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4
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97-02千古文章意为高,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要意。
作文审题立意失误,一着不慎,遗恨终身。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来考场作文常见的题型。
它提供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它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的作文,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功能主要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的;限制性在于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不得脱离原材料。
它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提炼话题的能力。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可多角度立意,但观点不能脱离材料;有“三自”要求: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的关键。
审题时要弄懂材料的意思,同时要兼顾材料后面的要求。
在此以2006高考全国卷和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卷作文题为例,来谈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原则【原题再现】(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卷)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要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本题为漫画式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阅读三幅漫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新材料作文题型审题立意指导一、新材料作文题型特点新材料作文题型始现于2006年高考卷。
之后几年这种题型继续出现,现已成为高考作文题型的主流题型。
其主要特点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或题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或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旧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审题是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步:1、切合题意,一般可得46分以上;2、符合题意,最高难超过42分3、基本符合题意,一般36分。
4、偏离题意,最高不会超过25分;注: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
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写,往往偏离题意。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6高考全国卷)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老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方法一:多向辐射法——找材料中的所涉及的各个对象及相应内容,从各个对象及各个对象的相应内容中分析出主旨以确定立意。
新材料往往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高考多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领航】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同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共同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同法。
一、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材料二: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
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领航】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反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分歧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异法五、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目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详解: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课标卷对材料作文情有独钟,且材料都直接或间接地扣住社会热点,散发出强烈的人文气息。
如2008年:是母女俩放生,2009年是几个高中生对话讨论“善良”和“诚信”,2010年是谈人才成长规律。
2011年是“中国崛起”。
2012年的材料也不例外,虽为寓言故事,但揭示的依旧是社会问题。
但是,由于考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平时不注意关心社会热点话题,没有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遇到这类社会含义丰富的作文题时,往往只囿于材料本身,就事论事、浅尝辄止,很难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缺少思想深度。
而且,这类作文对考生的素材知识储备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不少考生始终摆脱不了先贤圣哲的影子,动辄铺陈古人轶事,文章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洗脱不了为情造文、无病呻吟之嫌。
针对本题,要想写出高分作文,行文应该结合现实中的热点素材,确保文章充满时代气息。
这则材料虽然不像2011年那样大热,但是以小故事寄寓大道理。
修船工顺手做了一件小事,却拯救了一群孩子;船主在事后承认修船工的付出,积极酬谢。
显然,他们的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在他们身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儒家所提倡的“仁”和“礼”的影子。
综合分析材料后,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从修船工的角度①修船工其实只要完成刷油漆这一本职工作即可,但他顺便将漏洞也修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