克服和消除这些误区,对“桥头堡”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桥头堡;区域;战略;条件;机遇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于2009年12月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即“两强一堡”战略。
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有利于加快云南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云南的整体实力,更重要的是,它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然而,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目前人们对云南建设“桥头堡”的认识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偏差,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误区一:概念认识上的偏差从概念上讲,“桥”是指跨越河流、山谷、障碍物或其他交通线而修建的架空通道,“头”是指开放的前沿,“堡”是指许多相互关联、作用不同的要素构成的基地或平台。
“桥头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层涵义:一是为控制重要桥梁、渡口而设立的碉堡、地堡或据点;二是设在大桥桥头的像碉堡的装饰构筑物;三是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
可以看出,最初“桥头堡”是一个军事术语。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云南建设桥头堡,就是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通道、平台、基地和窗口,建通道是指中国经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这是桥头堡建设最为迫切的战略任务;建平台是指通过构建一些官方和民间的合作制度,把云南建成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平台;建基地是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建成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窗口就是要使云南成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对外人文交流窗口。
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访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的颁布,云南省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云南的“桥头堡”作用及其战略规划,近日,我们采访了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
记者:我们看到,国务院的这一重要文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请您谈谈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这一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与关节点。
秦光荣: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完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认为,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要着重把握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就是以东南亚、南亚、西亚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开放。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洋四区”,“一洋”是印度洋,“四区”是指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西亚地区和非洲东部印度洋沿岸国家。
这一区域涵盖了5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区域内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势头强劲,合作发展的潜力巨大。
另一个关键词是“桥头堡”,这本是陆桥经济的一个重要概念,“桥”是通道,“头”是前沿,“堡”是基地,“桥头堡”就是大通道、大基地、大平台和大窗口的意思。
因此,文件中采用“桥头堡”就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云南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前沿门户,是我国扩大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开放合作的重要节点。
此外,“桥头堡”还有另一层意思,与我国东部沿海以“引进来”为主的开放不同,我国面向西南的沿边开放更多的是以“走出去”为主要内容的开放,是以发展中国家相互合作为主的开放,是促进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包容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开放。
记者:“桥头堡”这一关键词形象地概括了云南的区位特征与比较优势。
可以预期,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使云南经济社会跨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而且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
建设“桥头堡”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思路,是云南的一个重大发展定位,是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
“桥头堡”建设既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大推进,也是对云南区位优势的高度概括。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桥头堡”战略,标志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在开放方向和开放重点上的重大推进。
“桥头堡”建设既是国家对云南的总体要求,也是国家对云南的最大支持。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云南要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一总体要求表明,向西南开放不仅仅是云南省的事,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云南为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做好服务。
同时,云南省也有义务、有责任积极实施“桥头堡”建设,以“桥头堡”战略统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的全方位支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具备能动性的要素,人不仅具有内容无限丰富的需求,而且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
只有更新人才观念、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强调人的主体性,把人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在实践中使人的潜能充分得以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此后,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州工商局党组要求全州工商部门以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黄金口岸为契机,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紧紧围绕“四个统一”和省工商局党组“三个到位”、“六个好”工作目标,坚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创新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监管、高效能服务、高水平维权,不断提高科学监管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