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化学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物质在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2.掌握物质的汽化和液化条件。
3.理解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导学内容1. 汽化和液化的基本特点•汽化是指物质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液体在加热或减压时,其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的引力不断削弱,最终克服了引力而变为气体。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气体在降温或增压时,分子动能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增强,最终克服了动能而变为液体。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力。
加热液体或减小液体的压强可以增加分子动能,使液体分子足够克服引力并变为气体。
•液化需要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
降低气体的温度或增加压强可以减小分子动能,使气体分子受到足够的引力而变为液体。
3.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汽化的应用:汽化是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水的汽化可以形成水蒸汽,可用于蒸煮食物、发电等。
汽化还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实验,如加热硫酸可以得到硫酸蒸气。
•液化的应用:液化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液化石油气用于家庭燃料,液化天然气用作清洁能源。
液化还可以用于制作液态氧、液态氮等用于科学研究或医疗用途。
三、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基本特点;2.思考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列举几个实例;3.思考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至少两个应用示例。
四、学习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学习了汽化和液化的基本特点,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条件,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的两种常见状态变化,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汽化和液化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发展的机会。
五、扩展学习1.深入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实验过程,实验材料和实验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了解其他物质状态变化的知识,如固体的升华和凝固,以及气体的压缩和膨胀。
八年级上《汽化和液化》导学案1. 汽化和液化的定义汽化和液化是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转变为气态和液态的过程。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和液化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汽化:物质在达到其饱和蒸气压(即液体与气体平衡的压力)以上的温度下转变为气态。
•液化:物质在低于其饱和蒸气压的温度下转变为液态。
3.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物质具有以下特点:•汽化:物质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速度增加,内能增加。
•液化:物质的体积减小,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速度减小,内能减小。
4.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1 汽化的应用•蒸发:液体中的分子越热越容易脱离表面进入气相,因此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蒸发广泛应用于干衣机、烘干机、空调等设备中。
•煮沸:在加热液体时,当温度达到液体的沸点时,就会出现剧烈汽化,形成气泡,进而使液体沸腾。
煮沸是一种常见的汽化现象。
4.2 液化的应用•液化石油气(LPG):将液化石油气锁在高压下可以减小体积,方便储存和运输。
液化石油气广泛应用于家庭燃气、热水器和汽车燃料等领域。
•液化天然气(LNG):天然气在-160摄氏度下被液化后,其体积相对较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天然气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发电厂以及液化天然气船舶等领域。
5. 汽化和液化的实验为了更好地观察汽化和液化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验。
5.1 汽化实验材料: - 一个保温杯 - 烧杯 - 烧杯架 - 水 - 温度计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烧杯放在烧杯架上,加热烧杯中的水。
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 观察烧杯中的水是否开始汽化,记录下开始汽化的温度。
5. 进一步加热水,观察水的汽化情况,记录下不同温度下的汽化现象。
5.2 液化实验材料: - 一个密封容器 - 水 - 气球 - 温度计步骤: 1. 在密封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
汽化和液化教案汽化和液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能给出示例。
2.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原理。
2.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汽化和液化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2. 实验观察和验证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
教师解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状态。
请你们想一想能否举出其中的例子。
”2. 学习汽化(15分钟)1) 化学概念呈现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物质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汽化的概念。
2) 汽化的原理教师向学生解释汽化的原理: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受热,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增加,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液体分子逐渐脱离液体表面进入气体状态,即汽化。
3. 学习液化(15分钟)1) 化学概念呈现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物质由气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液化的概念。
2) 液化的原理教师向学生解释液化的原理: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冷却,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减慢,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气体分子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状态,即液化。
4. 汽化与液化的应用(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1) 汽化的应用:如煮水时水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2) 液化的应用:如制冷剂、压缩气体等。
5. 实验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步骤:1) 用一个小锅装入适量的水,加热至沸腾。
2) 在锅的上方放置一张冰块。
3) 学生逐渐观察锅中的水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学生将冰块放入锅中,观察气体从气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并记录实验结果。
6. 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是什么?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进行相关知识的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相关的基本知识。
2.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发生条件和过程。
3.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二、学习内容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汽化和液化的发生条件3.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三、学习步骤1. 概念解释汽化和液化是物质从液态状态到气态状态和从气态状态到液态状态的过程。
汽化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气体的现象,而液化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液体的现象。
2. 汽化的发生条件汽化的发生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物质的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越低,汽化发生的温度就越低。
•有足够的空气和表面积。
只有液体表面上的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才能克服引力,从而脱离液体形成气体。
3. 汽化的过程汽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液体脱出分子:当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表面开始出现蒸发现象,液体表层的分子获得能量克服表面张力和引力的约束,逐渐脱离液体形成气体。
•气化过程: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中蒸发分子逐渐增多,形成饱和蒸气。
密闭容器中,液体与饱和蒸气之间建立平衡,此时液体继续蒸发,但蒸发速度与液体中分子重新返回的速率相等,液面的位置保持不变。
•蒸发结束:当液体完全蒸发,饱和蒸气的压强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内外之间建立平衡,液体不再蒸发。
4. 液化的发生条件液化的发生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温度低于物质的沸点。
只有温度低于沸点,才能使气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从而使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起主导作用。
•压强高于气体的临界压强。
临界压强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下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强。
5. 液化的过程液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压缩气体:通过增大气体分子的间隔距离,减小气体的体积,使气体压强增加。
•冷却气体:通过降低气体的温度,使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降低气体的蒸汽压。
•凝聚成液体:当气体的温度低于沸点,并且压强高于临界压强时,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起主导作用,气体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什么是汽化、液化,明白得液化是汽化的逆进程?2.你观看过水烧开时的现象吗?什么是沸点、沸腾有条件吗?(学习重点)3.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有相同点与不同点吗?4.游泳后刚上岸什么缘故感到很冷?【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讲义第58页《汽化和液化》,完成《想一想做做》中的问题: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何转变?_______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态。
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进程叫做汽化。
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掏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刻后,袋子又有何转变?______袋中又显现了_____态的酒精。
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进程叫做液化。
【课内活动学案】情景创设(教师完成):任务一:[探讨]水的沸腾A.学生斗胆猜想和假设:1.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2.水沸腾后若是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愈来愈高吗?3.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一样吗?B.实验探讨,验证猜想:小组合作,注意记录数据:依照讲义图3.3-2组装仪器,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刻关系的曲线:联系学过的熔化进程,能够从那个实验取得什么结论?分析与总结:1.水的沸腾是一种猛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必然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2.(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形如图;(2)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的缘故:沸腾前,烧杯上层水的温度低于烧杯基层水的温度,气泡上升时,气泡中的部份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变小。
而沸腾时,烧杯里上、基层达到一致的温度,气泡上升时,外面的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到气泡中来,因此气泡变大。
练习:1.什么叫做沸点?读懂讲义第60页中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
汽化和液化学案(人教版初二上册)课题累计节数运用人主研人备课时间授课时间一、学习目的: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汽化和液化。
2、能经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4、能经过实验,用图像描画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状况。
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
二、温故知新1.请在箭头处标明熔化和凝结,并注明吸热和放热。
液态固态气态2固体分红和。
晶体包括,非晶体包括。
3. 熔化时的温度叫。
三、导入新课1.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液态的酒精变成了。
2.放入冷水中,自己解释一下现象。
总结:物质从变为的进程叫做,物质从变为的进程叫做。
四、学习新课1.探求水的沸腾:〔1〕描画沸腾现象,看谁说的片面。
〔6〕依照对熔化进程的探求,对实验结果剖析讨论。
结论:水沸腾时,。
讨论: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完成下表。
汽化发作温度发作位置猛烈水平沸腾〔7〕想想做做:为什么纸锅不会熄灭? 2.学习蒸发:〔1〕罗列日常生活和消费中有关蒸发的例子。
〔2〕什么是蒸发?〔2〕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延长加热时间的方法:①②③④〔3〕停止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末尾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抵达水面时气泡。
〔4〕记载实验数据。
时间温度讨论并实验:当水到达沸点时末尾沸腾,假设在沸腾的进程中中止对水加热〔也就是水不能继续吸热〕,那水还能不能继续沸腾?。
〔5〕在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6〕解释课本图3.3——5的现象。
3.液化:〔1〕物质从变为的进程叫做液化。
〔2〕液化的方法:、。
家里用的液化气就是应用方法使气态液化的。
〔3〕液化是汽化的逆进程,既然液体汽化要吸热,那么气体液化就要。
〔4〕思索:100℃的水蒸气烫伤和100℃的开水烫伤哪个更严重?〔讨论总结〕。
〔3〕结合事例,对比沸腾的特点,归结蒸发的三个特点,完成下表。
汽化发作温度发作位置猛烈水平蒸发〔4〕蒸发是缓慢地汽化现象,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结合事例,充沛讨论,得出结论〕①②③〔5〕沸腾进程中液体吸热但温度坚持不变,那蒸发进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液体的温度能否变化?〔结合想想做做,入手做做,并讨论出结论〕4.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如下图,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假定继续加热,试管内的水将〔〕A. 升到100℃而沸腾B. 升到100℃不能沸腾C. 试管内水温坚持80 ℃不变D. 无法确定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的快,是由于锅内气压比规范大气压,使得水的降低的缘故.6.用蒸笼蒸馒头,是下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细心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少量水蒸气发作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3.3《汽化和液化》学案一、自主学习:1、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_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
由气态变成液态叫。
2、沸腾是___________________汽化现象;蒸发是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
3、观察课本P61图3.3-5,解释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二、交流展示:活动1: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态变为____态叫做汽化。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__态的酒精。
此过程酒精由_____态又变为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3)、认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反馈达标:1、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 逐渐升高B. 不变C. 逐渐降低D. 忽高忽低2、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三、拓展应用: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现象,_______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四、反馈达标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因为遇冷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有钢罐里的。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液化可逆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知道蒸发可致冷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5、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3、液化的方式教学难点: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2、晶体熔化条件、特征各是什么?3、凝固,要吸热、放热?4、由三态变化引入汽化、液化新课。
探究新知一、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分类:沸腾、蒸发(一)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剖析:①发生部位:液内和液表②发生温度:一定温度(沸点)③程度:剧烈2、水的沸腾实验:⑴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沸腾温度⑴装置:注意:器材;组装等⑴沸腾前的现象:少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小,未到水面消失。
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⑴记录表格时间/min温度/⑴⑴图像:(描点作图;图像分析)⑴沸点: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影响因素:液体种类;液表的气压(由学生阅读教材P60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归纳)③水的沸点:1标压下,是100⑴补充:液体温度计中液体选用要求凝固点<被测液体温度<沸点3、沸腾条件:①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②热量条件:不断吸热练习: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谁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4、沸腾的特征:①温度特征:温度不变(保持在沸点)②热量特征:不断吸热学生讨论:教材P60想想议议(如下图)——纸锅如何将水烧开的?⑴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⑴水沸腾而纸锅不燃烧:纸的最高温度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达不到纸的沸着火点。
(二)蒸发1、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气化现象。
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3、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学习内容(一)观察交流观察演示实验,结合课本“想想做做”思考以下问题1、装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什么?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二)实验探究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你探究的问题是什么?要观察什么现象?2、本次探究活动需要的器材有哪些?你会进行安装码?3、实验过程中应记录那些数据?你能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吗?4、通过你的认真观察,水沸腾前、后水泡的大小、多少怎样变化?5、水沸腾后我们对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怎么样变化,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6、水沸腾后我们停止对水加热,水还沸腾吗?由此你又得到什么结论?(三)应用展示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0页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和“想想做做”回答1、通过本次实验,你得出的水的沸点是多少摄氏度?和小资料中水的沸点相同吗?如果不同请你和同学们分析其原因。
2、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吗?为什么?你在实验中使用的是什么温度计?3、在“想想做做”中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烧开吗?你的猜想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四)自学思考自学课本60-61页“蒸发”回答下列问题1、汽化的两种形式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2、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有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3、人在高温的天气里为什么会大汗淋漓?狗为什么在天热时常把舌头伸出来?4、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为什么会感觉冷?,风一吹,为什么会有更冷的感觉?5、用沾了酒精的棉花抱住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会变化吗?如果不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会变化吗?为什么?(五)自学发现自学课本61页液化,并让学生完成学案(五)1、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现象有哪些?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式把气体变成液体装进钢瓶内的?3、液化和哪种物态变化是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那么液化释放热或是吸热?为什么?4、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为什么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六)知识拓展自学62页科学技术社会,组内讨论,分享快乐1、电冰箱工作的原理是什么?2、你知道表中的能效等级是什么意思吗?3、电冰箱会破坏臭氧层吗?三、作业:6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练习拓展一、填空题1、汽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学习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二、课前预习检测: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一)实验探究一:水的沸腾
A、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
1、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越来越高吗?
3、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一样吗?
B、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小组合作,注意记录数据:按照图组装仪器,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联系学过的熔化过程,可以从这个实验得
到什么结论?
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
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
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
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
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了
解几种液体的沸点(课本60页)
(二)探究体验
问题情景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藏族
同胞的肉类食物通常以烧烤为主;为什么不像我们平原地区的人以“煮”“炖”为主呢?如图1所示在海拨2000m的地方,水的沸点为93℃,在这儿的人们一般用高压锅煮饭.小明想: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吗?
猜一猜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
做一做①如图2所示,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
②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瓶内的水
;
③用酒精灯继续加热,水沸腾时,向烧瓶内压气,会看到水又.
图1 图 2
议一议分析以上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沸点跟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无关),气压增大,沸点;气压降低,沸点.
(二)实验探究二:酒精的蒸发
1、把酒精涂在手背上,有什么感觉?
2、把酒精涂在温度计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用扇子对着涂有酒精的温度计扇风,细心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小组讨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怎样能使蒸发加快?
得出结论:
(四) 液化. 1.看课本61页: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1)降低气体温度.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片,放热降温变成了水,如图1;
(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使气体液化,如图 2.液化石油气、火箭使用的液态氢氧燃料,均采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液化的.
图1 图2
2.液化放热
【例2】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中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思路与技巧 “哈气”与“吹气”的区别是:“哈气”是慢慢地吹气,吹气是快速使空气流动,哈气有利于口中水蒸气液化,液化放热;用力吹气加快空气流动,蒸发加快而吸热.
答案 因为“哈气”时,体内哈出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放热,而吹气时,加快了手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有不同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1、沸腾时的特点
2、蒸发的特点 3.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五、课堂达标
1、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__作用.
2.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3.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4.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5、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 .一直升高
B .一直下降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 .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 .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六、课后提升
1.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2. 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3.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4. 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
5. 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6. 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7.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8、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要严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