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地球上的人们(一)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
- 格式:ppt
- 大小:8.24 MB
- 文档页数:23
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第8课地球上的人们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教学目标:知道人类的三种基本人种及其特征,通过人种的分布情况了解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知道环境对人种的影响,树立肤色不同,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种基本人种和特征;知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名人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创境引入:出示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图片:请大家仔细瞧瞧,他们都一样吗?(过渡)世界上口约有60多亿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拥有一样灿烂的笑容,大家长的不一样。
板书课题“不同肤色,人人平等”。
一、预学:前置作业:阅读(教材52-55页内容),观察、思考,讨论:1、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主要有几种肤色的人种?3、你知道我们属于什么人种吗?4、为什么人种不同,人体特征也不同呢?(读书中53面思考)页名人档案。
7、思考:不同肤色的人种之间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怎样对待不同肤色的人们呢?谈谈你的看法。
8、自读《手》,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想?二、互学:小组交流:交流展示预学内容。
教师点拨预设:1、(师出示不同人种的图片):科学家根据人们不同的特征,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主要分为三个基本人种,即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2、(师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比比哪个小组的眼力最好?(表格填写: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在皮肤颜色、头发、眼睛方面的特点)3、师:大家知道我们属于什么人种吗?(师介绍: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量位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左右。
)4、师:远古时期,人们长期在一个地区生活,为了适应自然界的环境,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随着人类的发展,这些特征也世代相传。
请大家看图片(中国、英国、非洲小孩),为什么同在地球上会形成不同的人种呢?引导学生猜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师:让我们来到他们生活的地方,你就会找到答案。
(出示地球上的五带,师简介五带的气候特征)在南寒带、北寒带由于太阳光倾斜得厉害,地面上得到的光热仍然很少,气候非常寒冷。
四、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活动目的:1、知道人类的三种基本人种,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和尊重。
2、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与同学合作交流。
活动重点:知道人类的三种基本人种,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和尊重。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世界人种分布图、三种人种的图片以及了解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各个人种有哪些杰出的名人。
活动过程:活动一:“我们”的肤色不一样1、同学们,你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刘翔、鲁尼、奥尼尔的图片)(图片见资源平台图片文件夹)2、老师选取其中的三位代表,分别是——刘翔、鲁尼、奥尼尔。
咱们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3、是呀!你们真会观察。
他们除了年龄、从事体育项目等不同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肤色不同。
(板书:不同的肤色)4、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有哪些种类吗?5、这些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了并按照肤色的不同将世界上的人们分为: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出示一组不同人种的图片——见资源平台图片文件夹)请大家仔细观察,想想三种人种的区别是什么?小组6、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7、全班交流。
8、我们属于什么人种?(黄种人)正如,《龙的传人》这首歌里唱的一样“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中国人……”黄种人就是这样的特征。
活动二:不同人种大揭密1、为什么同在地球上生活,人类会分为三种人种呢?2、同学们说得真好,(出示:世界人种分布图——见资源平台动画文件夹)其实三种人种的形成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
黑种人生活在赤道附近,阳光强烈,气候炎热,为了保护自己他们的皮肤很黑,鼻子低而宽,体毛少,别于散热。
白种人主要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地方,阳光直射少,因此他们皮肤白,鼻子高而窄,体毛多,便于防寒。
我们黄种人生活在温带,气候适宜,因此我们的皮肤黄,鼻子的高度和宽度适中,体毛不发达。
3、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想请教同学们,巴西人应属于黑种人,为什么他们国民肤色也有区别呢?(出示足球运动员卡卡、小罗的图片——见资源平台图片文件夹)4、小结:是的,由于国家地域分布的原因,靠近赤道的居民肤色会深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地球上的人们》第一部分“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和尊重,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能力目标: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
学习抓住特色了解和介绍一个国家的方法,并能运用。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的三种基本人种,初步了解语言的种类和作用,知道世界上的国家、我国的邻国,初步了解这些国家的特色。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人的种类教学难点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和尊重,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学习抓住特色了解和介绍一个国家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种族歧视的资料,歌曲学生准备:不同肤色人种的优秀代表教学过程活动一1.师:(PPT播放图片)请同学们观看这幅图的人,他们都拥有灿烂的笑容,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同学们看这些人有没有不同啊?(有)什么地方不同?(外表,长相,肤色等)(板书:不同的肤色)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同的人种,各有什么特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热的话题————世博游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上有不同肤色的人。
】活动二眼力大比拼1.师:根据不同的肤色,你觉得可以把这些人分为几类呢?2.师:科学家根据人们不同的特征,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主要分为了三个人种,即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不同人种的皮肤颜色、头发和眼睛,然后小组合作完成52页的表格,比比哪个小组的眼力最好,表格填写最完整。
4.PPT出示完整表格5.师:大家知道我们属于什么人种吗?(师介绍: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左右。
)6.师:有一首歌唱出了我们黄种人的外貌特征,我们来听一听。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八课地球上的人们《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的基本人种及其特征和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树立即使地球上人们的肤色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的观点。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人种及其形成的原因。
树立肤色不同,人人平等到的观点。
难点;树立“肤色不同,人人平等”的观点。
课前准备:名人的资料、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有很多国家都参加了奥运会,你们注意到参加奥运会的各国的运动员没有,他们的外表是不是一样呢?2、同学们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主要是外表的差异)3、老师小结并板书:“肤色不同”二、了解人种的基本等征1、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种人种吗?2、学生讨论回答。
3、出示表格,让学生边观察,边想,师生共同完成下表4、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人种吗?三、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出示地图,让学生了解人们居住的地区和人种分布的情况2、出示幻灯片简介地球上的五带以协助同学们理解生活在热带与寒冷地带的人们的特征。
使同学们知道人种的特征与自然界的环境相关。
3、完成课本53页表4、小组活动:同样是黄种人,靠近热带地区的人们的皮肤颜色为什么较深?5、反馈小组活动情况,老师小结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人群之间开始融洽。
四、老师引导并板书:“人人平等”1、人种仅仅外表的不同,每个人种中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同样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作出自己的努力。
所以,人种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
2、看54页图。
鲁迅,权王——阿里,居里夫人,他们就分别是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的代表。
3、小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不同人种的名人呢?4、教师:现在有些民族存有着种族歧视的现象,长时期来,人们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从来没有终止过,至今也没有真正变为现实,我们还要为之而努力。
请同学们自读55页《手》。
五、教师小结: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即使人们的肤色不同,但是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不同肤色的人种都有杰出人物代表。
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备课人:李颖 2015年4月课题六年级上册第8 课《地球上的人们》第1课时《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个性化修改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鄂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8课第1板块的内容——“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
通过让学生了解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知道不同人种由于肤色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了解不同人种都有杰出的人物,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从而树立不同人种互相尊重,人人平等的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他们能够运用网络、书籍或其他途径了解到不同的人种,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种族歧视”也应有所听闻。
但部分学生会局限的认为“种族歧视”仅仅是针对黑人而言。
因此,设计一个相对开放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或同学收集的相关材料,去了解种族歧视的现状,并通过各种展示、交流活动明白人种没有优劣之分,从而树立科学友善的人种观是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交流,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知道有种族歧视现象,让学生明白人种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树立科学友善的人种观。
知识与能力了解各色人种的特征、形成的原因及优势、杰出代表人物等;培养学生快速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种的基本类别和特征;知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为不同的人种代言。
难点让学生明白人种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树立科学友善的人种观。
教学方法启发、比较学习方法观察、分析、情景思考、交流课前准备学生电脑操作训练,收集材料、种族歧视正反面典型事例。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新课学习】导入课题。
1、播放国际儿童节ppt情景导入。
活动一:追根求源。
1、提问:为什么大家的外形特征很不一样?(出示截取的各色人种的图片及表格)2、学习小组运用网络或资料自主探究学习,选择一个种族填写相关表格。
3、学生汇报。
4、小结:造成同一地球上形成不同人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地理环境的不同。
《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教学设计(定稿)秭归县实验小学:姜勇一、教材分析《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是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8课《地球上的人们》中的第一个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七课《话说地球》,对地球的形状、表面和南北两极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学习内容奠定了一些必要的基础。
教材第52页要求学生知道三个主要人种的外貌特征;教材53页要求学生了解不同人种生活的地域气候特征以及适应气候环境的身体特征,知道不同人种已经融合形成混血人;教材第54页介绍了三个主要人种的杰出代表,要求学生再列举世界名人;教材第55页选取了“手”的故事,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呼吁人人平等,反对种族歧视。
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后面学习第9课《异域采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互联网等媒体手段给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世界。
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APEC”会议等,更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毕竟只有十一、二岁,对于世界上不同的人种及其体征,他们知道一些,但不够完整。
另外,对于不同肤色形成的原因,学生更是知之甚少,只是对气候对人的肤色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其它的都较陌生。
同时对反对种族歧视、追求人人平等的意义也没有深层次地思考。
但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第七课的内容“话说地球”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本课为第8课的第一学时《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目标如下:1、知道世界主要人种的外貌特征,了解不同人种的成因。
2、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
3、学习运用有序观察、有条理介绍事物的方法。
4、知道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明白反对种族歧视,追求人人平等的重要意义。
《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教学设计秭归县实验小学:姜勇教学目标本课为第8课的第一学时《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目标如下:1、知道世界主要人种的外貌特征,了解不同人种的成因。
2、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
3、学习运用有序观察、有条理介绍事物的方法。
4、知道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明白反对种族歧视,追求人人平等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世界主要人种的外貌特征及其成因,明白反对种族歧视,追求人人平等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有序观察、有条理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含视频)。
学生准备:收集地球五个气候带的划分及其气候特征、不同人种的杰出代表的信息。
教学过程活动一活动照片引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咱们在屈原祠开展活动时与外国游客的合影,照片上的人来自四个不同的国家。
他们的肤色一样吗?他们的心情如何?(课件出示本班学生与不同人种的外国游客的合影)2.尽管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他们的肤色长相都不一样,但他们都在心情享受平等友好相处的美好时光,个个喜笑颜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地球上的人们。
3.由不同人种的人们的合影引入课题,板书课题“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
【设计意图:由近期开展的“实践活动照片”这个孩子们非常熟悉而喜爱的话题引入新课,不仅干净利落,而且素材源于平日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这样的开课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养成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
】活动二人种体征知多少1.师:根据不同的肤色,你认为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分为哪几种?仔细观察不同人种的外貌,将他们的长相特征填写到课本第52页的表格里。
(课件出示黑、黄、白种人的代表及“大家长得不一样”的表格,学生订正结果)2、我们属于什么人种,黄种人占世界人口数的比例有多大?【设计意图:】活动三人种成因大揭秘1、师: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人种呢?你猜想是什么原因。
不同的人种一样的平等——《地球上的人们》之“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教学设计内容摘要: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地球上的人们》中的《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一目。
这个教学设计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先认识世界上的三个人种,在此基础上,具体认识三个人种的不同特征、和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进而认识人种不同,但人人平等。
关键词:人种平等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地球上的人们》,包括四个内容:《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多样的语言,交流沟通》、《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我们的邻居》。
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为《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
教科书第52页和53页介绍了人种之分,地球上的人主要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三个基本人种。
人们尽管肤色不同,但没有优劣之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人们的外在特征与环境的关系,设计了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内容,在学生完成填表后引发思考:“同样是黄种人,为什么靠近热带地区的人们肤色的颜色却深一些”,使学生学会根据人们的生活的环境去分析外在显现的特征,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还简要的介绍了人种之间的融合。
教科书第54页和55页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人人平等的思想。
首先教科书通过主线人物揭示了不同的人种都拥有杰出的代表,展示了他们的照片。
设计了建立“我知道的世界名人档案”活动,让学生收集资料,相互交流。
再要求学生阅读《手》这篇文章,去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引发思考,还可以结合对马丁•路德•金以及他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只有十一、二岁,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而言是不熟悉的。
但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基于这一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三大人种;教学难点定为: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和尊重。
你我携手,共筑梦想——《地球上的人们》之“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
一、把握全局,说教材(重难点)《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是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第八课《地球上的人们》第一板块的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是随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环境认识范围的扩大而设计的。
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体验与感悟,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求、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建构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地球的概貌,了解一些国家、地区、民族的风情。
《地球上的人们》包括四个内容:《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多样的语言,交流沟通》《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我们的邻居》,这四个内容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以《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为基础延伸开来。
《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共4个页面。
分两个层次呈现:首先让学生知道人有人种之分,人的外在特征与环境有关,个人无法选择;其次揭示不同人种都拥有杰出的代表,建立世界名人档案,使学生认识到尽管肤色不同,但都是平等的,都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着,帮助学生树立互相尊重,人人平等的观念。
二、联系实际,说学情当今,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学生对于不同肤色人种能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但这些认识可能仅仅存于表象,至于人种的外在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人种之间又是怎样的相处,学生了解甚少,对“人人平等”的概念更是从未深入思考。
因此,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探究人种特征与成因、不同肤色的人们如何相处等问题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以生为本,说理念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人种的特征与成因,进而形成“不同肤色,人人平等”的观念,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说课稿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李颖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鄂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8课《地球上的人们》的第1板块。
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知道不同人种由于肤色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了解不同人种都有杰出的人物,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合作交流,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知道有种族歧视现象,明白人种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树立科学友善的人种观。
2、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各色人种的特征、形成的原因及优势、杰出代表人物等;培养学生快速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种的基本类别和特征;知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为不同的人种代言。
明白人种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树立科学友善的人种观。
四、说教法教是为了不教,因而本节课的设计,我更重视的是知识、方法与态度的迁移,让学生获得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所赋予的教学活动的空间,在尊重教科书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教材,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立足生本,根据学生在我校自编教材《国际理解》中已学到的相关知识,并引入信息技术,整合课内外资源,充实、改编教材内容,设计相关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借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说学法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注重学生的平等参与,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在合作中提高,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学情的了解,我了解到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他们能够运用网络、书籍或其他途径了解到不同的人种,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种族歧视”也应有所听闻。
但部分学生会局限的认为“种族歧视”仅仅是针对黑人而言。
因此,让学生们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通过网络,通过合作体验,让学生们在分享中获取新知,在换位体验与交流中了解种族歧视的现状,并通过各种展示、交流活动领悟学习的方法,获得情感的升华。
六、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直奔主题因为刚过完“六一”,开课时,我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了世界各地欢度国际儿童节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肤色的孩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