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氧化炎症级联反应角度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56.27 KB
- 文档页数:3
雌激素调控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虽然雌激素通常被认为是与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的激素,但实际上它对整个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雌激素还对女性的骨骼、心血管系统等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对于血管功能的调控机制更是备受关注,本文将就此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1. 雌激素与血管功能的关系雌激素是一个重要的女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
在女性的生命中,雌激素的水平会发生很多变化。
在青春期和生育年龄,雌激素的水平很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然而,即使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对女性身体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
由于血管功能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雌激素与血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管功能。
其中一种通路是通过影响内皮细胞(一种覆盖血管内壁的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血管的张力、远心阻力和收缩功能。
2. 雌激素调控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上的一层薄膜,主要作用是控制血管中的血流和血压。
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
首先,雌激素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增强其修复、再生和保护功能。
其次,雌激素可以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保护内皮细胞免受各种损伤,从而保持其正常功能。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例如Fibroblast growthfactor 2,简称FGF2)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在内皮细胞的背景下,雌激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释放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例如NO、EDHF等)来影响血管内皮功能。
其中,NO(一种重要的稀释血管的生理活性物质)是内皮细胞可溶性鸟嘌呤酸合酶(简称eNOS)产生的产物。
雌激素可以增加eNOS基因的表达,并使其受到活化的磷酸化,从而促进NO生成。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甾体激素酶表达,转化为一氧化氮(NO)的生物前体,从而促进内皮细胞中NO合成。
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对心血管疾病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激素是一种能够刺激细胞或器官发生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雌激素、睾酮、糖皮质激素等。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激素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雌激素是女性体内最主要的激素之一,不仅对于女性的成长发育和生殖健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一种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的激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够降低血脂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在一项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更年期前的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一。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在更年期后爆发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大剂量的使用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癌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使用雌激素是需要谨慎的。
二、睾酮与心血管疾病和雌激素不同,睾酮是主要存在于男性身体内的激素。
对于睾酮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不过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睾酮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较低水平的睾酮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而较高水平的睾酮则会导致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等疾病,这些因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三、糖皮质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可以调节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反应。
尽管糖皮质激素对于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非常有效,但是大剂量的使用却会增加心血管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慢性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高血压、肥胖和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四、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激素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辅助治疗,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使用雌激素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爆发。
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雌激素在女性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保护作用,雌激素不仅可用于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能作为一种治疗药物。
现把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中的血浆脂类、动脉壁、动脉张力、碳水化合物代谢、纤溶系统等方面的影响作一概述。
绝经后妇女可有选择性地使用雌激素补充疗法。
1、对心血管的影响1.1对血浆脂类的作用雌激素对血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LDL,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与甘油三酯。
提高HDL/LDL的比率,其机制是抑制肝脏脂酶,使HDL分解减少,并促进载脂蛋白(Apo)Al的合成,增加HDL的生成;同时通过增加肝内LDL受体及加速LDL清除而降低LDL[12,13]。
雌激素还可降低脂蛋白(LP)(a)和Apo b[13,14]雌激素升高甘油三酯的作用是其不利因素,但一般认为,这种作用不能抵销其他作用,雌激素对血脂的综合作用是有益的。
还有人认为,雌激素产生的高甘油三酯虽有潜在危害,却也可促进LDL转化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VLDL与LDL 相比,产生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较低[13]。
绝经可导致血浆脂类的不利变化,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
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使其发病率增高。
目前倾向于把雌激素与降脂药合用。
雌激素对HDL和LP(a)的作用为降脂药所缺乏,而降脂药对甘油三酯的作用正好抵销雌激素这方面的不利因素,已考虑将雌激素作为绝经后妇女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手段[14,15]。
雌激素和降脂药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很相似,对已成病变作用很小,但可预防新的粥样斑块形成,并稳定已有病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脂类的作用是雌激素保护心血管作用的重要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因为对各种资料的分析显示,对脂类的作用只占雌激素对心血管作用的25%~50%。
1.2对动脉壁的作用动脉硬化与冠脉疾病直接相关,可以用脉波速度(PWV)测定,PWV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绝经前妇女的系统动脉顺应性(SAC)好于男性,但绝经后这种差异迅速消失。
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雌激素是一种非常重要性激素,属甾体激素,其基本结构是甾体核,动物的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及睾丸分泌,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
雌激素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植物雌激素、人工合成雌激素衍生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1]。
最近许多研究表明,雌激素除了具有促进女性生殖器官、乳房等第二性征发育外,对心血管系统也有重要的作用,现将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综述如下。
1 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大多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发挥生物活性作用。
ER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而且也存在于胞浆内和细胞膜上,属于激素依赖的转录因子,分子量为67kD,由高度保守的6.2kb的cDNA序列编码而成。
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管平滑肌细胞、心肌和生殖系统,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上有大量的分布.ER有多种亚型:ERа、ERβ和其他膜表达受体。
ERа和ERβ同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都具转录活性和特征性的基序,包括DNA结合区、核定位信号区、配体结合区以及一些转录活性区。
ERа基因是介导雌激素促血管内皮细胞NO生成的主要受体。
ERβ由1590个碱基的开放解读框和一般非翻译区组成,编码53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9.2kb[2]传统认为雌激素与位于胞浆或胞核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形成雌激-受体复合物,在核内影响基因的转录而发挥其生物效应,此即雌激素的基因效应雌激素。
雌激素的非基因效应则由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介导雌激素或不依赖雌激素受体而直接作用于膜信号转导系统,通过调节关键酶的活性和离子通道的开放状态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磷酸肌醇激酶(PL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途径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非基因途径。
2 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血管的作用2.1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作用机制研究在生物学中,性激素是指影响生殖功能的一类激素。
其中,雌激素是指女性体内产生的激素,其在生殖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雌激素不仅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作用机制的研究。
1. 雌激素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内的一种细胞,其在心血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具体来说,雌激素可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损伤修复能力,从而维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2. 雌激素与血管壁血管壁是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组成。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特别是在动脉硬化的预防方面,雌激素已经成为研究重点。
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抑制动脉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动脉壁的硬化。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增加血管中一些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从而抵抗血管中自由基的损害,减少血管壁的损伤。
3. 雌激素与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其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
高水平的血脂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降低血脂水平,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具体来说,雌激素可以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同时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
HDL脂蛋白是一种保护性的物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4. 雌激素与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中凝血物质在血管内沉淀形成的一种物质,它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抑制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具体来说,雌激素可以影响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内的沉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激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激素在心血管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激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一、雌激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雌激素在女性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之一便是保护心血管健康。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男性低,这与女性相对较高的雌激素水平相关。
雌激素通过多种途径保护心血管健康,下面我们将针对一些重要的方面进行介绍。
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病理过程之一。
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够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抗氧化能力、调节炎症介质的分泌等途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降低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研究表明,雌激素通过多种方式能够降低血压。
其中一个机制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管阻力;另外一个机制是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降低血管收缩素等一系列激素的合成。
3、减少血栓的形成血栓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
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合成,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危险的发生。
4、改善心脏功能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够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左心室重构和心肌坏死的风险。
二、青春期激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青春期激素是男性和女性体内普遍存在的激素,当人体进入青春期时,其分泌量会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青春期激素对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1、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青春期激素是调节骨骼生长和发育的主要激素之一。
研究表明,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青春期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骼畸形,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2、调节代谢青春期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它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降低血糖水平,从而降低糖尿病和其它代谢性疾病的风险。